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园梦忆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gh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寻常的一个春日下午,她和他到一家小超市购物。走到超市门外,他的鞋带忽然松开了。多年来习惯照顾他了,她不假思索地就蹲下身为他系鞋带。意外就是在那时发生的,一阵风过,在她身后,竖在超市门口的梯子突然向她倒下来。他的惊叫还没有喊出口,梯子已重重地砸在她身上。
  手术室门口,她的脸苍白似一张纸,脑后还在向外流着血。他抓着她的手,慌乱得像个无助的孩子,眼泪把镜片打得一片模糊:“季淑,你一定要挺住,你一定要挺住!”她费力地抬起头,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华,你不要着急!华,你不要着急啊……”厚重的玻璃门缓缓合上。她半抬的手却迟迟不愿意放下。
  手术台上,由于医生操作失误,她再也没有醒来。
  她叫程季淑,已故文学大师梁实秋的第一任妻子。那一年,她73岁。梁实秋71岁。风雨相伴50年后,她没能实现自己与他相伴到老的誓言,带着对他的无限牵挂,于1974年春天殁于美国西雅图。
  她走了,他的世界顷刻间坍塌,人在一夜之间老去。在她的墓前,他默然静坐,颤抖的手指轻抚墓碑上她的名字,轻声呢喃:“夕阳啊,你明天落的时候,稍微快一点吧!你的残光刺得我心痛,你既不肯不去,你就快点去罢,一线的光明刺得我心痛……”这是他写给她的第一首情诗《荷花池畔》里的诗句,也是她一生珍爱的一首诗。那时正是青春年少,他和她正在北平的昆明湖畔,赏花吟诗,流连在花前月下。
  北平宣武门外的初相遇,他激动惶惶,她落落大方。是媒酌之言,把他们牵到一起的。彼时,他是清华校园的才子,她是北平一女子学校的老师。原本对亲事怀了满腔的敌意,见面寒暄后,他才发现她不仅人长得端庄秀丽,胸中也是笔墨纵横。她喜欢画画,喜欢读诗,谈起笔墨纸砚,她是十足的行家里手;说起古今中外的名师大家,她条分缕析……
  爱情来得那样意外与突然,一向清高自负的他不知不觉坠入情网。她懂他,甚至超过他自己。在每一个面临抉择的人生十字路口,总是她首先站出来,替他选择方向。热恋之中,他接到去美国公费留学的通知,犹豫着意欲放弃,为怕别离。她却说:“真正的爱情是会经得起分离的,放心去,我在这里等你。”
  3年后,他学成归国。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他教书,她执家,他写字,她研磨。婚后的她,把工作辞掉,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他和那个家上。
  那样的幸福,却太过短暂。婚后短暂的甜蜜之后,他们面对的是长达6年分离生活——北平陷落,他和很多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怀着满腔的国恨家仇,一路辗转南下。她留在乱世中的北平,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替人浆洗衣服,找各种零碎的小事情做。因为有她在,那个家,风雨飘摇中总算支撑下来。
  再相聚,在重庆山城,半山腰那间漏风又漏雨的“雅舍”里。她拉着孩子的手,满面风尘地站在他面前。那一年,她43岁,脸上已皱纹横生。头发也白了很多,一双手被艰辛的生活磨砺得粗糙无光。不变的惟有她眼里对他的那份热烈的爱。
  拉着她的手,他的眼泪就掉下来:“对不起,这6年,让你受苦了。放心,从此以后,咱们再也不分开。”是的,再也不分开,此后风雨兼程几十年,他们真的再未分开。
  台北那栋小小的院子里,她和他静静相守,度过了平静的后半生,《槐园梦忆》是他给她的最后的礼物。很小的一本册子,那年就在台北上市,冷静舒缓的文字里,却句句是爰,字字含情。那一本小册子一时间风靡台湾。它曾赚得世人数不清的眼泪。
  那时,梁实秋这个名字,是痴情的代名词。
  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手里的《槐园梦忆》墨香犹在,他们脸上挂着的泪水还没擦干,他与另一个女子一场惊世骇俗的忘年恋已轰轰烈烈地上演。1974年底,梁实秋为《槐园梦忆》出版事宜回台,在那里,与比他年轻30岁的艺人韩青清一见钟情,飞速地坠入爱河。
  那一场爱恋,注定波折。很多读者悲愤欲绝,把他的《槐园梦忆》付之一炬。更有他的学生们,联名写信给老师,阻止那一段不为世俗接纳的恋情。
  可再多的质疑与阻挠,都无法抵挡爱情的来临。他,到底还是牵起小妻子的手,与她走过了13年的岁月。
  梁实秋,程季淑,韩菁清,提及这3个纠缠不休的名字,很多人给梁实秋的是指责。给程季淑的是同情与惋惜。逝者的心事,谁又能真正猜懂。她活着,他爱她,她亦爱他。风雨相伴50载,他们的眼里从没有装进别的爱情风景。她走了,他重新去寻求自己的新生活。她愿意不愿意,都已看不见。
  再怎么轰轰烈烈惊世骇俗的爱情往事,也经不住时光河流的冲刷。那一抹深情的绿,那一束热烈的红,在岁月的相框里,终究都要变成黑白的回忆。爱情里的生死轮回,相爱的人爱过一世又一世,海誓山盟,生生不息。那样的爱情,毕竟只在文人的想象中出现。现世里,谁还能预定谁的来生?这一世,好好爱过,已足够。
