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C1在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多态性上皮粘蛋白(polymorphic epithelial mucin, PEM,又名MUC1)在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 )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癌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甲状腺癌及1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中MUC1的表达. 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MUC1阳性表达51例,免疫组化染色表现为胞浆内深棕色或棕黄色颗粒;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MUC1阳性表达4例,甲状腺滤泡上皮腺腔缘为黄色或棕黄色颗粒;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表达1例.MUC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甲状腺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χ2=17.20,P<0.01).MUC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和颈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χ2=0.72,P>0.05). 结论 MUC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可作为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超短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74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分为超短波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2例.超短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检测血中白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中用力肺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肝细胞的再生功能.方法从肝左静脉根部到肝脏面的肝右叶和肝中叶交叉点进行肝切除.肝切除后定时屠杀,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检查.血液行动脉血酮体比(AKBR)测定、血清白蛋白测定.结果术后第3天对照组的再生肝对残肝重量比为(2.19±0.18)倍,3、6、12个月实验组分别为(1.66±1.11、1.66±0.17、1.17±0.31)倍,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