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王阳明心学中,“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其来源于《大学》中“诚意”这一范畴。但是,“意”是王阳明站在自己心学的立场上,对《大学》中“诚意”的“意”这一范畴,进行的重新解释和发挥。所以“意”在具有《大学》中“诚意”的“意”的含义的同时,又同时具有了王阳明心学所特有的含义。本文将探析阳明心学中的“意”之渊源,弄清“意”中的哪些含义是王阳明从《大学》中“诚意”思想中继承而来,哪些含义又是王阳明站在自己心学立场上,对《大学》中“诚意”思想的发展和突破,其包含的新的意义又是什么。
关键词:王阳明;意;大学;诚意
科研项目:本文为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项目“朱熹与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的成果。项目号(2016zgzx10)。
一、《大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关系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主要阐述儒家修身、齐家等的思想。《大学》在唐之前,并未受到很好的重视,自韩愈倡导“道统说”开始,《大学》才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至北宋,二程竭力推崇《大学》,才使得它的影响力空前提高。朱熹作《大学章句集注》,这使得《大学》的影响力开始达到高峰,最终成为“四书”之一。朱熹对《大学》的解释和发挥,使得《大学》成为了理学的理论基石。王阳明的心学,正是在对朱熹《大学章句》的批判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的重解——《大学古本旁释》、《大学问》来阐发和确立的。
《大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三纲八条目,其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属于三纲,是基本原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属八条目,是八项方法。第二部分是对三纲八条目的解说和论证。朱熹将三纲八条目称为“经”,把解释三纲八条目的那一部分称为“传”。朱子发现,“传”这一部分基本是逐条解释三纲八条目的,但是在逐条解释中却缺少对“致知在格物”、“诚其意在致知”的论证,而且对于“诚其意在致知”的论证出现在了传文的开始地方,并没有按照三纲八条目的顺序进行。朱熹认为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出现了错简和阙文,因此朱子“移其文,补其传”,将大学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调整和补充。王阳明以古本为正,认为《大学》没有无阙文,也没有错简,而朱子对《大学》的修改和注解,并不是《大学》的本义。“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1]王阳明认为《大学》之所以把“诚意在致知”放在传文之首,是因为“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2]他认为《大学》中“诚意”是大头脑,其他纲常条目都是为“诚意”服务,而要达到“意诚”,就得去“致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不自欺,就是实实落落地按照本心良知去做,这样做了,自然就会“意诚”。
王阳明以《大学》古本为依据,将“新”改为“亲”,以“格”为正,以物为“意之所在”,以”格物”为“去其心之不正”, 以“致知”为“致良知”,按照自己的心学体系,将《大学》再重新进行注解,进而阐发了自己的心学思想。因此,《大学》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基础并且重要的作用。
二、王阳明心学中“意”对《大学》中“意”的继承
“意”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心与物接触时产生的。“意”来源于《大学》中的“诚意”说。王阳明特别重视“诚意”,他认为“诚意”是《大学》的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用功第一义”。
那么什么是“诚意”?《大学》本文说:“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3]。王阳明在答人问题时说:“为学功夫有深浅,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1],王阳明把“诚意”理解成了“实用其意”,是在强调其实践的含义。但是“实用其意”只有在“为善去恶”的基础上,其伦理价值才是确定的。因此王阳明在此所谈的“意”是被加以限定的,是能够“为善去恶”的“意”,因而事实上“诚意”并不是实实在在地去按照自己的意识活动的指向去做,而是按照指向善的意识活动去实实落落地做。那么意识活动如何才能指向善,“意”又如何能够成为“诚”的“意”?王阳明在《大学古本旁释》里说:“诚意只是慎独,工夫只在格物用,犹《中庸》之戒惧也。”王阳明认为要使“意”变成“诚”的意,就必通过“慎独”等具体的方法使意识的内容变为“诚”的状态,而后在实实落落地按照那“诚”的“意”去做,如果仅仅实实在在地按照“意”之所向去做,就会引出许多大的问题,就会出现不分善恶、任“意”而为的状况。
