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第二技师学院 150040)
摘 要:软件行业对于“计算机蓝领”、“软件蓝领”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整个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就如何培养“软件蓝领”人才以及实现“软件蓝领”人才的职业提升,探索出符合技工院校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软件蓝领’为目标”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关键词:软件蓝领;计算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软件行业对于“计算机蓝领”、“软件蓝领”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整个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青睐,技工院校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将承担培养大批“软件蓝领”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软件蓝领”人才以及实现“软件蓝领”人才的职业提升,是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软件蓝领”现状分析
我们通常把从事软件行业的人员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级系统设计人员、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熟练的程序员——软件蓝领。
2012年,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对天津、山东、黑龙江等700所中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平均每年对“软件蓝领”的需求为20万左右,而每年通过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仅有5万人,这一巨大的就业缺口给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新型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探索和思考
现结合我校具体实例,总结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些经验,談一下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可以采用的新型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1、实施一体化课程体系
现在比较先进的课程体系有:“KH”模式、CBE能力本位模块体系、MES技能模块组合体系。新型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融合上述课程体系的优点,将课程体系整体上分为四大模块:职业素养模块、专业技术能力模块、综合素质模块、职业资格认定模块。
职业素养模块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素质、文化基础的培养,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素养。
专业技术能力模块主要侧重于学生计算机职业技能的培养。将知识融合在若干个项目课程中,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素质模块主要侧重于岗前培训、职业资格技能、拓展技能、订单技术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是若干个专项技能的综合体现,也是用人单位考核员工最直接的一种形式。
职业资格认定模块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
2、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培训计划
以市场为导向,从软件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出发,分析职业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分为三个方面: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定向、订单)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1)专业技能培训计划
掌握办公自动化、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数据库、网页制作等常用软件的用法;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常用开发语言、工具和环境;
2)职业技能(定向、订单)培训计划
根据企业的订单(定向)要求,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这类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时代特征。
3)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计划
IT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将职业资格认证与学校的技术教育有机结合,既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又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长远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实施新型的项目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整个教学方式的设计遵循“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在科学分析社会经济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企业订单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按照技术发展程度更新教学内容。
对现有教材进行合理“拆分、转换、合并、整理”,降低理論教学比例,提高实践教学课时分配。设计科学合理的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体系,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适合技工院校的“软件蓝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软件蓝领”专业是专业性强、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专业,课程新、起点高、难度大,在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运用实际案例、拓展项目规划的标准。
通过借鉴 NIIT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目标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方法,在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A.专业课均采用机房教学环境。
B.课堂教学采取案例驱动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围绕案例再现,展开对专业技术知识的讲述和实践。
C.每学期进行综合性实践考核。
D.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及表达能力,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
4、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
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职业院校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已经越来越紧密,出现了很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应科学地制定招生计划,确定课程模式。校企合作可以采用“双向交流”的形式,让企业工程师到学校讲课,教师到企业学习。
三、技工院校“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
“重视就业,强化技能”是现代技工教育的主流理念,也是技工院校培养“软件蓝领”的目标。随着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产业的不断壮大,“软件蓝领”人才的需求将形成巨大的空间。技工院校要不断探索方法和总结经验,通过改革教学模式、突破培养方向、规范培养计划等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立技工院校“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地促进“软件蓝领”的人才培养,使我国的信息人才层次更加丰富,更好地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昭权 以案例结合任务的教学模式培养“软件蓝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 俞瑞钊 对软件蓝领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的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3] 陈东 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软件蓝领” 职业技术 2007.
[4] 狄涛 如何培养中国特色的“软件蓝领”中国高等教育2012.
摘 要:软件行业对于“计算机蓝领”、“软件蓝领”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整个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就如何培养“软件蓝领”人才以及实现“软件蓝领”人才的职业提升,探索出符合技工院校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软件蓝领’为目标”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关键词:软件蓝领;计算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软件行业对于“计算机蓝领”、“软件蓝领”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整个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青睐,技工院校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将承担培养大批“软件蓝领”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软件蓝领”人才以及实现“软件蓝领”人才的职业提升,是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软件蓝领”现状分析
我们通常把从事软件行业的人员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级系统设计人员、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熟练的程序员——软件蓝领。
2012年,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对天津、山东、黑龙江等700所中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平均每年对“软件蓝领”的需求为20万左右,而每年通过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仅有5万人,这一巨大的就业缺口给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新型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探索和思考
现结合我校具体实例,总结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些经验,談一下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可以采用的新型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1、实施一体化课程体系
现在比较先进的课程体系有:“KH”模式、CBE能力本位模块体系、MES技能模块组合体系。新型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融合上述课程体系的优点,将课程体系整体上分为四大模块:职业素养模块、专业技术能力模块、综合素质模块、职业资格认定模块。
职业素养模块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素质、文化基础的培养,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素养。
专业技术能力模块主要侧重于学生计算机职业技能的培养。将知识融合在若干个项目课程中,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素质模块主要侧重于岗前培训、职业资格技能、拓展技能、订单技术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是若干个专项技能的综合体现,也是用人单位考核员工最直接的一种形式。
职业资格认定模块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
2、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培训计划
以市场为导向,从软件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出发,分析职业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分为三个方面: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定向、订单)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1)专业技能培训计划
掌握办公自动化、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数据库、网页制作等常用软件的用法;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常用开发语言、工具和环境;
2)职业技能(定向、订单)培训计划
根据企业的订单(定向)要求,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这类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时代特征。
3)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计划
IT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将职业资格认证与学校的技术教育有机结合,既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又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长远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实施新型的项目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整个教学方式的设计遵循“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在科学分析社会经济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企业订单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按照技术发展程度更新教学内容。
对现有教材进行合理“拆分、转换、合并、整理”,降低理論教学比例,提高实践教学课时分配。设计科学合理的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体系,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适合技工院校的“软件蓝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软件蓝领”专业是专业性强、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专业,课程新、起点高、难度大,在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运用实际案例、拓展项目规划的标准。
通过借鉴 NIIT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目标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方法,在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A.专业课均采用机房教学环境。
B.课堂教学采取案例驱动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围绕案例再现,展开对专业技术知识的讲述和实践。
C.每学期进行综合性实践考核。
D.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及表达能力,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
4、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
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职业院校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已经越来越紧密,出现了很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应科学地制定招生计划,确定课程模式。校企合作可以采用“双向交流”的形式,让企业工程师到学校讲课,教师到企业学习。
三、技工院校“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
“重视就业,强化技能”是现代技工教育的主流理念,也是技工院校培养“软件蓝领”的目标。随着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产业的不断壮大,“软件蓝领”人才的需求将形成巨大的空间。技工院校要不断探索方法和总结经验,通过改革教学模式、突破培养方向、规范培养计划等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立技工院校“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地促进“软件蓝领”的人才培养,使我国的信息人才层次更加丰富,更好地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昭权 以案例结合任务的教学模式培养“软件蓝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 俞瑞钊 对软件蓝领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的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3] 陈东 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软件蓝领” 职业技术 2007.
[4] 狄涛 如何培养中国特色的“软件蓝领”中国高等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