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指南服务老人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电脑,连上互联网,是否就能遇上真爱?英国老牌礼仪指导机构德布雷特与婚介机构合作,推出专供50岁以上用户使用的“网恋指南”,避免老人上当受骗。
  这份银发族网恋指南,建议人们在注册约会软件账户时,务必使用近照,最好是“一年内的照片”,因为“想见面就没必要误导你的约会对象”,还包括“第一条消息要轻松简短”、“最好一开始就诚实”等。指南称,照片中不应出现其他人,尤其不能有前任或比自己长得好看的朋友出现。如果自拍太难,任何路过的年轻人都能帮忙。
  《泰晤士报》一项调查显示,英国退休人群中,41%的人认为“上网”是他们最喜欢的消磨时问方式,从前一直占首位的“园艺”已退居其次。有专家分析预测认为,英国50岁以上的老人将很快取代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成为互联网主力军。
  对那些单身老人来说,“想找个伴儿”是他们上网的直接原因。“关爱老人”负责人戈登·里斯曼说:“英国老人正在经历一场革命。过去人们心目中典型的退休生活是穿着拖鞋,无所事事地晒太阳。但今天,老年人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他们更希望退休后开始生命的第二春。”
  网恋经历多了,问题随之而来。英国一位79岁退休牧师,在网上认识24岁的罗马尼亚恋人后闪婚。牧师花掉积蓄在对方家乡买楼,可惜两人半年后就离婚,牧师“人财两空”,回国后寄人篱下。一位年过六旬的退休女教师史迪威,通过婚恋网站结识肯尼亚男子埃利亚斯。两人婚后,史迪威累计资助埃利亚斯2.5万英镑,不久发现丈夫竟在各地拥有47名情妇。
  英国关注老人晚年生活的机构和专业人士普遍认为,“网恋指南”还应加入“如何引導老人在互联网上与陌生人打交道,与人友善、理智交往”等内容。
  (摘自《生命时报》2018年5月25日)
其他文献
通过运动可以锻炼食欲的“传感器”.想必大家都见过以下场面:rn在某个夏日的傍晚,一场长距离接力赛正在进行中.选手们经过10公里的赛跑,到达一个水分补给站.那里为他们准备了
期刊
西班牙中部有一个村庄叫德列韦斯,环境优美,生活惬意,但人口衰退问题让人担忧。上世纪70年代,村里有超过1200名居民,现在只剩390人,年轻人大多搬到城市,村里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德列韦斯村村长佩德罗·林孔说:“很多人并不想搬走,但是村里没有产业、没有工作,如果政府能帮助我们发展交通、招商引资,我相信这里的人口会很快回升的。”  乡村有烦恼,就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这一点,放眼世界都一样。让农业现代起
期刊
老年痴呆,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以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的名字命名,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退化,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无尊严的病症  不少人将其误以为是老年健忘症,相比起来,老年健忘是良性的部分遗忘,源于生理退行性改变,是衰老的必然结果;老年痴呆则是渐进性的全部遗忘,是病理性改变,属脑器质性疾病,引起智能减退
期刊
在加拿大,获得行医执照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再加上全民免费医疗、老龄化严重等原因,加拿大的医生严重短缺,一个电子耳蜗安装手术等待的时间甚至超过两年。  为了吸引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来工作,加拿大魁北克省开始了一项涨薪计划:所有医疗专家和全科医生的薪资平均每年涨1.4%到1.8%,有效期持续到2023年。  这份涨薪协议已经签订8年,魁北克省的医生工资达到普通工人的17倍,医生短
期刊
要到加拿大坎洛普开会。  我早早地来到西雅图国际机场,还算轻松,但也有点孤独。在指定候机处坐下,将手提的西服挂在登机口一个架子上,准备翻翻杂志,消磨时间。突然,有人叫我名字,抬眼看去,居然是我大学时一个同学,他要从西雅图到波特兰出差,和我是同一个登机口,登机时间比我迟半小时。久未联系的老朋友异地相逢,倍加喜悦。海阔天空地聊着,时间过得很快,随即我登上飞机。  飞机起飞,我谈兴未尽,还在回味刚才的许
期刊
期刊
女儿在美国上幼儿园时,园方会经常组织邀请各类专业人士给家长做“培训”,其中有一门有关儿童安全的课程让我印象深刻。  一上课,讲解员先放映一段纪录片,讲述几个家庭的父母用各种方式跟孩子传授安全知识,比如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告訴陌生人家庭住址等。然后,孩子们被“陌生人”邀请同行、吃东西、说出地址。大多数的幼儿立刻忘记父母的话,如同小羊羔一般“落入罗网”。  讲解员问:“对低龄幼儿,什么样的安全教育才有
期刊
恐怖分子突然袭击在阿富汗山区巡逻的美国士兵,时间不过两分钟.军医在对受伤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向其他士兵大喊,赶快服用以前发放的粉色药丸.该药丸含有40毫克的心得安(普萘洛
期刊
在过去没有空调,电扇也很少的年代,要度过炎炎夏天,实在难以想象。昔日高温度夏故事,在让人感受到清凉的同时,也体现出那个年代特有的温情。车间大冰块  1979年,我在草场门一家拉丝厂上班。每年夏天高温期间,车间多台飞速运转的拉丝机所产生的高温,犹如一股股热浪频频袭来。  为给车间降温,厂里先后购买数台工业用大功率落地电风扇,每天派人去武定门附近的冰库拖冰块回来。采购来的冰块,都是长方形的,洁白晶莹,
期刊
老南京50年前市场上公平交易的往事,以及对不法商贩的打击行动,虽然涉及的都是身边小买卖,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烧饼油条要达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市民的消费水平还很低,市场上没什么贵重的家用电器可卖,就是有,大家手头也没钱买。人们的生活消费,主要集中在吃、喝、穿、用等小商品的买卖上。  我印象很深的是,連老百姓每天早餐吃的烧饼、油条,有关部门也进行明码标价,还标明重量。  我住在鼓楼,旁边的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