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恩图报是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是一种追求高尚人生的精神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某种准则。本文从感恩的萌发为起点,探索感恩心理的三元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探究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干预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 教育措施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模块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SKGO9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诸如“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有关“感恩”的名言名句举不胜举。“感恩”一词最早出自于我国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算来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感恩”为“对别人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一、感恩与感恩心理结构
(一)感恩的内涵
英文(Gratitude)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本义是人应该感谢上帝赐予人类赖以生存的面包和水,解释为恩惠、令人愉快的。《牛津字典》定义“感恩”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的概念也很多,在哲学上,亚当.斯密将其定义为报答别人的情感,康德认为是赠与别人荣誉。在人类学上,人类学家解释其为“礼物的本质”。社会学上,社会学家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强化物和人格财产。心理界对感恩的定义虽各有侧重,但是主要倾向于从意识、情感和行为这三个方面来理解感恩心理[1](Peterson,Seligman,2004;Steindl,2004;Baumgarten,1938;敖霜,2008)。所以,要搞清楚感恩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楚感恩是如何产生的。
感恩的源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个体的宗教信仰。世界主要的几种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给信徒传递感恩的信仰,使之成为信徒对至上至圣者敬仰崇拜的宗教感情,也是宗教信徒感恩意识普遍强于无信仰者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个是个体的自我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感恩长生的动力。当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感恩行为带来的良好社会评价效果使得个体可以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这就使得个体在主观上萌发感恩情绪。第三个是受惠所产生的积极后果,受惠者在获得他人的帮助之后有了积极的感知结果,把这种积极结果传递出去就成了感恩产生的基础。
综合起来,本研究认为感恩是个体对给予自己恩惠的外界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认知过程。
(二)感恩心理作用机制
一个完整的感恩心理和感恩行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其内部具体的运行关联机制却各有不同。在特定的感恩条件下,感恩心理三角模型主要沿“感恩认知——感恩情绪——感恩行为”的一元决定模式进行;在连续感恩情境条件下,三角模型将主要沿循感恩意识、感恩情绪和感恩行为三者交互作用的模式[2](徐怡亭,刘利才,李学龙,2011)。根据感恩主体角色不同,受惠者的感恩心理机制是感恩认知——感恩情绪——感恩行为的动态过程,施惠者的心理机制是感恩行为——感恩认知——感恩情绪的动态过程[3](蒲清平,徐爽,2011)。显然,感恩认知是感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体内心产生了因受惠而愿意寻求报答的心理要求和趋向,主体就会萌发感恩意识,才能进一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才能最终有积极的感恩行为。感恩情绪是感恩的直接动力,主体如果能在感恩中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在积极的心理感受上就会产生更加认同感恩价值并付诸于行动。感恩行为则是感恩认知和体验情绪的载体。因而,在感恩三角模型里,三个元素是相互影响的,可以从任意一个元素出发沿正反方向运行,和人的思想行为模式一样是复杂的,而不是单向进行的。
二、感恩教育及其作用机制
感恩不只是对父母抚育之恩的回馈,更是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健全人格,是立足于社会的自尊意识和责任意识。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启迪大学生的回报意识,发展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有利于傳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多重功能。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虽然根源于人的本质规定性,但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显意识和行为,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从而使感恩成为人的一种心态、一种品德、一种责任,并且外化为感恩的行为[4](胡荣,2007)。因而,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在从大自然、人类社会和别人那里获得帮助或便利之后,在其内心燃起真诚感激的道德认知,并希望采取一定形式予以回馈的行为。这是开发大学生情商的教育,更是一种鼓励大学生回馈社会的实践教育。其实是一种寻求情感共鸣的情感教育,树立人格品质的道德教育,回归人性本真的人性教育,是情感、道德和人性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形式。
(二)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作用机制
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干预,主要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建立感恩价值观,鼓励实施感恩行为这三种形式完成的。目前,学界对感恩教育的层次认可差异不大,大致可以分为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和实践层次。那么,根据这三个层次,可以归纳出感恩教育干预感恩心理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导主体形成感恩认知阶段,因为只有主体在内心认可受到来自外界的恩惠,才能在其灵魂深处打下感恩的认知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塑造主体感恩情绪阶段,在认知的基础上给主体带去情绪上的快乐幸福的享受,才会使得主体乐于接受和实施感恩行为,因而也是感恩教育是否成功最关键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鼓励大学生实施感恩行为,在前两个阶段成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主体有了正确的感恩认知,并且感恩能够给主体带来积极的情感享受,鼓励、支持并提供一些条件使得主体能够从事感恩实践。感恩行为是感恩教育追求的目标,因而也是评价感恩教育效价的最核心因素。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路径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形成一个统筹协调的有机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一)家庭的启蒙教育作用
