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英国学者费瑟斯通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学界对该命题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一方面,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向艺术逆向转化。贴近生活实践的艺术能更好地改善人类生活质量,设计是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具、沟通产品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桥梁,但也要谨防功利性目标导致审美取向低俗化。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设计 无功利性
近年来,“日常审美生活化”作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现象,成为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对今后的审美研究及审美教育亦有着深刻影响。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含义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本质上是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实践而存在的。只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审美活动集中于少数精英分子的高雅艺术创作活动,与大众生活有着明确的界限。随着精英文化现象的消融、大众文化的崛起,审美活动与大众生活之间逐渐趋于融合。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之后费瑟斯通又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艺术向日常生活泛化;第二是反过来日常生活向艺术逆向转化;第三是符号和图像深深渗透入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结构。①
我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解读。
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自后现代主义艺术主张开始,人们有意识地让艺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甚至直接从生活当中挖掘美的体验,发现源自于生活本身的艺术。传统意义的艺术与非艺术、高雅与世俗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呈现交织与融合的状态。随着大众文化代替精英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占据社会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经典的文学艺术门类之下的作品,而是一些新兴的、以文艺和表演等形式出现的流行性大众文化作品,如广告、流行歌等。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在今天,人的审美活动早已突破了传统审美的纯艺术范围,更多地发生在日常生活场所,如公园、广场、街道、购物中心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实用性得到极大满足之后,普通民众对生活的需求开始上升到更多精神的、感性的、审美的层面。当代设计艺术致力于将美的元素植入各类产品之中,达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生产者利用先进的技术将这些设计理念转变为现实。
二、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现
1.艺术设计是日常生活与审美之间的桥梁。
正如《意大利设计50年》一书所说,一个椅子,只需要四个腿,就能入座;一盏灯,只需要灯泡,就能为阅读照明。但是,如果一把椅子和一盏灯,不仅能用,而且是美的,那么它们就能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21世纪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日趋成熟的设计理念迅速地推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除了传统的文化艺术领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开始重视设计与创意:我们从建筑、环境、交通、家居、服饰、美容、美食等各处都能看到不同的民俗文化、审美取向。设计艺术成功的沟通了物品的功能性与审美性。就像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充分表达出创意设计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当设计渗入广告营销领域,广告开始从过去简单的广而告之,发展到今天的文学化、艺术化,广告文体越来越具备审美方面的价值,或诗意化,或哲学化,同时赋予产品更多精神层面的附加价值、象征意义,使之具备无可替代的品牌性格和竞争力。从奢侈品牌到大众品牌,从耐克那句广为人知的“JUST DO IT”,到国内原创设计品牌达衣岩的广告语:“是艺术,为生活”,还有台湾诚品书店那些辑结成书的充满文学意味的广告文案……人们消费的已远远超出功能性这类物质化体验。产品的美感,与广告为其铸造的品牌文化、身份地位象征、价值观表达,使人们愿意花费更多来拥有它,并且得到更美好愉悦的生活体验。
2.要警惕审美低俗化,保持审美活动无功利性的本质特征。
正视审美活动向大众日常生活的泛化,强调审美的广泛性、普遍性,并非否定审美的无功利性。不管怎么说,无功利性是审美的基本特征。
随着消费文化的盛行,审美性与功利性似乎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尤其在消费领域,商家通过广告、营销传播等类文化传播手段着力宣扬商品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抬高商品的交换价值,以此来达到其最终的功利性目标。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传统的纯艺术,是少数精英分子的特权,而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活动,则成为少数消费能力高者的特权。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更多人的精神需求,降低审美层次,甚至低俗化,将审美等同于感官的愉悦。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价值连城,是因为画家通过细腻的绘画行为,传神地刻画了这位贵妇的温婉端庄、与世无争的精神状态,现代先进的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将这幅名画不断加以复制,但原作中所包含的画家与被画对象之间细腻而深刻的精神交流,及其带给观赏者的心灵触动,是不可能通过冰冷的机器设备复制出来的。只有保持审美活动无功利性的本质特征,才能避免审美活动走向低俗化,不管是高端的纯艺术创作活动,还是贴近日常生活的设计艺术,不变的目标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与社会、与环境的相处更和谐美好。
注释:
①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94-98.
