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啃老族”,一顶多么空口白牙血迹斑斑的大帽子,而在生活中,很可能在混沌不觉间,你已然成为了一个老实巴交或者道貌岸然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啃老族”。一边辛苦赚钱入不敷出,应付着生活在社会上若干形形色色所谓的必要花销,一边不得不口嚼黄连被人家戳着脊梁骨伸手向家里讨钱、讨房、讨安逸。那些戳脊梁骨的人影里,很可能还混迹着你自己,就这么腹背受敌良心难安,为的也大概只是一双新出的阿迪球鞋,一款流线型设计的奔驰小跑,一处环境清幽的小高层……这个让人欲罢不能的物质时代啊。
到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啃老族”这一充满“低级趣味”的习常行为演化成普遍的社会问题时,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为众人不齿的这款臭毛病是不是被生生惯出来的呢?
自己惯着自己,“我可以挣得不多,但不能生活质量不高。”我们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借口和心理承受力去碰那顶大帽子,而这样一个卖方市场异常活跃的年代,奢侈与攀比更多时候被看作一种理所应当的潮流,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被潮流吞噬,相对于手头拮据,更让每个“潮人”难以接受的是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发型、鞋子、服饰、珠宝、家居装修,甚至是结婚排场等等,无不成了生存质量、生活阶层的衡量尺码。电脑网络技术不需要精通,但一定要有一款配置高并充满时尚感的“本本”;无论业务忙不忙,功能齐全、价高物美的手机一定要盈握在手;不管看不看得懂,歌剧舞剧总要去装个高雅。小李买了楼,我就要盘算是不是要贷小高层;小刘买了奔驰小跑,我的QQ也多半开不下去了。混迹江湖,这些门面功夫不能矮人一截,免得招人哂笑。于是打肿脸充胖子,“薪”情永远跟不上“新”情,一心血来潮,只能向家里要,有人可能还想,可以求助银行啊!哪家贷款不用还?初出社会,就每个月那点儿小碎银子,抽个“中南海”还掂量掂量,还贷的钱,也是跟家里要的吧。遥想往昔,父辈们谈婚论嫁的时候,可能也为“半导体”这种时鲜货辛苦攒点“死工资”,更或者家里给买,但那个时代应该没有“啃老”一说,也是物质生活不丰富,所以父辈的“父母”们也没什么“啃头儿”。今天则很不同,光怪陆离的商品市场催生了“时尚早熟”的一代,吃着Pizza Hut、喝着星巴克的年轻人对时尚和物质太敏感、太讲究、太欲求了,但毕竟“涉世不深”、“财”疏“学”浅、囊中羞涩,于是还得要,“啃老”成了来钱快、零利息或者压根不用还的周转之道。于是,时下年轻人开始一边赚钱一边“啃老”,满足自己不断更迭的欲望。众人眼里的八零后也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小皇帝”成长起来的青壮年,本来被扔在社会上就水土不服,撑不起门面,撞得头破血流,小时候衣来伸手的心理更是滋长了一份巨大的“心安理得”,于是,买房、买车、穿衣、戴帽等等都得“家补”,而自己赚的钱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开销,填平房租水电、交际应酬这部分的坑。这还算好的,算是半个“啃老族”,而最让人困惑的是一些彻头彻尾的“啃老族”——干脆一毕业就失业,成为“职业啃老”的,究其原因还要带上就学就业家庭伦理等诸多问题,概不赘述。
长辈惯着我们,“我可以吃糠咽菜,不能让孩子挨饿受冷。”家长们莫衷一是的口径更是对待八零后子女自始至终的关爱。在家长那里,我们从生到长,享受着近似于“一条龙”的服务。小时候的吃喝拉撒,长大后的婚恋嫁娶,惯孩子成为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习惯,甚至跨过子女溺爱到第三代。“不管多大,在我们眼里,你都是个孩子。”这种态度太普遍以至于好像太正常,“我们没赶上好时候,现在日子好了,孩子要什么我们不能不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们近似于唠叨的话语是不是也偶尔让我们动容。但动容归动容,我们大都习惯了,于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成长依赖,无论是物质上生活上的,都形成了“啃老族”的普遍人群基础,而家族式“惯着”的态度更为 “啃老族”亮了绿灯,“不啃我们让孩子们啃谁”“我们的最后还不是你们的”,这给了我们一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踏实,但更加助长了我们“活到老,啃到死”的气焰。我们一边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一边在父母殷切的纵容下欲罢不能,房屋贷款、医疗保险、退休工资、陈年积蓄都成了“啃老族”们“身不由己”啃下去的资本。居住在中等城市的一对中学老教师,退休金每月拿出百分之八十邮寄给孩子,住房基金还要给孩子攒着家底儿,孩子毕业两年留在别的城市,每月满打满算不到两千块钱,还要负担房租、水电、保险、通信、应酬,女孩子每月的脂粉、衣服、皮包……这些开销常常让“准啃老族”们走投无路,乖乖就范,而父母怎么忍心看孩子在外面忍气吞声,没等孩子开口,纷纷就慷慨解囊上了。不知道,“啃老族”啃着啃着啃出习惯了,这么下去就根本别想“断奶”,而只有断了后路,这些蠢蠢欲动的“啃老”之心才能“穷则思变”,甩掉帽子,重新做人。
