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用对话方式促进发展
对话是最直接和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思维过程。我们通过对话进行沟通,了解对方的心理,并且能够广泛地、大量地吸取外界的各种信息。在不断的反馈和交换中,变成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建立起新的思维模式,以此来获取最终的结果。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先叙述一下各自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都说一说,老师会给大家进行讲解。”在问的时候,我知道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面带笑容而且字正腔圆,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们开始都不敢说,后来经过鼓励,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困感。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是最活跃的因素,通过对话产生联想和启发,不但产生新的问题,并能够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师生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契合点,让问题变得不是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不再变得枯燥和难以理解。
二、利用渗透阅读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的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了要求。在教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不开展深入的研究,学生就不能品味到语言与内容的精彩。因此,我在课堂上利用阅读和品味以及想象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把握诗意阅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熏陶出美好的理想和情操。
小学课本中收录的古诗都是千古美文,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地吟诵,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在朗读的时候,古诗词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让人觉得朗朗上口,不知不觉地就深深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从而体味到文字的语言美。
比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读了一遍之后,我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场面,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朗读,注重让学生体味诗中所表达的优美场景,以及声调的变换所带来的音律感。同学们都学着电视上的书童,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朗朗的读书声配上学生们童稚的面孔和声音,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来到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之后我找出其他关于“咏柳”的名诗名句,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各人所描绘的场面不同,所蕴含的意义也就不一样。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讲述,既扩大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了祖国诗歌的丰富和文字语言的美妙,又在对比的诵读中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把自己彻底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要通过朗读来进行初步的理解。但是再美的文字,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一个符号,展现不出文字的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也曾经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同学们通过朗读展开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想象,使一部文学作品的美好都展露了出来,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巧用幽默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使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把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易于接受,还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彻底放松,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师生间的亲近感。幽默的语言能让课堂变得活泼。幽默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笑着接纳,而且印象深刻。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这篇文章的时候,通过启发,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但还是有一小部分性格孤僻的孩子沉默不已,于是我点名叫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孩子站起来,让他读描写小熊猫的句子。可能是平时锻炼得少,再加上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老师,这个孩子有些胆怯,读的声音好像蚊子叫一样,并且有些发抖,完全没有了小熊猫喜滋滋地照镜子的感觉。我假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哎呀,这只小熊猫好像有点害怕呀?我们都没有听清楚,你能再读一遍吗?”班里的同学都对他投去了善意的微笑,这个孩子也开心地笑了。笑声赶走了不安和拘谨,他又重新读了一遍,这次声音很大,一只爱美的小熊猫的形象就渐渐地跃然于眼前了。此后每当上课,我都会注重用幽默的语言去评价孩子,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至有一些内向的孩子也变得开朗了。名师于永正曾经总结过自己的经验:“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借势引导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进行经验的积累。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师在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总结中去完善并且创新,营造出一个精彩的、充满智慧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用对话方式促进发展
对话是最直接和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思维过程。我们通过对话进行沟通,了解对方的心理,并且能够广泛地、大量地吸取外界的各种信息。在不断的反馈和交换中,变成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建立起新的思维模式,以此来获取最终的结果。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先叙述一下各自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都说一说,老师会给大家进行讲解。”在问的时候,我知道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面带笑容而且字正腔圆,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们开始都不敢说,后来经过鼓励,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困感。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是最活跃的因素,通过对话产生联想和启发,不但产生新的问题,并能够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师生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契合点,让问题变得不是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不再变得枯燥和难以理解。
二、利用渗透阅读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的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了要求。在教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不开展深入的研究,学生就不能品味到语言与内容的精彩。因此,我在课堂上利用阅读和品味以及想象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把握诗意阅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熏陶出美好的理想和情操。
小学课本中收录的古诗都是千古美文,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地吟诵,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在朗读的时候,古诗词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让人觉得朗朗上口,不知不觉地就深深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从而体味到文字的语言美。
比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读了一遍之后,我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场面,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朗读,注重让学生体味诗中所表达的优美场景,以及声调的变换所带来的音律感。同学们都学着电视上的书童,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朗朗的读书声配上学生们童稚的面孔和声音,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来到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之后我找出其他关于“咏柳”的名诗名句,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各人所描绘的场面不同,所蕴含的意义也就不一样。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讲述,既扩大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了祖国诗歌的丰富和文字语言的美妙,又在对比的诵读中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把自己彻底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要通过朗读来进行初步的理解。但是再美的文字,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一个符号,展现不出文字的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也曾经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同学们通过朗读展开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想象,使一部文学作品的美好都展露了出来,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巧用幽默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使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把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易于接受,还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彻底放松,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师生间的亲近感。幽默的语言能让课堂变得活泼。幽默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笑着接纳,而且印象深刻。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这篇文章的时候,通过启发,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但还是有一小部分性格孤僻的孩子沉默不已,于是我点名叫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孩子站起来,让他读描写小熊猫的句子。可能是平时锻炼得少,再加上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老师,这个孩子有些胆怯,读的声音好像蚊子叫一样,并且有些发抖,完全没有了小熊猫喜滋滋地照镜子的感觉。我假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哎呀,这只小熊猫好像有点害怕呀?我们都没有听清楚,你能再读一遍吗?”班里的同学都对他投去了善意的微笑,这个孩子也开心地笑了。笑声赶走了不安和拘谨,他又重新读了一遍,这次声音很大,一只爱美的小熊猫的形象就渐渐地跃然于眼前了。此后每当上课,我都会注重用幽默的语言去评价孩子,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至有一些内向的孩子也变得开朗了。名师于永正曾经总结过自己的经验:“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借势引导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进行经验的积累。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师在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总结中去完善并且创新,营造出一个精彩的、充满智慧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