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农村中小学的数量占全国中小学数量的半数以上,搞好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就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本文着重指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 些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体育教育 存在问题 措施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教育的普及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教育的普及程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只有先进的学校教育,才能培养适应科技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异的运动成绩更能扬国威、显昌盛。我国的体育运动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运动成绩也步入了世界强国之林。但是,我国的大多数体育运动则是通过城市表现出来的,而占全国人口70%左右的农村体育事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如:运动场馆几乎都在城市,农村没有;而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器材在城市还没有完成普及,更不要提说农村了。因此,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开发农村体育人才资源,已成为体育工作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1. 对现阶段农村体育教育的调查分析
优秀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一般是从小做起,体育人才也不例外,同样要从小做起。我国体育人才的来源,应该是“城”、“乡”两大渠道,如果只靠占人口数量中比例较少的城市提供体育人才,就有点势单力薄了。所以,我们必须发展农村的体育人才。但也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农村的小学、中学抓起,才会有利于体育的普及,有利于农村人口体育素质的提高。
抓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需要。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必需有强健的体魄。试问,一个体弱多病的现代人才,又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多少财富?因此,从小时候起,就要进行正规、系统的体育训练,而这个任务很自然的会落到中、小学的体育课上。另外,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使我国济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的战略目标需要。农村中小学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大多数具有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品质,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可以为国家输送大批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回到农村,可带动本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所以,发展农村中小体育教育的意义是重大的。近年来,通过各级领导的不懈努力,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传统的指导思想导致了人们对体育运动认识有误区;缺师资力量、缺场地器材。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农村的经济还不发达,农村人口的生活尚处在比较落后的状况,对物质的追求很自然就成了人们的主题。于是,只有“升学”才能脱离农村、脱离贫困的思想指导着学生,使他们认为,只有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才能“成龙”与否,残酷的升学政策与强烈的升学愿望促使众多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虽然,在目前这是我国选拔人才的正确方针,但这对体育来说是观念上的误区)。
传统的重文化,轻体育,以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人进行评价的倾向主导着人们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造成人们对体育理解的偏差,这表现在“体育无用论”和“以劳动代替体育”等方面。说体育无用的人们认为:体育成绩再好,并不能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并不能成为农村学生脱离农村走向城市的基石,只有文化成绩才是根本。因此,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文化成绩,家长实行高压政策,限制学生活动,学校也在以成绩论优秀,以升学论高底的环境下狠抓学习,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整日在成堆的作业里埋头苦干。还有一部分父母认为:体育无非就是身体运动,农村的孩子除了学习外,还要干许多农活和家务,早已练了一副健康的体魄,何需再浪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干扰,又加上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使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偏离了正确方向,甚至失去了兴趣。我们同情和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但也为那些被埋在作业里的孩子们而叹息。
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极缺,尤其是乡村小学,大多都是包班制,很少有专职体育教师。试问在没有专职教师指导的乡村小学,又如何进行系统、正规的体育训练呢?这种现象的存在,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领导身上,经济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可想而知,一个连多媒体都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也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而已的学校里,怎么会有多余的钱来支付一个对升学无关紧要的体育教师的开销呢?没有专业体育知识、技术的指导,即使是有天赋的孩子,会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的身体受到损伤。由于没有正确的体育引导,那些对体育运动充满渴望的乡村孩子,最终也只能是无奈的放弃。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配备的体育设施有:至少一个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相关器材。而这些场地、器材必需以经济为后盾。但是农村的经济落后,投入的资金连校舍改造都满足不了,有些贫困山区学生宿舍还是危房,拿什么来兴办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呢?面对无场地、器材设施的体育教师也只能对天长叹。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来体现的,只有满腹理论不进行身体训练,怎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又怎样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材?
