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旅游者行为方式,引发了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变革。然而,作为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业提质增效与互联网间的关系在学术界却没有获得系统性实证。文章首先分析和界定了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维度,探讨了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机制。随后,构建旅游业发展质量及效率指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及相关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文章计量结果表明,互联网在显著提升我国旅游业规模的同时,促进了旅游业多元化供给体系的形成,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动态需求,提升了旅游业发展质量;互联网有效地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地增强了旅游业发展效率;进一步的稳健性分析表明,互联网对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有着不同的影响效应和机制。该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认清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关系,为解释和分析旅游业提质增效提供实证性研究视角,而且可为分析和设计旅游业提质增效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提质增效;多元化;劳动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0)01-0032-15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0.01.008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规模不断增加,基本奠定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然而,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却滞后于发展规模,产品同质化、粗放式发展特征较为明显[1-2],亟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2013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提出,“旅游质量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根本之策”。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及《“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等则进一步指出,我国旅游业要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为目标,全面提高我国旅游业质量水平,这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与我国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個客观事实是,我国互联网及其应用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助推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旅游业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适应性。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到4.10亿[3]。虽然互联网实现了大跨越式发展并迅速改变了中国旅游者的行为,但是人们更想知道究竟互联网对我国旅游业“提质增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进一步,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范围和需求内容更为随机和“无序”。旅游需求的“遍在性”催生了资源“遍在性”[4],如何培育新业态,满足旅游者动态需求,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维度。互联网为随时随地的“遍在性”旅游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形成了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不过,虽然有关文献普遍认为互联网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但是,研究者多从定性角度分析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普遍缺乏严谨的实证研究。这一方面影响了人们对于新形势下旅游业提质增效的全面理解,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对互联网影响旅游业发展机制和途径的认识。因此,本文在探讨互联网影响我国旅游业提质增效有关机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大陆2004—2014年省级层面旅游统计数据,构建有关变量,对互联网与旅游业提质增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给出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以往研究对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理解和研究略显狭隘,甚至狭义地将其理解为旅游业发展效率,这不仅忽略了旅游业的特殊性,而且严重制约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更多的文献将旅游业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多维度的概念进行研究。研究者从旅游业运行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率两个层次出发,对旅游业发展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分析[1]。综合考虑旅游业特质及其发展维度,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旅游业发展质量,即其在供需方面的协调性,换言之,即其针对需求的资源配置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旅游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以及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能力。第二,旅游业发展效率,即其发展的有效性,换言之,即投入产出的效率,主要衡量旅游业运营的综合效能。互联网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通过优化旅游业供给体系,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游者满意度的提高[5];另一方面降低了旅游业运营成本,强化了其销售能力,大大提升了旅游业运营效率[6]。因此,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互联网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本文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1 互联网与旅游业质量
旅游业质量是理论界正在深入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深入分析以往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研究或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变迁[2],或侧重于特定类型旅游服务质量的研究,对特定旅游部门或旅游业态等具体领域服务质量的测度与评估[7-10],对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理解和研究略显狭隘。虽然有关文献从综合性角度对旅游业质量进行了研究[11-12],但是,多基于单一的供给侧视角进行界定和评估,未能综合考虑旅游者需求等关键维度。且有关研究多停留在定性讨论上,鲜有研究者从定量角度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一般而言,“服务质量是由消费者定义,非由管理者定义”[13],这与传统的依据产品进行的定义与测量无疑是不同的。作为一种典型的服务业态,旅游业更多体现为以旅游者为中心,各种资源或要素围绕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所进行的动态组合。因此,满足旅游者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内涵[14],研究者甚至区分了让旅游者满意的“好产出”及让旅游者不满意的“坏产出”,为中国提高旅游业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15]。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旅游需求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逐渐减弱,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多样化、个性化和自助化特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适应旅游者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关键维度之一。 旅游业质量不仅表现为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中心,融合更多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元素,形成多元供给体系、有效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过程,而且体现了特定技术条件下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能力。旅游业应依托互联网及应用平台,从旅游需求角度重新定义旅游吸引物、旅游接待设施,整合全社会资源,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基础上,促进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旅游者决策行为模式。就旅游者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中角色而言[16],旅游者逐渐由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变成合作创作者,并进一步演变成旅游业供给体系的主导者[17]。特别地,互联网削弱了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中介在信息上的优势地位,凸显了旅游者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性地位[18]。旅游者借助互联网及有关平台自主选择和组合旅游业元素[19-20],旅游业演变成为以旅游者为中心的、基于旅游者多元需求信息的“信息拉动式”定制性多元供给体系,使旅游业供给体系呈现出典型的“反应型供应”特征[19]。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改变了旅游产业链上的有关企业之间传统的合作模式,使其变成了基于旅游者多元需求的任务型连接[21]。借助互联网及有关平台,旅游者表达和定义自己的需求,多元化的旅游相关企业借此可以系统分析挖掘提炼不同游客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形成了以旅游者为核心的“生产、销售、消费”多元参与的互动式、多元化旅游业供给体系[22]。这无疑在满足旅游者多样性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业发展质量。
1.2 互联网与旅游业效率
旅游业发展不仅体现在有效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质量维度,而且体现为产业运营效率的提升[19]。在已有旅游业效率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较为关注,且多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等方法进行研究[23-25]。作为评价和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和绩效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不仅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之一[26],也是产业发展效率的关键指标。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将重新塑造[27],这不仅改变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基本模式,为旅游企业经营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环境,而且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微观层面来说,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改变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手段,提升了旅游业的运行效率。研究者重点关注了互联网在旅游业各领域的应用,从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应用等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旅游企业绩效的影响[28]。相关研究表明,互联网是旅游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29],通过“共享信息”和“合作流程”等途径决定了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30-31]。从现实发展情况看,互联网运用对旅行社、酒店、景区(点)等旅游企业营销方式及组织绩效改善带来了显著的影响,旅游企业通过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方式,提升了精准营销能力,激发了市场消费需求,增加了客户粘性,大大提升了其生产效率[32]。
就宏观层面来说,旅游业有着宽广的产品和服务内涵,这不仅包括景点、住宿和交通等本身,还包括与这些基本产品配套的一切产业元素。互联网通过不断改善与优化旅游业构成内容以满足旅游者的动态需求,由此,不同的旅游业态类型借助互联网及有关应用平台融合、创新成为新型旅游产品,造就了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旅游新业态[33-35]。这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和业态类型,改变了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和内涵,降低了旅游企业与有关各方的交易成本,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促进了旅游企业向社会化主体的回归,使其在产品表现、管理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上进行突破[36],实现了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供给与旅游者需求的有效对接[37],在更好地满足多样性旅游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旅游企业经营绩效和运营效率。
此外,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资源配置的新机制,虚拟聚集成为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新形态[21]。互联网实现了旅游者驱动的旅游业产品和服务的柔性生产,催生了与旅游者需求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多样化特征相匹配的多元化业态,由此产生的密集性效应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在这一研究路径上,劳动生产率作为关键结果变量被广泛应用到相关研究文献之中,且大部分研究结果均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产业聚集产生的规模经济效應影响地区劳动生产率的结论[38-39]。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旅游及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内容体系。旅游业多元化内容的聚集,促进了旅游企业间“非市场关联效应”的形成,使其得以充分获取当地有关基础设施、制度、共享价值观、企业信任所提供的有关“聚集环境收益”[40],这也成为提升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变量。另一方面,依托虚拟聚集平台,互联网推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多样化聚集,为旅游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了丰富而多元的组合元素[41],提高了旅游业的要素生产率。
2 理论模型
2.1 模型构建
旅游业质量的提升,既有旅游需求的拉动,也有旅游业及相关企业自身不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和技术发展的推动。就旅游者需求拉动而言,互联网促进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差异性、延伸性、参与性需求程度不断提高,跨产业旅游需求、多种旅游产品互补成为促进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以及提升旅游业质量的关键动力。就旅游业经营而言,在旅游者产品需求多样性增加趋势下,互联网打破了旅游业内部和相关产业间的边界,形成了更新速度快、选择范围广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成为旅游业质量的关键体现。
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颠覆了传统商圈的空间地理区域限制,以有关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虚拟平台为核心,集成了众多商家、消费者以及相关服务商[42]。依据旅游业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这在有效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极大拓展了旅游业发展规模。因此,本文以旅游业多元化发展衡量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同时,综合考虑互联网对旅游业规模扩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构建如下区域(i)旅游业多元化(divi)、旅游业规模(Oi)与互联网(interneti)之间的关系方程, 式(1)中,td为旅游业发展,m=[O,div], β为待估系数,α和ε分别为常数项和误差项。
进一步,根据Ciccone和Hall的研究[43],本文结合旅游业特点,构建如下区域旅游企业总体性产出模型:
式(2)中,Ai为区域i总面积,n、k分别为区域i单位面积投入的旅游企业劳动力数量和资本规模。θi为技术参数,反映了旅游企业面临的综合性技术水平以及互联网(internet)等通用性技术应用水平。
假定每个地区内部的旅游企业分布是均匀的,根据式(2),区域i单位面积上的旅游企业总产出q是该单位面积上的旅游要素投入、地区旅游业总规模、以及有关技术效应(θi)的函数。那么,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本文将式(2)改写成如下模型:
式(3)中,L、K分别为i区域旅游企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总量,α和(1-α)分别代表了单位面积上旅游企业收入对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θi衡量了互联网(internet)及有关应用对旅游企业产出的影响。
