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INFα-m基因为模版,采用overlapping PCR技术构建甲硫氨酸脑啡肽干扰素表达质粒pBV220/Enk-/Met-INFα-m,转化大肠杆菌DH5α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分离、变性
【机 构】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INFα-m基因为模版,采用overlapping PCR技术构建甲硫氨酸脑啡肽干扰素表达质粒pBV220/Enk-/Met-INFα-m,转化大肠杆菌DH5α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分离、变性、复性,然后经CM-Sepharose-FF、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al-HR100分子筛纯化,获得较纯的Enk-IFNα-m融合蛋白.生物活性检测表明,融合蛋白不仅具有干扰素的抗病毒、抗增殖、增强NK细胞功能的活性,而且具有脑啡肽的脑内镇痛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杆状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用含AcNPV-ie-1基因的重组质粒pGAM-ie-1转染斜纹夜蛾细胞SL-1和粉纹夜蛾细胞Tn-5B1.转染后24h通过光镜观察、DAPI荧光染料染色、DNA琼
利用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on—LMP1 HNE2等良好的细胞体系,采用报道基因法和Western blot法等,分别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l)诱导的c—myc反式激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极易形成慢性感染,主要机制在于感染者不能产生强有力的细胞免疫应答以清除病毒[1].慢性HBV感染者体内虽然存在HBV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
喷洒石硫合剂能够控制引起葡萄褐斑病(black measles)的三种变异病原体的侵染,该病导致葡萄幼苗生长衰落,加州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Doug Gubler说。按照他的观点,称为埃斯卡(esca)、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