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特长生的文化素养,力争特长生高考双科上线,这将是当前农村高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体育特长作为特长生中重要的组成一部分,提高其语文素养将是提高文化素养的关键,特别是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剖析这部分学生的文化状况、心理特征、情感世界,及语文学习困难的根源,使教师在辅导这些学生时,能找到突破口,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把语文教学以及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农村高中体育特长生语文素养学习困难转化
随着市重点高中招生公开化、市场化、扩大化,全市优秀生源几乎被市重点高中囊括,办出学校特色,充分发挥“低分进,高分出”的办学优势就成为山区农村高中重要的办学方向。几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特长的培养,努力让更多山区农村孩子以其一技之长以及爱好和兴趣实现大学梦想,享受到其他平原县、城市孩子一样的高等教育。从我校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考上二本线的人数中,有一半以上是特长生,这些特长生中有一半以上是体育特长生。因此,特长生的培养成为我校“低分进,高分出”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将继续走下去的办学路子。
但是,很遗憾的是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虽有特长潜能,却因为入学起点低,基础差,文化状况不容乐观,成为学校中学习困难的学生。
1.山区农村体育特长生文化状况及学习困难的原因
1.1特长生文化状况:
1.1.1农村高中体育特长生绝大多数是因为中考成绩差,没有考上,才报考特长生的,基础差,起点低,在教学中跟不上普通生。
1.1.2体育特长生擅长体育运动,只有从运动中才找到快乐与优越感,所以不喜欢进教室,不喜欢学习。
1.1.3学习的自卑感使体育特长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厌倦,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学习困难比较多。
1.1.4头脑活跃,擅长口头表达,但词汇量少,识字少,书面表达不出来。
1.1.5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差,难于完成一般学生的文字作业。
1.2体育特长生课堂表现及心理,体育特长生课堂表现主要为:
1.2.1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接受能力差,听不懂,开小差,注意力难于集中。
1.2.2畏难情绪较大,不愿意完成,也难完成作业。
1.2.3上课行为激端,不是伏台睡觉就是“扰乱”课堂。
1.2.4喜欢表现自己,抢答,抢表现,但口头行为多,书面表达的少。体育特长生的这些表现,其心理大都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2.4.1内心有进步愿望和要求,但自控能力差。可以说几乎每个体育特长生并非“朽木不可雕”,在他们内心深处也有某种进步的愿望,希望能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错,甚至常常作些努力。但他们之所以会变成困难生,又常常与他们自控能力差、意志不坚强有关。我曾对这部分学生作过调查,他们学习有计划的占80%左右,但真正能执行计划的仅占17%,认真学习的周期不到四天,这说明他们文化学习上意志薄弱、毅力差。A同学就是这样一位学生,体育测试95分,他的目标是武汉大学体育学院,每次与他谈话,他都信誓旦旦,一定要努力提高文化成绩,实现大学梦想。但是,认真不到两天,他总是调皮捣蛋,上课乱答抢答,答非所问,但不经过大脑,回答错的多,对的少,于是又失望,沮丧,干脆就睡大觉。课后练习能少做一次就好一次。事后教育他,他都能接受,但就是缺乏改正错误的毅力,他也说,我真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坚持下去?