旅游业规模通常被视为影响旅游企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44]。但是,有关研究基于经济规模而非经济密集度进行建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空间尺度的影响。在考虑地理空间差异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承载的旅游经济活动量(即产业密集度)更能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土地总面积上的旅游经济活动密集性水平及相关的基础性网络、制度机制,是影响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及区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根据Ciccone和Hall的研究[43],本文将旅游业密集度(O/A)界定为单位面积上的旅游经济活动水平,[OiAi(λ-1)λ]衡量了旅游业密集度对单位面积旅游企业收入的影响,[λ-1λ]表示单位土地面积旅游企业收入对整体旅游业密集度的反应系数。进一步,区域i旅游企业总收入水平是可表示为每单位面积收入乘以该区域的总面积,即:
式(4)中,Qi为区域i的旅游企业总收入水平,那么,将(4)两边除以劳动力数量,可以得到区域i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
式(5)中,lp表示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体现了单位旅游劳动力实现的收入能力和水平。该方程显示出,旅游业发展规模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区域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其一般要素投入的函数,同时还是互联网应用及其所在地区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产业密集度的函数。
2.2 实证模型
在以旅游者需求主导、旅游业多元化为特征的旅游业质量提升的基础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优化了旅游企业多元化的发展环境,在提升其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增强了旅游业发展效率。因此,本文将互联网(internet)及其相关的旅游业多元化(div),式(1)作为式(5)技术效率(θi)的具体维度,纳入影响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变量体系,考察旅游企业所处产业环境的多样性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由此,根据式(5),互联网在凸显旅游者主导性地位的同时,可以促进旅游业规模及多元化发展(“提质”),打破旅游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的“锁定”状态,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具有更高级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旅游企业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增效”),增强旅游业发展效率,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式(5)两边取对数,鉴于互联网及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在计量方程中加入二者之间的交互项。由此,得到本文需要估计的另一个计量方程:
式(6)中,t为时间,internet、div和internet_div分别代表互联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水平及二者交互项;pccsi([=KiLi])和den([=OiAi])分别代表单位劳动力资本(per captia capital stock)和旅游业密集度。βi为待估系数。
3 数据及变量
3.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4—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副本、《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有关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高校财经数据库(www.bjinfobank.com)系统。由于数据资料限制,笔者仅能相对完整地收集到这一段时间具有较强可比性的省际层面旅游相关数据,最终数据集包含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11年间的面板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各省旅游业总收入,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固定资产、从业人员数量以及计算得出的旅游业密集度、多元化、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等数据。
3.2 变量构建
3.2.1 互联网渗透率
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旅游者参与程度高、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旅游业供给主体通过互联网及有关应用平台实现了与旅游者有效沟通,旅游者需求成为旅游业供给体系的核心。因此,理解旅游业提质增效,要从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理念出发,鉴于互联网下旅游业中旅游者的核心和主导性地位,本文使用互联网渗透率(internet population rates)衡量互联网(internet)使用水平,从旅游者需求主导角度分析互联网应用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影响。互联网渗透率是各地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与总人口数之比,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口比例,表征了互联渗透到普通民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程度,以及旅游者对互联网的使用强度。
3.2.2 多元化及旅游业规模
鉴于旅游业边界的模糊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并无明确的单一产业供给与之相对应,与旅游需求相关的旅游经济活动隐藏于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或隐藏于现有的不同产业经济变量中,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内描述旅游业规模存在诸多困难。虽然在理論上借助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TSA)可以将各产业中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识别和分离出来作为“旅游业”的统计范畴,但是,我国仅有江苏、云南等少数省份探索编制旅游卫星账户,无法获得全国范围内的连续性可比数据。不过,根据“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旅游者需求对应着国民经济体系中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那么,旅游者消费总量即等于分布于国民经济体系中、与此相关各行业中的旅游产值总和。因此,本文使用区域旅游总收入来衡量当地旅游业规模(Oit)的大小。 作为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的要素组合体系,旅游业通过对国民经济体系中相关产业部门所提供服务或产品的创新性组织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体验。因此,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不仅是旅游业质量提升的方向,而且体现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延伸和渗透程度。我国现有旅游统计调查体系中涉及的旅游企业主要包括星级酒店(star-rated hotels)、旅行社(travel agencies)和旅游景区(点)(scenic spots)等类型(本文在后文统一简称为HAS),这些企业不仅是各地旅游业最重要的微观经济单元,也是各地旅游业的核心主体。互联网及应用为旅游企业经营搭建了良好的交易平台,扩展了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使原有旅游业之外的资源和要素不断融入旅游业之中。经济社会中的多元要素通过高效的互联网共享机制,形成了灵活的、适应旅游者需求的新业态,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虽然HAS等旅游企业提供了最为核心的旅游业产品和服务,但是,仅仅依赖传统意义上的HAS等旅游企业并不能有效地满足旅游者需求。鉴于此,本文利用如下指标衡量旅游业的多元化程度:
式(7)中,Oit代表i区域t年旅游业规模,revit代表i区域t年HAS等旅游企业总收入。基于旅游业是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组合的综合性产业体系,HAS等旅游企业构成了当前统计体系中相对明确的基本旅游业供给。由此,divit则衡量了除HAS之外的其他旅游相关企业收入总和占旅游业总规模(Oit)比例,表征为了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所涉及相关产业内容广泛性程度和多元化程度,该数值越大,旅游业多元化程度越强;反之,则旅游业的多元化程度越弱。
3.2.3 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
旅游企业借助互联网,形成了与旅游者多元化需求匹配能力更强、交易空间更大、竞争效率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这在提升旅游业发展多元化程度与交易环境效率的同时,增强了旅游企业收益水平及经营效率。本文采用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衡量旅游业发展效率。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lp)是指地区旅游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与其劳动投入量的比值,是表征区域旅游企业经营效率和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综合性指标。
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是旅游企业投入的核心要素,鉴于二者之间的替代性关系,本文以旅游企业固定资本存量的核算值作为资本投入的度量指标,以固定资产存量值除以旅游企业从业人员人数得到区域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量(per capita capital stock,pccs)。该指标不仅反映了旅游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深化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性问题。
3.2.4 旅游业密集度
在考虑地理空间差异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承载的旅游业经济活动量,能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土地总面积上的旅游经济活动密集性水平,是影响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重要因素。考虑到各地区域空间大小的差异,本文借鉴有关文献的做法[43,45],用土地面积(A)进行平衡得到旅游业密集度指标(den),即:
由此,denit不仅衡量了旅游业经济规模的扩张程度,而且度量了旅游业活动密集程度。
4 计量方法及结果分析
4.1 计量方法
鉴于本文使用的是分地区不同时间序列的数据集,本文使用面板数据方法进行估计,以增加自由度,减少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改进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并有效地控制由于观察值的个体特征(无论是否能观察到)而造成的异质性。为了较为全面地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本文的计量分三步进行。首先,本文将采用面板数据方法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规模的总体性效应,及其对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作用,以验证互联网对旅游业质量的提升作用。其次,本文结合旅游业规模、多元化等变量进一步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以验证互联网对旅游业效率的增强作用。最后,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计量过程进行稳健性检验,以获得更为稳健的结论。
4.2 计量结果分析
4.2.1 互联网提升旅游业质量的计量检验
从理论上讲,旅游业是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的集合,是众多产业围绕旅游者需求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聚合体,而不是边界清晰的独立产业部门[46]。从发展本质上来讲,作为典型的旅游者服务业,旅游业范围开放性、对其他产业的依赖性等特点,使其不能独立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多元化的社会经济资源获得发展。互联网及有关应用的快速普及,为传统旅游业“提质”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机遇。本文首先根据式(1)对互联网是否促进旅游业规模及多元化进行计量检验,计量结果见表1。
旅游具有典型的移动性和异地性特征,互联网的普及,突破了时空约束,满足了旅游者了解、获取、修正旅游信息的“即时化”和“碎片化”动态需求。且随着碎片化、自由化、定制化、场景化旅游模式的兴起,“临时起意”的短时段旅游产品和服务新需求不断涌现,旅游者旅游路径和消费空间分布更多地跳出了传统的典型节点和线路空间,广泛地涉及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中民居、美食等多元化的产业要素和内容。因此,旅游业质量提升要求旅游业不断突破传统的资源框架,融合更多的产业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已不再是单纯的酒店、景区(点)等传统旅游资源,还包括广泛的浸润性旅游业元素供给体系。气候、空气、生态,乃至异质空间的宁静、乡村的风水田园、鸟叫虫鸣、荒废民居等,均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多元化旅游业元素供给内容。
从表1计量结果可看出,不论对于旅游业规模(O)而言,还是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多元化(div)而言,互联网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值,且在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说明互联网不仅在整体规模上促进了旅游业规模(O)的扩大,而且对旅游业多元化(div)发展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显示出,互联网及有关平台为多样旅游业要素提供者提供了有效的供给和整合平台,促进了旅游业边界的扩展和规模(O)的扩大。另一方面,從旅游者的角度来说,传统旅游业供给难以即时地对市场变化进行快速的反应,无法满足散客时代旅游者异质性、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需求。旅游业通过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围绕旅游者需求形成了跨行业的、生态圈式的动态合作机制,推动了其内涵及外延不断扩展。为旅游者服务的商业接待和生产要素体系日益变得开放,形成了与旅游者多元化、动态旅游需求相适应的柔性、广泛的旅游产业供给体系(div)。由此,互联网(internet)在有效提升旅游业规模(O)的同时,创新和优化了旅游业元素和业态,便捷、高效地满足了旅游者个性化需求,为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特别地,互联网加速了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元素和内容,全部或部分无摩擦地融合到旅游业中,形成了系列新型业态或产品[47]。进一步,互联网使旅游业作为实体经济和无边界产业所具有的带动性、开放性、包容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要素构成、产业范围等不断创新变化,这不仅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而且为其经营提供了扩容、升级、增值的空间,提升了旅游企业的经营绩效。鉴于此,本文在证实了互联网对旅游业规模、多元化发展的积极效应的基础上,本文将上述有关变量纳入式(6),检验互联网是否增强了旅游业发展效率。
4.2.2 互联网增强旅游业效率的计量检验
为了清晰地判断每一个因素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对internet、div等变量单独进行了检验。此外,鉴于互联网对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加入二者交互项,以捕捉二者共同效应。表2报告了本文对式(6)的计量估计检验结果,下半部分报告了各计量检验的相关统计特征。
由于本身属性以及产业链位置的不同,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等不同旅游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对象、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为旅游者提供了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了全面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效率的影响,本文根据式(6)对不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分别进行计量检验,以获取互联网对不同企业的差异性效应,计量结果见表3。
此外,为了分析不同旅游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本文在计量过程中引入HAS等旅游企业整体单位勞动力资本配置(pccs_w),从生产要素配置角度捕捉旅游企业整体要素分布情况对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一般增效机制
从表2计量结果可看出,本文关于互联网(internet)对总体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结果显示,检验式(6)中互联网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说明互联网提升了旅游企业的总体劳动生产率,增强了旅游业效率。
进一步,本文关于不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量结果而言(表3),互联网显著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且对旅行社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对星级酒店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弱。这说明,互联网有效地提升了HAS等传统旅游企业积极响应旅游者需求变化的主动性能力,成为增强旅游效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互联网颠覆和重组了旅游业既有结构,给供给侧的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传统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48],促进其从追求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向,提升了旅游企业经营绩效。国内旅游企业实践表明,旅行社依托信息系统与前台网站的整合实现了“水泥加鼠标”的经营模式[49],形成了较为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特色产品和完善的销售网络;酒店业则呈现出服务智能化、运营数据化、管理云端化以及营销社群化的发展趋势,提升了旅游者体验感和满意度。