除了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啃老族”也活生生被社会惯着,究其逐渐从社会现象演变成为了社会问题的原因,这一尴尬“新阶层”自然也脱离不开它成长起来的社会渊源。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呼唤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但发展的滞后和问题的突飞猛进造成了矛盾链,社会不得不把多半的生产成果用于再建设和社会养老,而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阶层的青壮年不得不把杯中的饭羹分给日益壮大的养老保障,日益壮大的老龄人口和日益萎缩的就业人口形成了清晰的落差,整个生产过程也可以简单地看成一个巨大的养老生产队伍,青壮年开始“食不果腹”,自然已经消失了消费能力的退休父母就要把分过来的羹再拨回去,用退休金来补中青年“入不敷出”的洞,从而形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啃老环”。有些环套环的情况,一家老人的退休金、医疗保障、公积金要惠及三代,还要负责第二代所承受不了的房贷、车贷、医疗和学费。社会有社会的苦衷,只能对“啃老族”睁只眼闭只眼,适时用正面舆论和伦理道德规范一下,而大家心里都清楚,“啃老族”是个人、家庭、社会的集体尴尬。
邻居阿伯祖孙三代,儿子算是孝顺,但没有本事,每月挣死工资,儿媳失业,孙子入托入学的钱都成了家里的大开销,更不要说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而阿伯因为有技术被返聘回厂。每天跟我们一起挤公车的阿伯,冬天冷夏天热,阿伯倒是开朗,声明被“啃”得很幸福,逢人三分笑,而冷暖自知,佝偻的背影,都写着被啃噬的无奈。
“啃老族”的帽子要戴多久,谁也说不清楚,它算是个人、家庭、社会一个综合问题。要一时间摘掉并没那么容易,虽社会日新,而生活如常,仍然要把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过下去。这个破习惯,我个人估计,很有可能存在并长期存在下去罢。
到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啃老族”这一充满“低级趣味”的习常行为演化成普遍的社会问题时,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为众人不齿的这款臭毛病是不是被生生惯出来的呢?
自己惯着自己,“我可以挣得不多,但不能生活质量不高。”我们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借口和心理承受力去碰那顶大帽子,而这样一个卖方市场异常活跃的年代,奢侈与攀比更多时候被看作一种理所应当的潮流,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被潮流吞噬,相对于手头拮据,更让每个“潮人”难以接受的是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发型、鞋子、服饰、珠宝、家居装修,甚至是结婚排场等等,无不成了生存质量、生活阶层的衡量尺码。电脑网络技术不需要精通,但一定要有一款配置高并充满时尚感的“本本”;无论业务忙不忙,功能齐全、价高物美的手机一定要盈握在手;不管看不看得懂,歌剧舞剧总要去装个高雅。小李买了楼,我就要盘算是不是要贷小高层;小刘买了奔驰小跑,我的QQ也多半开不下去了。混迹江湖,这些门面功夫不能矮人一截,免得招人哂笑。于是打肿脸充胖子,“薪”情永远跟不上“新”情,一心血来潮,只能向家里要,有人可能还想,可以求助银行啊!哪家贷款不用还?初出社会,就每个月那点儿小碎银子,抽个“中南海”还掂量掂量,还贷的钱,也是跟家里要的吧。遥想往昔,父辈们谈婚论嫁的时候,可能也为“半导体”这种时鲜货辛苦攒点“死工资”,更或者家里给买,但那个时代应该没有“啃老”一说,也是物质生活不丰富,所以父辈的“父母”们也没什么“啃头儿”。今天则很不同,光怪陆离的商品市场催生了“时尚早熟”的一代,吃着Pizza Hut、喝着星巴克的年轻人对时尚和物质太敏感、太讲究、太欲求了,但毕竟“涉世不深”、“财”疏“学”浅、囊中羞涩,于是还得要,“啃老”成了来钱快、零利息或者压根不用还的周转之道。于是,时下年轻人开始一边赚钱一边“啃老”,满足自己不断更迭的欲望。众人眼里的八零后也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小皇帝”成长起来的青壮年,本来被扔在社会上就水土不服,撑不起门面,撞得头破血流,小时候衣来伸手的心理更是滋长了一份巨大的“心安理得”,于是,买房、买车、穿衣、戴帽等等都得“家补”,而自己赚的钱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开销,填平房租水电、交际应酬这部分的坑。这还算好的,算是半个“啃老族”,而最让人困惑的是一些彻头彻尾的“啃老族”——干脆一毕业就失业,成为“职业啃老”的,究其原因还要带上就学就业家庭伦理等诸多问题,概不赘述。