1.2.4.2有自卑感,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说他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是因为他们文化成绩差,在小学、初中阶段长期来被定义为“差生”受冷漠,不被重视,也因为好动,往往被视为“捣蛋学生”,甚至被定义为“坏学生”,较多的体育特长生甚至有长期的失败和挫折的经历,因而在学习上容易自己瞧不起自己,也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于是在同学、老师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他们难以面对同学的嘲讽、羞辱,甚至排斥;也难以承受老师以劣等的成绩来评定。因而自卑、抑郁、退缩、沮丧、不信任、不合群、惧怕甚至表现出对老师、同学的敌视,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这种情绪和行为最直接的负面作用是让他们拒绝参加学习活动,拒绝文化传授,从而无法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2.4.3好表现,重感情,希望得到关心帮助,但易产生偏激情绪。体育特长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不免常常遇到老师的重言轻语,同学的指指点点,家长的唠唠叨叨,长期生活在这种被漠视、受歧视的环境中,一旦别人对他们倾注爱心,关心他们,他们常常会倍加珍惜与感念。譬如课堂上,如果老师注意他,在意他,对他的回答,能给予肯定,都会使他们信心十足,哪怕老师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亲切的微笑,都非常有用。但是,他们好表现自己,特别是体育课喜欢得到别人的掌声与肯定,如果别人有意或无意打击他们,伤害他们,常常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偏激情绪。轻者为不合作态度,重则表现为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1.3造成体育特长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以上学生本身的心理原因之外,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即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诸方面的因素。
1.3.1家庭原因:体育特长生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有关。
第一,山区农村,特别是我们桂西北农村,家长的评价理念比较落后,他们送子女上学是希望是子女考上理想大学,不仅光宗耀祖,更重要的将来大学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为此,对小孩的学习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情况认为,大学生毕业了没有分配了,考上大学没有用,所以对小孩的读书不关心,对小孩成绩不在意,对小孩考特长专业更不在意;另一种情况是,认为读什么大学都好,不要读特长,特别是体育特长,又苦又累,属体力劳动,没有多大出路,所以不关心小孩的学习情况。
第二,桂西北山区农村是广西劳务输出的重要地区,绝大多数家庭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留守少年特别多,从小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启蒙,缺乏教育监管和课后辅导,缺乏家庭温暖,缺少爱,缺少语言交流与沟通,缺少文字积累,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和少年文化基础差,学习成绩差,文化素质低。 第三,家庭德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不良也影响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绪。有的家长本身就有错误的教育观和低劣的本性,有意无意间影响了高中生思想,如有些家长把发财的赌注放到麻将桌上或六合彩上,对小孩不管不问,其言行造成了不良影响;网吧赌博、六合彩、购彩票等盛行,“不劳而获”的思想或多或少影响了高中生,让学生养成不劳动而获的思想,训练中怕苦怕累,学习上有畏难情绪。
以上原因都影响到体育特长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3.2社会原因:体育特长生高考属于理工类考生,或多或少都受到重理轻文的影响。实际上,体育特长生无论能否在高考中取胜,还是在提高文化素养方面提高,更多的是依赖语文学习效果,只有从语文,特别是文学阅读中方能吸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2.提高体育特长生语文素养的几点探求
2.1从思想上转变体育特长生对文化科,特别是语文学习的态度。所谓转变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态度,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文化科学习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学习成为体育特长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社会、家庭甚至学校都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成绩、注重升学率,忽视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现象,以致不少师生认为文化成绩好就行,从而使得许多体育特长不正确、不科学评价自己成绩,感觉自己与普通生的成绩差距太大,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更有甚者认为学体育无用,这种论调的流传,让体育生缺乏信心,丧失学习的斗气。为此,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文化教师要协助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目标,看到体育特长生的希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2.2语文教师要付出爱心,倾注真情,与体育特长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排除其疑惧心态。体育特长生在语文老师面前,常表现出不满、抵触等情绪,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矛盾的。他们表现顶撞,满不在乎的同时,却热切期待老师的理解、关心、信任和尊重。关键是语文教师能否改变观念,是否认识到体育生也是人才,也有可爱的一面,抛开以成绩为唯一评价论,就认识到体育特长生也是山区农村高中高考上本科线的一块重要法码。
语文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接受他们的考验——对他们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多肯定、少否定,换个角度观察,多看中他们可爱活泼的一面,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以爱心、真心来换取他们的信心。“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平等和谐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将学生置于教师同等的“人”的地位上,尊重、理解、信任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听其言,观其行,真诚地与他们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再者,从他们各自的性格、脾气、爱好入手,和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使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强有力的情感共鸣,那么体育特长生的转化工作就会显得很自然、很容易了。
对体育特长生学习态度转化工作的重点,不是在转化教育的内容上,而应该是在转化工作的方式、方法、情感调控、效果上进行不断摸索,切忌简单粗暴,“一把钥匙开百把锁”。
2.3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帮助体育特长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努力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文化知识的自信心。做这项工作要循序渐进,抓住契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譬如,给体育特长制定一些学习目标,但这些目标在开始时不宜过高,难度不宜太大,要提出他们经过一些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来不断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例如,小C同学的作文不再是800字,而是500字;学习英语科做法,每天识记语文“单词”,积累词汇量;每天写一篇日记。语文老师要积极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机会,利用一切语文活动让体育特长生有语言表达,运用语言的机会,向学生提倡“用我口,写我情”的意识,让他们找到写作的快乐!
