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的政府规制体系研究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i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问题频频发生,令人堪忧。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时并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责任在政府。政府应完善政府规制体系,通过推行强制性政府规制,保障食品安全。完善的政府规制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和教育体系。
  关键词:食品安全;市场失灵;政府规制
  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大众消费的食品安全和卫生值得特别关注。尽管我国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令人堪忧。
  
  一、食品安全与政府规制
  
  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全性。由于食品安全质量特性,食品市场买卖双方同样面临着对食品安全信息了解的不完全性。由于种种原因,食品生产者、加工者或销售者也缺乏对食品的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相关食品安全信息的全面了解。但相比之下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息了解更多。消费者在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信息占有上总是处于劣势,对于所选食品的安全性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有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失灵,以致市场上出现低质量的劣质食品驱逐高质量的优质食品的现象,食品市场秩序混乱也就不可避免。
  我国食品市场,尤其是农产品市场是非常典型的分散生产和分散销售的产销结构。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是多层次、复杂的,有农民的自产自销、农贸市场、超市、食品专卖店、食品生产企业的直供直销等多种供应渠道,呈现出多、乱、散的局面。在分散生产和分散销售的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流动性大,安全责任的可追溯性差,造成政府的质量监控和管理难度大;而另一方面,我国食品市场的分散结构也加大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难度。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一般通过政府规制来弥补。鉴于食品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产品市场的众多特征,使食品安全管理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的管理,除依靠市场力量来规范外,更要依靠政府强制力量来规范。食品安全问题,责任在政府。政府应完善政府规制体系,通过推行强制性政府规制,保障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管理的政府规制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食品安全管理的立法与执法、食品安全的标准与检验检测、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与教育。因此,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的政府规制体系应包括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和教育体系。
  1、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属自然演进而成,缺乏逻辑上的完整性,还没有食品安全的基本法、核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重大缺失,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突出问题还无法彻底解决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食品安全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如整体性原则、预防性原则、风险分析原则、可追溯原则等,并没有贯穿于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需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基础,按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仔细梳理食品安全监管法的立法意向,清理同一问题的重复与冲突规定,避免部门立法的倾向,避免法律之间的冲突,如《产品质量法》与《食品卫生法》之间的重复与矛盾。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以及对目前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清理、修订与完善,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2、食品安全管理的执法体系
  法律的尊严是执行出来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无论多严密、多完善的法律,还必须经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施行,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大规范作用。食品安全执法机制不完善,执法涉及多个监管部门而且职能交叉,有的甚至相互制肘,造成食品安全监督力量和监督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依然是寄生在食品安全监管多个环节的“恶性肿瘤”。一些地方执法部门擅自越权执法,甚至滥用职权,收受贿赂;有的以违规收费,多次抽检方式谋取部门利益;有的消极执法、行政不作为,还有的不懂法,想当然随意执法,以罚代法。值得重视的是,许多假劣食品竟然是证照齐全,所谓获“质量信得过”称号的企业生产加工,充分暴露了重审批轻监管、乱审批不监管的问题。完善食品安全执法体系,应重点解决食品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的状况,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权责进一步明晰,并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率和权威的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订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3、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
  没有标准,就没有办法进行统一的食品供应链集成管理;标准不同,就没有办法实现跨国界食品供应链管理,因此,标准是基础。老标准不及时修订,新标准未及时制订,束缚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我国食品一直延续计划经济时期各部委制定的标准,这就难以避免标准政出多门、交叉重复、指标不统一的现象。虽然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但由于《标准化法》的限制,实际上无法发挥统一规划、制定、审查、发布的作用,管理上缺位、错位、混乱,有的标准竟然超过10年、20年都不修订,这明显是管理工作不到位。
  建立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有关标准,力求做到无论企业处在食品供应链的哪个环节或具体生产经营何种产品,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被要求执行;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和认证认可制度,通过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规范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建立和完善食品的产地环境监测网络,保证产地环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目前,我国应尽快全面推行即将颁布的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整个食品链中组织的要求》的标准,这是一套贯穿整个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其目的在于保障食品供应链不存在薄弱环节,提供安全性。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含了相互沟通、体系管理、过程控制、HACCP原理和前提方案等关键要素。从体系要素和体系包含的内容来看,若食品供应链上企业都能够参照标准建立体系,并严格执行,就能实现有效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
   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食品供应链安全规范,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审核机构,检验食品原料及产品的安全性;企业要加强组织内部的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管理,按照不同环节、不同产品生产经营的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管理,在部分行业中强制执行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生产管理和良好操作规范(GMP)管理模式,杜绝质量安全隐患。
  4、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体系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提高,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科学设置检验检测机构。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设置检验检测机构。在设置机构时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结合区域发展水平,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当考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结构上,在全国形成以国家级食品检测机构为顶尖,以省部级食品检测机构为龙头,以市级食品检测机构为骨干,县级食品检测机构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二)适当增加检验检测投入。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的关键在于加大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投入。要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落实设施、仪器、科研等各项经费以及人员编制。当前,要特别注重加大对县一级的基层检验检测机构的投入,采取以县级财政为主,国家、省、市财政适当补助的方式,改善基层检测机构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
  (三)提高企业自我检测能力。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充分发挥食品生产企业自主进行检验检测的积极性。企业食品安全的自我检验检测对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食品行业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力量。我国现有的检验检测体系以政府机构为主,今后应注意加强企业自检和以行业检测为代表的中介机构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应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标准规定,对其自身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设备、人员、环境和有害物等进行自我检测,尽最大可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5、食品安全管理的信息披露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职能部门自行公布与其相关的信息,但现实中不仅不同部门对同一内容公布的信息不一样,甚至同一部门对同一内容的信息公布也出现不一致。因此,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运行体系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食品安全监管发展水平不均衡,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全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整体监控,有助于协调、解决全国性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利于食品安全研究数据的汇总,对食品的多头管理也使信息网络建设成为必要。信息共享不仅可以使各部门随时了解当前食品领域的安全形势,也从整体上节约了监管成本。网络的便捷与及时能够实现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动态监测,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做出决策,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小。通过网络运行体系,对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归纳、汇总,经过科学的研究分析,由有关部门统一对外发布,引导公众在对食品的选择中趋利避害,同时避免了由于发布信息矛盾而造成的政府威信下降和公众选择的困难。
  6、食品安全的教育体系
  我们不仅要注重宣传食品安全,也要注重宣传食品安全的科学常识。教育公众掌握简单的食品质量识别方法和正确的食品加工烹调方法;介绍食品营养知识。我国的各类食品行业协会应当肩负起推动食品安全的重任。食品行业协会对食品安全的推动力应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成员的食品安全教育、树立行业荣誉感;组织会员进行业务培训、正确掌握确保食品卫生质量的先进方法;树立先进、批评落后,促使成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提供业内信息数据、获得最新政策;应对行业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消除不良影响、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与其他组织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坚持通过固定的媒体向公众定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扶持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类电视节目和报刊专栏,加强舆论监督和宣传;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介绍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曝光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厂家;把食品安全常识列入中小学生的教育课时,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不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等等。
  
