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诗文素养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s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是一种教育资源,流传千载的中华古诗文经典,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活水。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恰恰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这些要求。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古诗文,体验古诗文之美,提高诗文素养,促进心智的发展,从而受益终身呢?
  一、 习之成惯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时的兴趣形成比较容易,但要学生长期保持兴趣并巩固下来养成习惯,是一个难题。我们可以试着利用黑板报刊出“每周一首古诗”。早上,一进教室先开始读古诗。每堂语文课铃声一响,领读的人便往讲台上一站,带领大家一起背背古诗。孩子们不断重复,直至朗朗上口,伴着优美的节奏边读边愉快地进入下堂课的学习。每日五分鐘,每日背几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古诗文,逐渐演变成习惯。“每日早晚读三遍,每周新背诗一首。在学生与古诗“朝夕相处”下“日久生情”后,建议他们看一些《古诗文翻译》《唐诗三百首》。读着、背着,适时给学生一点知识,如句末的押韵,句中字的斟酌。当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时,就会把它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需要,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坚持不懈地追求,乐不思蜀,逐步提高自己的古诗文水平。
  二、吟之以情
  诗不是看的,而是吟的,吟诗是学诗的优秀传统方法。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最适合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学生读通、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角色,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根据古诗思想感情的基调,确定朗读的速度、预期,准确地划分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体会语言的音韵美,最终熟读成诵。古诗文的语言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将音乐、舞蹈、游戏与诵读结合起来,更具趣味性、娱乐性,也成了教学的一大特点。学生在课后经常把诵读和“跳皮筋”、“竹竿舞”、“石头剪刀布”等游戏结合起来,那些古诗中的句子就像儿歌一样脱口而出,清脆的拍掌声正好衬出文字节奏,不仅为游戏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也为诵读增添了玩乐的色彩,更给孩子们的心灵插上了快乐的翅膀,嬉戏吟诗成了学生欢乐的源泉。
  三、变之以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天生就具有好奇内驱力。年幼儿童往往有一种好奇心,使他们努力地进行智慧的探索。角色的变换是我们采取的一种主要方式,让学生变换自己的本位,除了原本的学生角色外,再去担任老师角色和评判者的角色。学生每周在完成所有的作业后,从课外古诗书里自读或从父母那里学到一首 ,在第二周的古诗课上背给学习组听。组长负责监督带领同学来学,背古诗,能当上小老师的,不管“教”得好坏,都能为自己加上三颗闪亮的红星。而其他同学对小老师进行评价,评出最佳“小老师”,获此荣誉者一律加五颗红星。对于这种方式的实行,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学生”角色使孩子们设身处地地获得了阅读的快乐,“老师”角色使孩子初尝“授人学识”的快乐,“评判者”的角色更让学生参与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尝到了学习古诗的乐趣,从而达到吟古诗、背古诗、诵古诗的目的。
  四、赏之于果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让学生受到赏识,享受成功,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而最能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的莫过于比赛时的得奖。古诗文教学中可以举行的比赛非常之多,赛读、赛背、赛写、赛画……灵活的方法极富变化,大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如赛背就有两人赛、小组赛、男女赛、限时背、接龙背,等等。此外,学生每次努力结果,我们都及时加以肯定。班级里设置了古诗积分星星栏,每背完一首古诗就能给自己加上一颗红星。对于领先的优生和进步的学生一周一表扬,一月一奖励,学期结束再进行评奖,“优秀小老师”、“古诗诵读王”、“古文小博士”、“学习进步星”,扩大评奖面,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其他文献
北京的冬天愈发地清冷,带着让人无法拒绝的盛意与急匆匆跑向宿舍赶最后一班电梯的我撞个满怀,撞得我鼻头都红了。肆虐的妖风在耳旁呼呼地刮着,孤独的路灯只有影子可以相伴。我好不容易挤上电梯,忍不住望向其他女孩,她们回馈我同样映着疲倦的眼神。很多很多个时候,我就像这样路过很多女孩和男孩。大家或许相识,或许陌生,或早或晚,因为目的地不同而最终告别。我读过很多的书,书上都告诉我:每个人都是互相独立的个体。有的人
期刊
