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体检为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_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体检项目个性化,亦称作个性化体检或靶向体检,是目前绝大多数医院体检机构的发展趋势,也更能体现体检的价值。这是因为从健康体检入手,人类逾八成疾病可以早期发现。
  中年人群:40~60岁
  许多调查数据显示,慢性病发病一般从40岁开始,65岁达到高峰。中年人最容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还有脂肪肝、心脏病、脑卒中等,某些癌症如肝癌、乳腺癌等,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重点体检项目:
  1.血糖检查
  糖尿病为慢性病之一。以下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发人群,应检测空腹血糖: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者。②体形肥胖者,尤其那些“大肚子細腿”的人。③已经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早发冠心病者。④空腹血糖异常或葡萄糖耐量降低者。⑤年龄≥45岁者,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至60岁达高峰。⑥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对已患有糖尿病的人应定期化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血压
  以下高血压高发人群,应定期测量血压,最好每季度不少于一次。①有高血压家族史者。②长期高盐饮食者。③长期饮酒者。④精神紧张者。⑤吸烟、肥胖者。对已患有高血压的人,体检时加上心电图、胸片、颈动脉彩超、肾功能和眼底检查项目。
  3.前列腺
  40岁以上的男性会有前列腺增生,因此应定期检查前列腺,均需要做直肠指检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除了早期发现前列腺疾患以外,还可排除直肠疾病。5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做肠镜检查的时间最好提前5年。
  4.宫颈刮片
  据统计,在40~55岁女性中,约有30%的人患有子宫肌瘤,可能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体检中必须做子宫B超检查,以早期发现本病而及时处理。
  退休人群:60岁以上
  老年阶段处于人体生命的衰退期,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最容易患病的人群,也是患慢性病的“主力军”。《2012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显示,在60~80岁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者居首位,其次是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眼底动脉硬化,其他依次为体重偏高、血脂异常、白内障、脂肪肝、血压高、糖尿病等。不少患者同时患有几种慢性病,需要终身服药。因此要注重有针对性地检查。
  重点体检项目:
  1.心肺功能检测
  目前全球约6亿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岁以上长期吸烟的男性,如果在爬楼等运动时会气急、气促,体检时就需要增加心功能和肺功能筛查,以便检查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接受治疗而避免肺功能不断恶化。此外,长期吸烟者还需侧重呼吸系统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
  2.骨密度测量
  有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绝经后5年内体内钙质会流失30%左右,大多数老年女性有骨质疏松症,因此中老年女性接受骨密度检查能及时了解体内是否缺钙,然后及时进行补充调节,以免发生骨折等。一般来说,退休人员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40岁以后,如腰部、骨盆、背部持续性疼痛的女性,需要检查骨密度。
  3.查肿瘤标志物
  肿块是内外科肿瘤性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即彩超),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
  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
  4.头颅CT和磁共振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男性60岁以后、女性65岁以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经常头晕、头痛、眼花的中老年人,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做脑血管超声、头颅CT或磁共振,以排查肿瘤、轻微脑梗死等早期疾病。
  5.眼底检查
  查眼底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人,查眼底,可了解脑动脉是否硬化。
  小链接:体检注意事项
  1.检查前3天建议保持正常饮食,不要饮酒,避免剧烈运动。
  2.检查当日须空腹进行采血、B超等项目检查,待上述检查完毕后,方可进食。
  3.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体检当天可照常服药。
  4.体检当日着装宜简单、宽松、舒适,以方便体检。不要佩戴金属饰物,体检过程中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
  5.请告知医生病史,尤其是重要的疾病史,它是体检医生判断体检者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6.女性应特别注意:①怀孕者或者可能已经受孕者,请预先告知医务人员,不要做X线、骨密度、阴道B超、妇科检查。②经期请暂勿留取尿液或做妇科检查、宫颈涂片、TCT(宫颈病变筛查)。③做妇科超声者,体检前需先饮水或饮料,待膀胱充盈后方可检查。
其他文献
如果说生活里有一条起跑线的话,我觉得就是早晨起床叠被子。叠被子没什么大不了,但不叠被子却是个大麻烦。慌里慌張地离开卧室或急急忙忙地将被子好歹一卷,都是对生活的不负责任。生活很像我们的爱人。你对爱人不负责,爱人为什么要对你负责?  日子里的擦地、刷碗、叠被子、做早餐,都是在养心。快乐地、安静地、欣喜地去做一件件小事,就是大事。如此,你要去做大事时才会安稳,才有把握。
呵護
期刊
水鄉情
期刊
目前,白内障仍是我国引起失明的首要病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致盲率也在增加。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白内障防治知识的人能主动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并能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对视力的恢复大有裨益。然而,因白内障防治常识的普及度不高,导致一部分白内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我刊特邀专家撰稿和大家谈谈白内障防治知识,希望能对白内障的防治有所帮助。  1.白内障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有个典故“杨朱泣”,说的是古时候有个杨朱,看到大路两头都望不到头,一时悲从中来,放声恸哭。  他有病啊?且慢,如果你正要买房,恐怕就会感同身受了。歧路难择,一旦走错,如何回头?!比如那些在2007年听信调控有力、房价将跌,从而持币待购的“刚需”们,看到随后火箭般蹿升的房价,谁能免得了涕泪交流?  好比一场牌局,无论政府、房产商还是购房者、持房者和租房者,每个参与方时刻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做出自己的
十指放血可治中风?  真相:勿自行放血,感觉不适应立即就医  在古装剧《女医明妃传》中,其主角曾用绣花针扎十指放血救治中风老人,这种放血疗法曾在微信朋友圈中被疯传。十指放血疗法真能治好中风吗?  首先,要学会判断自己或身边人是否中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魏宸铭告诉记者,可以通过“120”的口诀来进行判断:“1张脸”,看其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或口角歪斜;“2个胳膊”,看其双臂平
生酮饮食是时下流行的一种减肥方式。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对“與生酮饮食和减肥手术相关的色素性痒疹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后,指出不正规的生酮饮食不仅可能造成心、肝、肾等脏器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皮肤病——色素性痒疹。《中华皮肤科》杂志近期刊发了这项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蔡晶晶介绍,生酮饮食是一种脂肪比例高(70%~75%)、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每天20~50克)的饮食模式。
杨阿姨平时身体很好,在家里忙家务、带孙子,从未生过大病。没想到最近却添了个毛病,就是经常手麻,整个左手臂都发麻。她一开始没怎么担心,觉得可能是最近干活太多累的。没想到这天抱着孙子时,胳膊忽然一阵发沉无力、疼痛难忍,杨阿姨不由得紧张起来。去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信大家都有手麻的经历,在睡觉时不小心将手压住了,很容易出现手麻的情况。但是,手麻也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那么,手麻是怎么回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心血管系统也同样如此。除人们熟知的高血压、冠心病外,房颤、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等慢性心血管病对老年人的心脏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威胁。  房颤: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由心房活动丧失规律性而导致的心律失常,是老年人高发的心律失常类型。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迅速增加。房颤患者常有心慌、胸闷、疲乏、头晕等不适,也可毫无症状。
实验是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探究方法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也可以通过类似科学探究实验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如何巧设探究实验,助力信息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以《机器人学走路》(浙江教育出版社,为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软件)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实验”,开展探究性实践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探究实验的尝试  探究实验就是将计算机当作一种环境,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