具体说来,互联网提升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机制主要有:其一,互联网增强了基于通用技术的资产通用性与柔性化程度,提升了旅游业通用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了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其二,互联网使原有不同产业的元素进行融合,通过融合创新效应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使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利润率得到不断提高。其三,互联网减少了旅游产品和服务供需间的迂回环节与距离,降低了旅游企业的营销与交易成本,提升了旅游企业经营绩效。其四,互联网意味着旅游企业从业者必须掌握更多的生产管理知识和服务技能,这一方面给从业者带来更多的职业挑战,另一方面促进从业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变职业压力为职场动力,从而提高了旅游业从业者素质,提升了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
(2)多元化机制
关于多元化对不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量结果而言,多元化(div)显著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说明,随着旅游需求的复合性不断增强,仅由传统的、单一的产业或行业、企业难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互联网则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企业积极响应旅游者需求变化的主动性能力。具体说来,从宏观上看,互联网使旅游业系统内部以及与相关产业联系不断紧密,边界变得逐渐模糊并不断延伸。旅游及相关行业、企业、地区间原有的壁垒不断被打破,合作双赢的利益不断凸显,更好地促进了旅游业与不同产业间的合作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组织效益”,增强了旅游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从微观上看,互联网大大地拉近了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距离,提高了二者间的互动能力与效率,使其能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旅游者需求,有效降低了旅游企业营销等运营成本。此外,借助互联网,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纵向层级减少,呈现明显的扁平化发展趋势,使其可以高效地整合与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形成更具柔性化、敏捷性与精益性的旅游产品生产与服务系统,大大提升了其劳动生产率。
此外,本文表3计量结果显示,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各类型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系数均为正值,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这支持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本文关于HAS等旅游企业总体资本深化对不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效应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旅游企业整体尺度的单位劳动力资本(pccs_w)对HAS等各类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说明不同类型旅游企业要素聚集对其劳动生产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究其因,这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使旅游业更加开放,产业内部联系更加紧密,系统内外信息交流更加流畅,优化了旅游业系统的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组合,并通过高效的信息交流促进了旅游业创新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另一方是由于,在旅游者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完成游程设计和预定等行为的情况下,互联网使旅游业系统内部产生了新的竞合关系,不同类型旅游企业通过资源共享、交叉融合增强了创新力量,并在不断模仿、吸收彼此的优势的过程中提高了原有技术、组织与管理水平,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增强了旅游业效率。 但是,本文关于多元化以及互联网与多元化的交互项的计量结果显示,多元化(div)对HAS等旅游企业总体劳动生产率却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结合互联网渗透率等其他变量的联合检验结果显示而言,div、internet_div的多数系数也为负值,说明对上述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且对旅游景区(点)企业的负向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由此形成了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与此前研究结论和理论预期相符的“多元化悖论”现象[50]。
进一步的计量结果分析发现,互联网(internet)强化了多元化(div)对旅行社及星级酒店的负向影响(表3,模型(1)、模型(4)、模型(6)、模型(9)),也强化了多元化对旅游景区(点)企业的正向效应(表3,模型(11)和模型(14))。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环境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内容被纳入旅游业供给体系中,对旅行社、星级酒店等传统旅游企业经营产生了明显的分流效应。就旅行社而言,互联网(internet)对旅行社分销功能替代性的影响,打破了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传统关系,削弱了旅游社中介性垄断地位,强化了多元化的负向影响。就星级酒店而言,随着潜在供应的增加以及旅游者需求的转变,星级酒店面临着越来越的挑战。比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民宿等非标准住宿,借助互联网(internet)平台,日益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青睐的住宿选择,与星级酒店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凭借对本地生活消费市场的深入了解,民宿业围绕住宿构建差异化的消费场景,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多元化的住宿需求,对传统酒店行业形成性了强烈的竞争。而就旅游景区(点)企业而言,旅游景区(点)依靠自身旅游资源,借助互联网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各方资源谋求外延拓展,实现了产品创新和升级转型,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需求,强化了多元化(div)對旅游景区(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表3,模型(11)(14))。
(3)密集度效应
旅游企业产出不仅是资本及劳动力等投入要素的函数,而且是其所在地区旅游业或整个地区经济环境的函数。本文关于旅游业密集度(den)的计量结果显示,互联网通过提升旅游业规模、增强旅游业经济活动密集度等路径,促进了旅游企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表2)。本文计量结果显示,在1%显著性水平上,旅游业密集度显著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且对旅行社有更大程度的影响,这与理论预期相同,显示出旅行社、星级酒店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对旅游活动密集度的依赖(表3,模型(1)、模型(4)、模型(6)、模型(9)、模型(11)、模型(14))。究其因,这一方面是由于,旅游业密集度不仅反映了旅游业内活动的密集程度,而且反映了互联网下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合作程度。基于旅游者需求衡量的旅游业密集度显示了旺盛的旅游需求,为旅游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客源供给;且旅游业密集度越高,旅游者越能通过交通成本节省、多元消费需求满足等途径获得更高的满意度,旅游企业也借此获取了良好的合作性收益,提升了其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投入要素一定的情况下,多元化产业环境中的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关联产业间存在的密切投入-产出关系,获取跨行业知识交流、服务组合所带来的外部性效应;且旅游企业通过选址于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附近,形成了选址效应,推动了该区域旅游业自组织功能式的累积循环增长,对提升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稳健性检验
5.1 内生性
式(1)和式(6)等计量检验方程是典型的基于旅游者定义的总量式函数(tourist-defined aggregate function)。互联网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外溢,实现了以旅游者需求导向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奠定了技术基础。此外,HAS等旅游企业积极与互联网融合[51],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重组业务流程,提供个性化旅游产品[52],形成了互联网时代典型的旅游企业形态,使其获得新发展空间的同时,丰富了旅游业供给体系[53]。
鉴于此,本文以互联网渗透率来衡量需求侧旅游者使用互联网程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供给侧旅游企业对互联网及有关技术吸收和利用。考虑到这一点,前文计量检验过程忽略了供给侧旅游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所产生的内生性效应,使得计量检验结果可能是有偏的。为消除该问题,本文将滞后一期的因变量纳入计量方程,以捕捉旅游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所产生的内生性效应。具体说来,本文进一步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方法(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SYS-GMM)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影响,通过在计量方程中加入发展质量和生产率等变量滞后项捕捉旅游企业利用互联网产生的内生性效应,以获得稳健的计量结论。
5.2 计量结果分析
根据Bond的研究[54],本文采用系统SYS-GMM方法将水平回归方程和差分回归方程结合起来,对上述方程重新检验,以得出更为稳健的结果。相关计量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计量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旅游业规模(L.O)、多元化(L.div)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显示了旅游业质量提升过程中存在的动态性效应。在控制了旅游业规模、多元化中蕴含的内生性互联网效应后,表4计量结果显示,互联网(internet)依然对旅游业发展规模(O)和多元化(div)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表明了前文计量结果的稳健性。
表5报告了通过AR(1)、AR(2)等有关检验的计量结果。从表5估计结果来看,对于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来说,AR(2)表明一阶差分后的残差不存在二阶自相关,但是,关于旅游景区(点)企业的数据检验,却依然存在二阶自相关现象,显示出旅游景区(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机制,对互联网及相关多元化产业环境的依赖相对较弱。
表5计量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L.lp)普遍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显示了旅游业效率增强过程中存在的动态性效应。在控制了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中蕴含的内生性互联网效应后,表5计量结果显示,各类型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pccs)系数值虽然出现了下降,却依然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的作用机制。但是,对于旅行社、星级酒店和景区(点)等旅游企业来说,关于旅游企业整体单位劳动力资本(pccs_w)的系数却不具备显著性,说明HAS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更依赖于其内部单位劳动力资本配置效应,也说明了我国旅游业“增效”过程中的内生性主导机制。究其因,这主要是由于,HAS等旅游企业分别有着不同的细分市场和客户对象,在旅游者旅游方式愈益多元化和“去中介化”,且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完成游程设计和直接进行预订的情况下,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独立的提升路径和轨道。 此外,在动态机制下,多元化(div)的旅游业环境对旅行社劳动生产率效应不再显著,说明在旅游企业动态发展过程中,滞后一期的劳动生产率主导和捕捉了有关效应。而关于旅游业密集度(den)计量结果显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依然受到旅游业密集度的正向影响,显示出前文计量结果的稳健性。但是,关于旅游景区(点)企业的动态计量结果显示,相关模型均不能通过有关检验,说明对该类旅游企业而言,动态性机制较弱。这或许是由于商务客人是星级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顾客的主要组成部分,客户忠诚度较高,客户群相对稳定,其发展趋势更多地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受互联网影响的程度较弱。
6 结论
互联网驱动旅游业提质增效的过程,既是在旅游者多元需求主导情形下,以互联网及有关应用为基础驱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要素创新和拓展,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也是驱动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过程。本文结合旅游业特点和我国当前旅游统计现状构建有关指标,就互联网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以及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点)等HAS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类进行了计量检验,为解释和分析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提供了实证性研究视角。本文实证结果表明,首先,互联网提升了旅游业规模,促进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多产业融合的旅游业体系的形成,形成了满足旅游者多元动态需求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业质量。其次,互联网有效地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此外,本文计量结果也发现,旅游业经济活动密集度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但是,HAS等旅游企业整体资本深化水平(pccs_w)却对旅行社等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具显著的影响效应,说明不同类型旅游企业生产要素之间并未形成明显的互动性机制。
互联网引发的系统性变革已成为旅游业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实现旅游业提质增效,也是推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根本路径之一。本文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旅游业理论,而且为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分析和设计旅游业“提质增效”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促进我国旅游业提质增效中的作用,积极响应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推动经济社会资源针对旅游者需求的精确和自由组合,形成由互联网平台引领的开放性旅游业供给体系。另一方面,要借助互联网及有关应用平台,发挥旅游业聚集效应,推动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效率的提升。此外,有关管理部门在制定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时,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吸引物要素,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而且要积极促进不同旅行社、星级酒店等旅游企业要素之间的共享与互动,提高旅游业的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实现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魏婕, 李梦, 任保平.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10):78-87. [WEI Jie, LI Meng, REN Baoping.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q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2016(10): 78-87.]
[2] 魏敏, 彭倩. 从产业附加值看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变迁[J]. 旅游学刊, 2019, 34(1):11-13. [WEI Min, PENG Qian. The quality and chang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from the value added perspective [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1):11-13.]
[3] 第43次中國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9. [The 43rd China Statistical Report on Internet Development[R]. Bejing: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2019.]
[4] 厉新建, 马蕾, 陈丽嘉. 全域旅游发展—逻辑与重点[J]. 旅游学刊, 2016, 31(9): 19-20. [LI Xinjian, MA Lei, CHEN Lijia. The development of all-for-one tourism [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9): 19-20.]