  参考文献:
  [1]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
  [2]罗丽,徐姜,邵佳玉,李兰笛.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卫生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1,(02).
  [3]汤天曙.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食品工业科技,2001,(02).
  
  (作者通讯地址: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 201701)
其他文献
摘 要:回归经典理论研究价值链形成的三个基础原理:分工原理、整合原理、增值原理,分工和整合原理形成了链条的基本框架,增值原理为链条赋予了价值内涵,使链条充实为价值链,原理的正确理解和系统应用利于价值链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分工;整合;增值  价值链是当代竞争的基础,回归价值链形成的基础原理有助于价值链管理的理解和实践,价值链本身应当是一条具备多个独立环节而又环环相扣并且能够传载价值的通畅链
期刊
摘要:运用构造的空间Durbin模型和工具变量,采用2007—2017年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发现,税收竞争对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治理对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及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抑制了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效应。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竞争和环境治理对大中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小
期刊
摘 要:人力资源如何转化为人力资本,并实现其作为资本的价值,需要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逻辑关系、经济关系入手进行分析。人力对企业有三重含义,即资源、管理者和管理层。从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需要重要的条件,但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及其有效的管理。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很实际很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产权和分配制度    对企业人力资本的问
期刊
摘 要:按照国际上有关外汇储备的理论,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远远超过我国经济的实际需要。高外汇储备已经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我国的高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外汇储备;风险;消极影响    一,关于外汇储备的理论综述    世界银行认为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额的储备水平有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定额(worldbank,1985),而“格林斯潘法
期刊
摘 要: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一,然而城市化必须要付出成本。本文以中原城市群的8个城市(除济源)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了城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以期对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成本—收益分析    一、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成本—收益分析    由于对城市化成本进行测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目前的研究多以理论阐述为主,对城市化成本的实证
期刊
摘 要:通过增发基础货币以获取一定量的铸币税是政府解决其巨额财政赤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铸币税是一把“双刃剑”。本文将通过对铸币税的产生机理及其经济效用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财政赤字货币化之路的经济效用。  关键词:铸币税; 货币; 经济效用  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一个经济体的政府会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巨大的财政赤字,  此时政府为缓解赤字带来的压力势必会设法为此融资。政府
期刊
摘 要: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中,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规划是一项重要工作。邮政银行的成立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邮政银行的业务定位及展业方式。就目前金融市场的形势来看,各类银行地发展重点的差异化,竞争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业务深入层次的多元化,都使得他们各自树立了不同的战略目标。作者认为,对于邮政银行来讲,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制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邮政网络优势,细化服务群体,才能全面提
期刊
摘 要:公安消防部队灭火行为的性质以及该行为的行政可诉性问题一直有争论,现有的观点还值得商榷,现就公安消防部队灭火行为的法律性质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公安消防行为:法律性质    一、公安消防部队的灭火行为不具有国家行为的性质    行政法学意义上的国家行为又称 “统治行为”、“政府行为”,是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以国家名义所实施的一种涉及国家之间关系、国家安全以及
期刊
摘 要: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村所存在几个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剩余劳动力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农民的权益问题)的探讨,来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 年
期刊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才能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享和谐。  关键词:全球化;人类不安全;以人为本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开始快速进入“全球化”时代。伴随着全球化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