2.针对农村现状,制定得力措施
体育的发展受经济和认识观念而制约。要发展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我们这些基层体育工作者不能改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我们还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制定得力措施,搞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2.1 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高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让众多的人认识到乡村体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做工作,特别要做基础工作,让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认识到:体育不是单纯的身体运动,更不是有钱人的休闲活动,是全面提高身体、心理素质的需要;合理、系统的体育训练,有利于体格健康、心理健全的发展;每天适量的体育活动可发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等。只要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农村的体育照样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2.2 加强农村体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壮大体育教师队伍,并提高其敬业精神和教学能力,是搞好农村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技术出众、道德高尚的体育教师会把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传给学生,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发挥。因此,体育教师必需加强自身修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针对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可以请本地区能力出众、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师,对爱好体育又有一定基礎的其它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来解决燃眉之急。
2.3 还要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制定一个既适合农村现状,又能达到体育教学总目标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达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的创造性活动。合理利用坡地、田地、树林等,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总之,要促进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应该在适应农村现状的前提下,从以上三方面入手来加强工作,从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使我国挤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体育教育 存在问题 措施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教育的普及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教育的普及程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只有先进的学校教育,才能培养适应科技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异的运动成绩更能扬国威、显昌盛。我国的体育运动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运动成绩也步入了世界强国之林。但是,我国的大多数体育运动则是通过城市表现出来的,而占全国人口70%左右的农村体育事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如:运动场馆几乎都在城市,农村没有;而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器材在城市还没有完成普及,更不要提说农村了。因此,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开发农村体育人才资源,已成为体育工作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1. 对现阶段农村体育教育的调查分析
优秀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一般是从小做起,体育人才也不例外,同样要从小做起。我国体育人才的来源,应该是“城”、“乡”两大渠道,如果只靠占人口数量中比例较少的城市提供体育人才,就有点势单力薄了。所以,我们必须发展农村的体育人才。但也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农村的小学、中学抓起,才会有利于体育的普及,有利于农村人口体育素质的提高。
抓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需要。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必需有强健的体魄。试问,一个体弱多病的现代人才,又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多少财富?因此,从小时候起,就要进行正规、系统的体育训练,而这个任务很自然的会落到中、小学的体育课上。另外,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使我国济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的战略目标需要。农村中小学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大多数具有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品质,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可以为国家输送大批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回到农村,可带动本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所以,发展农村中小体育教育的意义是重大的。近年来,通过各级领导的不懈努力,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传统的指导思想导致了人们对体育运动认识有误区;缺师资力量、缺场地器材。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农村的经济还不发达,农村人口的生活尚处在比较落后的状况,对物质的追求很自然就成了人们的主题。于是,只有“升学”才能脱离农村、脱离贫困的思想指导着学生,使他们认为,只有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才能“成龙”与否,残酷的升学政策与强烈的升学愿望促使众多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虽然,在目前这是我国选拔人才的正确方针,但这对体育来说是观念上的误区)。
传统的重文化,轻体育,以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人进行评价的倾向主导着人们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造成人们对体育理解的偏差,这表现在“体育无用论”和“以劳动代替体育”等方面。说体育无用的人们认为:体育成绩再好,并不能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并不能成为农村学生脱离农村走向城市的基石,只有文化成绩才是根本。因此,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文化成绩,家长实行高压政策,限制学生活动,学校也在以成绩论优秀,以升学论高底的环境下狠抓学习,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整日在成堆的作业里埋头苦干。还有一部分父母认为:体育无非就是身体运动,农村的孩子除了学习外,还要干许多农活和家务,早已练了一副健康的体魄,何需再浪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干扰,又加上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使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偏离了正确方向,甚至失去了兴趣。我们同情和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但也为那些被埋在作业里的孩子们而叹息。
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极缺,尤其是乡村小学,大多都是包班制,很少有专职体育教师。试问在没有专职教师指导的乡村小学,又如何进行系统、正规的体育训练呢?这种现象的存在,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领导身上,经济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可想而知,一个连多媒体都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也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而已的学校里,怎么会有多余的钱来支付一个对升学无关紧要的体育教师的开销呢?没有专业体育知识、技术的指导,即使是有天赋的孩子,会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的身体受到损伤。由于没有正确的体育引导,那些对体育运动充满渴望的乡村孩子,最终也只能是无奈的放弃。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配备的体育设施有:至少一个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相关器材。而这些场地、器材必需以经济为后盾。但是农村的经济落后,投入的资金连校舍改造都满足不了,有些贫困山区学生宿舍还是危房,拿什么来兴办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呢?面对无场地、器材设施的体育教师也只能对天长叹。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来体现的,只有满腹理论不进行身体训练,怎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又怎样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材?
2.针对农村现状,制定得力措施
体育的发展受经济和认识观念而制约。要发展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我们这些基层体育工作者不能改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我们还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制定得力措施,搞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2.1 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高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让众多的人认识到乡村体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做工作,特别要做基础工作,让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认识到:体育不是单纯的身体运动,更不是有钱人的休闲活动,是全面提高身体、心理素质的需要;合理、系统的体育训练,有利于体格健康、心理健全的发展;每天适量的体育活动可发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等。只要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农村的体育照样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2.2 加强农村体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壮大体育教师队伍,并提高其敬业精神和教学能力,是搞好农村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技术出众、道德高尚的体育教师会把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传给学生,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发挥。因此,体育教师必需加强自身修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针对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可以请本地区能力出众、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师,对爱好体育又有一定基礎的其它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来解决燃眉之急。
2.3 还要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制定一个既适合农村现状,又能达到体育教学总目标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达到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的创造性活动。合理利用坡地、田地、树林等,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总之,要促进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应该在适应农村现状的前提下,从以上三方面入手来加强工作,从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使我国挤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