[5] CAR T, PILEPIC L, ?IMUNIC M. Mobile technologie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essons for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J]. Tourism &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5, 20(2): 207-219.
[6] LAW R, LEUNG D, AU N, et 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Evidence from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13, 54(1): 10-24.
[7] LON?ARI? D, MARKOVI? S.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Towards health tourism market[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20(2):155-170. [8] SEKULOV A.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pplied to evaluating tourism service quality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impact[J]. Journal of Software, 2012, 7(3): 2224-2230.
[9] 丁娟. 基于Web Qual体系的旅行社在线服务质量评估研究[J]. 旅游科学, 2014, 28(6):51-61. [DING Juan. A study of Web Qual based evaluation of online-service quality of travel agencies[J]. Tourism Science, 2014, 28(6):51-61.]
[10] 崔哲浩. 星级饭店内部服务质量模型、测度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 2010, 25(1): 77-81. [CUI Zhehao.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ner service quality of star-rated hotels and its measurement[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 77-81.]
[11] 陈秀琼, 黄福才.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J]. 旅游学刊, 2006, 21(9): 59-63. [CHEN Xiuqiong, HUANG Fucai. Research 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ourism growth quality in China[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9): 59-63.]
[12] 刘大均, 谢双玉, 逯付荣.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综合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28(8):761-763. [LIU Dajun, XIE Shuangyu, LU Frong. Spatial disparity analysis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quality in China[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2, 28(8):761-763.]
[13]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BERRY L 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processes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52(2): 35-48.
[14] 王細芳, 陶婷芳.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实证研究——旅游业外贸竞争力之贸易实得指数的理论分析及测算[J]. 财经研究, 2011, 37(9): 91-100. [WANG Xifang, TAO Tingfa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ourism in Chin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n real trade index concerning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1, 37(9): 91-100.]
[15] 韩元军, 夏少颜, 周生辉. 中国旅游业服务质量规制与产业效率提升[J]. 财贸经济, 2011, 32(10): 127-134. [HAN Yuanjun, XIA Shaoyan, ZHOU Shenghui. Regulation of tourism service quality and improvement of industry efficiency in China[J].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 2011, 32(10): 127-134.]
[16] ZHANG X, SONG H, HUANG G Q. Touris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new research agenda[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3): 345-358.
[17] HEINONEN K, STRANDVIK T, MICKELSSON K J, et al. A customer-dominant logic of service[J].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013, 21(4): 531-548.
[18] 吕兴洋, 徐虹, 殷敏. 基于渠道权力理论的旅游供应链企业关系博弈分析[J]. 旅游学刊, 2010, 25(12): 23-27. [LYU Xingyang, XU Hong, YIN Min. A gam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ourism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annel power[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2): 23-27.]
[19] 郑四渭, 方芳. 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模型构建研究[J]. 旅游学刊, 2014, 29(2): 46-54. [ZHENG Siwei, FANG Fang.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a cluster-based virtual tourism supply chain[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2): 46-54.] [20] 吳茂英, 陆均良.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出境游客行为新特点[J]. 旅游学刊, 2016, 31(5): 5-7. [WU Maoying, LU Junliang. New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utbound tourist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5): 5-7.]
[21] 王如玉, 梁琦, 李广乾. 虚拟集聚: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J]. 管理世界, 2018, 34(2): 20-28. [WANG Ruyu, LIANG Qi, LI Guangqian. Virtual cluster: A new form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with deep integration of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al economy [J]. Management World, 2018, 34(2): 20-28.]
[22] 马跃如, 余航海. “互联网+”背景下社群旅游的兴起、特征与商业模式构建[J]. 经济地理, 2018, 38(4): 193-199. [MA Yueru, YU Hanghai.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rise, characteristics and business mode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tourism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context[J]. Economic Geography, 2018, 38(4): 193-199.]
[23] 陶卓民,薛献伟,管晶晶.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效率特征[J]. 地理学报, 2010, 65(8): 1004-1012. [TAO Zhuomin, XUE Xianwei, GUAN Jingjing.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he method of D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8): 1004-1012.]
[24] 朱承亮, 岳宏志, 严汉平, 等.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研究[J]. 旅游学刊, 2009, 24(12): 18-22. [ZHU Chengliang, YUE Hongzhi, YAN Hanping, et al.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stochastic frontline production and cost function estima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12): 18-22.]
[25] 朱顺林. 区域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比较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05 (2): 116-119. [ZHU Shunli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J].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2005 (2): 116-119.]
[26] 高帆, 石磊. 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J]. 管理世界, 2009, 25(1): 49-60. [GAO Fan, SHI Lei. Converg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provinces: 1978—2006 [J]. Management World, 2009, 25(1): 49-60.]
[27] 李海舰, 田跃新, 李文杰.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31(10): 135-146. [LI Haijian, TIAN Yuexin, LI Wenjie. Internet thinking and traditional business reengineering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4, 31(10): 135-146.]
[28] HERTOG P D, GALLOUJ F, SEGERS J. Measuring innovation in a ‘low-tech’ service industry: The case of the Dutch hospitality industry.[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11, 31(9): 1429-1449.
[29] ZHU K, KRAEMER K L, DEDRICK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yoff in e-business environment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value creation of e-busines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 21(1): 17-54. [30] BUHALIS D. Strategic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J]. Tourism Management, 1998, 19(5): 409-421.
[31] ZHAO J, HUANG W V, ZHU Z. An empirical study of e-busines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China[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8, 55(1): 134-147.
[32] ENZ C A, VERMA R. Strate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s[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12, 53(3): 187-195.
[33] 李俊霞. 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兰州为例[J]. 开发研究, 2012 (4): 126-129. [LI Junxia. Study on the new forms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12 (4): 126-129.]
[34] 张颖. 广东万绿湖生态旅游集聚区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8(4): 24-27. [ZHANG Ying.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Wanlu Lake Ecotourism Zon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14, 8(4): 24-27.]
[35] 张建忠, 孙根年. 遗址公园: 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1): 142-146. [ZHANG Jianzhong, SUN Gennian. Relic park: New industr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cultural heritage experience—A case study of three relic parks in Xi’an[J]. Human Geography, 2012 (1): 142-146.]
[36] 汪燕, 李东和. 旅游新业态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1, 11(6): 9-12. [WANG Yan, Li Donghe. A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ew tourism format[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2011, 11(6): 9-12.]
[37] 张祖群, 林姗. 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基于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的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1 (S2): 143-149. [ZHANG Zuqun, LIN Shan.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capit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ijing rural tourism based on eight new format[J]. China Soft Science, 2011 (S2): 143-149.]
[38] HENDERSON J V.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86, 19(1): 47-70.
[39] 陳良文, 杨开忠. 集聚经济的六类模型: 一个研究综述[J]. 经济科学, 2006 (6): 107-117. [CHEN Liangwen, YANG Kaizhong. Six models of gathering economy: A research review[J]. Economic Science, 2006 (6): 107-117.]
[40] S?RENSEN F. The geographies of social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7, 9(1): 22-48.
[41] MCKEE D L. Growth, Development, and the Service Economy in the Third World[M]. New York and London:Praeger Publishers, 1988:2.
[42] 唐红涛, 朱晴晴, 张俊英. 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动态演化仿真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9 (3): 5-19. [TANG Hongtao, ZHU Qingqing, ZHANG Junying. Study on dynamic evolution of internet business ecologic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2019 (3): 5-19.] [43] CICCONE A, HALL R E. 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1): 54-70.
[44] YANG Y. Agglomeration densit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6): 1347-1359.
[45] 范剑勇.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 经济研究, 2006, 41(11): 72-81. [FAN Jianyo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ifference of regional labor productivity: Chinese evidence with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6, 41(11): 72-81.]
[46] 师守祥. 旅游产业高度化的本质特征: 产业融合与信息化[J]. 旅游学刊, 2012, 27(7): 3-5. [SHI Shouxiang.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ndustry altitud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7): 3-5.]
[47] 李美云. 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 旅游学刊, 2008, 23(1): 56-62. [LI Meiyun. On th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ttractions industry and cartoon industry [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1): 56-62.]
[48] 孙坚. “互联网+”时代:旅游酒店业发展的新思考[J]. 旅游学刊, 2015, 24(7): 11-13. [SUN Jian. The age of “Internet+”: A new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otel industry[J]. Tourism Tribune, 2015, 24(7): 11-13.]
[49] CHU R. What online Hong Kong travelers look for on airline/travel websi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1, 20(1): 95-100.
[50] 杨勇. 集聚密度、多样性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 兼对产业聚集理论观点的拓展研究[J]. 财贸经济, 2015, 36(2): 148-160. [YANG Yong. Agglomeration density, dviversity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J].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2015, 36(2): 148-160.]
[51] PALMER A, MCCOLE P. The virtual re-intermediation of travel servic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999, 6(6): 33-47.
[52] ?ZTURAN M, RONEY S A. Internet use among travel agencies in Turkey: An exploratory study[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 25(2): 259-266.
[53] 張朝枝, 游旺. 互联网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影响: 黄山案例研究[J]. 旅游学刊, 2012, 27(3): 52-59. [ZHANG Chaozhi, YOU Wang.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s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A case study of Huangshan[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3): 52-59.]
[54] BOND S R.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A guide to micro data methods and practice[J]. 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 2002, 1(2): 141-162.
Does Interne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Chinese Provincial Data (2004—2014) YANG Yong
(Business Schoo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The scale of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ha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 Despite this significant growth, tourism in China generally falls short of the tourists’ demand.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perform supply-side reforms to achieve higher quality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has comprehensively changed tourists’ behavior and triggered systematic chang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Internet i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promoting higher quality developments in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shift its growth model, we need to encourag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technolog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s efficiency and quality has not been studie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this empirical study defined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dimens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demand and the specific tourism development situation. A model was then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net o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ourism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of tourism statistics in China, the variabl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quality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that diversified products can effectively satisfy the tourists’ demand. This empirical research tested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q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s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ourism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et has enlarged the scale of tourism,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a diversified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which enhanced the tourism industry’s ability to meet the tourists’ diverse and dynamic demands,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Internet has also effectively increase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ourism enterprises, such as travel agencies, star-rated hotel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which indicates the efficiency of tourism developments was also enhanced effectively.