其他文献
主持人:亲爱的朋友,在你的抽屉里,你最珍惜的礼物是什么?谁送的?有什么意义?跟大家分享一下吧,重温那份心动的感觉。    讲述人:刘微,女,24岁  我收到很多礼物,有个礼物非常特别,因为收到它两年了,我却没有拆开看里面是什么。  那是出国前,爸爸塞给我一个小红包,他说里面写着一些话,让我在遇见事情,不懂得怎么处理时拿出来看一看。我当时诬对爸爸开玩笑:您怎么像个半仙?  后来,当我每次遇到难题时总
期刊
2006年度“中国十大财智人物”、“中国餐饮业十大影响力人物”的获得者张兰是个美女,也是一个新潮人物。在事业腾飞的时期,她由衷地感叹:“做女人真幸福!”    找了个好丈夫,幸运!    张兰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母亲也是大学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张兰耳濡目染的当然都是对知识的向往。不幸的是,张兰生不逢时,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里,她无法圆自己的大学梦。和大多数人一样,她按部就班
期刊
我怀疑我太太耳朵渐聋,决定考验一下她的听觉。我轻手轻脚走到她身后10米的地方。  “小兰,”我说,“你听得见我吗?”  她没有回答。  于是我移到她身后6米的地方,“小兰,”我重复说,“你听得见我吗?”  她依然没有搭腔、  我再走前到离她3米的地方,问道:“现在你能听见我吗?”  “听见,”她回答,“我这是第三次回答了,听见!”    编辑 彩衣
期刊
天仍然凉着,但头一次拎着“四样礼”去见未来老丈人的小伙子们,还是免不了冒一身汗。  我所在的办公室里就有这么一位,小伙子与女朋友的通话这两天透着忐忑和紧张,包括讨教女朋友他该梳什么发型,能不能用发泥;穿便装还是西装;能不能跟未来老丈人谈谈体育骂骂国足;能不能如实回答家中还有个妹妹正在读大一;买什么档次的烟才不会让老爷子皱眉头。除此,小伙子知道“考官”恐怕准备了一大堆刁钻问题当绊马索,就求女朋友去探
期刊
“老少恋”闪婚,浪漫背后难言轻松    2001年初,聂卫平应约到贵阳参加比赛,有位很喜欢围棋的老领导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切磋棋艺时,老领导把女儿介绍给了聂卫平,27岁的兰莉娅出水芙蓉般的美丽让聂卫平顿时有了奇妙的感觉。  兰莉娅从小就学围棋,对聂卫平一直很崇拜。她原本在上海工作,因为聂卫平要来贵阳,特意请假在家里多呆了几天。在这期间,每场围棋比赛,兰莉娅都陪在聂卫平身边,说来也奇怪,一直处于
期刊
住宅小区有个小鞋匠,已经和居民们混得很熟了,当年他被老鞋匠从乡下带出来时才17岁,现在10多年过去,都到了要讨老婆的年龄了。  小鞋匠人厚道,技术好,不仅修鞋,还会做鞋。小区居民中有特殊脚型的,都到他那儿定做鞋。别的鞋摊,从城南摆到城北,哪儿有利可图就摆到哪儿,也免不了做些缺德生意。只有小鞋匠始终坐在铁栅栏后面的小花坛边摆摊,就像用一枚鞋钉钉在那儿似的。  不过,讨老婆的事有些困难,毕竟他只是个鞋
期刊
女子新婚,最怕婆婆大人来视察,将老公刚缴械的胃,又全面俘虏过去。也许在婆婆没进门之前,老公是极挑剔的老餮,你哪怕炒菜心没用李锦记的蚝油,炒木须肉时木耳没有在沸水里焯一下,莲子银耳羹里放的是去年的桂花,他也一一能挑出错来,弄得你像学徒工见了名厨一样讪讪的。  只要婆婆一进门,老公的牙口就变硬了,胃也健旺了,五脏庙完全有了梁山好汉的气势。铁硬的大饼,看不出肉色的酱爆肉丝,成得要命的煎小鱼,连那带苦胆味
期刊
2008年10月23日中午,一名男子在四川宜宾市职业培训学院附近的山林里上吊自杀。死者名叫孙钦予,是个歌手,曾在深圳、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闯荡。靠模仿流浪歌手陈星名噪一时。一个颇有才华的草根歌手,缘何凄然自尽?    (一)    1992年,宜宾市翠屏区的孙钦予高中毕业,考入泸州医学院。在大学里,他经常抱着吉它登台一展歌喉,成为学校里闪亮的“明星”。毕业时,孙钦予的父亲因胃癌撒手人寰,孙钦予放弃在
期刊
那年春天,他陡然跌入生命的严冬:晚期鼻咽癌。医生说,他最多还有两年的时光。  他才28岁,生命的帆船还待远航。妻子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哭得死去活来,他的心境也无比悲凉:“家里一贫如洗,我走了,妻子和儿子咋过呀?一定要在离世前,为他们做点什么。”  怀着沉重的歉疚和对妻儿的至爱,他在病历背面写下了人生愿望:  1、开一家店,至少挣下10万元;  2、解决妻儿以后的生活来源问题;  3、陪爱好旅游的妻
期刊
讲事    MAXMARA为什么可以是天价大衣  如果说哪位女性想要拥有一件大衣,那当数Max Mara,大衣是女人们外出穿的东西,是她们的第一层外衣。那它究竟贵在哪里呢?因为直到现在,制造一件大衣单是工序步骤就需要170道。  一切都开始于面料,制作大衣的面料几乎都产自意大利,面料需要经过严格检查后才可以放在庞大的裁床上。先把一件大衣的裁剪程序输入电脑,再把面料真空固定,方可开始剪切,为了保持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