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如何办出特色,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内部管理,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强学生管理,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院;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带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高职院校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高职教育的制高点,办出特色、质量和水平,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高职院校只有遵循“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基本工作思路,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发展原则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瞄准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办学专业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更新办学理念,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面向产业、面向实践、面向问题来探寻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才能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
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地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职业定位: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进行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其培养目标应锁定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其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
能力定位:高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来研究制订教学计划;按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地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必须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技术主导型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各院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和关键。学校是船,管理是帆,改革是动力。高职院校必须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着力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和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教育管理体制。首先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走科研兴院、科研兴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战略之路。其次,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进步,以机制求活力,以声誉求繁荣。第三,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引进激励机制,秉着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制定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选择确定运行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查、考核与督导,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用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按质量实行绩效化管理,实现优课优酬的激励政策,才能保证教学水平、质量的稳步提高。
逐步实现教育观念、教育水平、装备条件、教学体系、教育管理诸方面现代化。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有愉悦身心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树立高职院校形象,从而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学除了有大楼,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师。为此,必须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实践教育能力,使有才能的教师能脱颖而出。制订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方案,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进修,进而培养一批青年教师与学术骨干。根据教学的需求建立“外聘教师人才库”,面向社会、企业公开招聘和选拔专业课教师,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高学历的、高技能的外聘教师队伍。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参与教研教改和学术研究工作,成立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的知名度,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
四、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人才的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社会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校的最好广告。教学改革是学校的主体改革,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形成自己的特点。要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的思路来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方向。特色是职业教育的活力源泉,产、学、研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每一专业至少在校外建立两个实习、实训基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新宇,武军.高职教育的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王明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2(12).
[3]余祖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
2003(1).
(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学院;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带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高职院校如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高职教育的制高点,办出特色、质量和水平,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高职院校只有遵循“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基本工作思路,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发展原则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瞄准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办学专业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更新办学理念,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面向产业、面向实践、面向问题来探寻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才能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
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地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职业定位: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进行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其培养目标应锁定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其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
能力定位:高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来研究制订教学计划;按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地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必须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技术主导型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各院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和关键。学校是船,管理是帆,改革是动力。高职院校必须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着力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和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教育管理体制。首先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走科研兴院、科研兴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战略之路。其次,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进步,以机制求活力,以声誉求繁荣。第三,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引进激励机制,秉着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制定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选择确定运行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查、考核与督导,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用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按质量实行绩效化管理,实现优课优酬的激励政策,才能保证教学水平、质量的稳步提高。
逐步实现教育观念、教育水平、装备条件、教学体系、教育管理诸方面现代化。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有愉悦身心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树立高职院校形象,从而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学除了有大楼,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师。为此,必须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实践教育能力,使有才能的教师能脱颖而出。制订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方案,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进修,进而培养一批青年教师与学术骨干。根据教学的需求建立“外聘教师人才库”,面向社会、企业公开招聘和选拔专业课教师,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高学历的、高技能的外聘教师队伍。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参与教研教改和学术研究工作,成立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的知名度,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发展。
四、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人才的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社会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校的最好广告。教学改革是学校的主体改革,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形成自己的特点。要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的思路来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方向。特色是职业教育的活力源泉,产、学、研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每一专业至少在校外建立两个实习、实训基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新宇,武军.高职教育的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王明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2(12).
[3]余祖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
2003(1).
(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