另外,区别对待,不以唯一标准评价体育特长生,不吝你的表扬。通过这种方式让体育生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成功感,让他们也感觉到每一次进步,哪怕一次微小进步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学习语文的热情,提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4充分利用各学科自学难度的差异,引导体育特长生学习语文。前面提到,山区农村体育特长生因为社会、家庭,特别是入学成绩等原因,选择体育专业除个别为真正爱好之外,大多属于无奈的选择。可见他们的文化科成绩非常低,基础差,学习数理化的难度非常大,而学习语文的切入点相对其他科目来讲比较容易,这也是引导体育特长生学习语文的很好机会。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要遵循“入口宽,出口严”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5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古典的诗词美,熏陶体育特长生,提高他们文化的内涵,用中国传统文化震撼他们,让他们找到发展自己、显示自己的有较途径。长期以来,因为学习成绩落后,特别是数理化成绩的落后,让体育特长生倍受歧视,被认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悲的是这种歧视竟然成为一种潜意识也在学生当中流行。这种评价极大的伤害了体育特长生的自尊心。而在高中阶段,要在数理化学科中重新赶超普通生,概率几乎为零,为此,必须从“大语文”的角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量,特别是强化他们人文知识,对古诗文的掌握,犹为重要。因为只有从这个角度才可以扬长避短,弥补他们的不足,提高他们的文化内涵,显现他们的优势,从而改变学生间的歧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提高体育特长的语文素养,是培养体育特长成功的关键所在,所有语文教师应大胆探索,努力找到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成绩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农村高中体育特长生语文素养学习困难转化
随着市重点高中招生公开化、市场化、扩大化,全市优秀生源几乎被市重点高中囊括,办出学校特色,充分发挥“低分进,高分出”的办学优势就成为山区农村高中重要的办学方向。几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特长的培养,努力让更多山区农村孩子以其一技之长以及爱好和兴趣实现大学梦想,享受到其他平原县、城市孩子一样的高等教育。从我校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考上二本线的人数中,有一半以上是特长生,这些特长生中有一半以上是体育特长生。因此,特长生的培养成为我校“低分进,高分出”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将继续走下去的办学路子。
但是,很遗憾的是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虽有特长潜能,却因为入学起点低,基础差,文化状况不容乐观,成为学校中学习困难的学生。
1.山区农村体育特长生文化状况及学习困难的原因
1.1特长生文化状况:
1.1.1农村高中体育特长生绝大多数是因为中考成绩差,没有考上,才报考特长生的,基础差,起点低,在教学中跟不上普通生。
1.1.2体育特长生擅长体育运动,只有从运动中才找到快乐与优越感,所以不喜欢进教室,不喜欢学习。
1.1.3学习的自卑感使体育特长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厌倦,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学习困难比较多。
1.1.4头脑活跃,擅长口头表达,但词汇量少,识字少,书面表达不出来。
1.1.5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差,难于完成一般学生的文字作业。
1.2体育特长生课堂表现及心理,体育特长生课堂表现主要为:
1.2.1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接受能力差,听不懂,开小差,注意力难于集中。
1.2.2畏难情绪较大,不愿意完成,也难完成作业。
1.2.3上课行为激端,不是伏台睡觉就是“扰乱”课堂。
1.2.4喜欢表现自己,抢答,抢表现,但口头行为多,书面表达的少。体育特长生的这些表现,其心理大都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2.4.1内心有进步愿望和要求,但自控能力差。可以说几乎每个体育特长生并非“朽木不可雕”,在他们内心深处也有某种进步的愿望,希望能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错,甚至常常作些努力。但他们之所以会变成困难生,又常常与他们自控能力差、意志不坚强有关。我曾对这部分学生作过调查,他们学习有计划的占80%左右,但真正能执行计划的仅占17%,认真学习的周期不到四天,这说明他们文化学习上意志薄弱、毅力差。A同学就是这样一位学生,体育测试95分,他的目标是武汉大学体育学院,每次与他谈话,他都信誓旦旦,一定要努力提高文化成绩,实现大学梦想。但是,认真不到两天,他总是调皮捣蛋,上课乱答抢答,答非所问,但不经过大脑,回答错的多,对的少,于是又失望,沮丧,干脆就睡大觉。课后练习能少做一次就好一次。事后教育他,他都能接受,但就是缺乏改正错误的毅力,他也说,我真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坚持下去?
