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往届,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软交会)规模更宏大、参与人数更多。在为期4天的会议期间,举办会议活动 40 多项,包括主论坛、主题论坛、行业会议和区域合作对接会。展馆面积 3.5 万平方米,来自中外的参展厂商近 800家,海外参展参会团组覆盖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省市参展团组 30个,观摩团组超过50 个,会议期间参观观众达3万人次。
本届软交会受到了国家部委、辽宁省、大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国贸促会等国家部委领导以及辽宁省、大连市的领导莅临大会,中国驻日本、驻美国、驻印度、驻芬兰大使馆的相关人员也莅临大会。
我国走过软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未来,软件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共存。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技术作为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正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以“绿色IT、智能应用”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软交会)于2011年6月16~1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如期举行,旨在对全球IT产业的绿色发展趋势和软件技术的智能化应用模式等进行探讨展望。大连市市长李万才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我国‘十二五’的起步之年,第九届软交会意义更加重大,它将全面展示国际IT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全国各省市IT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并积极为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彰显中国软件产业地位
在整个会议期间,笔者深切感受到了中国软件产业和市场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会议期间来自世界顶尖IT企业的高层参与了多场演讲,展馆中也不乏全球各地实力雄厚的软件企业的展位。从软件产业的市场来看,中国作为软件产业潜力最大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公司前来投资与合作。
6月16日下午举办的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暨企业家峰会作为软交会的主论坛,是展会期间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会议,来自英特尔、IBM、思科、东软、SAP、海辉集团、日立等全球性IT公司的高层发表了演讲并做了高峰对话。英特爾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英特尔中国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梁兆柱在演讲中说:“除了美国以外,中国是唯一一个有英特尔晶圆厂、装配厂的国家,最近英特尔有一位资深的高级副总裁到中国来开拓中国市场,表明英特尔公司对中国人才和市场的信心。”
众所周知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开启了我国软件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软件产业成绩斐然,据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中国软件进出口(其中不含嵌入式软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出口协议金额1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4%,执行金额97.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1家。“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软件产业的黄金十年,中国软件企业的规模在扩大,拥有了许多成千上万人的软件企业,这是十年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过去十年软件出口增长了90倍,这是一个奇迹,中国的软件企业第一次走向了国际舞台,正在成为新兴的跨国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论坛上表示。
外包是软件产业里非常重要的细分领域,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软交会期间同期举办了2011中日BPO论坛和2011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年会。
2011年是软件产业的机遇之年,也是发展之年,它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发展新产业的孵化器。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在开幕式上表示:“预计到 2020 年,全球潜在的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将达到 1.65 万亿~1.8万亿美元,大力发展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抓住新机遇,全面深度参与全球化,提升软件产业技术力量的重要途径。”
当然,软交会上一定少不了表彰先进企业的环节,“2010—2011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度颁奖典礼”作为软交会最重要的盛事之一,于 6月 16 日晚隆重举行,揭晓了 2010—2011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度突出贡献奖、最具潜力奖、最具创新影响力奖、创新产品奖、竞争力产品奖、最佳创新企业服务机构奖、跨国公司特别贡献奖、领军人物奖八大奖项。
创新是永恒的话题
笔者为能身临本届软交会现场感到幸运,这真是软件行业的一场饕餮盛宴,单6月17日一天就举办了包括“2011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对接会”在内的八大主题论坛,而在软交会期间举办的行业论坛中,涉及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供热、零售业、航空、农业、金融等方面,几乎囊括了目前软件行业所有的热点,同期还举办了区域合作对接会以及艺术展等,活动内容可谓异彩纷呈。
综观大会的日程,涉及创新的论坛有“2011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报告发布会”、“2011云计算技术创新应用论坛”、“深港科技创新论坛”等。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不论哪个产业,缺少了创新就等于走向灭亡。在整个软交会期间,演讲嘉宾提到“创新”字眼的更比比皆是。在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计算机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刘保华主持的2011 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报告发布会上,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执行副会长赵中屹在演讲中表示:“今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发展蓝图已经绘好,发展的关键是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2011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报告发布会”上,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公共事业部总经理曾良分享了微软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他向听众描绘了美妙的未来生活:通过微软的产品可以实现家庭信息中心的建设,在旅途中可以智能化安排行程,教室里不同国家的孩子可通过自然语言的翻译实现无障碍沟通。他说:“微软的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让人们工作更加高效,让人们的社交更和谐。”
再来看我国的软件企业,他们也都在努力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中软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晖讲到他们的创新时称,中软国际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57%的年复合增长率,除了战略正确、执行强以外,服务创新持续打造了中软国际的竞争力。据王晖介绍,他们有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造了一套产品品牌——Resourceone,二是创新实践了一种最佳实践方法论,三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服务——总集成服务。