感恩意识是感恩品行的基础,是建立道德理念的基石。在孩提時期,人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就要重视孩子对生活的体验,让孩子参与一些活动来体会父母的辛劳,感悟幸福的真谛,从而启发其热爱家庭成员,珍惜幸福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这样利于孩子的感恩意识启蒙。这也是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最具可塑性的黄金期,在这个时期对人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
(二)学校的强化教育作用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首先,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加大对道德的考核力度,并把感恩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量化为具体指标,从而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起到导向作用。并将感恩教育分散到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形成。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和学生工作部门的重要作用,大力营造氛围陶冶大学生的感恩情操。同时,建立感恩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亲自体验感恩,培养感恩情怀,主动施恩。
(三)社会的价值取向作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下,社会也随之日新月异地变化,当前我们面临着多种价值取向,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物质诱惑下,一些大学生容易迷失,因而社会必须明确正确的价值观。感恩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其自身也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最根本的价值观,也是当前感恩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实质,掌握其丰富内涵,加强舆论宣传,弘扬高尚情操,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公众树立感恩光荣忘恩可耻的意识,从而在社会上形成感恩氛围。
(四)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是受教育者在社会环境和教育者的影响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自身品质和素养的活动。感恩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外部作用,更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因而,要鼓励和刺激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感恩教育中来,通过感恩实践主题活动等激发大学生的兴趣,自觉地把外在要求转变成内在需要,从而使他们培养起良好的德行。
参考文献
[1] 敖霜.(2008) .重庆市企业员工感恩心理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
Emmons, R. A., & Shelton, C. M. (2005). Gratitude and the sc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 R. Synder & S. J.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459–47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ullough, M. E., Emmons R. A., Tsang J. A.(2002). The Grateful Disposit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1):112-127
[2] 徐怡亭,刘利才,李学龙.(2011).感恩的心理结构研究.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1第3期.
[3] 蒲清平,徐爽.(2011).感恩心理及行为的认知机制.学术论坛.2011年第6期.
[4] 胡荣.(2007).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教育评论.2007 年第4 期.
作者简介:
孙渝莉(1970-),女,重庆市九龙坡区人,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黄方建(1987-),男,四川省通江县人,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 教育措施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模块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SKGO9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诸如“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有关“感恩”的名言名句举不胜举。“感恩”一词最早出自于我国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算来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感恩”为“对别人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一、感恩与感恩心理结构
(一)感恩的内涵
英文(Gratitude)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本义是人应该感谢上帝赐予人类赖以生存的面包和水,解释为恩惠、令人愉快的。《牛津字典》定义“感恩”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的概念也很多,在哲学上,亚当.斯密将其定义为报答别人的情感,康德认为是赠与别人荣誉。在人类学上,人类学家解释其为“礼物的本质”。社会学上,社会学家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强化物和人格财产。心理界对感恩的定义虽各有侧重,但是主要倾向于从意识、情感和行为这三个方面来理解感恩心理[1](Peterson,Seligman,2004;Steindl,2004;Baumgarten,1938;敖霜,2008)。所以,要搞清楚感恩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楚感恩是如何产生的。
感恩的源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个体的宗教信仰。世界主要的几种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给信徒传递感恩的信仰,使之成为信徒对至上至圣者敬仰崇拜的宗教感情,也是宗教信徒感恩意识普遍强于无信仰者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个是个体的自我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感恩长生的动力。当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感恩行为带来的良好社会评价效果使得个体可以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这就使得个体在主观上萌发感恩情绪。第三个是受惠所产生的积极后果,受惠者在获得他人的帮助之后有了积极的感知结果,把这种积极结果传递出去就成了感恩产生的基础。
综合起来,本研究认为感恩是个体对给予自己恩惠的外界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认知过程。
(二)感恩心理作用机制
一个完整的感恩心理和感恩行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其内部具体的运行关联机制却各有不同。在特定的感恩条件下,感恩心理三角模型主要沿“感恩认知——感恩情绪——感恩行为”的一元决定模式进行;在连续感恩情境条件下,三角模型将主要沿循感恩意识、感恩情绪和感恩行为三者交互作用的模式[2](徐怡亭,刘利才,李学龙,2011)。根据感恩主体角色不同,受惠者的感恩心理机制是感恩认知——感恩情绪——感恩行为的动态过程,施惠者的心理机制是感恩行为——感恩认知——感恩情绪的动态过程[3](蒲清平,徐爽,2011)。显然,感恩认知是感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体内心产生了因受惠而愿意寻求报答的心理要求和趋向,主体就会萌发感恩意识,才能进一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才能最终有积极的感恩行为。感恩情绪是感恩的直接动力,主体如果能在感恩中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在积极的心理感受上就会产生更加认同感恩价值并付诸于行动。感恩行为则是感恩认知和体验情绪的载体。因而,在感恩三角模型里,三个元素是相互影响的,可以从任意一个元素出发沿正反方向运行,和人的思想行为模式一样是复杂的,而不是单向进行的。