长辈惯着我们,“我可以吃糠咽菜,不能让孩子挨饿受冷。”家长们莫衷一是的口径更是对待八零后子女自始至终的关爱。在家长那里,我们从生到长,享受着近似于“一条龙”的服务。小时候的吃喝拉撒,长大后的婚恋嫁娶,惯孩子成为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习惯,甚至跨过子女溺爱到第三代。“不管多大,在我们眼里,你都是个孩子。”这种态度太普遍以至于好像太正常,“我们没赶上好时候,现在日子好了,孩子要什么我们不能不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们近似于唠叨的话语是不是也偶尔让我们动容。但动容归动容,我们大都习惯了,于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成长依赖,无论是物质上生活上的,都形成了“啃老族”的普遍人群基础,而家族式“惯着”的态度更为 “啃老族”亮了绿灯,“不啃我们让孩子们啃谁”“我们的最后还不是你们的”,这给了我们一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踏实,但更加助长了我们“活到老,啃到死”的气焰。我们一边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一边在父母殷切的纵容下欲罢不能,房屋贷款、医疗保险、退休工资、陈年积蓄都成了“啃老族”们“身不由己”啃下去的资本。居住在中等城市的一对中学老教师,退休金每月拿出百分之八十邮寄给孩子,住房基金还要给孩子攒着家底儿,孩子毕业两年留在别的城市,每月满打满算不到两千块钱,还要负担房租、水电、保险、通信、应酬,女孩子每月的脂粉、衣服、皮包……这些开销常常让“准啃老族”们走投无路,乖乖就范,而父母怎么忍心看孩子在外面忍气吞声,没等孩子开口,纷纷就慷慨解囊上了。不知道,“啃老族”啃着啃着啃出习惯了,这么下去就根本别想“断奶”,而只有断了后路,这些蠢蠢欲动的“啃老”之心才能“穷则思变”,甩掉帽子,重新做人。
除了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啃老族”也活生生被社会惯着,究其逐渐从社会现象演变成为了社会问题的原因,这一尴尬“新阶层”自然也脱离不开它成长起来的社会渊源。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呼唤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但发展的滞后和问题的突飞猛进造成了矛盾链,社会不得不把多半的生产成果用于再建设和社会养老,而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阶层的青壮年不得不把杯中的饭羹分给日益壮大的养老保障,日益壮大的老龄人口和日益萎缩的就业人口形成了清晰的落差,整个生产过程也可以简单地看成一个巨大的养老生产队伍,青壮年开始“食不果腹”,自然已经消失了消费能力的退休父母就要把分过来的羹再拨回去,用退休金来补中青年“入不敷出”的洞,从而形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啃老环”。有些环套环的情况,一家老人的退休金、医疗保障、公积金要惠及三代,还要负责第二代所承受不了的房贷、车贷、医疗和学费。社会有社会的苦衷,只能对“啃老族”睁只眼闭只眼,适时用正面舆论和伦理道德规范一下,而大家心里都清楚,“啃老族”是个人、家庭、社会的集体尴尬。
邻居阿伯祖孙三代,儿子算是孝顺,但没有本事,每月挣死工资,儿媳失业,孙子入托入学的钱都成了家里的大开销,更不要说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而阿伯因为有技术被返聘回厂。每天跟我们一起挤公车的阿伯,冬天冷夏天热,阿伯倒是开朗,声明被“啃”得很幸福,逢人三分笑,而冷暖自知,佝偻的背影,都写着被啃噬的无奈。
“啃老族”的帽子要戴多久,谁也说不清楚,它算是个人、家庭、社会一个综合问题。要一时间摘掉并没那么容易,虽社会日新,而生活如常,仍然要把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过下去。这个破习惯,我个人估计,很有可能存在并长期存在下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