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宝华,男,上海人,1947年11月出生,1965年9月参加工作,197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曾任北京市委组织部副局级组织员、北京市委党群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助理巡视员等职务。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聘为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评审委员会专家。
“当我站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讲台上,给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当我站在大西洋沿岸的刚果(布)、委内瑞拉等国,为中国人投资建设的产业园区选址的时候,我总是有一种难以抑制的自豪感,我们的国家强大了!”顾宝华放下手上的书,眼神坚定地说。
善思,重视人才出良策
1980年,顾宝华被调到北京市委组织部工作。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大潮,在履职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改革发展的工作建议,发表了多篇文章,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优秀人才,知识分子工作成了组织工作的重点。通过学习研究,顾宝华陆续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提倡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要主动接近知识分子、关心爱护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知识分子的工作活力。他关注优秀青年科学家英年早逝现象、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的《关于中青年知识分子心理平衡》在《北京日报》发表并被《新华文摘》转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知识分子待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8年,顾宝华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工作,他推动的第一件事就是干部培养。“建设经开区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优秀人才。”经过深入调研思考,顾宝华提出经开区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的建议,得到领导支持。两年半时间,60名年轻干部拿到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经开区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笃学,与时俱进解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成为区域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1999年,经开区开始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为跟上形势,顾宝华购买了许多与信息化相关的专业书籍,挤出时间深入学习。他与其他领导一起,高效推进经开区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改革。网上招商谈判、网上项目跟踪管理、网上招投标、网上审批、网上认证等10多个办公自动化系统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顾宝华说:“现在看来,这些措施为经开区实现区域数字化升级、5G网络全覆盖、智慧亦庄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领导实践工作的經验,2003年,顾宝华在《中国电子商务》发表《电子政府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十个关系》一文,从管理与服务、技术与制度、专家思路与群众路线、成本投入与使用效率等10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被业界视为权威之作。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顾宝华始终信奉“困而学之、学而知之”。1995年,顾宝华的老伴突发重症肌无力病,这是医疗界公认的疑难病症。他在积极寻医问药的同时,为老伴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康复方法。如今,老伴身体已完全康复,被周围同志认为是一个奇迹。老伴常说:“宝华就是爱学,干什么、学什么、钻研什么。学习是他一生的爱好,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
务实,格物致知助发展
“激励我坚持学习、不断创新的动力就是四个字——格物致知。”顾宝华坦言。
在顾宝华的书柜里,摆放着多张照片,其中许多是他在越南、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影。2006年,顾宝华被商务部聘为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评审委员会专家。2008年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深入亚洲、非洲国家走访选址,助力越南(中国)龙江工业园和埃塞俄比亚(中国)东方工业园两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顾宝华想起2003年“非典”疫情时的往事。当时,他是经开区抗击“非典”工作临时指挥部负责人。一天夜里,他接到区内某外企主管的求助电话,企业出现发热病人,需要马上转移。疫情初期,开发区的隔离点还没建成。他紧急与有关部门协调,商讨可行办法。最终,13名发热病人及其家属很快得到妥善安置。
那次经历给顾宝华带来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后来,我参与境外投资项目时,很注意卫生防疫等风险防控,特别是在非洲、南亚一些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不高的国家和地区,更加注意做好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顾宝华说。
在党51年,顾宝华坚守党性,笃学善思,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经开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顾宝华说:“虽然我的年龄越来越大,但我共产党人的身份不会改变。活到老、学到老、创造到老,我要为国家取得更辉煌的成就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曹晓晨)
“当我站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讲台上,给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当我站在大西洋沿岸的刚果(布)、委内瑞拉等国,为中国人投资建设的产业园区选址的时候,我总是有一种难以抑制的自豪感,我们的国家强大了!”顾宝华放下手上的书,眼神坚定地说。
善思,重视人才出良策
1980年,顾宝华被调到北京市委组织部工作。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大潮,在履职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改革发展的工作建议,发表了多篇文章,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优秀人才,知识分子工作成了组织工作的重点。通过学习研究,顾宝华陆续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提倡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要主动接近知识分子、关心爱护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知识分子的工作活力。他关注优秀青年科学家英年早逝现象、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的《关于中青年知识分子心理平衡》在《北京日报》发表并被《新华文摘》转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知识分子待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8年,顾宝华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工作,他推动的第一件事就是干部培养。“建设经开区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优秀人才。”经过深入调研思考,顾宝华提出经开区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的建议,得到领导支持。两年半时间,60名年轻干部拿到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经开区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笃学,与时俱进解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成为区域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1999年,经开区开始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为跟上形势,顾宝华购买了许多与信息化相关的专业书籍,挤出时间深入学习。他与其他领导一起,高效推进经开区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改革。网上招商谈判、网上项目跟踪管理、网上招投标、网上审批、网上认证等10多个办公自动化系统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顾宝华说:“现在看来,这些措施为经开区实现区域数字化升级、5G网络全覆盖、智慧亦庄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领导实践工作的經验,2003年,顾宝华在《中国电子商务》发表《电子政府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十个关系》一文,从管理与服务、技术与制度、专家思路与群众路线、成本投入与使用效率等10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被业界视为权威之作。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顾宝华始终信奉“困而学之、学而知之”。1995年,顾宝华的老伴突发重症肌无力病,这是医疗界公认的疑难病症。他在积极寻医问药的同时,为老伴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康复方法。如今,老伴身体已完全康复,被周围同志认为是一个奇迹。老伴常说:“宝华就是爱学,干什么、学什么、钻研什么。学习是他一生的爱好,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
务实,格物致知助发展
“激励我坚持学习、不断创新的动力就是四个字——格物致知。”顾宝华坦言。
在顾宝华的书柜里,摆放着多张照片,其中许多是他在越南、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影。2006年,顾宝华被商务部聘为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评审委员会专家。2008年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深入亚洲、非洲国家走访选址,助力越南(中国)龙江工业园和埃塞俄比亚(中国)东方工业园两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顾宝华想起2003年“非典”疫情时的往事。当时,他是经开区抗击“非典”工作临时指挥部负责人。一天夜里,他接到区内某外企主管的求助电话,企业出现发热病人,需要马上转移。疫情初期,开发区的隔离点还没建成。他紧急与有关部门协调,商讨可行办法。最终,13名发热病人及其家属很快得到妥善安置。
那次经历给顾宝华带来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后来,我参与境外投资项目时,很注意卫生防疫等风险防控,特别是在非洲、南亚一些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不高的国家和地区,更加注意做好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顾宝华说。
在党51年,顾宝华坚守党性,笃学善思,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经开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顾宝华说:“虽然我的年龄越来越大,但我共产党人的身份不会改变。活到老、学到老、创造到老,我要为国家取得更辉煌的成就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