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英语有效性学习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宁南山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英语有效性学习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英语有效性学习方面的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才有可能解决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 现状; 成因 ;对策 ; 英语有效性学习
一、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宁南山区一所农村普通初中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较小,目前有学生600余人,90%为住校生,留守儿童占了近30%左右。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及生源等因素,我校的英语学科教学一直比较落后,存在很大一批英语学困生,而这些学困生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成为英语学习上的“老大难”。
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寄宿制学校中,绝大部分留守儿童住校,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使他们生活有了保障,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身份的角色,为广大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等问题。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通过对广大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了解,从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帮助,让他们树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
二、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研究过程和实践过程相结合。即教师在认真分析“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后找出解决的办法,形成方案,并让研究成员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付诸实践。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给予他(她)们更多的帮助。让其在英语学习兴趣上有所提高、习惯上有所改变。
第二、调查“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心理。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会很多,研究成员经常观察英语教学实践的效果,根据实践的效果进行反思,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得失,依据反馈信息对研究进行调整,提出有针对性的新的方案,使方案得到完善,以适应不同“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再进行新的一轮实践。即:再计划、再行动、再观察、再评价。
第三、制定出了“留守儿童”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即课题组采取教学对策时重点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意志品质;如“个别谈话”、“同伴帮助”等形式。在实验周期内对这些研究变量进行培养,使“留守儿童”英语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
第四、对“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有效性上,提出有效的方法。即研究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留守儿童”思想的特殊性,行为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学习习惯上的任意性,如安排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定期帮助一个“留守儿童”,等多种形式。为其寻找出一条有效地英语学习之路。
三、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 以我校各教学班中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其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
2、行动研究法: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成员根据“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分组、分层次进行有效帮助,根据实践的效果进行反思,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得失,依据反馈信息对研究进行调整,提出有针对性的新的方案,使方案得到完善,以适应不同“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再进行新的一轮实践。即:再计划、再行动、再观察、再评价。
3、个案研究法:从我校所有“留守儿童”中,选择一到两个特殊“留守儿童”,针对其特殊情况,采取特殊办法,如“个别谈话”、“同伴帮助”、“家访“等形式,采用有效英语学习方法,对其在英语有效性学习上进行有效帮助。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
(二)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再次,家长学校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宜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三)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过程,也是教师学习探索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个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对留守儿童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从细微处做起,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这些孩子能顺利地走过这段艰难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2] 常青.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 现状; 成因 ;对策 ; 英语有效性学习
一、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宁南山区一所农村普通初中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较小,目前有学生600余人,90%为住校生,留守儿童占了近30%左右。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及生源等因素,我校的英语学科教学一直比较落后,存在很大一批英语学困生,而这些学困生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成为英语学习上的“老大难”。
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寄宿制学校中,绝大部分留守儿童住校,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使他们生活有了保障,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身份的角色,为广大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等问题。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通过对广大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了解,从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帮助,让他们树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
二、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研究过程和实践过程相结合。即教师在认真分析“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后找出解决的办法,形成方案,并让研究成员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付诸实践。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给予他(她)们更多的帮助。让其在英语学习兴趣上有所提高、习惯上有所改变。
第二、调查“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心理。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会很多,研究成员经常观察英语教学实践的效果,根据实践的效果进行反思,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得失,依据反馈信息对研究进行调整,提出有针对性的新的方案,使方案得到完善,以适应不同“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再进行新的一轮实践。即:再计划、再行动、再观察、再评价。
第三、制定出了“留守儿童”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即课题组采取教学对策时重点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意志品质;如“个别谈话”、“同伴帮助”等形式。在实验周期内对这些研究变量进行培养,使“留守儿童”英语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
第四、对“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有效性上,提出有效的方法。即研究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留守儿童”思想的特殊性,行为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学习习惯上的任意性,如安排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定期帮助一个“留守儿童”,等多种形式。为其寻找出一条有效地英语学习之路。
三、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 以我校各教学班中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其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
2、行动研究法: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成员根据“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分组、分层次进行有效帮助,根据实践的效果进行反思,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得失,依据反馈信息对研究进行调整,提出有针对性的新的方案,使方案得到完善,以适应不同“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再进行新的一轮实践。即:再计划、再行动、再观察、再评价。
3、个案研究法:从我校所有“留守儿童”中,选择一到两个特殊“留守儿童”,针对其特殊情况,采取特殊办法,如“个别谈话”、“同伴帮助”、“家访“等形式,采用有效英语学习方法,对其在英语有效性学习上进行有效帮助。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
(二)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再次,家长学校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宜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三)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过程,也是教师学习探索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个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对留守儿童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从细微处做起,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这些孩子能顺利地走过这段艰难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2] 常青.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