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教育中各科教学加强文道结合,渗透德育,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一个突出体现。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他们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这时期的德育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定向和奠基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问题 原因 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语文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學过程中巧设德育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关专家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进行生动鲜明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但是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内容选择存在随意性,脱离社会现实。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得天独厚,有其优越性,因为文以载道,入选教材中的画面和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闪耀着沁人心脾的育人光芒。因此,教师授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和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整体或局部所蕴含的德育内容、选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因文释道,有机渗透,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生硬简单,流于形式。
  把握了教材中德育的内容,还得选好渗透德育的方法,这是能否有效实施课程德育的关键。课程德育,应注意因文而异,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增强说服力,使学生易于接受,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那种生搬硬套、矫揉造作、苍白说教,都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厌倦情绪。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反而知识传授的效果受到影响。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评价滞后,缺乏制约机制。
  尽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已经贯彻了好长时间了,但仍有一部分老师并不清楚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德育要求,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更没有起到对语文教师落实德育渗透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体系模式影响深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可有可无。
  突出表现为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看考试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看教学成绩,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重学科成绩,升学招生的依据是学科成绩。品德修养没有得到有效地体现,造成教书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渗透德育有时就变得可有可无。
  (二)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深入,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割裂。
  教师把握不准每一篇课文的整体或局部所蕴含的德育内容,不能选准知识教育的结合点因文释道、有机渗透。语文教学渗透德育不够,除了课程标准制订中的问题外,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教学研究三也有脱节现象存在。
  (三)教师没有掌握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影响德育渗透。
  课程德育,应注意因文而异,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增强说服力,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否则,生搬硬套、矫揉造作、苍白说教,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厌倦情绪,不仅影响知识传授的效果,更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四)学校领导关注语文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刚性管理。
  小学语文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参与评课的领导和教师还较重视对该堂课教学的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价,除此外就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评价手段。
  
  三、解决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发掘到位、有机结合。
  发掘到位就是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蕴藏的德育因素,并结合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开展教学。有机结合就是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遵照其独特的逻辑性和知识性,把德育融会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中。
  (二)创设情境、激起共鸣。
  根据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语态、情态、动作、板书等教学形式,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气氛,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促使学生多思考、多联系,吸引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激起共鸣,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促使道德行为的形成。
  (三)形式多样、注重内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各抒己见,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多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内化的目的,是在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逐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良好的道德行为成为他们内心活动的真正需要,成为真正的行动。
  (四)建立语文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确保德育渗透落到实处。
  建立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第一,小学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第二,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个性化、多样化基础上的。第三,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五)发挥学生的反馈作用,建立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监督机制。
  在语文教学管理中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向学生了解语文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建立促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渗透德育的监督机制。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练道德意志,修正道德行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潜力和创造力起着导向、动力的作用,可推进语文教学工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月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0).
  [2]曾孝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1).
  [3]谢晓红.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比写作能力体现得更充分,也更重要.古西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作者伊索都是大演讲家.然而当初他们均为口吃的人.由此可见加强职校生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视野,激励学生用心去专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语言调节    在课堂上,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正如一场演出,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观众,一堂优质高效的语文课,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场白、导入语。精彩、合理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对课文导入方式要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
会议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