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1990—2030年避孕状况及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亚洲各地区已婚/同居育龄女性的避孕状况和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为保障女性生殖健康权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1990—2030年间亚洲各地区避孕相关数据,分析亚洲各地区已婚/同居育龄女性的避孕率、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数据来源于《全球避孕方法使用状况2017》)。

结果

2017年亚洲地区避孕率由1990年的56.8%(95% CI=53.6%~60.3%)上升至66.0%(95% CI=60.9%~70.0%)、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由1990年的14.2%(95% CI=12.6%~16.3%)下降至10.1%(95% CI=8.5%~12.4%)。与1990年相比,2017年现代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升高。2017年中国的避孕率为83.3%(95% CI=70.8%~91.0%),与1990年的78.3%(95% CI=70.8%~84.5%)相比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现代避孕方法的比例由1990年的98.6%上升为99.0%,中国的避孕率高于全亚洲的平均水平。2017年中亚、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地区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分别为13.1%(95% CI=9.7%~18.4%)、4.6%(95% CI=2.4%~9.5%)、12.2%(95% CI=10.2%~14.6%)、13.2%(95% CI=10.3%~16.7%)、14.1%(95% CI=11.7%~17.2%)。中国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较低(3.7%,95% CI=1.4%~8.3%)。预测至2030年,中亚、东南亚、南亚及西亚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将呈下降趋势(P<0.001),但是中国和东亚地区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率将呈上升趋势(P<0.001),而未满足计划生育需要的绝对人数会逐年递减,出现双向效应。

结论

2017年亚洲各地区避孕率升高,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有所下降。预测至2030年,该状况仍有可能延续。但是中国应关注将会出现的计划生育需要率上升、绝对人数减少的双向效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计划生育服务调整和满足。

其他文献
卵泡发育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3个阶段,其中生长卵泡阶段又可分为窦前卵泡、窦卵泡及排卵前卵泡。卵泡发育过程受到来自卵母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基质、血管等多方的因素相互作用,变化丰富、复杂,过程中任何一分子或信号通路的异常即有可能引起卵泡发育的障碍。本文就影响生长卵泡发育阶段的相关因素进行梳理与总结。
氧化应激是引起胚胎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胚胎内ROS来源于细胞自身各种代谢过程,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以及其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胚胎内的ROS水平。生理含量的ROS可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信号转导,但过量的ROS会引起胚胎内线粒体损伤、DNA损伤、脂质过氧化甚至细胞凋亡,进而导致胚胎发育阻滞。本文旨在综述ROS对植入前胚胎
形态学评估是人类体外受精胚胎质量评价最主要的方法,在受精之前的卵母细胞阶段、受精后的原核期阶段、胚胎分裂后的卵裂期阶段以及囊胚期阶段对胚胎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质量进行分级,选择发育潜能良好的胚胎进行移植或者冷冻。胚胎形态学评估虽然存在主观因素影响,且缺乏动态连续观察等缺点,但是其对胚胎无损伤、操作简单、快速价廉的优点使其在胚胎实验室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对人类胚胎形态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
目的探讨≥40岁高龄女性多周期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 助孕的累积活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4月1日至2016年9月31日期间因不孕症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首次行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 助孕且年龄≥40岁的603例不孕症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的
目的结合既往文献及临床病例,总结卵巢不敏感综合征(ROS)诊疗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4例有生育要求的ROS病例特点及临床诊治特征。结果不孕患者ROS的诊治往往曲折而成效有限。积极助孕失败的ROS患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明显,往往>40 IU/L,甚至高于100 IU/L,或存在长时间闭经;下丘脑-垂体轴功能良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长方案或超长方
子宫螺旋动脉重塑是妊娠期子宫的重要生理变化,多种妊娠合并症如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复发性流产等均与螺旋动脉重塑受损有关,然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免疫细胞在螺旋动脉重塑中的调节作用逐渐为研究者所重视,其调控机制被进一步发现和证实,由于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是最丰富的蜕膜免疫细胞群,因此dNK细胞可能在子宫螺旋动脉重塑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dNK细胞的功能和子宫螺旋动脉重塑的机
目的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对小鼠始基卵泡激活及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等体积生理盐水)和雷帕霉素处理组(n=20,雷帕霉素5 mg/kg),持续给药30 d后每组分别取7只小鼠,取卵巢组织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卵泡分类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Dx4/MVH和Ki-67分子的表达水平,
在辅助生殖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卵子没有出现双原核但有2个极体,称为零原核,这可能是由于原核出现提前或者延后而导致未能在特定的原核观察时间点进行受精情况判断。由于目前零原核来源胚胎的临床应用仍存在困惑与争议,大部分中心往往选择废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胚胎浪费,从而降低卵子的利用率。近年来,零原核来源胚胎越来越受到辅助生殖技术专家们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就零原核来源胚胎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遗
目的探讨孕期母体辅助性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儿童过敏性疾病(ADs)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调查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民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单胎健康孕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中期、孕后期血浆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18、IL-4和IL-10水平;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入户随访学龄前儿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