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理论视解来观照现代语文教育。论文三个维度对语文学习特点作了深入考察,以此为基点从三个向度展开了对现代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的理念探讨,进而初步构建了以“能力为核心,发展为主线,人格为目标”的现代语文教育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操作实践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意见与建议。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直到今天仍余音绕梁,时有回声。这场大讨论对检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比较而言,在持续至今的大讨论中,过多的是急切责难和要领之辨,缺少的是理性而务实的建设性意见。“找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种离开语言教育现实的空洞指责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我们应当提倡实事求是地找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语文学习的特点,是我们进行语言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所谓语文学习的特点,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方法、途径和语文对学习者的影响与效果。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比,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上。
广延性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语文学习资源看,不光语文课本、工具书是学习资源,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甚至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以及家庭、校园、社区都可成为重要的语文学习场所;从语文学习内容看,传统文化、异域文化、风俗民情、家事国事、日常生活等都可成为学习内容。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伴随着人的活动的各个方面,或者说,各种社会性活动都能成为语文学习的渠道。
终身性
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到黄昏诵晚、人生诀别,语文的学和用与人生的生命相始终,贯穿人生全过程。无论是进校之前还是毕业之后,语文学习一该也没有停止过。但是,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匀速前行的,而是伴随着生命成长波澜起伏呈现出阶段性、高峰期和持续性,即伴随人在发育、成长中心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种变化的心理结构和相应的语文水平又是语文再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修身性
纵深考察语文学习对学习主体的作用,可以分为四个境域:一是初步感知、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以满足日常生活、交际、交流的基本需要,随着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这种交际,交流的层面也在不断扩大;二是凭借语言文字进入人类文明殿堂,认知、摄取人类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成果,从而拓宽视野,增长智慧,获得超越“自然力”的“人力”──“知识力”;三是在人类文明的异常里,在语言文化──历史的、现实的──对话中,反省、审视以至把握自己的人生定位、生活价值和生存方式;四是在语言文化中潜泳吐纳,让人性充盈圆融,精神审美超脱,灵魂自由徜徉。此时的语言学用已成为精神享受的一种状态,“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前二者可称之为“使用”语文,后二者可称之为“享用”语文,在语文的学用中实现“道德人生”和“审美人生”的大境界。《全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教育包括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习活动。”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直到今天仍余音绕梁,时有回声。这场大讨论对检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比较而言,在持续至今的大讨论中,过多的是急切责难和要领之辨,缺少的是理性而务实的建设性意见。“找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种离开语言教育现实的空洞指责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我们应当提倡实事求是地找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语文学习的特点,是我们进行语言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所谓语文学习的特点,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方法、途径和语文对学习者的影响与效果。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比,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上。
广延性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语文学习资源看,不光语文课本、工具书是学习资源,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甚至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以及家庭、校园、社区都可成为重要的语文学习场所;从语文学习内容看,传统文化、异域文化、风俗民情、家事国事、日常生活等都可成为学习内容。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伴随着人的活动的各个方面,或者说,各种社会性活动都能成为语文学习的渠道。
终身性
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到黄昏诵晚、人生诀别,语文的学和用与人生的生命相始终,贯穿人生全过程。无论是进校之前还是毕业之后,语文学习一该也没有停止过。但是,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匀速前行的,而是伴随着生命成长波澜起伏呈现出阶段性、高峰期和持续性,即伴随人在发育、成长中心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种变化的心理结构和相应的语文水平又是语文再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修身性
纵深考察语文学习对学习主体的作用,可以分为四个境域:一是初步感知、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以满足日常生活、交际、交流的基本需要,随着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这种交际,交流的层面也在不断扩大;二是凭借语言文字进入人类文明殿堂,认知、摄取人类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成果,从而拓宽视野,增长智慧,获得超越“自然力”的“人力”──“知识力”;三是在人类文明的异常里,在语言文化──历史的、现实的──对话中,反省、审视以至把握自己的人生定位、生活价值和生存方式;四是在语言文化中潜泳吐纳,让人性充盈圆融,精神审美超脱,灵魂自由徜徉。此时的语言学用已成为精神享受的一种状态,“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前二者可称之为“使用”语文,后二者可称之为“享用”语文,在语文的学用中实现“道德人生”和“审美人生”的大境界。《全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教育包括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