1.2.4.2有自卑感,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说他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是因为他们文化成绩差,在小学、初中阶段长期来被定义为“差生”受冷漠,不被重视,也因为好动,往往被视为“捣蛋学生”,甚至被定义为“坏学生”,较多的体育特长生甚至有长期的失败和挫折的经历,因而在学习上容易自己瞧不起自己,也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于是在同学、老师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他们难以面对同学的嘲讽、羞辱,甚至排斥;也难以承受老师以劣等的成绩来评定。因而自卑、抑郁、退缩、沮丧、不信任、不合群、惧怕甚至表现出对老师、同学的敌视,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这种情绪和行为最直接的负面作用是让他们拒绝参加学习活动,拒绝文化传授,从而无法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2.4.3好表现,重感情,希望得到关心帮助,但易产生偏激情绪。体育特长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不免常常遇到老师的重言轻语,同学的指指点点,家长的唠唠叨叨,长期生活在这种被漠视、受歧视的环境中,一旦别人对他们倾注爱心,关心他们,他们常常会倍加珍惜与感念。譬如课堂上,如果老师注意他,在意他,对他的回答,能给予肯定,都会使他们信心十足,哪怕老师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亲切的微笑,都非常有用。但是,他们好表现自己,特别是体育课喜欢得到别人的掌声与肯定,如果别人有意或无意打击他们,伤害他们,常常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偏激情绪。轻者为不合作态度,重则表现为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1.3造成体育特长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以上学生本身的心理原因之外,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即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诸方面的因素。
1.3.1家庭原因:体育特长生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有关。
第一,山区农村,特别是我们桂西北农村,家长的评价理念比较落后,他们送子女上学是希望是子女考上理想大学,不仅光宗耀祖,更重要的将来大学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为此,对小孩的学习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情况认为,大学生毕业了没有分配了,考上大学没有用,所以对小孩的读书不关心,对小孩成绩不在意,对小孩考特长专业更不在意;另一种情况是,认为读什么大学都好,不要读特长,特别是体育特长,又苦又累,属体力劳动,没有多大出路,所以不关心小孩的学习情况。
第二,桂西北山区农村是广西劳务输出的重要地区,绝大多数家庭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留守少年特别多,从小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启蒙,缺乏教育监管和课后辅导,缺乏家庭温暖,缺少爱,缺少语言交流与沟通,缺少文字积累,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和少年文化基础差,学习成绩差,文化素质低。 第三,家庭德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不良也影响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绪。有的家长本身就有错误的教育观和低劣的本性,有意无意间影响了高中生思想,如有些家长把发财的赌注放到麻将桌上或六合彩上,对小孩不管不问,其言行造成了不良影响;网吧赌博、六合彩、购彩票等盛行,“不劳而获”的思想或多或少影响了高中生,让学生养成不劳动而获的思想,训练中怕苦怕累,学习上有畏难情绪。
以上原因都影响到体育特长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3.2社会原因:体育特长生高考属于理工类考生,或多或少都受到重理轻文的影响。实际上,体育特长生无论能否在高考中取胜,还是在提高文化素养方面提高,更多的是依赖语文学习效果,只有从语文,特别是文学阅读中方能吸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2.提高体育特长生语文素养的几点探求
2.1从思想上转变体育特长生对文化科,特别是语文学习的态度。所谓转变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态度,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文化科学习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学习成为体育特长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社会、家庭甚至学校都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成绩、注重升学率,忽视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现象,以致不少师生认为文化成绩好就行,从而使得许多体育特长不正确、不科学评价自己成绩,感觉自己与普通生的成绩差距太大,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更有甚者认为学体育无用,这种论调的流传,让体育生缺乏信心,丧失学习的斗气。