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对比,其实大家都很熟悉,我们总是遇见它。比如:由于各种原因对数学一向拿手的你这次期中考试只得了70分,连同桌这一数学困难户都上了优秀。试卷一发下来,同学们都相互打听成绩,谁拿了满分,谁又是90多。某些同学在得知我的分数时,开始对我不怀好意地“关心”,将我与同桌相对比甚至冷嘲热讽。你羞愧、难过得想钻进地缝里。这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又比如:周末爸妈都有事出去了,你独自在家。到饭点了,你自信满满地准备弄个蛋炒饭。好不容易才摸索出燃气灶的点火方式,油锅热了才发现鸡蛋没有打好。慌忙中打两颗鸡蛋一不留神就炒焦了,焦黑的鸡蛋难以下咽,只能倒在垃圾桶里另想办法。你觉得泡面最简单了吧。你拿着水壶去烧水,结果水接太满,烧开后溢出来导致插座短路,电线起火吓得你魂飞魄散。慌乱灭火中却又把刚烧的水踢倒了……妈妈回家后给你煮了一碗大排面。虽然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但想起今天自己一系列的囧事,你瞬间觉得这是碗世界上最好吃的面了。吃得你泪流满面,连碗里的汤都喝得一滴不剩。这也是对比。幸福是个比较级,需要有垫底才知道自己原来身处幸福却浑然不知。
什么是对比?它是把具有明显差异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在我们写作中的对比,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有差异或矛盾的双方,设计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文本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它的作用是充分放大你所要表达的,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比的具体方法有不同的分类。今天我们主要按事物内在性质来介绍其中比较重要和常用的两种。
一、横向对比(正反对比)。把两个不同的载体组合在一起,以突出他们的性格、特征等区别的对比方法叫横向对比,也叫正反对比。这里的不同载体可以是人与人,物和物,当然也可以人与物。
比如我们写大闸蟹:很多大闸蟹一辈子都没能游出那片阳澄湖,它们离开湖泊的那一天,也可能是生命即将消失的时刻。它们满怀丰收的喜悦,耀武扬威地举着钳子以为告别了束缚,期待开始走向外面的精彩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吃客正蒸笼以待、大快朵颐。这是人与物之间的对比。通过蟹向往的自由和人类贪恋美味对比,我们会为大闸蟹可悲的结局而同情,文章多了一分讽刺的意味和人文情怀。
比如我们写春节来临: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又近了。我看着日历本一天天变薄就非常开心,因为春节又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跟爸妈回老家去过年了。可在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无数好玩好吃的时候慢慢察觉,离春节的日子越近,父亲的情绪似乎越低落。他佝偻著身子下班回来,又迈着沉重的脚步出门,沉默寡言,鬓丝添白。虽然每次面对我的时候他总是看似一阵风轻云淡地笑,然后用那只充满魔力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可我分明看到他脸上的肌肉机械地抽搐着,以及听到转身之后轻若游丝的叹息。这是对待春节来临同一件事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对于春节,小孩子的眼里是快乐的;但对于父亲,春节就意味年关将近,各种花销增大,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巧妙地表达父爱,表达父亲伟岸的人物形象。同样是亲情类的主题这样的场景比“下雨天送伞”“放学给你买炸鸡翅”“睡前给你讲故事”高明得多。
二、纵向对比(前后对比)。通过一个人或一件事前后差异形成的对比叫纵向对比,也叫前后对比。这里我们要注意,对比的载体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并以时间为线索展开。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五水共治的话题,这样时政类的作文要写好并不简单。如果单单指描写现如今治理的成果难免内容单薄,不具说服力,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对比法来写。我们可以这样写,大概的框架是:最近河堤边晨练散步的人越来越多了,面对久违的运河美景让你也忍不住拿起相机拍几张。在你定格美景的瞬间,时间切换到十年前爸妈口述的运河场景。工厂的污水“哗哗哗”地排入河中,船一开过便弥漫着一种恶臭和浓重的酸腥味,河里的水草泛滥,河水混浊,常漂浮着小动物、死鱼等各种垃圾。沿河两岸的居民成天关窗闭户,出行更是避而远之。以往场景与如今经过治理之后的另一番干净、整洁、舒适相对比水到渠成就突出了治理成效,歌颂那些为保护环境而无私奉献的人。
还比如现在二孩时代。通过爸妈对大宝的爱在生弟弟妹妹之前后的对比,从而表达自己被忽视的委屈,以及明白事情真相后懂得父母之伟大。
不难发现在运用纵向对比时我们可以采用“顺序”“倒叙”或者“插叙”的方式,以突出前后的差异。除上面所举例子之外比较经典的名家名作是鲁迅的《故乡》。其中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外貌、农村景象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农村日益贫困的现象。