This study not only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s efficiency and quality but also provid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perspective for an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s efficiency and quality.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efficient and quality tourism practices. First,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promot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which should fully utilize the Internet and related platforms to respond to and meet the tourists’ diverse needs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Second, the Internet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platforms should be used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tourism enterprises, such as travel agencies, star-rated hotel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Policy incentive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Internet-plus” platforms built to provide a better environment and enable more people and tourism enterprises to make full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Third, we should encourage tourism destinations to use the Internet-plus strategy, which promotes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tourism industries. This strateg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novation of tourism supply elements, such as catering, accommodation, civil aviation, an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which will consequently upgrad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Keywords: Internet;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diversity; labor productivity
[責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
[关键词]互联网;提质增效;多元化;劳动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0)01-0032-15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0.01.008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规模不断增加,基本奠定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然而,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却滞后于发展规模,产品同质化、粗放式发展特征较为明显[1-2],亟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2013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提出,“旅游质量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根本之策”。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及《“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等则进一步指出,我国旅游业要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为目标,全面提高我国旅游业质量水平,这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与我国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個客观事实是,我国互联网及其应用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助推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旅游业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适应性。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到4.10亿[3]。虽然互联网实现了大跨越式发展并迅速改变了中国旅游者的行为,但是人们更想知道究竟互联网对我国旅游业“提质增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进一步,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范围和需求内容更为随机和“无序”。旅游需求的“遍在性”催生了资源“遍在性”[4],如何培育新业态,满足旅游者动态需求,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维度。互联网为随时随地的“遍在性”旅游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形成了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不过,虽然有关文献普遍认为互联网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但是,研究者多从定性角度分析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普遍缺乏严谨的实证研究。这一方面影响了人们对于新形势下旅游业提质增效的全面理解,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对互联网影响旅游业发展机制和途径的认识。因此,本文在探讨互联网影响我国旅游业提质增效有关机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大陆2004—2014年省级层面旅游统计数据,构建有关变量,对互联网与旅游业提质增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给出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以往研究对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理解和研究略显狭隘,甚至狭义地将其理解为旅游业发展效率,这不仅忽略了旅游业的特殊性,而且严重制约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更多的文献将旅游业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多维度的概念进行研究。研究者从旅游业运行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率两个层次出发,对旅游业发展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分析[1]。综合考虑旅游业特质及其发展维度,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旅游业发展质量,即其在供需方面的协调性,换言之,即其针对需求的资源配置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旅游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以及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能力。第二,旅游业发展效率,即其发展的有效性,换言之,即投入产出的效率,主要衡量旅游业运营的综合效能。互联网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通过优化旅游业供给体系,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游者满意度的提高[5];另一方面降低了旅游业运营成本,强化了其销售能力,大大提升了旅游业运营效率[6]。因此,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互联网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本文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1 互联网与旅游业质量
旅游业质量是理论界正在深入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深入分析以往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研究或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变迁[2],或侧重于特定类型旅游服务质量的研究,对特定旅游部门或旅游业态等具体领域服务质量的测度与评估[7-10],对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理解和研究略显狭隘。虽然有关文献从综合性角度对旅游业质量进行了研究[11-12],但是,多基于单一的供给侧视角进行界定和评估,未能综合考虑旅游者需求等关键维度。且有关研究多停留在定性讨论上,鲜有研究者从定量角度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一般而言,“服务质量是由消费者定义,非由管理者定义”[13],这与传统的依据产品进行的定义与测量无疑是不同的。作为一种典型的服务业态,旅游业更多体现为以旅游者为中心,各种资源或要素围绕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所进行的动态组合。因此,满足旅游者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内涵[14],研究者甚至区分了让旅游者满意的“好产出”及让旅游者不满意的“坏产出”,为中国提高旅游业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15]。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旅游需求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逐渐减弱,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多样化、个性化和自助化特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适应旅游者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关键维度之一。 旅游业质量不仅表现为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中心,融合更多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元素,形成多元供给体系、有效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过程,而且体现了特定技术条件下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能力。旅游业应依托互联网及应用平台,从旅游需求角度重新定义旅游吸引物、旅游接待设施,整合全社会资源,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基础上,促进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旅游者决策行为模式。就旅游者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中角色而言[16],旅游者逐渐由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变成合作创作者,并进一步演变成旅游业供给体系的主导者[17]。特别地,互联网削弱了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中介在信息上的优势地位,凸显了旅游者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性地位[18]。旅游者借助互联网及有关平台自主选择和组合旅游业元素[19-20],旅游业演变成为以旅游者为中心的、基于旅游者多元需求信息的“信息拉动式”定制性多元供给体系,使旅游业供给体系呈现出典型的“反应型供应”特征[19]。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改变了旅游产业链上的有关企业之间传统的合作模式,使其变成了基于旅游者多元需求的任务型连接[21]。借助互联网及有关平台,旅游者表达和定义自己的需求,多元化的旅游相关企业借此可以系统分析挖掘提炼不同游客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形成了以旅游者为核心的“生产、销售、消费”多元参与的互动式、多元化旅游业供给体系[22]。这无疑在满足旅游者多样性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业发展质量。
1.2 互联网与旅游业效率
旅游业发展不仅体现在有效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质量维度,而且体现为产业运营效率的提升[19]。在已有旅游业效率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较为关注,且多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等方法进行研究[23-25]。作为评价和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和绩效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不仅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之一[26],也是产业发展效率的关键指标。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将重新塑造[27],这不仅改变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基本模式,为旅游企业经营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环境,而且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微观层面来说,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改变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手段,提升了旅游业的运行效率。研究者重点关注了互联网在旅游业各领域的应用,从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应用等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旅游企业绩效的影响[28]。相关研究表明,互联网是旅游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29],通过“共享信息”和“合作流程”等途径决定了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30-31]。从现实发展情况看,互联网运用对旅行社、酒店、景区(点)等旅游企业营销方式及组织绩效改善带来了显著的影响,旅游企业通过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方式,提升了精准营销能力,激发了市场消费需求,增加了客户粘性,大大提升了其生产效率[32]。
就宏观层面来说,旅游业有着宽广的产品和服务内涵,这不仅包括景点、住宿和交通等本身,还包括与这些基本产品配套的一切产业元素。互联网通过不断改善与优化旅游业构成内容以满足旅游者的动态需求,由此,不同的旅游业态类型借助互联网及有关应用平台融合、创新成为新型旅游产品,造就了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旅游新业态[33-35]。这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和业态类型,改变了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和内涵,降低了旅游企业与有关各方的交易成本,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促进了旅游企业向社会化主体的回归,使其在产品表现、管理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上进行突破[36],实现了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供给与旅游者需求的有效对接[37],在更好地满足多样性旅游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旅游企业经营绩效和运营效率。
此外,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资源配置的新机制,虚拟聚集成为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新形态[21]。互联网实现了旅游者驱动的旅游业产品和服务的柔性生产,催生了与旅游者需求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多样化特征相匹配的多元化业态,由此产生的密集性效应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在这一研究路径上,劳动生产率作为关键结果变量被广泛应用到相关研究文献之中,且大部分研究结果均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产业聚集产生的规模经济效應影响地区劳动生产率的结论[38-39]。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旅游及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内容体系。旅游业多元化内容的聚集,促进了旅游企业间“非市场关联效应”的形成,使其得以充分获取当地有关基础设施、制度、共享价值观、企业信任所提供的有关“聚集环境收益”[40],这也成为提升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变量。另一方面,依托虚拟聚集平台,互联网推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多样化聚集,为旅游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了丰富而多元的组合元素[41],提高了旅游业的要素生产率。
2 理论模型
2.1 模型构建
旅游业质量的提升,既有旅游需求的拉动,也有旅游业及相关企业自身不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和技术发展的推动。就旅游者需求拉动而言,互联网促进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差异性、延伸性、参与性需求程度不断提高,跨产业旅游需求、多种旅游产品互补成为促进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以及提升旅游业质量的关键动力。就旅游业经营而言,在旅游者产品需求多样性增加趋势下,互联网打破了旅游业内部和相关产业间的边界,形成了更新速度快、选择范围广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成为旅游业质量的关键体现。
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颠覆了传统商圈的空间地理区域限制,以有关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虚拟平台为核心,集成了众多商家、消费者以及相关服务商[42]。依据旅游业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这在有效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极大拓展了旅游业发展规模。因此,本文以旅游业多元化发展衡量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同时,综合考虑互联网对旅游业规模扩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构建如下区域(i)旅游业多元化(divi)、旅游业规模(Oi)与互联网(interneti)之间的关系方程, 式(1)中,td为旅游业发展,m=[O,div], β为待估系数,α和ε分别为常数项和误差项。
进一步,根据Ciccone和Hall的研究[43],本文结合旅游业特点,构建如下区域旅游企业总体性产出模型:
式(2)中,Ai为区域i总面积,n、k分别为区域i单位面积投入的旅游企业劳动力数量和资本规模。θi为技术参数,反映了旅游企业面临的综合性技术水平以及互联网(internet)等通用性技术应用水平。
假定每个地区内部的旅游企业分布是均匀的,根据式(2),区域i单位面积上的旅游企业总产出q是该单位面积上的旅游要素投入、地区旅游业总规模、以及有关技术效应(θi)的函数。那么,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本文将式(2)改写成如下模型:
式(3)中,L、K分别为i区域旅游企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总量,α和(1-α)分别代表了单位面积上旅游企业收入对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θi衡量了互联网(internet)及有关应用对旅游企业产出的影响。
旅游业规模通常被视为影响旅游企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44]。但是,有关研究基于经济规模而非经济密集度进行建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空间尺度的影响。在考虑地理空间差异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承载的旅游经济活动量(即产业密集度)更能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土地总面积上的旅游经济活动密集性水平及相关的基础性网络、制度机制,是影响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及区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根据Ciccone和Hall的研究[43],本文将旅游业密集度(O/A)界定为单位面积上的旅游经济活动水平,[OiAi(λ-1)λ]衡量了旅游业密集度对单位面积旅游企业收入的影响,[λ-1λ]表示单位土地面积旅游企业收入对整体旅游业密集度的反应系数。进一步,区域i旅游企业总收入水平是可表示为每单位面积收入乘以该区域的总面积,即:
式(4)中,Qi为区域i的旅游企业总收入水平,那么,将(4)两边除以劳动力数量,可以得到区域i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
式(5)中,lp表示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体现了单位旅游劳动力实现的收入能力和水平。该方程显示出,旅游业发展规模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区域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其一般要素投入的函数,同时还是互联网应用及其所在地区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产业密集度的函数。
2.2 实证模型
在以旅游者需求主导、旅游业多元化为特征的旅游业质量提升的基础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优化了旅游企业多元化的发展环境,在提升其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增强了旅游业发展效率。因此,本文将互联网(internet)及其相关的旅游业多元化(div),式(1)作为式(5)技术效率(θi)的具体维度,纳入影响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变量体系,考察旅游企业所处产业环境的多样性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由此,根据式(5),互联网在凸显旅游者主导性地位的同时,可以促进旅游业规模及多元化发展(“提质”),打破旅游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的“锁定”状态,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具有更高级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旅游企业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增效”),增强旅游业发展效率,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式(5)两边取对数,鉴于互联网及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在计量方程中加入二者之间的交互项。由此,得到本文需要估计的另一个计量方程:
式(6)中,t为时间,internet、div和internet_div分别代表互联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水平及二者交互项;pccsi([=KiLi])和den([=OiAi])分别代表单位劳动力资本(per captia capital stock)和旅游业密集度。βi为待估系数。
3 数据及变量
3.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4—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副本、《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有关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高校财经数据库(www.bjinfobank.com)系统。由于数据资料限制,笔者仅能相对完整地收集到这一段时间具有较强可比性的省际层面旅游相关数据,最终数据集包含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11年间的面板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各省旅游业总收入,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固定资产、从业人员数量以及计算得出的旅游业密集度、多元化、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等数据。
3.2 变量构建
3.2.1 互联网渗透率
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旅游者参与程度高、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旅游业供给主体通过互联网及有关应用平台实现了与旅游者有效沟通,旅游者需求成为旅游业供给体系的核心。因此,理解旅游业提质增效,要从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理念出发,鉴于互联网下旅游业中旅游者的核心和主导性地位,本文使用互联网渗透率(internet population rates)衡量互联网(internet)使用水平,从旅游者需求主导角度分析互联网应用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影响。互联网渗透率是各地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与总人口数之比,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口比例,表征了互联渗透到普通民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程度,以及旅游者对互联网的使用强度。
3.2.2 多元化及旅游业规模
鉴于旅游业边界的模糊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并无明确的单一产业供给与之相对应,与旅游需求相关的旅游经济活动隐藏于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或隐藏于现有的不同产业经济变量中,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内描述旅游业规模存在诸多困难。虽然在理論上借助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TSA)可以将各产业中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识别和分离出来作为“旅游业”的统计范畴,但是,我国仅有江苏、云南等少数省份探索编制旅游卫星账户,无法获得全国范围内的连续性可比数据。不过,根据“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旅游者需求对应着国民经济体系中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那么,旅游者消费总量即等于分布于国民经济体系中、与此相关各行业中的旅游产值总和。因此,本文使用区域旅游总收入来衡量当地旅游业规模(Oit)的大小。 作为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的要素组合体系,旅游业通过对国民经济体系中相关产业部门所提供服务或产品的创新性组织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体验。因此,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不仅是旅游业质量提升的方向,而且体现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延伸和渗透程度。我国现有旅游统计调查体系中涉及的旅游企业主要包括星级酒店(star-rated hotels)、旅行社(travel agencies)和旅游景区(点)(scenic spots)等类型(本文在后文统一简称为HAS),这些企业不仅是各地旅游业最重要的微观经济单元,也是各地旅游业的核心主体。互联网及应用为旅游企业经营搭建了良好的交易平台,扩展了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使原有旅游业之外的资源和要素不断融入旅游业之中。经济社会中的多元要素通过高效的互联网共享机制,形成了灵活的、适应旅游者需求的新业态,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虽然HAS等旅游企业提供了最为核心的旅游业产品和服务,但是,仅仅依赖传统意义上的HAS等旅游企业并不能有效地满足旅游者需求。鉴于此,本文利用如下指标衡量旅游业的多元化程度:
式(7)中,Oit代表i区域t年旅游业规模,revit代表i区域t年HAS等旅游企业总收入。基于旅游业是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组合的综合性产业体系,HAS等旅游企业构成了当前统计体系中相对明确的基本旅游业供给。由此,divit则衡量了除HAS之外的其他旅游相关企业收入总和占旅游业总规模(Oit)比例,表征为了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所涉及相关产业内容广泛性程度和多元化程度,该数值越大,旅游业多元化程度越强;反之,则旅游业的多元化程度越弱。
3.2.3 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
旅游企业借助互联网,形成了与旅游者多元化需求匹配能力更强、交易空间更大、竞争效率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这在提升旅游业发展多元化程度与交易环境效率的同时,增强了旅游企业收益水平及经营效率。本文采用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衡量旅游业发展效率。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lp)是指地区旅游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与其劳动投入量的比值,是表征区域旅游企业经营效率和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综合性指标。
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是旅游企业投入的核心要素,鉴于二者之间的替代性关系,本文以旅游企业固定资本存量的核算值作为资本投入的度量指标,以固定资产存量值除以旅游企业从业人员人数得到区域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量(per capita capital stock,pccs)。该指标不仅反映了旅游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深化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性问题。
3.2.4 旅游业密集度
在考虑地理空间差异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承载的旅游业经济活动量,能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土地总面积上的旅游经济活动密集性水平,是影响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重要因素。考虑到各地区域空间大小的差异,本文借鉴有关文献的做法[43,45],用土地面积(A)进行平衡得到旅游业密集度指标(den),即:
由此,denit不仅衡量了旅游业经济规模的扩张程度,而且度量了旅游业活动密集程度。
4 计量方法及结果分析
4.1 计量方法
鉴于本文使用的是分地区不同时间序列的数据集,本文使用面板数据方法进行估计,以增加自由度,减少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改进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并有效地控制由于观察值的个体特征(无论是否能观察到)而造成的异质性。为了较为全面地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本文的计量分三步进行。首先,本文将采用面板数据方法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规模的总体性效应,及其对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作用,以验证互联网对旅游业质量的提升作用。其次,本文结合旅游业规模、多元化等变量进一步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以验证互联网对旅游业效率的增强作用。最后,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计量过程进行稳健性检验,以获得更为稳健的结论。
4.2 计量结果分析
4.2.1 互联网提升旅游业质量的计量检验
从理论上讲,旅游业是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的集合,是众多产业围绕旅游者需求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聚合体,而不是边界清晰的独立产业部门[46]。从发展本质上来讲,作为典型的旅游者服务业,旅游业范围开放性、对其他产业的依赖性等特点,使其不能独立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多元化的社会经济资源获得发展。互联网及有关应用的快速普及,为传统旅游业“提质”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机遇。本文首先根据式(1)对互联网是否促进旅游业规模及多元化进行计量检验,计量结果见表1。
旅游具有典型的移动性和异地性特征,互联网的普及,突破了时空约束,满足了旅游者了解、获取、修正旅游信息的“即时化”和“碎片化”动态需求。且随着碎片化、自由化、定制化、场景化旅游模式的兴起,“临时起意”的短时段旅游产品和服务新需求不断涌现,旅游者旅游路径和消费空间分布更多地跳出了传统的典型节点和线路空间,广泛地涉及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中民居、美食等多元化的产业要素和内容。因此,旅游业质量提升要求旅游业不断突破传统的资源框架,融合更多的产业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已不再是单纯的酒店、景区(点)等传统旅游资源,还包括广泛的浸润性旅游业元素供给体系。气候、空气、生态,乃至异质空间的宁静、乡村的风水田园、鸟叫虫鸣、荒废民居等,均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多元化旅游业元素供给内容。
从表1计量结果可看出,不论对于旅游业规模(O)而言,还是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多元化(div)而言,互联网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值,且在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说明互联网不仅在整体规模上促进了旅游业规模(O)的扩大,而且对旅游业多元化(div)发展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显示出,互联网及有关平台为多样旅游业要素提供者提供了有效的供给和整合平台,促进了旅游业边界的扩展和规模(O)的扩大。另一方面,從旅游者的角度来说,传统旅游业供给难以即时地对市场变化进行快速的反应,无法满足散客时代旅游者异质性、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需求。旅游业通过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围绕旅游者需求形成了跨行业的、生态圈式的动态合作机制,推动了其内涵及外延不断扩展。为旅游者服务的商业接待和生产要素体系日益变得开放,形成了与旅游者多元化、动态旅游需求相适应的柔性、广泛的旅游产业供给体系(div)。由此,互联网(internet)在有效提升旅游业规模(O)的同时,创新和优化了旅游业元素和业态,便捷、高效地满足了旅游者个性化需求,为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特别地,互联网加速了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元素和内容,全部或部分无摩擦地融合到旅游业中,形成了系列新型业态或产品[47]。进一步,互联网使旅游业作为实体经济和无边界产业所具有的带动性、开放性、包容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要素构成、产业范围等不断创新变化,这不仅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而且为其经营提供了扩容、升级、增值的空间,提升了旅游企业的经营绩效。鉴于此,本文在证实了互联网对旅游业规模、多元化发展的积极效应的基础上,本文将上述有关变量纳入式(6),检验互联网是否增强了旅游业发展效率。
4.2.2 互联网增强旅游业效率的计量检验
为了清晰地判断每一个因素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对internet、div等变量单独进行了检验。此外,鉴于互联网对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加入二者交互项,以捕捉二者共同效应。表2报告了本文对式(6)的计量估计检验结果,下半部分报告了各计量检验的相关统计特征。
由于本身属性以及产业链位置的不同,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等不同旅游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对象、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为旅游者提供了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了全面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效率的影响,本文根据式(6)对不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分别进行计量检验,以获取互联网对不同企业的差异性效应,计量结果见表3。
此外,为了分析不同旅游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本文在计量过程中引入HAS等旅游企业整体单位勞动力资本配置(pccs_w),从生产要素配置角度捕捉旅游企业整体要素分布情况对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一般增效机制
从表2计量结果可看出,本文关于互联网(internet)对总体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结果显示,检验式(6)中互联网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说明互联网提升了旅游企业的总体劳动生产率,增强了旅游业效率。
进一步,本文关于不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量结果而言(表3),互联网显著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且对旅行社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对星级酒店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弱。这说明,互联网有效地提升了HAS等传统旅游企业积极响应旅游者需求变化的主动性能力,成为增强旅游效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互联网颠覆和重组了旅游业既有结构,给供给侧的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传统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48],促进其从追求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向,提升了旅游企业经营绩效。国内旅游企业实践表明,旅行社依托信息系统与前台网站的整合实现了“水泥加鼠标”的经营模式[49],形成了较为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特色产品和完善的销售网络;酒店业则呈现出服务智能化、运营数据化、管理云端化以及营销社群化的发展趋势,提升了旅游者体验感和满意度。