二、感恩教育及其作用机制
感恩不只是对父母抚育之恩的回馈,更是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健全人格,是立足于社会的自尊意识和责任意识。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启迪大学生的回报意识,发展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有利于傳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多重功能。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虽然根源于人的本质规定性,但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显意识和行为,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从而使感恩成为人的一种心态、一种品德、一种责任,并且外化为感恩的行为[4](胡荣,2007)。因而,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在从大自然、人类社会和别人那里获得帮助或便利之后,在其内心燃起真诚感激的道德认知,并希望采取一定形式予以回馈的行为。这是开发大学生情商的教育,更是一种鼓励大学生回馈社会的实践教育。其实是一种寻求情感共鸣的情感教育,树立人格品质的道德教育,回归人性本真的人性教育,是情感、道德和人性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形式。
(二)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作用机制
感恩教育对感恩心理的干预,主要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建立感恩价值观,鼓励实施感恩行为这三种形式完成的。目前,学界对感恩教育的层次认可差异不大,大致可以分为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和实践层次。那么,根据这三个层次,可以归纳出感恩教育干预感恩心理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导主体形成感恩认知阶段,因为只有主体在内心认可受到来自外界的恩惠,才能在其灵魂深处打下感恩的认知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塑造主体感恩情绪阶段,在认知的基础上给主体带去情绪上的快乐幸福的享受,才会使得主体乐于接受和实施感恩行为,因而也是感恩教育是否成功最关键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鼓励大学生实施感恩行为,在前两个阶段成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主体有了正确的感恩认知,并且感恩能够给主体带来积极的情感享受,鼓励、支持并提供一些条件使得主体能够从事感恩实践。感恩行为是感恩教育追求的目标,因而也是评价感恩教育效价的最核心因素。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路径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形成一个统筹协调的有机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一)家庭的启蒙教育作用
感恩意识是感恩品行的基础,是建立道德理念的基石。在孩提時期,人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就要重视孩子对生活的体验,让孩子参与一些活动来体会父母的辛劳,感悟幸福的真谛,从而启发其热爱家庭成员,珍惜幸福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这样利于孩子的感恩意识启蒙。这也是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最具可塑性的黄金期,在这个时期对人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
(二)学校的强化教育作用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首先,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加大对道德的考核力度,并把感恩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量化为具体指标,从而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起到导向作用。并将感恩教育分散到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形成。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和学生工作部门的重要作用,大力营造氛围陶冶大学生的感恩情操。同时,建立感恩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亲自体验感恩,培养感恩情怀,主动施恩。
(三)社会的价值取向作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下,社会也随之日新月异地变化,当前我们面临着多种价值取向,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物质诱惑下,一些大学生容易迷失,因而社会必须明确正确的价值观。感恩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其自身也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最根本的价值观,也是当前感恩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实质,掌握其丰富内涵,加强舆论宣传,弘扬高尚情操,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公众树立感恩光荣忘恩可耻的意识,从而在社会上形成感恩氛围。
(四)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是受教育者在社会环境和教育者的影响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自身品质和素养的活动。感恩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外部作用,更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因而,要鼓励和刺激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感恩教育中来,通过感恩实践主题活动等激发大学生的兴趣,自觉地把外在要求转变成内在需要,从而使他们培养起良好的德行。
参考文献
[1] 敖霜.(2008) .重庆市企业员工感恩心理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
Emmons, R. A., & Shelton, C. M. (2005). Gratitude and the sc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 R. Synder & S. J.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459–47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ullough, M. E., Emmons R. A., Tsang J. A.(2002). The Grateful Disposit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1):112-127
[2] 徐怡亭,刘利才,李学龙.(2011).感恩的心理结构研究.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1第3期.
[3] 蒲清平,徐爽.(2011).感恩心理及行为的认知机制.学术论坛.2011年第6期.
[4] 胡荣.(2007).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教育评论.2007 年第4 期.
作者简介:
孙渝莉(1970-),女,重庆市九龙坡区人,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黄方建(1987-),男,四川省通江县人,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