参考文献:
[1]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浅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05,(1).
[2]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现代传媒,2005,(1).
[3]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设计 无功利性
近年来,“日常审美生活化”作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现象,成为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对今后的审美研究及审美教育亦有着深刻影响。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含义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本质上是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实践而存在的。只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审美活动集中于少数精英分子的高雅艺术创作活动,与大众生活有着明确的界限。随着精英文化现象的消融、大众文化的崛起,审美活动与大众生活之间逐渐趋于融合。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之后费瑟斯通又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艺术向日常生活泛化;第二是反过来日常生活向艺术逆向转化;第三是符号和图像深深渗透入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结构。①
我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解读。
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自后现代主义艺术主张开始,人们有意识地让艺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甚至直接从生活当中挖掘美的体验,发现源自于生活本身的艺术。传统意义的艺术与非艺术、高雅与世俗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呈现交织与融合的状态。随着大众文化代替精英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占据社会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经典的文学艺术门类之下的作品,而是一些新兴的、以文艺和表演等形式出现的流行性大众文化作品,如广告、流行歌等。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在今天,人的审美活动早已突破了传统审美的纯艺术范围,更多地发生在日常生活场所,如公园、广场、街道、购物中心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实用性得到极大满足之后,普通民众对生活的需求开始上升到更多精神的、感性的、审美的层面。当代设计艺术致力于将美的元素植入各类产品之中,达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生产者利用先进的技术将这些设计理念转变为现实。
二、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现
1.艺术设计是日常生活与审美之间的桥梁。
正如《意大利设计50年》一书所说,一个椅子,只需要四个腿,就能入座;一盏灯,只需要灯泡,就能为阅读照明。但是,如果一把椅子和一盏灯,不仅能用,而且是美的,那么它们就能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21世纪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日趋成熟的设计理念迅速地推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除了传统的文化艺术领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开始重视设计与创意:我们从建筑、环境、交通、家居、服饰、美容、美食等各处都能看到不同的民俗文化、审美取向。设计艺术成功的沟通了物品的功能性与审美性。就像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充分表达出创意设计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当设计渗入广告营销领域,广告开始从过去简单的广而告之,发展到今天的文学化、艺术化,广告文体越来越具备审美方面的价值,或诗意化,或哲学化,同时赋予产品更多精神层面的附加价值、象征意义,使之具备无可替代的品牌性格和竞争力。从奢侈品牌到大众品牌,从耐克那句广为人知的“JUST DO IT”,到国内原创设计品牌达衣岩的广告语:“是艺术,为生活”,还有台湾诚品书店那些辑结成书的充满文学意味的广告文案……人们消费的已远远超出功能性这类物质化体验。产品的美感,与广告为其铸造的品牌文化、身份地位象征、价值观表达,使人们愿意花费更多来拥有它,并且得到更美好愉悦的生活体验。
2.要警惕审美低俗化,保持审美活动无功利性的本质特征。
正视审美活动向大众日常生活的泛化,强调审美的广泛性、普遍性,并非否定审美的无功利性。不管怎么说,无功利性是审美的基本特征。
随着消费文化的盛行,审美性与功利性似乎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尤其在消费领域,商家通过广告、营销传播等类文化传播手段着力宣扬商品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抬高商品的交换价值,以此来达到其最终的功利性目标。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传统的纯艺术,是少数精英分子的特权,而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活动,则成为少数消费能力高者的特权。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更多人的精神需求,降低审美层次,甚至低俗化,将审美等同于感官的愉悦。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价值连城,是因为画家通过细腻的绘画行为,传神地刻画了这位贵妇的温婉端庄、与世无争的精神状态,现代先进的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将这幅名画不断加以复制,但原作中所包含的画家与被画对象之间细腻而深刻的精神交流,及其带给观赏者的心灵触动,是不可能通过冰冷的机器设备复制出来的。只有保持审美活动无功利性的本质特征,才能避免审美活动走向低俗化,不管是高端的纯艺术创作活动,还是贴近日常生活的设计艺术,不变的目标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与社会、与环境的相处更和谐美好。
注释:
①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94-98.
参考文献:
[1]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浅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05,(1).
[2]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现代传媒,2005,(1).
[3]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