具体说来,互联网提升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机制主要有:其一,互联网增强了基于通用技术的资产通用性与柔性化程度,提升了旅游业通用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了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其二,互联网使原有不同产业的元素进行融合,通过融合创新效应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使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利润率得到不断提高。其三,互联网减少了旅游产品和服务供需间的迂回环节与距离,降低了旅游企业的营销与交易成本,提升了旅游企业经营绩效。其四,互联网意味着旅游企业从业者必须掌握更多的生产管理知识和服务技能,这一方面给从业者带来更多的职业挑战,另一方面促进从业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变职业压力为职场动力,从而提高了旅游业从业者素质,提升了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
(2)多元化机制
关于多元化对不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量结果而言,多元化(div)显著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说明,随着旅游需求的复合性不断增强,仅由传统的、单一的产业或行业、企业难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互联网则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企业积极响应旅游者需求变化的主动性能力。具体说来,从宏观上看,互联网使旅游业系统内部以及与相关产业联系不断紧密,边界变得逐渐模糊并不断延伸。旅游及相关行业、企业、地区间原有的壁垒不断被打破,合作双赢的利益不断凸显,更好地促进了旅游业与不同产业间的合作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组织效益”,增强了旅游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从微观上看,互联网大大地拉近了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距离,提高了二者间的互动能力与效率,使其能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旅游者需求,有效降低了旅游企业营销等运营成本。此外,借助互联网,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纵向层级减少,呈现明显的扁平化发展趋势,使其可以高效地整合与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形成更具柔性化、敏捷性与精益性的旅游产品生产与服务系统,大大提升了其劳动生产率。
此外,本文表3计量结果显示,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各类型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系数均为正值,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这支持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本文关于HAS等旅游企业总体资本深化对不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效应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旅游企业整体尺度的单位劳动力资本(pccs_w)对HAS等各类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说明不同类型旅游企业要素聚集对其劳动生产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究其因,这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使旅游业更加开放,产业内部联系更加紧密,系统内外信息交流更加流畅,优化了旅游业系统的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组合,并通过高效的信息交流促进了旅游业创新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另一方是由于,在旅游者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完成游程设计和预定等行为的情况下,互联网使旅游业系统内部产生了新的竞合关系,不同类型旅游企业通过资源共享、交叉融合增强了创新力量,并在不断模仿、吸收彼此的优势的过程中提高了原有技术、组织与管理水平,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增强了旅游业效率。 但是,本文关于多元化以及互联网与多元化的交互项的计量结果显示,多元化(div)对HAS等旅游企业总体劳动生产率却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结合互联网渗透率等其他变量的联合检验结果显示而言,div、internet_div的多数系数也为负值,说明对上述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且对旅游景区(点)企业的负向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由此形成了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与此前研究结论和理论预期相符的“多元化悖论”现象[50]。
进一步的计量结果分析发现,互联网(internet)强化了多元化(div)对旅行社及星级酒店的负向影响(表3,模型(1)、模型(4)、模型(6)、模型(9)),也强化了多元化对旅游景区(点)企业的正向效应(表3,模型(11)和模型(14))。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环境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内容被纳入旅游业供给体系中,对旅行社、星级酒店等传统旅游企业经营产生了明显的分流效应。就旅行社而言,互联网(internet)对旅行社分销功能替代性的影响,打破了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传统关系,削弱了旅游社中介性垄断地位,强化了多元化的负向影响。就星级酒店而言,随着潜在供应的增加以及旅游者需求的转变,星级酒店面临着越来越的挑战。比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民宿等非标准住宿,借助互联网(internet)平台,日益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青睐的住宿选择,与星级酒店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凭借对本地生活消费市场的深入了解,民宿业围绕住宿构建差异化的消费场景,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多元化的住宿需求,对传统酒店行业形成性了强烈的竞争。而就旅游景区(点)企业而言,旅游景区(点)依靠自身旅游资源,借助互联网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各方资源谋求外延拓展,实现了产品创新和升级转型,有效地满足了旅游者需求,强化了多元化(div)對旅游景区(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表3,模型(11)(14))。
(3)密集度效应
旅游企业产出不仅是资本及劳动力等投入要素的函数,而且是其所在地区旅游业或整个地区经济环境的函数。本文关于旅游业密集度(den)的计量结果显示,互联网通过提升旅游业规模、增强旅游业经济活动密集度等路径,促进了旅游企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表2)。本文计量结果显示,在1%显著性水平上,旅游业密集度显著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且对旅行社有更大程度的影响,这与理论预期相同,显示出旅行社、星级酒店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对旅游活动密集度的依赖(表3,模型(1)、模型(4)、模型(6)、模型(9)、模型(11)、模型(14))。究其因,这一方面是由于,旅游业密集度不仅反映了旅游业内活动的密集程度,而且反映了互联网下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合作程度。基于旅游者需求衡量的旅游业密集度显示了旺盛的旅游需求,为旅游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客源供给;且旅游业密集度越高,旅游者越能通过交通成本节省、多元消费需求满足等途径获得更高的满意度,旅游企业也借此获取了良好的合作性收益,提升了其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投入要素一定的情况下,多元化产业环境中的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关联产业间存在的密切投入-产出关系,获取跨行业知识交流、服务组合所带来的外部性效应;且旅游企业通过选址于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附近,形成了选址效应,推动了该区域旅游业自组织功能式的累积循环增长,对提升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稳健性检验
5.1 内生性
式(1)和式(6)等计量检验方程是典型的基于旅游者定义的总量式函数(tourist-defined aggregate function)。互联网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外溢,实现了以旅游者需求导向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奠定了技术基础。此外,HAS等旅游企业积极与互联网融合[51],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重组业务流程,提供个性化旅游产品[52],形成了互联网时代典型的旅游企业形态,使其获得新发展空间的同时,丰富了旅游业供给体系[53]。
鉴于此,本文以互联网渗透率来衡量需求侧旅游者使用互联网程度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供给侧旅游企业对互联网及有关技术吸收和利用。考虑到这一点,前文计量检验过程忽略了供给侧旅游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所产生的内生性效应,使得计量检验结果可能是有偏的。为消除该问题,本文将滞后一期的因变量纳入计量方程,以捕捉旅游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所产生的内生性效应。具体说来,本文进一步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方法(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SYS-GMM)检验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影响,通过在计量方程中加入发展质量和生产率等变量滞后项捕捉旅游企业利用互联网产生的内生性效应,以获得稳健的计量结论。
5.2 计量结果分析
根据Bond的研究[54],本文采用系统SYS-GMM方法将水平回归方程和差分回归方程结合起来,对上述方程重新检验,以得出更为稳健的结果。相关计量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计量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旅游业规模(L.O)、多元化(L.div)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显示了旅游业质量提升过程中存在的动态性效应。在控制了旅游业规模、多元化中蕴含的内生性互联网效应后,表4计量结果显示,互联网(internet)依然对旅游业发展规模(O)和多元化(div)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表明了前文计量结果的稳健性。
表5报告了通过AR(1)、AR(2)等有关检验的计量结果。从表5估计结果来看,对于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来说,AR(2)表明一阶差分后的残差不存在二阶自相关,但是,关于旅游景区(点)企业的数据检验,却依然存在二阶自相关现象,显示出旅游景区(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机制,对互联网及相关多元化产业环境的依赖相对较弱。
表5计量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L.lp)普遍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显示了旅游业效率增强过程中存在的动态性效应。在控制了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中蕴含的内生性互联网效应后,表5计量结果显示,各类型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pccs)系数值虽然出现了下降,却依然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的作用机制。但是,对于旅行社、星级酒店和景区(点)等旅游企业来说,关于旅游企业整体单位劳动力资本(pccs_w)的系数却不具备显著性,说明HAS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更依赖于其内部单位劳动力资本配置效应,也说明了我国旅游业“增效”过程中的内生性主导机制。究其因,这主要是由于,HAS等旅游企业分别有着不同的细分市场和客户对象,在旅游者旅游方式愈益多元化和“去中介化”,且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完成游程设计和直接进行预订的情况下,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独立的提升路径和轨道。 此外,在动态机制下,多元化(div)的旅游业环境对旅行社劳动生产率效应不再显著,说明在旅游企业动态发展过程中,滞后一期的劳动生产率主导和捕捉了有关效应。而关于旅游业密集度(den)计量结果显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依然受到旅游业密集度的正向影响,显示出前文计量结果的稳健性。但是,关于旅游景区(点)企业的动态计量结果显示,相关模型均不能通过有关检验,说明对该类旅游企业而言,动态性机制较弱。这或许是由于商务客人是星级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顾客的主要组成部分,客户忠诚度较高,客户群相对稳定,其发展趋势更多地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受互联网影响的程度较弱。
6 结论
互联网驱动旅游业提质增效的过程,既是在旅游者多元需求主导情形下,以互联网及有关应用为基础驱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要素创新和拓展,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也是驱动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过程。本文结合旅游业特点和我国当前旅游统计现状构建有关指标,就互联网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以及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点)等HAS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类进行了计量检验,为解释和分析互联网对旅游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提供了实证性研究视角。本文实证结果表明,首先,互联网提升了旅游业规模,促进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多产业融合的旅游业体系的形成,形成了满足旅游者多元动态需求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业质量。其次,互联网有效地提升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此外,本文计量结果也发现,旅游业经济活动密集度有效地提升了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但是,HAS等旅游企业整体资本深化水平(pccs_w)却对旅行社等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具显著的影响效应,说明不同类型旅游企业生产要素之间并未形成明显的互动性机制。
互联网引发的系统性变革已成为旅游业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实现旅游业提质增效,也是推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根本路径之一。本文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旅游业理论,而且为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分析和设计旅游业“提质增效”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促进我国旅游业提质增效中的作用,积极响应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推动经济社会资源针对旅游者需求的精确和自由组合,形成由互联网平台引领的开放性旅游业供给体系。另一方面,要借助互联网及有关应用平台,发挥旅游业聚集效应,推动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效率的提升。此外,有关管理部门在制定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时,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吸引物要素,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而且要积极促进不同旅行社、星级酒店等旅游企业要素之间的共享与互动,提高旅游业的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实现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魏婕, 李梦, 任保平.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10):78-87. [WEI Jie, LI Meng, REN Baoping.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q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2016(10): 78-87.]
[2] 魏敏, 彭倩. 从产业附加值看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变迁[J]. 旅游学刊, 2019, 34(1):11-13. [WEI Min, PENG Qian. The quality and chang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from the value added perspective [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1):11-13.]
[3] 第43次中國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9. [The 43rd China Statistical Report on Internet Development[R]. Bejing: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2019.]
[4] 厉新建, 马蕾, 陈丽嘉. 全域旅游发展—逻辑与重点[J]. 旅游学刊, 2016, 31(9): 19-20. [LI Xinjian, MA Lei, CHEN Lijia. The development of all-for-one tourism [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9): 19-20.]
[5] CAR T, PILEPIC L, ?IMUNIC M. Mobile technologie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essons for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J]. Tourism &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5, 20(2): 207-219.
[6] LAW R, LEUNG D, AU N, et 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Evidence from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13, 54(1): 10-24.
