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中国宫庙建筑特征出发,对妈祖宫庙的建筑特征进行分析,着重探析并解读妈祖宫庙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的建筑装饰元素.认为湄洲妈祖祖庙是按照中国传统古建筑的营造法式建造,其建筑特色体现了福建地区的民俗、宗教与文化.
【机 构】
:
莆田学院 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宫庙建筑特征出发,对妈祖宫庙的建筑特征进行分析,着重探析并解读妈祖宫庙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的建筑装饰元素.认为湄洲妈祖祖庙是按照中国传统古建筑的营造法式建造,其建筑特色体现了福建地区的民俗、宗教与文化.
其他文献
南曲《山险峻》是南音传统的中滚十三腔名曲之一,其音乐结构特殊,且极具代表性,曲子中深厚的感情内涵,丰富的调式调性系统,颇富特色的润腔形式,有着极高的音乐曲体理论研究价值和音乐美学价值。分析十三腔滚门中旋律的调式调性及其转调和旋律特点、十三腔滚门的润腔和风格特点和十三腔滚门的旋律走向和音乐结构等方面对南曲《山险峻》,探究其音乐特色。
布里亚特蒙古部落是跨界而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三国境内。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锡尼河流域的东、西两岸,是中国布里亚特蒙古人驻牧聚居的地方。布里亚特蒙古部落移居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已有90余年,他们世世代代在草原上游牧,坚守着自己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传统,用民歌和氏族部落时代的集体歌舞记录历史,表达感情,传承文化。内蒙古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民歌广泛传播,久唱不衰,世代传承,至今不绝。究其原因,皆因其特殊的传承机制使然。内蒙古锡尼河流域的布里亚特蒙古人,通过家族亲缘传承、师徒授艺传承、社会民俗传
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地区编导人才培养”项目,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申请获批,是我国首个高水准民族地区舞蹈编导人才培养的项目.该项目的授课,均由国内舞蹈界著名专家及活跃在舞蹈理论前沿的学者担纲,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和背景的32名学员,参加了该项目的培训.培训以讲授教学、分组练习、交流研讨、观摩演出、实践调研、汇报演出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旨在提高民族地区舞蹈编导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舞蹈务实人才成长根基,助推民族地区舞蹈编导人才的健康成长,推动民族舞蹈艺术传承、繁荣舞蹈新作品创作,促进我国舞蹈艺术事
地方戏曲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样式,是区域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地方戏曲,成为研究的重要范式。本文基于此,首先从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三个角度剖析了皖西庐剧的生态环境,继而讨论了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皖西庐剧艺术特征,包括剧目种类繁多、锣鼓伴奏居主、风格韵味独特、润腔技巧多样等特点,从地方民俗文化、民间音乐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伦理教育文化四个维度归纳了皖西庐剧的文化特质,并对皖西庐剧的发展做了展望。
中国以血脉的代代承替达到对于生命永恒性的追求,墓葬建筑作为象征生死交替、沟通生死的场所,具有在文化层面上追求生命永恒的意味。四川清代墓葬建筑中流行装饰戏曲图像,这些图像兼具世俗娱乐、宗教祭祀、表功教化等多重语义于一体。从历史的梳理来看,它们延续了墓葬建筑的装饰传统。然而通过雕刻的手段将动态的戏曲表演转化为静止的图像,除了满足装饰和娱乐的功能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戏曲图像向生者提出一种“永恒”互动的诉求,以期延续和彰显墓主的社会责任和社群影响。
艺术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时代社会意识的产物,无论是外来传入还是本土生发,艺术总会通过不同形态和方式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人文景观的形成和器物文化的创造,在不断变迁的社会文化中显现着时代的影子,也不断跨越着“各安其分”的日本社会阶层.从日本市町文化的初步形成,到当代城市生活中进行艺术形象的创造与空间建构,如何实现“美用一体”的理想并彰显富含民族审美意趣的造物精神,是日本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在复杂的市町生活中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此中不仅需要人的主观创造,还需要艺术背后的意义世界的力量.
2019年12月,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内蒙古艺术学院为实施主体承办的“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圆满落幕.该项目力求青年动漫创作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展创作思路、提升创作技巧、加强交流互鉴.同时,了解国内外动漫业发展的新趋势,为国家民族题材动漫创作锻炼、培养并储备人才.“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始终围绕着以“工匠精神”为中心,对民族题材实施动漫化表达,朝着实现中国动漫“民族化”的道路发展前进.
人类学是伴随着殖民主义的发展而诞生的一门学科,真正具有学术规范意义上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重田野实证研究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的主要学术范式。伴随着大量艺术人类学研究著述的涌现和研究机构的相继出现,均已表明艺术人类学已成为一个得到学界公认的专门研究领域。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所讨论问题涵括学术史、学科基础理论、城市艺术田野、艺术民族志书写、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等多个话题,均系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以及当下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这些探讨对于学术发展与社会实践均具有启示意义。
构建福建省农村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的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设计18个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创新创业环境的压力、状态、响应及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在2012—2019年间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改善过程并不是稳步持续的,其优化效应不稳定.为此,提出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构建农业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改善农村双创主体融资环境等政策建议.
20世纪是中国美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方、继承与发展一直是讨论中国绘画离不开的话题。“走进敦煌”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标志性的本土美学实践,西行艺术家集群性地从敦煌艺术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理论根系,通过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建构具有民族风范的中国现代美术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走进敦煌启示并推动着敦煌传统艺术向现代美术的转化与创新,它的整体形态影响着20世纪乃至21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