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读背训练的实践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读是学习语言文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对学生朗读、背诵的训练,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背训练 指导方法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5-01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读背训练,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有益探索:
  一、提出问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这就使语文课具有实践性、人文性、母语性。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对其它学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教学重点转移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质上来,这也是以后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学生语文学习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有五大要素;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查字典;二是听说读写能力,包括听说、说话、朗读、作文;三是跟上述两方面同时发展的智力;四是语文学习中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五是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政治、思想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学生入学前,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日常交际的语汇,口头语言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入学后,他们的语言基本变化是学习并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同时使口头语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我认为五大素质中,听说读写是核心,其中,读的训练是关键一环。学习语文靠朗读背诵,只有背得乱熟,作者的认识才有可能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去认识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只有读得烂熟,会背诵,才有可能将作者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去叙述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记忆发展的最佳期,小学课文多数是名家大作,是文质兼优的精品,是可供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如果能抓住读背这一环,让所学词句佳作在记忆里生根、消化吸收,成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储备,一定会使学生学习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今天学这儿的经验,明天推广那儿的模式,但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抓朗读背诵,则是症结所在。古今文学名家,无不是熟读背诵百家经典,才写出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现在学生读了几年书,所学课文篇数不少。教师一篇一篇讲过去,学生一篇一篇听过去。讲是讲了,听是听了,时间一过,也就随之消逝。既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热闹非凡,给学生留下也不是永久的烙印。一动笔写作文,思想贫乏,语言干瘪。这种“营养不良症”,正是由于平时教学中不注重朗读背诵训练造成的。
  二、读背训练的实践探索
  为了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要从朗读背诵入手,强化学生的语言材料的回忆。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加大朗读、背诵的练习,以读“悟”写,以“写”促读,这是促使学生语文学习各种素质同时得到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具体操作如下:
  1.从朗读背诵入手,强化学生的语言训练。
  为了突出读背这一主线,增强可操作性,我们对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设如下环节:让学生在朗读背诵过程中揣摩、品味,消化吸收语文营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进行扎实训练,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上成语言训练课。每教一篇课文,要以检测学生胸中积蓄开始,教师指定所要背诵的语言材料,已学的课文或片段或佳词佳句,让学生背诵默写,量要大,面要宽。目的是让所记忆的材料经常复习,不断巩固防止遗忘。要做到这一点,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十分明确哪些词句片段学生必须记住,学生目前胸中应有哪些积蓄。这个环节一般安排在每节课的开始阶段,新授之前的复习检查。教师也可以灵活安排,可随学习进程相机点拨,由一点触发而拓展开来。另外还可以安排在讲读课文之后,作为复习巩固强化记忆的环节处理。各年级学生语言特点不同,所学课文积累量有大小,所采用的形式和所测的内容应有所不同。现将主要形式进行例证说明。一是以旧代新的背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要想一下,在这一篇之前还学过哪些课文与本文在内容上,在表现手法上、结构上有联系,课前进行检查,以此巧妙地导入新课。二是对课,就是“对对子”这是私塾教师一种语言训练方式,如教师说“雨”学生对“风”等,如果经常这样训练,不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对学生语言、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的综合训练。三是四字型的训练,增强成语和四字短语的积累和运用。要突出读背主线,要设计好讲前读、讲中读,讲后读。讲前读,指阅读前的读,要求读正确,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不重复,不读破句,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晰响亮。讲中读是讲读课文中带着问题读。讲后读,是讲完课文后,要读流利,读出感情,会背诵。有感情地读,就要读出不同的语调,并注重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如临其境。古人曾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可见朗读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一篇课文,若是离开了朗读,只靠默读和分析讲解,只能学到一点皮毛和干巴的几条筋,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感情,品味不出里面的韵味。汉字的四声之别,才有抑扬顿挫。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不足以表达其音韵之美,节律之美,不足以感受到其朗朗上口,悦耳动人的魅力。
  2.指导方法,教会学生朗读与背诵。
  根据朗读的方法,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创新教学思路,如:教读,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听读,对课文文意文理分析;品读,赏析式地读;研读,就是要研究,体会为什么这样朗读;评读,对课文边评点边朗读;背读,指导学生读好背好;赛读,用比赛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通过以上方式途径,使学生体会到文理、文思、文情、文气。产生共鸣,品味作品中的美感,增加文化底蕴,提高文学素养,形成优良的气质,为进一步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推荐书目,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除了课堂朗读,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每组课文后面推荐的《课外书屋》,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让学生读一读,能加深对本组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体会到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学气息的熏陶,文学素养的沉淀必然因人因事而情动辞发,这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有神”之笔在“万卷书”的引导下必会写出生花之处。
  三、结论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真切地感悟到读背训练的重要。只有“读懂书”才能“悟透神”,进而才能“写好文”。学生才会采摘到语文这棵长青树上结出的甘甜之果,学生才能终身受益无穷。
其他文献
近几年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带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在车辆高速化,车流密集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对于汽车的安全驾驶显得尤为重要,对汽车的操作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动力转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试又是现代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评价形式,因此,智能组卷系统越来越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考试系统中,试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被考者的真实水平以及考试的公正性,因此,智能组卷系统的研究成为当今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试题库软件的应用以及组卷算法的研究,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试题的特点,进行了需求分析、建立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制造企业对加工中心的生产效率与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现代加工中心日益向高刚度、高速度、高精度、轻量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机床结构设计的方法
学位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6-01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探索、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等等倾向。所以,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教学改革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原有基础将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最初是美国,首先掀起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
传统有针注射器不论在人体药物注射还是在家畜药物注射都占据重要角色,但是它存在交叉感染、疼痛、皮下结节等弊端,对于家畜注射更是存在动物应激反应、工作量大等缺点。兽用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目标是整门课教学活动的灵魂与导向所在,对教学目标横向切分与纵向分解互相交织,构成了整个“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体系。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目标分解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3-01  一、“基础”课教学目标及其分解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