由此可知,王阳明心学中的“意”,是源自于《大学》“诚意”,是王阳明在对“诚意”的独到解释中发展而来的。《大学》在谈“诚意”时,所说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使得“诚意”中的“意”有了善的限制,而正是这一善的限制,才使王阳明得出“盖心之本体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的结论。虽然,此后王阳明是在解释《大学》中“格物”“致知”等范畴中将“意”的含义丰富起来的,但王阳明心学中“意”的含义,最初是继承于“诚意”中“意”的含义。
三、王阳明心学中“意”对大学中“意”的突破与发展
王阳明早年便提出了“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的理论。而在心、意、知、物四个范畴中,有三个范畴需要通过“意”来说明和界定,这表明了“意”在王阳明心学中有较重要的地位。王阳明心学中的“意”,虽来源于《大学》中“诚意”的“意”,但是随着王阳明对《大学》中心、知、物三个概念的定义,他的心学中“意”却突破了《大学》中“意”的含义。
王阳明心学中的“意”在其哲学中的含义并不是一贯相同的,如“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此处感如果指外感,那么这里的“意”就是指主体对于外部刺激所做的反应的意念感觉。 “意欲温清、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这里所说的“意”,实则是指心之所发的意向活动。“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所发也遇父便谓之孝”、“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一物”等这里所说的“意”,是指在意之意向活动中所产生的关于物的观念与意义。
王阳明认为“心”是发出“意”的主体,它含纳良知,并且倾向于认同良知。而 “意”是沟通“心”和“物”的一个桥梁,是“心”应物而起的意识活动,同时“意”又是意识对象的意义。当主体的“心”看到客体的“物”时,便发出对“物”的意向活动。该意向活动是通过观念之物(意义)指向客观之物的,是主体的“心”对客体的物的意义赋予活动。王阳明心学中的物,主要是指我们人伦日用中的“事”。而“事”便是由心所发动的“意”指向,并且构成的。然而,虽然“心”含纳良知,并且倾向于认同良知,但是心若不能朗照事物,便会发出恶的“意”。因此在伦理生活中,要进行道德事物,便需要进行“诚意”。由于“心”中含纳良知,并倾向于认同良知,所以要去诚意,其实不需外求,只需要探求尊崇本“心”,致良知,依着良知去做就是了。
王阳明心学中的“意”的含义,虽然是承袭了《大学》中诚意的“意”含义,但是在对“物”、“知”等范畴进行解释的时候,王阳明又突破和发展了“意”的含义,将其理解成了构成“物”的活动,理解成了意义赋予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月.
[2] 王陽明:《传习录》上,《阳明全书》上,中华书局,第39页.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2月,第8页.
关键词:王阳明;意;大学;诚意
科研项目:本文为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项目“朱熹与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的成果。项目号(2016zgzx10)。
一、《大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关系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主要阐述儒家修身、齐家等的思想。《大学》在唐之前,并未受到很好的重视,自韩愈倡导“道统说”开始,《大学》才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至北宋,二程竭力推崇《大学》,才使得它的影响力空前提高。朱熹作《大学章句集注》,这使得《大学》的影响力开始达到高峰,最终成为“四书”之一。朱熹对《大学》的解释和发挥,使得《大学》成为了理学的理论基石。王阳明的心学,正是在对朱熹《大学章句》的批判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的重解——《大学古本旁释》、《大学问》来阐发和确立的。
《大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三纲八条目,其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属于三纲,是基本原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属八条目,是八项方法。第二部分是对三纲八条目的解说和论证。朱熹将三纲八条目称为“经”,把解释三纲八条目的那一部分称为“传”。朱子发现,“传”这一部分基本是逐条解释三纲八条目的,但是在逐条解释中却缺少对“致知在格物”、“诚其意在致知”的论证,而且对于“诚其意在致知”的论证出现在了传文的开始地方,并没有按照三纲八条目的顺序进行。朱熹认为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出现了错简和阙文,因此朱子“移其文,补其传”,将大学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调整和补充。王阳明以古本为正,认为《大学》没有无阙文,也没有错简,而朱子对《大学》的修改和注解,并不是《大学》的本义。“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1]王阳明认为《大学》之所以把“诚意在致知”放在传文之首,是因为“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2]他认为《大学》中“诚意”是大头脑,其他纲常条目都是为“诚意”服务,而要达到“意诚”,就得去“致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不自欺,就是实实落落地按照本心良知去做,这样做了,自然就会“意诚”。
