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珍 走得再远,家还在西藏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画的西藏大学校园中,袁秀珍迎面走来,同样如花般可爱。
  采访当天,正是她19岁生日,此时,距离她的外公王志兵跟随十八军进军西藏已经59年了。袁秀珍是十八军援藏战士的第三代,在西藏的广袤土地上,像她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不同身世与故事,也都有着相同的从小渗透在骨髓里的汉藏团结、共同建设西藏的高原情怀。
  
  珍藏着外祖父母十八军援藏证明书
  
  袁秀珍没有见过外公,却从小听着外公的故事长大。
  外公王志兵,1952随十八军进藏。当时西藏已经和平解放,在毛泽东“一边进军,一边修路”的指示下,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正式开始修建。王志兵就是其中的一员。这是中国筑路史上修得最艰巨的一条路,袁秀珍听过外公和战友修路的故事,那种艰苦似乎已经超出了她这个“90后”孩子的理解范围,更多的是直观感觉“没有东西吃,吃上一顿肉跟过年似的”,西藏已经和平解放,但是改善高原百姓的生活状况和西藏的交通条件,无疑是比解放西藏更艰苦的战斗。她也听说修路死了很多人,外公的很多战友都长眠在他们修路的地方。
  路是高原上的生命线,从当初公路,到后来民航,再到铁路,几代人为了西藏交通更发达、百姓生活更便利而奋斗着。这也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直到今天还没有打完。
  袁秀珍的外婆是四川甘孜人,藏族。两个人相识的方式是当年很流行的“组织介绍”,而且是藏汉结合。不过,似乎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妥,不管是在谈恋爱还是结婚以后,家里单位上都没有人来仔细区分一下夫妻俩谁是藏族谁是汉族,而两个人的感情好得让一众儿女都很羡慕。外公是四川人,厨艺很好,家里的生活方式也就偏汉化。
  进藏后,袁秀珍的外公一直在昌都地区东北部江达县,这一段路修通之后,他就地留下当了道班工人。一家人也就都在这里定居了。在公路上,道班的职责是值守路口和养护道路,在人口稀少的藏北高原,驱车几小时都看不到一户人家,一个道班上也只有不到二十个人,工作更是枯燥繁琐,重要性却是外人难以想象的。高原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有时遇到风雪灾害或是汽车故障,道班就成了沿途的救护站、供给所。哪个道班上的工人没有救过遇险的路人!肩负重任,虽然条件艰苦得现在人都难以想象,袁秀珍听大人们讲,外公还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养护着川藏生命线。
  “他是全区劳模,大家都夸他人好,工作认真。”因为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外公身体多病,袁秀珍还没有出生他就已经去世了。但是袁秀珍家里至今珍藏着当年两位老人进藏时,组织上颁发的十八军援藏证明书,纸页枯黄,字迹依然苍劲有力。袁秀珍时常把这两张证明书拿出来看一看,每每看到都觉得心中特别有力量。
  袁秀珍的外公外婆就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了大半辈子。后来,外公因为长期在高原缺氧地区工作,身体多病,才办理了病退回到林芝。
  
  一家人的西藏情结
  
  袁秀珍的外祖父母一共生养了7个孩子,四女三男。他们都在西藏生活了一辈子。跟着父母从小吃苦、辗转生活,可是等到他们都长大成人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和生活方式的时候,7个子女却不约而同选择了留下。他们曾经无数次想过迁到内地去生活,可是真的有了机会去内地,最终都还是回来了。
  “这是一种情结。”
  其实,一家7个子女的成长,都是在西藏与内地之间游走,选择。
  袁秀珍的大姨是一名医生。早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之后,年轻好学的她得到去山东泰安医学院进修的机会,在山东的时间里,她与内地同学一起学习、交流,沿海地区的很多先进思想都让这名年轻的西藏姑娘觉得大开眼界。直到现在已经退休,她都特别喜欢回忆那段在内地的生活,受她的影响,她的大儿子、袁秀珍的大哥也一鼓作气考入位于深圳的内地中学西藏班,读完初中,又考到上海内地班读高中,高考时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到了北京。可是,当他读完大学,大家都以为他肯定会留在内地,他却报考了公务员,回到高原之上。不过因为之前的丰富经历,让他在单位中显得格外突出,工作了一年多,就调到市里机关去了。而在西藏,有这样经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在读书的时候选择出去,学成之后的唯一愿望还是回到高原,建设西藏。
  “小姨考了师范学院,现在是一名老师,也在西藏。”
  袁秀珍的母亲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她就出生在道班上。从小跟着父母,苦不知吃了多少,可是等到工作的时候,她还是跟父母一样,到道班上接班。也在昌都、也在荒原,也是一样的艰苦寂寞、责任重大,也是一样的无怨无悔、坚守到底。
  
  骨子里还是不舍西藏
  
  2010年9月,林芝姑娘袁秀珍走进西藏大学校园,成为思想政治系的一名大一新生。
  袁秀珍出生在林芝,从小跟外婆和小姨在林芝生活。妈妈常年在道班上工作,很少回家,袁秀珍对母亲的印象更多的是电话里的声音,或是照片上的图像。但母女关系依然很亲,她没有去过妈妈工作过的道班,只是知道那里条件依然艰苦,冬天烧牛粪,要到很远的地方凿开冰窟窿取水,再一步一滑地挑水回来。
  即便是她小时候,在林芝的家也是一幢小平房,生活条件不好,外面的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根本下不去脚。
  这种艰苦袁秀珍都清楚地记在心里。虽然从小生活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林芝,爸爸也是藏族,但是她还是希望能够到内地去,看看。曾经在内地待过十几年的大哥,是她的榜样,也是她羡慕的人。因为经常在生活中,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看法和家人都不一样,“很有见识,遇事不慌张。”可是从小学起,成绩一直很优秀的袁秀珍总是遗憾地和内地班擦肩而过。家里人想把她直接送到内地去读书,一心向往的袁秀珍却又不肯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去”。
  高考报志愿,袁秀珍再次选择留在高原。西藏大学,在西藏算是一流的高等学府,她选择了2008年开办的新专业。开学后,她惊喜地发现,原来很多内地学生也开始选择到西藏来读书了,他们班里,就有河南的、四川的……学校为了方便他们交流,还把西藏生和内地生平均分配到各个班级,连安排宿舍也经过精心考虑,混排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学生。袁秀珍又觉得很高兴了。“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我们带着他们认识了西藏、了解了高原,开始他们还觉得不适应,现在都纷纷爱上了这里,想要留在西藏了。我们通过跟他们一起生活、学习,也知道了内地的很多情况,未来选择也就更理性了。”自己的选择越来越多,接触外界越来越广,袁秀珍突然发现,其实骨子里自己还是一个西藏人。
  想要真正离开,很难。
  的确,昌都、甘孜、林芝、拉萨……这些西藏自治区版图上或艰苦或美丽、或繁荣或苍凉的地区,在外人看来是神秘与向往,在袁秀珍心中却是永恒的情感寄托与责任所在。
  刚刚上大学一年级,袁秀珍还在努力追逐到内地读书上学的梦想,或许只是生活一段时间,走一走看一看,让自己的视野穿越高原雪山,到一个更开阔的地方。袁秀珍说,她最终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她希望教出好学生,让西藏越来越好。在这个“90后”的孩子眼中,家乡发展很快,当年自己家住平房,门前是一条泥土路,现在这些都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楼房和柏油路。拉萨到林芝的公路也越修越好,中午坐车出发,晚上就可以坐在家里吃晚饭了。但跟内地比差距还是很大,她把改变家乡的期望交给了自己,也交给未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