为此,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文化教师要协助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目标,看到体育特长生的希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2.2语文教师要付出爱心,倾注真情,与体育特长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排除其疑惧心态。体育特长生在语文老师面前,常表现出不满、抵触等情绪,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矛盾的。他们表现顶撞,满不在乎的同时,却热切期待老师的理解、关心、信任和尊重。关键是语文教师能否改变观念,是否认识到体育生也是人才,也有可爱的一面,抛开以成绩为唯一评价论,就认识到体育特长生也是山区农村高中高考上本科线的一块重要法码。
语文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接受他们的考验——对他们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多肯定、少否定,换个角度观察,多看中他们可爱活泼的一面,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以爱心、真心来换取他们的信心。“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平等和谐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将学生置于教师同等的“人”的地位上,尊重、理解、信任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听其言,观其行,真诚地与他们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再者,从他们各自的性格、脾气、爱好入手,和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使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强有力的情感共鸣,那么体育特长生的转化工作就会显得很自然、很容易了。
对体育特长生学习态度转化工作的重点,不是在转化教育的内容上,而应该是在转化工作的方式、方法、情感调控、效果上进行不断摸索,切忌简单粗暴,“一把钥匙开百把锁”。
2.3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帮助体育特长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努力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文化知识的自信心。做这项工作要循序渐进,抓住契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譬如,给体育特长制定一些学习目标,但这些目标在开始时不宜过高,难度不宜太大,要提出他们经过一些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来不断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例如,小C同学的作文不再是800字,而是500字;学习英语科做法,每天识记语文“单词”,积累词汇量;每天写一篇日记。语文老师要积极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机会,利用一切语文活动让体育特长生有语言表达,运用语言的机会,向学生提倡“用我口,写我情”的意识,让他们找到写作的快乐!
另外,区别对待,不以唯一标准评价体育特长生,不吝你的表扬。通过这种方式让体育生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成功感,让他们也感觉到每一次进步,哪怕一次微小进步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学习语文的热情,提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4充分利用各学科自学难度的差异,引导体育特长生学习语文。前面提到,山区农村体育特长生因为社会、家庭,特别是入学成绩等原因,选择体育专业除个别为真正爱好之外,大多属于无奈的选择。可见他们的文化科成绩非常低,基础差,学习数理化的难度非常大,而学习语文的切入点相对其他科目来讲比较容易,这也是引导体育特长生学习语文的很好机会。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要遵循“入口宽,出口严”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5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古典的诗词美,熏陶体育特长生,提高他们文化的内涵,用中国传统文化震撼他们,让他们找到发展自己、显示自己的有较途径。长期以来,因为学习成绩落后,特别是数理化成绩的落后,让体育特长生倍受歧视,被认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悲的是这种歧视竟然成为一种潜意识也在学生当中流行。这种评价极大的伤害了体育特长生的自尊心。而在高中阶段,要在数理化学科中重新赶超普通生,概率几乎为零,为此,必须从“大语文”的角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量,特别是强化他们人文知识,对古诗文的掌握,犹为重要。因为只有从这个角度才可以扬长避短,弥补他们的不足,提高他们的文化内涵,显现他们的优势,从而改变学生间的歧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提高体育特长的语文素养,是培养体育特长成功的关键所在,所有语文教师应大胆探索,努力找到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成绩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