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深低温停循环长程时间窗脑保护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长程时间窗90min行间歇性一侧颈动脉顺行灌注脑保护液的辅助脑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小猪(10~15kg)22只分三组:空白对照组6只,18℃不停循环90min,不加灌注脑保护液;阳性对照组8只,18℃停循环90min,不加脑保护液灌注;实验组8只,18℃停循环90min一侧颈动脉顺行灌注保护液.采用改良开胸体外循环法建立猪深低温模型,转流降温至鼻咽温18℃时停循环90min,分别在停循环期间、降温和复温时加用脑保护液间歇灌注,观察停循环长程时间窗及辅助灌注的脑血流量和生理指标变化、神经血红蛋白(Neuroglobin,Ngb)的表达和电镜下海马组织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脑血流量在辅助灌注下由(22.2+2.5)ml.min-1.100g-1上升到(38.5+2.6)ml.min-1.100g-1.空白对照组检测到少量神经元形态学改变,阳性对照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神经元线粒体明显肿胀,而实验组线粒体形态正常,突触有大量囊泡聚集,RT-PCR神经血红蛋白表达上调,c-f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1,6-二磷酸果糖+氧和冷晶液是一种较好的脑保护液;停循环90min内辅助灌注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深低温下的氧耐受可能源于Ngb有较好的携氧脑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基底动脉顶分叉处动脉瘤位于深部下丘脑和脑干周围,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发出重要血管穿通动脉复杂,手术十分困难.国内文献报道不多[1].从2001至2005年4月作者手术夹闭108例动脉瘤,其中5例为基底动脉顶分叉处动脉瘤,手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期刊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又称自身免疫性垂体炎(autoimmune hypophysitts),是垂体有淋巴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极少见,本文报道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的淋巴性垂体炎2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期刊
目的 探讨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28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的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1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61%(17例)患者症状缓解,3%(1例)患者症状无变化.结论应用外周神经减压术,可有效帮助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患者缓解疼痛。
目的 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了24例颅脑创伤患者脑细胞间液中葡萄糖(Glu)、乳酸(Lac)、丙酮酸(Pyru)、甘油(Gly)、乳酸/葡萄糖比值(L/G)和乳酸/丙酮酸比值(L/P)的变化规律以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方法将微透析导管分别插入患者脑创伤病灶半暗带区、相对正常脑组织区和腹部皮下组织,收集微透析液,灌流速度为0.3μ1/min.1管透析液/h.平均收集时间为67.37±21.20h;收集的透
我院自2001年3月开始,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置管加尿激酶溶凝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至2003年3月已治疗105例病人.为进一步说明,该微创手术的优势,从本院1993年至2000年,采用开颅手术方法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筛选出与立体定向手术组在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意识状况相匹配的100例资料完整的病人,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期刊
Segal等[1]于1977年首次提出了"巨大蛇形动脉瘤(giant serpentine aneurysm GSA)"这一概念,它构成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亚型,因其特殊的临床特征而不同于囊性和梭形动脉瘤.南方医院成功收治的1例右颈内动脉GSA,复习相关文献,就其诊断及血管搭桥治疗等方面作一讨论。
期刊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情况:钻颅组: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岁.34例有意识障碍,平均血肿量56.8ml.14例出血破人脑室.按陈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级,重型4例,中型30例,轻型7例.开颅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7岁.37例意识障碍,8例有脑疝,平均出血量57.6ml.15例出血破入脑室.按上述分级法重型14例,中型25例,轻型1例。
期刊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毁损术后再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靶点选择、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I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3例毁损术后的PD患者行DBS手术,其中7例曾行单侧苍白球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5例曾行单侧丘脑毁损术,1例
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是在鼻内镜外科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开展起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