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3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后,有关中国和欧洲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之争再次升温,卫星导航国际合作与竞争,如同“龟兔赛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美国执意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引起的潜在危险。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他的呼声得到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坚决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决定把中国纳入2002年就已启动的“伽利略”计划中,中国成为第一个非欧盟的参与国。消息传开,震惊美国。由于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美国甚至扬言,美国如感觉受到威胁,则有权击毁“伽利略”卫星。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2003年底,在中方完成了北斗一号区域导航系统之后,中欧草签合作协议。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打到欧方账户上。
中国与欧盟合作,既有战略利益也有实际的好处。中欧在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实质上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也相当于废弃了针对中国这样特定国家的欧美武器贸易条例(ITAR),为最终从法律层面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撕开了一个口子。
然而,进入2005年,欧洲政治开始转向,亲美政治人物纷纷上台,欧洲迅速向美国靠拢。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空间局同意修正之前拟定的与美国GPS相近的发射频率,以便投入使用后产生信号冲突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但这样的技术重新修正,却花掉了预算之外的一大笔钱。作为回报,美国同意在技术上支持“伽利略”的开发。欧盟开始排挤中国。中国不但进不到“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甚至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空间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中方除了挂得一个参与人的“好名声”之外,甚至待遇还低于没有投入一分一厘的其他非欧盟国家,如印度等国。
由于实质参与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受挫,中国决定“单干”。2006年11月,中国对外宣布,将在今后几年内发射导航卫星,开发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到2007年底,有关覆盖全球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计划已经浮出水面。
此时,欧盟还在内耗中没有脱开身。直到2008年4月27日,“伽利略”系统的第2颗实验卫星才升空,此时距上次发射已经有差不多4年时间,这样的进度,比最初的计划推迟了整整5年。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横空出世,不仅使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与美国GPS一争高下的愿望大打折扣,也冲淡了“伽利略”未来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之前“伽利略”计划的推出,刺激了美国和俄罗斯加快技术更新,新一代GPS和新一代“格洛纳斯”的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均很快反超“伽利略”,“伽利略”逐渐丧失了技术相对领先的优势。为转变被动局面,欧洲人别无他法,只有增加财政投入,而此时欧盟为了排挤中国,已经以法律形式规定所有开发资金均来源于欧盟公共资金,这就意味着,要想增大投入,还得在内部无休止地“吵”下去。
欧洲人开始酸溜溜地说,中国“北斗”的技术“偷窃”自欧盟“伽利略”计划,这样的无聊之辞已经成为欧洲人自大自负又一例证。出于战略的需要,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与欧盟“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但这已经不能阻挡中国推出自主全球导航系统的步伐。
去年3月中旬,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的官员们就导航卫星发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欧方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伽利略”导航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现已无法修改为由,力压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中方则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卫星发射频率原则——“谁先用谁先得”的“所有权取得”,对自己的权益寸步不让,对欧方的要求据理力争。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通用的程序,中国已经向该组织通报了准备使用的卫星发射频率,这一频率正好是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用于“公共管理服务”的频率。
频道是稀有资源。占得先机的美国和俄罗斯分别拥有最好的使用频率,中国所看中的频率被认为是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次优”频率。按照“谁先使用谁先得”的国际法原则,中国和欧盟成了此频率的竞争者。
“北斗”和“伽利略”,谁在竞赛中败下阵来,谁将失去对频率的所有权。
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美国执意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引起的潜在危险。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他的呼声得到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坚决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决定把中国纳入2002年就已启动的“伽利略”计划中,中国成为第一个非欧盟的参与国。消息传开,震惊美国。由于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美国甚至扬言,美国如感觉受到威胁,则有权击毁“伽利略”卫星。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2003年底,在中方完成了北斗一号区域导航系统之后,中欧草签合作协议。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打到欧方账户上。
中国与欧盟合作,既有战略利益也有实际的好处。中欧在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实质上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也相当于废弃了针对中国这样特定国家的欧美武器贸易条例(ITAR),为最终从法律层面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撕开了一个口子。
然而,进入2005年,欧洲政治开始转向,亲美政治人物纷纷上台,欧洲迅速向美国靠拢。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空间局同意修正之前拟定的与美国GPS相近的发射频率,以便投入使用后产生信号冲突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但这样的技术重新修正,却花掉了预算之外的一大笔钱。作为回报,美国同意在技术上支持“伽利略”的开发。欧盟开始排挤中国。中国不但进不到“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甚至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空间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中方除了挂得一个参与人的“好名声”之外,甚至待遇还低于没有投入一分一厘的其他非欧盟国家,如印度等国。
由于实质参与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受挫,中国决定“单干”。2006年11月,中国对外宣布,将在今后几年内发射导航卫星,开发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到2007年底,有关覆盖全球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计划已经浮出水面。
此时,欧盟还在内耗中没有脱开身。直到2008年4月27日,“伽利略”系统的第2颗实验卫星才升空,此时距上次发射已经有差不多4年时间,这样的进度,比最初的计划推迟了整整5年。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横空出世,不仅使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与美国GPS一争高下的愿望大打折扣,也冲淡了“伽利略”未来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之前“伽利略”计划的推出,刺激了美国和俄罗斯加快技术更新,新一代GPS和新一代“格洛纳斯”的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均很快反超“伽利略”,“伽利略”逐渐丧失了技术相对领先的优势。为转变被动局面,欧洲人别无他法,只有增加财政投入,而此时欧盟为了排挤中国,已经以法律形式规定所有开发资金均来源于欧盟公共资金,这就意味着,要想增大投入,还得在内部无休止地“吵”下去。
欧洲人开始酸溜溜地说,中国“北斗”的技术“偷窃”自欧盟“伽利略”计划,这样的无聊之辞已经成为欧洲人自大自负又一例证。出于战略的需要,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与欧盟“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但这已经不能阻挡中国推出自主全球导航系统的步伐。
去年3月中旬,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的官员们就导航卫星发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欧方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伽利略”导航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现已无法修改为由,力压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中方则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卫星发射频率原则——“谁先用谁先得”的“所有权取得”,对自己的权益寸步不让,对欧方的要求据理力争。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通用的程序,中国已经向该组织通报了准备使用的卫星发射频率,这一频率正好是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用于“公共管理服务”的频率。
频道是稀有资源。占得先机的美国和俄罗斯分别拥有最好的使用频率,中国所看中的频率被认为是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次优”频率。按照“谁先使用谁先得”的国际法原则,中国和欧盟成了此频率的竞争者。
“北斗”和“伽利略”,谁在竞赛中败下阵来,谁将失去对频率的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