尽管如此,国产软件在自主创新方面依然让人很担忧。虽然现在IT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我们自主的品牌,比如服务器有曙光、浪潮等,操作系统有红旗等,办公软件有金山等,数据库有达梦等,还有中间件、应用软件、安全软件等方面的品牌,但是,目前我国的自主软件应用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贾栋在讲到中国IT自主品牌产业链时称,这个话题比较沉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的确,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政府、企业、用户共同努力。
培养人才成一大热点
目前全球IT人才处于短缺状态,软件行业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产业面临的新课题。我国服务外包行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业务增量为每年20%~30%。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直接就业机会将达到27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和相关就业达840万个。但与这个事实相矛盾的是,企业高呼找不到合适的人,这是因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 。浙江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务外包实业集团副总裁段志龙在提到服务外包目前面临的危机时谈到收入、成本和人力三个方面,他说:“从去年开始,外包的企业缺人很严重,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
本届软交会也体现了这一点, 以人才教育为主题的论坛就有3个,而在各个论坛上,涉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话题的更是随处可见。在软交会期间同期举办的主题论坛——2011国际IT人才教育培训高峰论坛暨教育部IT实训推广工程五周年年会上,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领导及近百家IT企业代表汇聚一堂,从院校合作、专业共建、大学生实训、技术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广泛交流,深入探讨了高校教改和国际化IT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赵中屹谈到满足人才需求的几大措施时表示:“首先,高校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基础扎实的专业人才,提升IT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完善技术人才应用机制,以人才教育为中心,配套有序的人才培养产业链;第三,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海外人才在国内创业。”
我国的软件行业相关机构和企业也在为人才的培养做着努力,赵中屹说:“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发挥政府在高校、中介机构组织、各软件园之间的桥梁作用,为软件人才、供需双方搭建桥梁,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特点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栾庆伟表示,为了缓解产业人才瓶颈问题,一方面大连从国内外广招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完善高新区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尽可能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安博职业教育运营集团总裁黄贵洲表示,近年来,安博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和缓解企业用人难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资企业也做这种双赢的工作,早在十年前比尔·盖茨就跟国家发改委签署备忘录,已为30多个地区2000多个政企客户提供了大量解决方案,仅2011年就为国家发改委提供了1.7万人时的培训。
软交会期间还举办了大连2011国际IT暨夏季人才招聘洽谈会,为企业招聘和个人的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此外,在2011中国软件交易渠道年会会上,共有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合作意向金额达7000万元。
本届软交会受到了国家部委、辽宁省、大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国贸促会等国家部委领导以及辽宁省、大连市的领导莅临大会,中国驻日本、驻美国、驻印度、驻芬兰大使馆的相关人员也莅临大会。
我国走过软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未来,软件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共存。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技术作为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正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以“绿色IT、智能应用”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软交会)于2011年6月16~1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如期举行,旨在对全球IT产业的绿色发展趋势和软件技术的智能化应用模式等进行探讨展望。大连市市长李万才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我国‘十二五’的起步之年,第九届软交会意义更加重大,它将全面展示国际IT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全国各省市IT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并积极为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彰显中国软件产业地位
在整个会议期间,笔者深切感受到了中国软件产业和市场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会议期间来自世界顶尖IT企业的高层参与了多场演讲,展馆中也不乏全球各地实力雄厚的软件企业的展位。从软件产业的市场来看,中国作为软件产业潜力最大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公司前来投资与合作。
6月16日下午举办的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暨企业家峰会作为软交会的主论坛,是展会期间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会议,来自英特尔、IBM、思科、东软、SAP、海辉集团、日立等全球性IT公司的高层发表了演讲并做了高峰对话。英特爾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英特尔中国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梁兆柱在演讲中说:“除了美国以外,中国是唯一一个有英特尔晶圆厂、装配厂的国家,最近英特尔有一位资深的高级副总裁到中国来开拓中国市场,表明英特尔公司对中国人才和市场的信心。”
众所周知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开启了我国软件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软件产业成绩斐然,据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中国软件进出口(其中不含嵌入式软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出口协议金额1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4%,执行金额97.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1家。“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软件产业的黄金十年,中国软件企业的规模在扩大,拥有了许多成千上万人的软件企业,这是十年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过去十年软件出口增长了90倍,这是一个奇迹,中国的软件企业第一次走向了国际舞台,正在成为新兴的跨国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论坛上表示。
外包是软件产业里非常重要的细分领域,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软交会期间同期举办了2011中日BPO论坛和2011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年会。
