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808829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意识形态工作在各个领域都十分重要,而高校更是这一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不仅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实践环境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了利用高校媒体矩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路径,指出应发挥校园媒体间优势互补的综合效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媒体矩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技术和融媒体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校园新闻生产制作的流程,也改变了高校大学生在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的认知定位、依托渠道及行为方式。大学生接受教育信息的行为越来越分众化、碎片化,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诸如课堂指导、学生访谈、主题班会等教育形式己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追求自我心理发展的需要,高校媒体平台矩阵逐渐演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媒体矩阵建设,是当下这个数据化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和新机遇。
  网络用户裂变式增长,高校媒体组织也在加快创新的脚步,转变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运营管理的思维,在载体开拓、界面设计、新闻生产等方面贯彻网络优先理念,形成全媒体、全视角、全天候的校园信息传播态势。媒体矩阵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新时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传播态势和规律,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促进高校媒体平台矩阵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契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生态变迁


  媒体是校园的思想阵地、教育阵地和舆论宣传工具,其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等工作上。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报纸和课堂教育等形式开展,信息传输媒介较为单一,教育的传播内容亦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成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必备工具之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也逐渐成为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形式。网络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频率,缩小了教育主体和客体间的“距离感”,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实效的提升。
  网络的普及与应用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传播环境、文化环境及社会心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变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和构建造成了影响。将网络媒体等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己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应该主动嵌入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丰富和创新教育載体形式,尤其是在运用多种媒体形态方面。可以整合以校园新闻网、报刊、微博、微信、APP、广播台、电视台等为主要平台的载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建设有的放矢的高校媒体矩阵,完善集思想性、导向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流阵地。

二、媒体矩阵平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移动通信蓬勃发展,围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构成的多元信息发布渠道日益健全,高校形成了以学校宣传部门为主,其他主体为辅的多元主体共同发布的多层级主体格局。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以校园性、教育性、实践性等特点为优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广泛。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
  高校媒体矩阵的建设,使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化转为立体化,实现了校园新闻网、报刊、微博、微信、App、广播台、电视台等校园媒介载体的内容共享与交叉传播。媒体矩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传播体系,极大地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物质条件,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多载体联动,使教育客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的教育,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推动教育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
  新时代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与反馈,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转为双向动态传播。在动态传播的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育理念,而是以“教师教育为主导”,呈现出新的特点,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双方良性互动的教育模式。高校媒体矩阵建设为双向互动提供了交流平台,调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参与性,进而促进相关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
  高校媒体矩阵建设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信息化技术新载体与传统信息载体相结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和完善,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化、立体化,能够确保多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引性与价值指向性。教育活动依赖于高校的现实环境,同时又延伸至虚拟环境。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机制,推动媒体矩阵建设,深入了解媒体平台矩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联,迎合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法、心理意识、行为习惯以及话语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依托高校媒体矩阵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矩阵展现了独特的传播优势,综合性校园媒体系统正在逐步形成。高校媒体矩阵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校园工程,要从创建新体系、贯彻新途径、开拓新平台、营造新氛围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时代的载体优势和传播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际艺术、文化、体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艺体类学生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由此可见,对于艺体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能再以强调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的比较单纯地教授语言知识为目的,而是要将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培养艺体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虽然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每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纸质媒体特别是地方党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就基层记者如何发挥地方党报的優势,写出有影响力的新闻进行阐述,希望能带给基层记者一点启发与触动。  【关键词】地方党报;基层记者;地方特色;民生新闻  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兴移动媒体迅速深入寻常百姓家,舆论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地方党报记者如何发挥地方党报的优势,做出有影响力的新闻?这就需要记者深入基层“找源头”、“抓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