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成果对于当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这又集中体现在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上。一方面它以联系的、矛盾的观点渗透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它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之中,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之中诠释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发掘“四个全面”所蕴含的哲学智慧,能够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
关键词:四个全面;联系;矛盾;群众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01-02
“四个全面”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整体,是新常态下指导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六位一体”发展的新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事求是的实践品格,其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相互联系、协调推进的有机整体,是坚持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指出:“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1]这一总结集中揭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而动力却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改革的指引与导向,而改革则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动力促使目标实现同时对目标完成过程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目标不明,则人心不凝;人心不凝,则目标难成。新时期的改革更要不惧艰险,勇于创新,激发全社会内驱力,形成强大的动力去实现目标。其次,全面依法治国又是深化改革的保证,一方面,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的稳定有赖于有效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改革自身也必须依法进行,无法无序的改革只会带来社会动荡、人民失望。而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自身也需要改革来扫清道路,在法治进程中,“法盲”现象突出,老百姓维权意识不足,严重影响着法治社会的建设。只有通过改革把法治进程中不符合依法治国的问题逐一规范,才能使国家走上法治化轨道。再次,全面从严治党是内在支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多彩,社会更加和谐,使我们需要的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能够实现,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活得更加自由、自豪、幸福。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是核心力量,但共产党自身却出现了与其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情况,因而,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继续带领我们大步前行。
总而言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又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下才能平稳有序进行,而全面依法治国又与从严治党紧密相关,这个战略布局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步步相连的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觀点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既注重全面,又紧抓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灵活运用。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2]这一重要讲话既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进行了战略定性,又做出了具体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意愿,对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而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则是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亦即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触动“利益的奶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活力;而全面依法治国要践行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要痛下决心,“苍蝇”“老虎”一起打,从而提高党员的总体素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柱的纯洁性。只有将这几个矛盾一步步加以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望才能渐渐推进,最终顺利实现。
一言以蔽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即抓住了重点又兼顾了全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正是借助这四个方面的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夙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才能够早日实现。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基于中国现实状况提出的又反过来影响和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思维。当前,我国进入发展的新常态,这意味着我国发展进入了不同于以往的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因此顺应新常态,对新的战略思维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习近平审时度势,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对现实情况的准确把握,同时又将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而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来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意识层面的东西,是党和国家的信念,信念一经形成,便会对社会存在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指导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中国共产党拥有的信念必须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全民必须同心同德,拥有共同的信念,才能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勇往直前,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只有践行“四个全面”的要求,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才能逐一得到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实现中国梦架起了精神桥梁。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新常态下的中国各方面才能平稳运行,改革的困境才能突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各方面才能更均衡协调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这一思想是在中国大环境下孕育而出,也必将对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和实践不止一次向我们证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群众路线始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中,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牢记群众,永远不忘群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改革带来的成果,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主更加完善健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乐,使广大人民切身体会到生活在中国的幸福。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从体制机制各方面着手破除弊端,使全社会更有活力,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实惠,使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充满信心。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大依法治国的力度和广度,目的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法律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项合法权益,从而使社会风气更加清新,社会秩序更加有序,百姓生活更加放心、安心。全面从严治党则是要求党员干部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清除党内不良风气,多为百姓办正事、办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更加充满信心。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唯物史观在推进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具体运用,群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四个全面”每一方面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思想从群众利益出发,最终回归群众,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意义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愿望,体现了党中央放眼未来的大视野和大信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充实。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理论回答,是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创新性构想。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客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实践的目的是发挥人民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在大步前进的同时,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住房改革等问题既棘手又迫切,这一切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来加以克服。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形式,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着要作用。深刻理解和认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透视其包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才能更加清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才能更加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03.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25(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四个全面;联系;矛盾;群众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01-02
“四个全面”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整体,是新常态下指导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六位一体”发展的新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事求是的实践品格,其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相互联系、协调推进的有机整体,是坚持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指出:“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1]这一总结集中揭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而动力却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改革的指引与导向,而改革则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动力促使目标实现同时对目标完成过程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目标不明,则人心不凝;人心不凝,则目标难成。新时期的改革更要不惧艰险,勇于创新,激发全社会内驱力,形成强大的动力去实现目标。其次,全面依法治国又是深化改革的保证,一方面,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的稳定有赖于有效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改革自身也必须依法进行,无法无序的改革只会带来社会动荡、人民失望。而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自身也需要改革来扫清道路,在法治进程中,“法盲”现象突出,老百姓维权意识不足,严重影响着法治社会的建设。只有通过改革把法治进程中不符合依法治国的问题逐一规范,才能使国家走上法治化轨道。再次,全面从严治党是内在支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多彩,社会更加和谐,使我们需要的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能够实现,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活得更加自由、自豪、幸福。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是核心力量,但共产党自身却出现了与其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情况,因而,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继续带领我们大步前行。
总而言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又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下才能平稳有序进行,而全面依法治国又与从严治党紧密相关,这个战略布局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步步相连的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觀点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既注重全面,又紧抓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灵活运用。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2]这一重要讲话既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进行了战略定性,又做出了具体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意愿,对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而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则是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亦即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触动“利益的奶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活力;而全面依法治国要践行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要痛下决心,“苍蝇”“老虎”一起打,从而提高党员的总体素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柱的纯洁性。只有将这几个矛盾一步步加以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望才能渐渐推进,最终顺利实现。
一言以蔽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即抓住了重点又兼顾了全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正是借助这四个方面的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夙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才能够早日实现。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基于中国现实状况提出的又反过来影响和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思维。当前,我国进入发展的新常态,这意味着我国发展进入了不同于以往的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因此顺应新常态,对新的战略思维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习近平审时度势,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对现实情况的准确把握,同时又将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而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来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意识层面的东西,是党和国家的信念,信念一经形成,便会对社会存在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指导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中国共产党拥有的信念必须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全民必须同心同德,拥有共同的信念,才能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勇往直前,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只有践行“四个全面”的要求,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才能逐一得到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实现中国梦架起了精神桥梁。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新常态下的中国各方面才能平稳运行,改革的困境才能突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各方面才能更均衡协调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这一思想是在中国大环境下孕育而出,也必将对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和实践不止一次向我们证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群众路线始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中,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牢记群众,永远不忘群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改革带来的成果,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主更加完善健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乐,使广大人民切身体会到生活在中国的幸福。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从体制机制各方面着手破除弊端,使全社会更有活力,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实惠,使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充满信心。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大依法治国的力度和广度,目的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法律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项合法权益,从而使社会风气更加清新,社会秩序更加有序,百姓生活更加放心、安心。全面从严治党则是要求党员干部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清除党内不良风气,多为百姓办正事、办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更加充满信心。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唯物史观在推进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具体运用,群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四个全面”每一方面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思想从群众利益出发,最终回归群众,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意义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愿望,体现了党中央放眼未来的大视野和大信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充实。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理论回答,是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创新性构想。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客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实践的目的是发挥人民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在大步前进的同时,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住房改革等问题既棘手又迫切,这一切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来加以克服。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形式,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着要作用。深刻理解和认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透视其包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才能更加清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才能更加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03.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25(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