2011年是软件产业的机遇之年,也是发展之年,它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发展新产业的孵化器。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在开幕式上表示:“预计到 2020 年,全球潜在的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将达到 1.65 万亿~1.8万亿美元,大力发展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抓住新机遇,全面深度参与全球化,提升软件产业技术力量的重要途径。”
当然,软交会上一定少不了表彰先进企业的环节,“2010—2011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度颁奖典礼”作为软交会最重要的盛事之一,于 6月 16 日晚隆重举行,揭晓了 2010—2011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度突出贡献奖、最具潜力奖、最具创新影响力奖、创新产品奖、竞争力产品奖、最佳创新企业服务机构奖、跨国公司特别贡献奖、领军人物奖八大奖项。
创新是永恒的话题
笔者为能身临本届软交会现场感到幸运,这真是软件行业的一场饕餮盛宴,单6月17日一天就举办了包括“2011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对接会”在内的八大主题论坛,而在软交会期间举办的行业论坛中,涉及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供热、零售业、航空、农业、金融等方面,几乎囊括了目前软件行业所有的热点,同期还举办了区域合作对接会以及艺术展等,活动内容可谓异彩纷呈。
综观大会的日程,涉及创新的论坛有“2011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报告发布会”、“2011云计算技术创新应用论坛”、“深港科技创新论坛”等。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不论哪个产业,缺少了创新就等于走向灭亡。在整个软交会期间,演讲嘉宾提到“创新”字眼的更比比皆是。在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计算机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刘保华主持的2011 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报告发布会上,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执行副会长赵中屹在演讲中表示:“今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发展蓝图已经绘好,发展的关键是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2011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暨报告发布会”上,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公共事业部总经理曾良分享了微软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他向听众描绘了美妙的未来生活:通过微软的产品可以实现家庭信息中心的建设,在旅途中可以智能化安排行程,教室里不同国家的孩子可通过自然语言的翻译实现无障碍沟通。他说:“微软的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让人们工作更加高效,让人们的社交更和谐。”
再来看我国的软件企业,他们也都在努力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中软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晖讲到他们的创新时称,中软国际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57%的年复合增长率,除了战略正确、执行强以外,服务创新持续打造了中软国际的竞争力。据王晖介绍,他们有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造了一套产品品牌——Resourceone,二是创新实践了一种最佳实践方法论,三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服务——总集成服务。
尽管如此,国产软件在自主创新方面依然让人很担忧。虽然现在IT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我们自主的品牌,比如服务器有曙光、浪潮等,操作系统有红旗等,办公软件有金山等,数据库有达梦等,还有中间件、应用软件、安全软件等方面的品牌,但是,目前我国的自主软件应用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贾栋在讲到中国IT自主品牌产业链时称,这个话题比较沉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的确,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政府、企业、用户共同努力。
培养人才成一大热点
目前全球IT人才处于短缺状态,软件行业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产业面临的新课题。我国服务外包行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业务增量为每年20%~30%。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直接就业机会将达到27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和相关就业达840万个。但与这个事实相矛盾的是,企业高呼找不到合适的人,这是因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 。浙江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务外包实业集团副总裁段志龙在提到服务外包目前面临的危机时谈到收入、成本和人力三个方面,他说:“从去年开始,外包的企业缺人很严重,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
本届软交会也体现了这一点, 以人才教育为主题的论坛就有3个,而在各个论坛上,涉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话题的更是随处可见。在软交会期间同期举办的主题论坛——2011国际IT人才教育培训高峰论坛暨教育部IT实训推广工程五周年年会上,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领导及近百家IT企业代表汇聚一堂,从院校合作、专业共建、大学生实训、技术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广泛交流,深入探讨了高校教改和国际化IT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赵中屹谈到满足人才需求的几大措施时表示:“首先,高校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基础扎实的专业人才,提升IT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完善技术人才应用机制,以人才教育为中心,配套有序的人才培养产业链;第三,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海外人才在国内创业。”
我国的软件行业相关机构和企业也在为人才的培养做着努力,赵中屹说:“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发挥政府在高校、中介机构组织、各软件园之间的桥梁作用,为软件人才、供需双方搭建桥梁,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特点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栾庆伟表示,为了缓解产业人才瓶颈问题,一方面大连从国内外广招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完善高新区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尽可能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安博职业教育运营集团总裁黄贵洲表示,近年来,安博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和缓解企业用人难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资企业也做这种双赢的工作,早在十年前比尔·盖茨就跟国家发改委签署备忘录,已为30多个地区2000多个政企客户提供了大量解决方案,仅2011年就为国家发改委提供了1.7万人时的培训。
软交会期间还举办了大连2011国际IT暨夏季人才招聘洽谈会,为企业招聘和个人的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此外,在2011中国软件交易渠道年会会上,共有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合作意向金额达7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