“艾叶黄,挂门堂,堂堂户户,粽子飘香。龙舟扬,汩罗江,江江湖湖,豪情万丈。  楚辞亡,天下攘,攘攘熙熙,总见端阳。屈原殇,千古长,长长久久,英雄儿郎。”  一首《忆屈原》让人热血沸腾,又逢端阳,屈原,这个被传唱千百年的名字,这个“爱国”的同义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之间。  屈原,这位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无疑是悲壮而又伟大的。政治上的失意与屈辱没有磨灭他的爱国情思,他依然保持着“朝
期刊
姑姑家来了三位“小客人”哩!   此客人非彼客人,它们是三条小金鱼。一条是黑色的,一条是金色,还有一条是红色的,我唤它们小黑、金子、红雨。小黑全身黝黑发亮,两只大眼睛好像黑珍珠,镶嵌在那娇小的身子上,看起来可真不协调呢!金子全身金黄,头上嵌着一双微微鼓起的眼睛,骨碌碌地直转,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在探索着未知的世界;金子的鱼鳍上有金黄、乳白二色,边缘还镶着一条黑线,游起来就像薄薄的彩纱飘荡在水中
期刊
一片若隐若现的雾气飘过十里画廊,就像给阳朔的天空蒙上了一层淡白的轻纱。原本清清楚楚的山峦渐渐变得模糊不清,晴朗的天空也慢慢阴沉下来。要下雨了!路边叫卖的小贩开始收理摊点,马路上玩耍的孩子也慌忙往各自的家里跑,只有前来十里画廊观光的游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依然观赏着雨前的美景。  马路两边的山峦已从地面消失,天空也被染上了一层阴暗的淡灰色。“轰隆——”一声闷雷震撼着大地,紧接着,“唰——”倾盆大雨从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耕耘于语言的沃土。而语言文字是很奇妙的东西,他们有时乖得像一群听话的孩子,有时又嚣张怪癖难以捉摸,面对着他们,我们很难做一个指挥若定的将军,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输掉一场战役。三尺讲台之上,我们挥汗如雨,用一个语言捆绑另一个语言,用一种思想啃噬另一种思想,完全忽视了它们的生命力。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绑缚反而激发了它们的抗争力,它们四散逃逸,我们疲惫不堪,孩子眼睛里满布的疑云,就是对我们
期刊
最近读了《人民教育》2011第1期余慧娟记者写的《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一文,我的感受很深。文章针对课堂教学,分析了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即课堂文化专制、教学缺少美化、能力存在黑洞,并提出了今后教改的方向。文章认识深刻,分析详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有同感,下面仅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师个人魅力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做一个有专长的人  文章提到,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李家声讲
期刊
长期以来,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阅读观念欠缺,阅读量少,阅读能力薄弱。近日,诸暨市安华镇汤江完小举行“伙伴交流,分享阅读”系列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將学校图书室的书籍编号排序,每周定期进行图书分享交流活动,并开展了一系列阅读积累活动,比如,“课堂阅读摘记”“日有所诵”“为你读书”等,旨在让阅读在校园里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期刊
4月25日网络上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一则“紧急呼叫”招聘启事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学校一般,交通一般,待遇一般”,朴实真诚的语言老老实实地把学院的概况表述了出来,同样和这个学院气质相匹配的是对教师的要求——“没有科研要求,可以快快乐乐做学问”。这无疑是国内科研压力大、争夺功名利禄的校园圈里的一股清流,也绝对做到了返璞归真,还原了学院做学问的本质。  如今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学院都注重网络语言,甚至政
期刊
一、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汉语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朗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还要重视整体感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作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
期刊
煤炭开采是高危行业,通过不同形式和手段降低危险岗位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煤矿企业一直追求不懈的目标。安全工作是“人”的工作,仅靠行政手段很难全面奏效。安全工作也必须靠思想政治工作来支撑。在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过程中,努力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管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贴近人、教育人、感化人的特殊优势,把以人为本、亲情化、人性化管理贯穿到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当中。有效地改进和加强煤矿安全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