对比是写作文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么好用的东西而且简单易学,你忍心拒绝吗?只要你选取最经典的相对比的载体,进行横向或纵向设计,就会展现出强大的作文魅力,巧妙地表达你的所思所想。
又比如:周末爸妈都有事出去了,你独自在家。到饭点了,你自信满满地准备弄个蛋炒饭。好不容易才摸索出燃气灶的点火方式,油锅热了才发现鸡蛋没有打好。慌忙中打两颗鸡蛋一不留神就炒焦了,焦黑的鸡蛋难以下咽,只能倒在垃圾桶里另想办法。你觉得泡面最简单了吧。你拿着水壶去烧水,结果水接太满,烧开后溢出来导致插座短路,电线起火吓得你魂飞魄散。慌乱灭火中却又把刚烧的水踢倒了……妈妈回家后给你煮了一碗大排面。虽然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但想起今天自己一系列的囧事,你瞬间觉得这是碗世界上最好吃的面了。吃得你泪流满面,连碗里的汤都喝得一滴不剩。这也是对比。幸福是个比较级,需要有垫底才知道自己原来身处幸福却浑然不知。
什么是对比?它是把具有明显差异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在我们写作中的对比,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有差异或矛盾的双方,设计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文本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它的作用是充分放大你所要表达的,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比的具体方法有不同的分类。今天我们主要按事物内在性质来介绍其中比较重要和常用的两种。
一、横向对比(正反对比)。把两个不同的载体组合在一起,以突出他们的性格、特征等区别的对比方法叫横向对比,也叫正反对比。这里的不同载体可以是人与人,物和物,当然也可以人与物。
比如我们写大闸蟹:很多大闸蟹一辈子都没能游出那片阳澄湖,它们离开湖泊的那一天,也可能是生命即将消失的时刻。它们满怀丰收的喜悦,耀武扬威地举着钳子以为告别了束缚,期待开始走向外面的精彩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吃客正蒸笼以待、大快朵颐。这是人与物之间的对比。通过蟹向往的自由和人类贪恋美味对比,我们会为大闸蟹可悲的结局而同情,文章多了一分讽刺的意味和人文情怀。
比如我们写春节来临: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又近了。我看着日历本一天天变薄就非常开心,因为春节又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跟爸妈回老家去过年了。可在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无数好玩好吃的时候慢慢察觉,离春节的日子越近,父亲的情绪似乎越低落。他佝偻著身子下班回来,又迈着沉重的脚步出门,沉默寡言,鬓丝添白。虽然每次面对我的时候他总是看似一阵风轻云淡地笑,然后用那只充满魔力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可我分明看到他脸上的肌肉机械地抽搐着,以及听到转身之后轻若游丝的叹息。这是对待春节来临同一件事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对于春节,小孩子的眼里是快乐的;但对于父亲,春节就意味年关将近,各种花销增大,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巧妙地表达父爱,表达父亲伟岸的人物形象。同样是亲情类的主题这样的场景比“下雨天送伞”“放学给你买炸鸡翅”“睡前给你讲故事”高明得多。
二、纵向对比(前后对比)。通过一个人或一件事前后差异形成的对比叫纵向对比,也叫前后对比。这里我们要注意,对比的载体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并以时间为线索展开。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五水共治的话题,这样时政类的作文要写好并不简单。如果单单指描写现如今治理的成果难免内容单薄,不具说服力,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对比法来写。我们可以这样写,大概的框架是:最近河堤边晨练散步的人越来越多了,面对久违的运河美景让你也忍不住拿起相机拍几张。在你定格美景的瞬间,时间切换到十年前爸妈口述的运河场景。工厂的污水“哗哗哗”地排入河中,船一开过便弥漫着一种恶臭和浓重的酸腥味,河里的水草泛滥,河水混浊,常漂浮着小动物、死鱼等各种垃圾。沿河两岸的居民成天关窗闭户,出行更是避而远之。以往场景与如今经过治理之后的另一番干净、整洁、舒适相对比水到渠成就突出了治理成效,歌颂那些为保护环境而无私奉献的人。
还比如现在二孩时代。通过爸妈对大宝的爱在生弟弟妹妹之前后的对比,从而表达自己被忽视的委屈,以及明白事情真相后懂得父母之伟大。
不难发现在运用纵向对比时我们可以采用“顺序”“倒叙”或者“插叙”的方式,以突出前后的差异。除上面所举例子之外比较经典的名家名作是鲁迅的《故乡》。其中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外貌、农村景象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农村日益贫困的现象。
对比是写作文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么好用的东西而且简单易学,你忍心拒绝吗?只要你选取最经典的相对比的载体,进行横向或纵向设计,就会展现出强大的作文魅力,巧妙地表达你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