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于凋败之美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一个十年未见的旧友忽然来电话,他说,他看到了我在新浪博客上的一张新照片,这照片使他感慨和心酸,使他感到岁月的无情,他希望把这张照片换掉,换成我十年前“青春靓丽”的照片。他的电话使我想到这个话题。
  在我的感觉里,青春的美的确是光洁明艳、饱满灿烂、流光溢彩的,哪怕是掺杂了情绪化或者偏执的成分,哪怕青春是愤怒的,是敌意的,它依然是美妙的、令人羡慕的。但,仅仅是羡慕而已。它似一阵清朗而飘忽的风,抚在脸颊上,可一低头就不见了;如一声或清脆、或低绵的呼唤,清晰地浮游而来,可一回眸就消散了,不见踪影,脆弱得转瞬即逝。
  在我的审美感受中还有另外一种体验——不见得“怦然”,然而的确“心动”的美。它是成熟的、内敛的甚至是沧桑的、凋败的。她的目光清澈,眼神盛满内容,眉宇间似有一种顾盼在无声倾诉;她的步履沉稳而从容,肌肤也在阅历的磨刀石上打磨过了;她的身上散发着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相混合的奇异味道,散发着由倦怠滋生出来的幸福感,由深刻的孤独演变而来的随和淡定。这综合的味道让人驻足流连,让人久不散去,甚至多年以后,在某一个怀旧伤古的初夏或者暮冬时辰,我们依然会被笼罩在一种莫名的、痛苦的想念中。
  这样一种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神韵,便美得令人心痛、令人心碎了。這样的美,美得有“毒”!
  如果说青春的美是用皮肤来表达的,是用来触摸和感知的话;那么,成熟的甚而凋败的美便是从骨头里渗透出来的,成为一种韵味,让我们感怀,让我们疼痛。除了想念,还是想念。
  据我(现有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的体验,盛开是一种美,凋败更是一种美。而且,在华美与凄美之间,我选择后者。这种倾向由来已久。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其他文献
那里没有变,一切都还是老样子。一座老屋,屋門前两张板凳,大板凳上坐着一位老人。  但是小板凳上的小女孩不见了。  老屋的旁边都是高高的大楼,唯独这座破旧不堪的老屋显得格格不入,老人的眼里也有说不出的凄凉。  小时候,小女孩因父母长期在外工作被迫搬去和老人住,她开始很不情愿呢,但后来却发现,老人比谁对她都好。  老人会带她去玩水、去爬山,会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给她。以前的她经常哭,但那几年,她就没哭过。
期刊
[导语]rn在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把文章分成记叙文、议论文等,就是从文章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分类的.所谓“抒情”,就是抒发作
期刊
[真题回放]rn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rn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期刊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着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而用不了多久,浅水
期刊
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因参加央视《百家讲坛》而知名.从2012年开始,他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系列,并边讲边撰写与故宫有关的书籍,8年时间,完成了故宫系列8
期刊
岁月悠悠,弹指一挥,触摸那盛唐的尘土,在诗的世界中走近李白,走进那月色缠绕的低头思故乡;走进那影像重叠的对影成三人;走进那放浪江面的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心灵深处,叩响
期刊
红花都需绿叶衬托,可是,为什么腊梅开花时节没有绿叶陪伴呢?rn听说在很久以前,腊梅开花时是有绿叶陪伴的,可是花儿觉得叶儿挡住了自己的美丽,因此每天对叶儿冷嘲热讽:“你们
期刊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
期刊
大雁,也称鸿雁 ,是一种大型候鸟.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雁阵飞过的景象.诗歌中的“雁”渗透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被诗人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