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在“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理念下,每一位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让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充满自信,体验成功。
  关键词: 新课程 后进生成长 教育方法
  由于后进生的起点较低,不相信自己,教师更需要给予特殊照顾。帮助后进生转化,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真正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各种问题,从源头解决问题。这是对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是对教育信念的执著与坚守。
  一、教育工作者要正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单纯以成绩论英雄。
  我不喜欢把学习成绩差点的学生看做“差生”,他们其实很聪明。也许是因为学习起点比其他同学低,也许是因为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因为还不能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出他们的个体差异,并寻求有效的填补方式。在我所任教的历届毕业班中,不乏许多后起之秀。他们有的在低年级时就已经被定格为“差生”,而冠以他们这个名号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对于他们之前的成绩,我并不回避,但我知道必须做些与之前的老师不一样的事——了解学生,不拿成绩说事。多少年来,对学生好坏的评价标准,只有分数。“好”与“差”的区别就是分数,家长这样认为,老师这样,社会也这样。我带过一个班,其中有一个学生,他是学校出了名的“淘气包”,不但不好好学习,还时常搞恶作剧,学习成绩总是不堪入目,带过他的老师无不对他愁眉锁眼、痛心疾首。然而,他并没有半点羞愧,没有丝毫进取之心,反而破罐子破摔。五年级时,我接了那个班,他成为我的学生之一。起初,我很明显感觉到他是在意自己的成绩的,只是他认为可能就是那样了。我不给他压力,不拿成绩说话,只是明确告诉他,我会给他时间。我了解到,这个学生之所以成绩游离,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还有很大的因素是缺乏与老师有效的沟通。我改变了习惯性的说教,注重与他日常间的交流沟通,一旦他有进步,我就马上抓住机会,及时表扬他的“进步点”。在我的引导下,他逐渐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一步步成长,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破茧成蝶,以优异的成绩被私立学校录取。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努力架设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发现一个个教育真谛,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到的。只有充分认识、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制定相应的引导方式,才能真正尽到教育者的责任。
  二、给予每一个学生爱与尊重,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
  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面对他们,请给予爱与尊重。教育是“爱”的教育,我们与其整日愁眉不展、抱怨连连,不如换一种心态、一种思路和学生们一起成长。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老师能对学生寄予足够的真诚,那么,对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中的进步必有裨益。
  为此,我每接一个班,都会把所有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我亲近、关爱他们,与他们进行长期“磨合”,引导他们不断进步。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些老师对后进生没有好感,因为后进生在班级中经常出乱子,有时甚至叫老师骑虎难下。但要想转化他们,就只有先爱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善待他们的过错,那么,他们就会接纳老师,听从教诲,老师的期望和要求就会变成现实。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老师的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我有一个学生,他在一年级至四年级时基本上是不写作业的,老师头疼,家长更是没辙。他对老师的批评与斥责形成“免疫”,属于“刀枪不入”型。起初,我也会与他较劲,但几次较量都以我的失败告终。我并没有因此败下阵来,我知道,如果我放弃了他,那么小学阶段,他就这么浑水摸鱼地度过了。我知道,他之所以对批评无动于衷,是因为他已经习以为常。那么,批评与斥责显然已毫无意义可言。我要给予他爱与尊重,我改变了方式,对于他的作业情况,我不再严厉斥责,而是在尽可能地保护他的自尊心的同时,耐心询问每次完成作业的情况。我会经常找他聊聊天,询问他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尽我所能帮助他,而这些是他从来没有过的。时间在流逝,而他在改变,他的变化让带过他的老师瞠目结舌。后来,我欣喜地发现,他不再出现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
  后进生并非无可救药,他们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愿望,也有做人的自尊,如果我们的工作到位,如果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从爱和尊重出发,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他们最信赖的引路人。
  三、“勤抓”防反复,善于发掘并及时引导。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勤抓”少不了。后进生的成因是复杂的,要改变他,使他的个性更完善,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更需要耐心。学生的反复是正常的,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半途而废,为德不卒。只有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永不放弃,在“勤抓”中解开他们的心结,消除他们的顾虑,才能让学生们那干涸的心田如沐春雨,如饮甘泉。
  我们要保持敏锐的目光,善于及時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端正对后进生的态度,并且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用期待的心情看待学生的每一步成长。
  及时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非常必要。对待后进生,既有顽强的毅力做保证,又有有效的方法做引导,后进生一定能像出圈的羊羔重新回到温暖的集体中。因此,引导必不可少。老师们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整体效应,让后进生体会到作为一个优秀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荣誉感,以此影响自己,激发自己。
