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也在不断地改进,数学课堂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获取知识的智慧型课堂改进。“敏特数学”系统是一个能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的智能教学工具。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内容根据教材章节知识点安排;二是有微课与自我检测一体化的学习平台;三是有系列微课;四是能对每个学习环节的情况进行统计。
关键词:“敏特数学”;微课;数学素养
2017年我校被确定为“敏特数学”使用示范点,近年来,使用“敏特数学”的学生由少到多,参与师生都感受到了“敏特数学”对学习数学的辅助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在应用“敏特数学”构建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持久性
不论是在传统教学中还是在智慧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的主动性又来源于学生自身对学习的认可和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利用“敏特数学”的学习中,尽管有微课视频、基础练习、课中讨论、问题解决等丰富多样的素材,但仍然不能使缺乏兴趣的学生主动积极完成不同时段的学习任务。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微课视频或课件中插入与所学数学内容有关的名人名言进行理想教育。现在的大部分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如果没有理想,犹如失去导航系统的航船,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所以只有拥有了理想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2.坚持利用微课、课件渗透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比如在学“角平分线”时穿插了练习:有三条公路两两相交,现计划新建一个油库。如果要求油库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如何选择油库的位置?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知: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就是油库的位置。类似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为学生主动利用“敏特数学”学习打下了思想上的基础。
3.在微课视频或课件中穿插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钻研精神。如在学无理数时,穿插了古希腊哲学家希伯索斯因为发现并坚持存在“无理数”这一观点而献出生命的故事,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之不易的同时,也为数学家执着的探索精神所感动、震撼。不知不觉,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了很大改变,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在“敏特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加强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因会学而变得爱学
“敏特数学”的学习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与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借助课本学习相比,学习手段先进、多样,但是若不能正确、合理使用这些学习工具,也只能是忙而无效,反之,则事半功倍。为了让学生适应新学法,提高学习效率,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学生使用“敏特数学”前进行培训。为了让学生了解这款学习工具,数学老师首先在教室的白板上下载App,让学生从结构、功能方面全面了解,然后教师传授使用方法;学生亲自操作,熟悉各个程序,并反复操作,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应用“敏特数学”时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纠正,培养他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比如课前预习进行“微课视频”的学习中,教师指出:看视频之前,先浏览课本内容,找到难以理解的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观看视频,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笔记,以达到真正学会的目的。如“课中讨论”的学习中,有些学生仓促地选个答案,直接查看答案解析,也不能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利用相关视频再一次学习,并且不能及时参与到同学的交流讨论中。针对这一点,教师指出: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关键,独立思考是解题必不可少的,同学间的交流讨论是对自我理解的补充、升华。面临新的教学工具、新学法、新教法,学生唯有改变依赖老师的传授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从“知识型”转变为“智慧型”。
三、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教师根据常态化追踪学生的数据,精准了解学情,及时推送符合学情的课件、微课,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学习、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路人,学生是主角,不论在哪个环节,学什么,怎么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教师只在关键处、疑惑处、易混淆处点拨、引导。这种方式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表现充分,使每个人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优等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做综合性的拓展题或看视频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思维逐渐灵活、深刻,创新意识也会增强。学困生学得慢,学得少,但学得扎实,有收获。因为他们既可借助“敏特数学”中的微课视频,还可借助老师推送的配套课件、微课,反复去学,直到学会为止。
随着新媒體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不断改进,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加重要,唯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一般课题“应用‘敏特数学’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GS[2020]GHB4305)研究成果。
关键词:“敏特数学”;微课;数学素养
2017年我校被确定为“敏特数学”使用示范点,近年来,使用“敏特数学”的学生由少到多,参与师生都感受到了“敏特数学”对学习数学的辅助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在应用“敏特数学”构建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持久性
不论是在传统教学中还是在智慧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的主动性又来源于学生自身对学习的认可和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利用“敏特数学”的学习中,尽管有微课视频、基础练习、课中讨论、问题解决等丰富多样的素材,但仍然不能使缺乏兴趣的学生主动积极完成不同时段的学习任务。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微课视频或课件中插入与所学数学内容有关的名人名言进行理想教育。现在的大部分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如果没有理想,犹如失去导航系统的航船,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所以只有拥有了理想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2.坚持利用微课、课件渗透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比如在学“角平分线”时穿插了练习:有三条公路两两相交,现计划新建一个油库。如果要求油库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如何选择油库的位置?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知: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就是油库的位置。类似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为学生主动利用“敏特数学”学习打下了思想上的基础。
3.在微课视频或课件中穿插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钻研精神。如在学无理数时,穿插了古希腊哲学家希伯索斯因为发现并坚持存在“无理数”这一观点而献出生命的故事,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之不易的同时,也为数学家执着的探索精神所感动、震撼。不知不觉,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了很大改变,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在“敏特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加强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因会学而变得爱学
“敏特数学”的学习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与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借助课本学习相比,学习手段先进、多样,但是若不能正确、合理使用这些学习工具,也只能是忙而无效,反之,则事半功倍。为了让学生适应新学法,提高学习效率,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学生使用“敏特数学”前进行培训。为了让学生了解这款学习工具,数学老师首先在教室的白板上下载App,让学生从结构、功能方面全面了解,然后教师传授使用方法;学生亲自操作,熟悉各个程序,并反复操作,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应用“敏特数学”时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纠正,培养他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比如课前预习进行“微课视频”的学习中,教师指出:看视频之前,先浏览课本内容,找到难以理解的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观看视频,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笔记,以达到真正学会的目的。如“课中讨论”的学习中,有些学生仓促地选个答案,直接查看答案解析,也不能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利用相关视频再一次学习,并且不能及时参与到同学的交流讨论中。针对这一点,教师指出: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关键,独立思考是解题必不可少的,同学间的交流讨论是对自我理解的补充、升华。面临新的教学工具、新学法、新教法,学生唯有改变依赖老师的传授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从“知识型”转变为“智慧型”。
三、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教师根据常态化追踪学生的数据,精准了解学情,及时推送符合学情的课件、微课,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学习、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路人,学生是主角,不论在哪个环节,学什么,怎么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教师只在关键处、疑惑处、易混淆处点拨、引导。这种方式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表现充分,使每个人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优等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做综合性的拓展题或看视频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思维逐渐灵活、深刻,创新意识也会增强。学困生学得慢,学得少,但学得扎实,有收获。因为他们既可借助“敏特数学”中的微课视频,还可借助老师推送的配套课件、微课,反复去学,直到学会为止。
随着新媒體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不断改进,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加重要,唯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一般课题“应用‘敏特数学’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GS[2020]GHB43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