王阳明以《大学》古本为依据,将“新”改为“亲”,以“格”为正,以物为“意之所在”,以”格物”为“去其心之不正”, 以“致知”为“致良知”,按照自己的心学体系,将《大学》再重新进行注解,进而阐发了自己的心学思想。因此,《大学》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基础并且重要的作用。
二、王阳明心学中“意”对《大学》中“意”的继承
“意”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心与物接触时产生的。“意”来源于《大学》中的“诚意”说。王阳明特别重视“诚意”,他认为“诚意”是《大学》的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用功第一义”。
那么什么是“诚意”?《大学》本文说:“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3]。王阳明在答人问题时说:“为学功夫有深浅,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1],王阳明把“诚意”理解成了“实用其意”,是在强调其实践的含义。但是“实用其意”只有在“为善去恶”的基础上,其伦理价值才是确定的。因此王阳明在此所谈的“意”是被加以限定的,是能够“为善去恶”的“意”,因而事实上“诚意”并不是实实在在地去按照自己的意识活动的指向去做,而是按照指向善的意识活动去实实落落地做。那么意识活动如何才能指向善,“意”又如何能够成为“诚”的“意”?王阳明在《大学古本旁释》里说:“诚意只是慎独,工夫只在格物用,犹《中庸》之戒惧也。”王阳明认为要使“意”变成“诚”的意,就必通过“慎独”等具体的方法使意识的内容变为“诚”的状态,而后在实实落落地按照那“诚”的“意”去做,如果仅仅实实在在地按照“意”之所向去做,就会引出许多大的问题,就会出现不分善恶、任“意”而为的状况。
由此可知,王阳明心学中的“意”,是源自于《大学》“诚意”,是王阳明在对“诚意”的独到解释中发展而来的。《大学》在谈“诚意”时,所说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使得“诚意”中的“意”有了善的限制,而正是这一善的限制,才使王阳明得出“盖心之本体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的结论。虽然,此后王阳明是在解释《大学》中“格物”“致知”等范畴中将“意”的含义丰富起来的,但王阳明心学中“意”的含义,最初是继承于“诚意”中“意”的含义。
三、王阳明心学中“意”对大学中“意”的突破与发展
王阳明早年便提出了“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的理论。而在心、意、知、物四个范畴中,有三个范畴需要通过“意”来说明和界定,这表明了“意”在王阳明心学中有较重要的地位。王阳明心学中的“意”,虽来源于《大学》中“诚意”的“意”,但是随着王阳明对《大学》中心、知、物三个概念的定义,他的心学中“意”却突破了《大学》中“意”的含义。
王阳明心学中的“意”在其哲学中的含义并不是一贯相同的,如“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此处感如果指外感,那么这里的“意”就是指主体对于外部刺激所做的反应的意念感觉。 “意欲温清、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这里所说的“意”,实则是指心之所发的意向活动。“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所发也遇父便谓之孝”、“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一物”等这里所说的“意”,是指在意之意向活动中所产生的关于物的观念与意义。
王阳明认为“心”是发出“意”的主体,它含纳良知,并且倾向于认同良知。而 “意”是沟通“心”和“物”的一个桥梁,是“心”应物而起的意识活动,同时“意”又是意识对象的意义。当主体的“心”看到客体的“物”时,便发出对“物”的意向活动。该意向活动是通过观念之物(意义)指向客观之物的,是主体的“心”对客体的物的意义赋予活动。王阳明心学中的物,主要是指我们人伦日用中的“事”。而“事”便是由心所发动的“意”指向,并且构成的。然而,虽然“心”含纳良知,并且倾向于认同良知,但是心若不能朗照事物,便会发出恶的“意”。因此在伦理生活中,要进行道德事物,便需要进行“诚意”。由于“心”中含纳良知,并倾向于认同良知,所以要去诚意,其实不需外求,只需要探求尊崇本“心”,致良知,依着良知去做就是了。
王阳明心学中的“意”的含义,虽然是承袭了《大学》中诚意的“意”含义,但是在对“物”、“知”等范畴进行解释的时候,王阳明又突破和发展了“意”的含义,将其理解成了构成“物”的活动,理解成了意义赋予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5月.
[2] 王陽明:《传习录》上,《阳明全书》上,中华书局,第39页.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2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