  以一颗宽容之心倾听生命的拔节,从含着露珠的嫩芽中嗅出果实的芬芳,宽容而不纵容,期待而不无为。亲历成长,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多彩的阳光下自由、快乐地成长,成长中一定充满着自信、勇气和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了解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本研究采用吉楠编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4年级的215名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结论:(1)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较好;(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主观幸福感
摘 要: 努力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真正地多读书,读好书,体会读书的乐趣,领悟读书的真谛,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小学低段正是孩子们记忆的黄金时间,是否应该利用好这段时间?怎样利用?作者认为可以利用《三字经》,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爱上背诵,爱上阅读,增长学识,提高素养。  关键词: 《三字经》 循环式 竞赛式 教学尝试  如果想为孩子选择一本启蒙教育读本,很多家长就会选择《三字经》。姑且不论为
摘 要: 教学活动一般是以“动”与“静”两种形态存在的。教学中所谓的“动”就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又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己训练,学生逐渐演变为课堂主体。所谓的“静”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学习完新知识以后,自己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习、复习等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动”与“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自主灵动课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工程,课堂教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文章本着人人关心教学,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发现教与学过程中的不足,建立了干部听课制度,旨在加强对课堂授课的督促与监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管理干部 随堂听课 教学影响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工程,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有肤浅的解读,也可以有深刻的诠释;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极尽表演的本事,也可以有深刻浸润学生的机会;
新课改后,小学美术课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绘画教学是小学美术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绘画教学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绘画技巧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还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广大小学美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希望寻找到简单、有效提高小学生美术绘画技巧的方法。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小学生美术绘画技巧,教师至少要做到三点,即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课堂、教师示范绘画
摘 要: 选取典型实例,从滑动摩擦和静摩擦力的各种变化情景出发,总结并归纳涉及摩擦力的物理过程分析中的关键点,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 摩擦力 例题分析 分析能力  物理过程分析是解习题时选择处理方法的出发点,也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切入点。涉及摩擦力的过程分析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难点之一,原因有:运动过程中,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会相互转化;摩擦力有无判断不准确;静摩擦力介于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它伴随着人的认知过程而产生,同时对人的行为起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在语言教学中,情感作为新课程目标之一,主要指emotion(情感),motivation(动机),attitude(态度),empathy(移情)等。就其本身而言,情感因素具有积极面和消极面。因此,教师如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合理地化解其消极的一面,就会对英语语言教学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范式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范式教学改革,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不断探索实践.本文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课堂内容衔接、新课引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四个方面探讨大学数学范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范式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教学
摘 要: 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微视频支持学生的课前自主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在课上;知识应用在课后;知识的考核和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文结合Flash逐帧动画原理知识点,分析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微视频 翻转课堂 知识内化 Flash  一、概述  以“信息化”为重要特征的21世纪,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的日益更新,个性化、碎片化、主题化、微型化的学
摘 要: 本文先对词缀“子”的研究历程和现状做了简要介绍,然后从色彩意义的角度对汉语词缀“子”和英语词缀“-er”在构成名词结构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异同进行了比较,进而说明了汉语词缀“子”只有成词性,而没有附彩性功能。词缀“子”不具备附彩性功能还可以从方言中找到证据,主要是在“子”词缀缺失的方言中贬义色彩并没有缺失;硬性强加“子”词缀后方言中并没有出现或者增加贬义色彩。  关键词: “子”缀词 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