[7] LON?ARI? D, MARKOVI? S.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Towards health tourism market[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20(2):155-170. [8] SEKULOV A.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pplied to evaluating tourism service quality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impact[J]. Journal of Software, 2012, 7(3): 2224-2230.
[9] 丁娟. 基于Web Qual体系的旅行社在线服务质量评估研究[J]. 旅游科学, 2014, 28(6):51-61. [DING Juan. A study of Web Qual based evaluation of online-service quality of travel agencies[J]. Tourism Science, 2014, 28(6):51-61.]
[10] 崔哲浩. 星级饭店内部服务质量模型、测度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 2010, 25(1): 77-81. [CUI Zhehao.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ner service quality of star-rated hotels and its measurement[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 77-81.]
[11] 陈秀琼, 黄福才.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J]. 旅游学刊, 2006, 21(9): 59-63. [CHEN Xiuqiong, HUANG Fucai. Research 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ourism growth quality in China[J]. Tourism Tribune, 2006, 21(9): 59-63.]
[12] 刘大均, 谢双玉, 逯付荣.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空间差异综合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28(8):761-763. [LIU Dajun, XIE Shuangyu, LU Frong. Spatial disparity analysis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quality in China[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2, 28(8):761-763.]
[13]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BERRY L 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processes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52(2): 35-48.
[14] 王細芳, 陶婷芳. 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实证研究——旅游业外贸竞争力之贸易实得指数的理论分析及测算[J]. 财经研究, 2011, 37(9): 91-100. [WANG Xifang, TAO Tingfa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ourism in Chin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n real trade index concerning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1, 37(9): 91-100.]
[15] 韩元军, 夏少颜, 周生辉. 中国旅游业服务质量规制与产业效率提升[J]. 财贸经济, 2011, 32(10): 127-134. [HAN Yuanjun, XIA Shaoyan, ZHOU Shenghui. Regulation of tourism service quality and improvement of industry efficiency in China[J].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 2011, 32(10): 127-134.]
[16] ZHANG X, SONG H, HUANG G Q. Touris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new research agenda[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3): 345-358.
[17] HEINONEN K, STRANDVIK T, MICKELSSON K J, et al. A customer-dominant logic of service[J].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013, 21(4): 531-548.
[18] 吕兴洋, 徐虹, 殷敏. 基于渠道权力理论的旅游供应链企业关系博弈分析[J]. 旅游学刊, 2010, 25(12): 23-27. [LYU Xingyang, XU Hong, YIN Min. A gam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ourism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annel power[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2): 23-27.]
[19] 郑四渭, 方芳. 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模型构建研究[J]. 旅游学刊, 2014, 29(2): 46-54. [ZHENG Siwei, FANG Fang.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a cluster-based virtual tourism supply chain[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2): 46-54.] [20] 吳茂英, 陆均良.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出境游客行为新特点[J]. 旅游学刊, 2016, 31(5): 5-7. [WU Maoying, LU Junliang. New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utbound tourist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5): 5-7.]
[21] 王如玉, 梁琦, 李广乾. 虚拟集聚: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J]. 管理世界, 2018, 34(2): 20-28. [WANG Ruyu, LIANG Qi, LI Guangqian. Virtual cluster: A new form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with deep integration of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al economy [J]. Management World, 2018, 34(2): 20-28.]
[22] 马跃如, 余航海. “互联网+”背景下社群旅游的兴起、特征与商业模式构建[J]. 经济地理, 2018, 38(4): 193-199. [MA Yueru, YU Hanghai.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rise, characteristics and business mode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tourism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context[J]. Economic Geography, 2018, 38(4): 193-199.]
[23] 陶卓民,薛献伟,管晶晶.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效率特征[J]. 地理学报, 2010, 65(8): 1004-1012. [TAO Zhuomin, XUE Xianwei, GUAN Jingjing.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he method of D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8): 1004-1012.]
[24] 朱承亮, 岳宏志, 严汉平, 等.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研究[J]. 旅游学刊, 2009, 24(12): 18-22. [ZHU Chengliang, YUE Hongzhi, YAN Hanping, et al.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stochastic frontline production and cost function estima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12): 18-22.]
[25] 朱顺林. 区域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比较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05 (2): 116-119. [ZHU Shunli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J].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2005 (2): 116-119.]
[26] 高帆, 石磊. 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J]. 管理世界, 2009, 25(1): 49-60. [GAO Fan, SHI Lei. Converg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provinces: 1978—2006 [J]. Management World, 2009, 25(1): 49-60.]
[27] 李海舰, 田跃新, 李文杰.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31(10): 135-146. [LI Haijian, TIAN Yuexin, LI Wenjie. Internet thinking and traditional business reengineering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4, 31(10): 135-146.]
[28] HERTOG P D, GALLOUJ F, SEGERS J. Measuring innovation in a ‘low-tech’ service industry: The case of the Dutch hospitality industry.[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11, 31(9): 1429-1449.
[29] ZHU K, KRAEMER K L, DEDRICK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yoff in e-business environment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value creation of e-busines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 21(1): 17-54. [30] BUHALIS D. Strategic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J]. Tourism Management, 1998, 19(5): 409-421.
[31] ZHAO J, HUANG W V, ZHU Z. An empirical study of e-busines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China[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8, 55(1): 134-147.
[32] ENZ C A, VERMA R. Strate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s[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12, 53(3): 187-195.
[33] 李俊霞. 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兰州为例[J]. 开发研究, 2012 (4): 126-129. [LI Junxia. Study on the new forms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12 (4): 126-129.]
[34] 张颖. 广东万绿湖生态旅游集聚区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8(4): 24-27. [ZHANG Ying.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Wanlu Lake Ecotourism Zon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14, 8(4): 24-27.]
[35] 张建忠, 孙根年. 遗址公园: 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1): 142-146. [ZHANG Jianzhong, SUN Gennian. Relic park: New industr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cultural heritage experience—A case study of three relic parks in Xi’an[J]. Human Geography, 2012 (1): 142-146.]
[36] 汪燕, 李东和. 旅游新业态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1, 11(6): 9-12. [WANG Yan, Li Donghe. A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new tourism format[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2011, 11(6): 9-12.]
[37] 张祖群, 林姗. 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基于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的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1 (S2): 143-149. [ZHANG Zuqun, LIN Shan.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capit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ijing rural tourism based on eight new format[J]. China Soft Science, 2011 (S2): 143-149.]
[38] HENDERSON J V.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86, 19(1): 47-70.
[39] 陳良文, 杨开忠. 集聚经济的六类模型: 一个研究综述[J]. 经济科学, 2006 (6): 107-117. [CHEN Liangwen, YANG Kaizhong. Six models of gathering economy: A research review[J]. Economic Science, 2006 (6): 107-117.]
[40] S?RENSEN F. The geographies of social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7, 9(1): 22-48.
[41] MCKEE D L. Growth, Development, and the Service Economy in the Third World[M]. New York and London:Praeger Publishers, 1988:2.
[42] 唐红涛, 朱晴晴, 张俊英. 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动态演化仿真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9 (3): 5-19. [TANG Hongtao, ZHU Qingqing, ZHANG Junying. Study on dynamic evolution of internet business ecologic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2019 (3): 5-19.] [43] CICCONE A, HALL R E. 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1): 54-70.
[44] YANG Y. Agglomeration densit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6): 1347-1359.
[45] 范剑勇.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 经济研究, 2006, 41(11): 72-81. [FAN Jianyo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ifference of regional labor productivity: Chinese evidence with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6, 41(11): 72-81.]
[46] 师守祥. 旅游产业高度化的本质特征: 产业融合与信息化[J]. 旅游学刊, 2012, 27(7): 3-5. [SHI Shouxiang.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ndustry altitud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7): 3-5.]
[47] 李美云. 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 旅游学刊, 2008, 23(1): 56-62. [LI Meiyun. On th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ttractions industry and cartoon industry [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1): 56-62.]
[48] 孙坚. “互联网+”时代:旅游酒店业发展的新思考[J]. 旅游学刊, 2015, 24(7): 11-13. [SUN Jian. The age of “Internet+”: A new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otel industry[J]. Tourism Tribune, 2015, 24(7): 11-13.]
[49] CHU R. What online Hong Kong travelers look for on airline/travel websi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1, 20(1): 95-100.
[50] 杨勇. 集聚密度、多样性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 兼对产业聚集理论观点的拓展研究[J]. 财贸经济, 2015, 36(2): 148-160. [YANG Yong. Agglomeration density, dviversity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J].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2015, 36(2): 148-160.]
[51] PALMER A, MCCOLE P. The virtual re-intermediation of travel servic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999, 6(6): 33-47.
[52] ?ZTURAN M, RONEY S A. Internet use among travel agencies in Turkey: An exploratory study[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 25(2): 259-266.
[53] 張朝枝, 游旺. 互联网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影响: 黄山案例研究[J]. 旅游学刊, 2012, 27(3): 52-59. [ZHANG Chaozhi, YOU Wang.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s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A case study of Huangshan[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3): 52-59.]
[54] BOND S R.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A guide to micro data methods and practice[J]. 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 2002, 1(2): 141-162.
Does Interne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Chinese Provincial Data (2004—2014) YANG Yong
(Business Schoo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The scale of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ha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 Despite this significant growth, tourism in China generally falls short of the tourists’ demand.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perform supply-side reforms to achieve higher quality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has comprehensively changed tourists’ behavior and triggered systematic chang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Internet i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promoting higher quality developments in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shift its growth model, we need to encourag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technolog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s efficiency and quality has not been studie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this empirical study defined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dimens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demand and the specific tourism development situation. A model was then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net o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ourism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of tourism statistics in China, the variabl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quality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that diversified products can effectively satisfy the tourists’ demand. This empirical research tested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q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s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ourism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et has enlarged the scale of tourism,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a diversified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which enhanced the tourism industry’s ability to meet the tourists’ diverse and dynamic demands,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Internet has also effectively increase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ourism enterprises, such as travel agencies, star-rated hotel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which indicates the efficiency of tourism developments was also enhanced effectively.
This study not only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s efficiency and quality but also provid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perspective for an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s efficiency and quality.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efficient and quality tourism practices. First,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promot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which should fully utilize the Internet and related platforms to respond to and meet the tourists’ diverse needs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Second, the Internet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platforms should be used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tourism enterprises, such as travel agencies, star-rated hotel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Policy incentive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Internet-plus” platforms built to provide a better environment and enable more people and tourism enterprises to make full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Third, we should encourage tourism destinations to use the Internet-plus strategy, which promotes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tourism industries. This strateg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novation of tourism supply elements, such as catering, accommodation, civil aviation, and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which will consequently upgrad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Keywords: Internet;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diversity; labor productivity
[責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