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理念下提出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创新教学,并从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创新因素,最后提出了实施创新教学的支持系统。
创新因素 教学观念 教学组织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自身提高的关键因素。把“创新”应用于教育,则会为社会培养出高起点、高素质和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进行教学观念的创新
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理念下必须创新教学观,应以培养学生素质、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来组织教学。要培养学生素质,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推崇“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始终以引路人、评判者、解说人的身份出现,应把课堂上的主要演出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用脑、用眼、用嘴去努力思考或积极表达。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实际操作的机会,不能让学生“闭关练功”。在过去许多年的计算机网络教育里,教师关起门来宣读一通理论,很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到头来,有些网络专业毕业的学生连网络设备都不认识,他们又怎样去使用和管理这些设备?又怎样进行网络管理与网络工程开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与创新人格、质疑意识与批判意识,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营造相关环境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善于以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人格。
二、进行教学组织的创新
首先,教学组织的创新,表现为教学材料组织的创新,过去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大都是以理论为主,教材里的案例或自编教材中的实验教材较少。可见,在教学过程,对教学材料的选择必须讲究,一般而言,案例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往往最受学生欢迎。其次,教学组织的创新也表现为教学方式的优化选择,在人本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不能成为自始而终的说教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而优化教学方法是知识有效传播,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法、讨论法、任务驱使法等,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再次,教学组织的创新,还表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发扬民主精神,打破“唯师独尊”的陋习意义十分重大。过去计算机行业教学过程中,出现教与学不民主和“唯师独尊”的现象,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缺乏民主观念,夫子为大、唯我先知;二是学生缺乏民主观念,不主动争取民主或盲目崇拜。教学不民主影响双方的平等沟通、交流与质疑,从而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的形成,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营造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友好、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思维,不断创新。事实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以民主精神营造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比“录放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要改变过去强逼式教学,而提倡新的兴趣激发性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事实上,任何一门课都会有几十个学时,这样,学生每周都会面临同样的知识范围,面对同样教师的脸孔,不免会有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此时,进行调整性教学,以此重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很有所必要。比方说,我们可以在此时给学生一次两到三天的出外考察或到计算机企业进行技能学习和生活体验的机会。实际上,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来说,考察也是一种学习,“见多识广”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学往往能带动学生强烈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好好把握实验教学的机会,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具体实验。此外,采取参观、观摩等教学手段,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有辅助的效果。
四、进行考核方式的创新
我们过去的惯例,往往是“一考定终身”,这里面有很多弊端,因为一次考试常常无法充分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能力,而且它会让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忽略创造力的发展。在职业教育里,我们必须形成以能力促成、素质培养、发展个性与创新为目的的考核体系,应把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素质、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在考核时,应加大对学生平时综合表现的考试力度,改变过去“平时三成,期末七成”的考核标准。具体到每一份考试试卷,应减少死记硬背性的题量与分值,加大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题量和分值。对于操作技能强的课程,如网络布线、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考核的方式可改用任务驱动情景考试,如设计一个小型网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网络硬件安装、调试及软件的设置和调试。评委也可在学生中产生,然后根据评分标准,让评委逐个打分。对于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同等重要的课程,可采取理论支撑考试(笔试) 技能操作考试(试和操作)的考核方式来进行。
要想把创新实施到位,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支持系统。首先,要让学生形成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只有教师有较强职业应用素质和开拓精神,学生才能正确、有效地指南。因此,院校应加强师资建设,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教学创新;选取既有较强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教学工作。其次,要有较优越的教学环境,优越的环境主要包括: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室的设施、设备,鼓励创新的教学政策等。师生的双向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有利于师生双方教与学积极性和兴趣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双方发现与解决新问题的机率。最后,要有方便实用的教学实践基地,包括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等。
参考文献:
[1]许晓鸣.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
[2]方跃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创新因素 教学观念 教学组织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自身提高的关键因素。把“创新”应用于教育,则会为社会培养出高起点、高素质和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进行教学观念的创新
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理念下必须创新教学观,应以培养学生素质、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来组织教学。要培养学生素质,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推崇“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始终以引路人、评判者、解说人的身份出现,应把课堂上的主要演出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用脑、用眼、用嘴去努力思考或积极表达。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实际操作的机会,不能让学生“闭关练功”。在过去许多年的计算机网络教育里,教师关起门来宣读一通理论,很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到头来,有些网络专业毕业的学生连网络设备都不认识,他们又怎样去使用和管理这些设备?又怎样进行网络管理与网络工程开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与创新人格、质疑意识与批判意识,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营造相关环境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善于以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人格。
二、进行教学组织的创新
首先,教学组织的创新,表现为教学材料组织的创新,过去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大都是以理论为主,教材里的案例或自编教材中的实验教材较少。可见,在教学过程,对教学材料的选择必须讲究,一般而言,案例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往往最受学生欢迎。其次,教学组织的创新也表现为教学方式的优化选择,在人本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不能成为自始而终的说教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而优化教学方法是知识有效传播,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法、讨论法、任务驱使法等,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再次,教学组织的创新,还表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发扬民主精神,打破“唯师独尊”的陋习意义十分重大。过去计算机行业教学过程中,出现教与学不民主和“唯师独尊”的现象,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缺乏民主观念,夫子为大、唯我先知;二是学生缺乏民主观念,不主动争取民主或盲目崇拜。教学不民主影响双方的平等沟通、交流与质疑,从而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的形成,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营造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友好、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思维,不断创新。事实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以民主精神营造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比“录放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要改变过去强逼式教学,而提倡新的兴趣激发性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事实上,任何一门课都会有几十个学时,这样,学生每周都会面临同样的知识范围,面对同样教师的脸孔,不免会有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此时,进行调整性教学,以此重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很有所必要。比方说,我们可以在此时给学生一次两到三天的出外考察或到计算机企业进行技能学习和生活体验的机会。实际上,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来说,考察也是一种学习,“见多识广”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学往往能带动学生强烈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好好把握实验教学的机会,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具体实验。此外,采取参观、观摩等教学手段,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有辅助的效果。
四、进行考核方式的创新
我们过去的惯例,往往是“一考定终身”,这里面有很多弊端,因为一次考试常常无法充分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能力,而且它会让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忽略创造力的发展。在职业教育里,我们必须形成以能力促成、素质培养、发展个性与创新为目的的考核体系,应把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素质、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在考核时,应加大对学生平时综合表现的考试力度,改变过去“平时三成,期末七成”的考核标准。具体到每一份考试试卷,应减少死记硬背性的题量与分值,加大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题量和分值。对于操作技能强的课程,如网络布线、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考核的方式可改用任务驱动情景考试,如设计一个小型网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网络硬件安装、调试及软件的设置和调试。评委也可在学生中产生,然后根据评分标准,让评委逐个打分。对于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同等重要的课程,可采取理论支撑考试(笔试) 技能操作考试(试和操作)的考核方式来进行。
要想把创新实施到位,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支持系统。首先,要让学生形成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只有教师有较强职业应用素质和开拓精神,学生才能正确、有效地指南。因此,院校应加强师资建设,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教学创新;选取既有较强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教学工作。其次,要有较优越的教学环境,优越的环境主要包括: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室的设施、设备,鼓励创新的教学政策等。师生的双向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有利于师生双方教与学积极性和兴趣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双方发现与解决新问题的机率。最后,要有方便实用的教学实践基地,包括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等。
参考文献:
[1]许晓鸣.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
[2]方跃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