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又来了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句中国的古话可以用来形容智能手表的境遇:此一时非彼一时也。
  十年前,比尔·盖茨把微软的第一块“智能手表”戴到了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并四处炫耀。他宣称这款名为SPOT手表的产品可以实时在线并传送即时信息,“充满了神奇之处。”但五年过后,糟糕的销量最终让微软停售了这款由盖茨亲自发起的产品。
  时间又过了五年。就在2013年,如果你再一次来到CES—它的作用已不再那么重要,但依旧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硬件展—你会惊讶于不知从哪里又冒出来的这么多没听过的小公司,以及它们带来的各式各样的智能手表。
  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都受到了苹果的“感召”。无论是在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市场上,苹果都体现了重新定义这一市场的非凡能力。一份得到公开的、苹果在2011年递交的专利申请书显示,它们早已在开发一款类似于“电子手镯”的产品,尽管并未有任何跟智能手表相关的说明,但人们已经乐于把它视为是传说中的iWatch。
  苹果一如既往地没有就传说中的产品进行表态,但许多设计师和苹果爱好者已经相继自发地在网上放出了自己设计的iWatch概念图。
  三星公司再次体现出了它的“紧紧跟随”的市场策略。三星移动业务执行副总裁李永熙最近也表示,三星为智能手表准备了很长时间,“正全力以赴地为它做好各项准备。”
  一切忽然变得很不一样。与十年前微软的单打独斗不同,智能手表这回看起来是真的要来了。它不是什么新的发明,却获得了一种新的待遇:从未像现在这么受到关注,也更接近消费者。
  更大的不同还在于,一些新兴的小公司体现了更大的积极性。美国一家名为Allerta的公司从2009年开始就在打造智能手表,并推出了一款能连接黑莓手机的产品。2012年,它的第二代产品Pebble面世,可以与iPhone或Android手机相联,用户可以通过应用设置选择喜欢的表盘样式,通过蓝牙和震动器,Pebble能及时震动提示用户,并在它1.26英寸的E-Paper屏上显示各种信息推送和提醒。
  “我最初做智能手表只是因为我不想每次看短信、邮件或者来电的时候,人们都得从口袋里掏出手机。”Pebble产品的创始人Eric Migicovsky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总结了智能手表重新获得关注的根本原因:一个在手机、笔记本和平板之间的“中间件”市场正在出现,它是随着人们对于移动设备的认同度及黏着度的提高而觉醒的。人们每天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越来越多,使用场景也越发多样化了。
  过去十年,手机只是基础通信工具,这种对于使用场景的不挑剔特性,使智能手表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发 展。
  其实手表早就不只是用来看时间的了。如果要说最早的智能手表,可以追溯到1941年面世的Mimo Loga,虽然它没有任何电子元件,但却是第一款能够计算的手表。而电子计算器手表的出现要到34年之后,到了1980年代,手表厂商开始推出可以存储信息的原型手表。
  接下来,爱普生推出了被普遍视为是第一款计算机手表的RC-20,它能通过ROM配件加载不同的程序并在手表屏幕上运行。
  这种理念得以推进还要再过个十年。IBM在2000年推出了首款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Linux Watch,搭载8MB RAM和8MB闪存。这时候你终于可以看到更像当今这些智能手表的雏形。
  时尚和制表行业这时候扮演了领头人的角色。美国服饰品牌Fossil从2002年开始连续推出了两款Wrist PDA(腕上电脑),它们都基于当时另外的一个操作系统Palm OS,通过红外线来传输信息;TIMEX这时候也放弃了通过光学传感器与电脑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而用上了USB接线,最重要的是,一件后来我们更熟悉的东西出现了—TIMEX开始在官网上提供多款WristApp,包括游戏和健身应用。
  从这个角度看,当年的比尔·盖茨也没必要那么骄傲。但必须说的是,他的步子相当大,手表是当时微软整个SPOT(Smart Personal Object Technology)体系里的一部分,盖茨当时还带上了他的智能闹钟和咖啡机。
  盖茨对SPOT手表的寄望是,依靠微软自有的MSN Direct订阅服务,通过美国和加拿大的FM无线电频段接收无线新闻和天气信息,但这要求用户每年为订阅支付59.95美元。微软当时手握一批手表合作厂商,包括Swatch、SUUNTO以及Tissot。
  无论是对微软还是其他先行者,所有尝试都没能转化为一款畅销的电子产品。由于硬件和服务费偏贵, SPOT在2008年停售,人们在嘲笑微软的产品能力的同时也在讨论: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个玩意?
  当时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改变局面的当然是iPhone和Android,前者打开了大门,而后者把这扇门撑得更宽广了。“黑莓上瘾症”过去被用来描述那些使用智能手机—其实也就是黑莓手机的人,而现在却可以适用于很多人。
  “破茧重生”用来形容智能手表的这第二次机会显得过于沉重了,不过至少可以说“重现曙光”。这一回,冲在前面的理所当然地变成了手机厂商。
  LG、三星和索爱公司先后推出各自的手机和手表混合设备,前两者主要是能支持长时间通话。到了2010年底,索爱推出LiveView,它代表了那之后智能手表的一种典型的应用方式,就是作为一个手机助手一样存在。它们通过蓝牙和智能手机相连,在手表的屏上,你不仅可以处理通话、短信、音乐,也可以浏览来自社交网络诸如Twitter、Facebook以及RSS订阅的信息。
  就像微软最早描述SPOT手表时所说的,“跟手机和PDA不同,智能手表是让你觉察不到的信息助理。”实际上在它消亡之后,许多智能手表的目的依然如此。
  但与SPOT所处的时代不同的是,如今对一个手机助手或者说配件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了。所以这不仅让大公司得以在智能手表上延伸自己的战略,也让小公司看到了机会。   现在回到Pebble这款产品上来。“不希望人们每次铃响的时候都要掏出手机”像一个懒人的理由,但Pebble2012年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的表现说明了这个需求有多么强劲:总共有超过8.5万人为它的产品投了钱,最终它募得了1000万美元。当然Pebble与手机厂商们相比做的一个改进在于它提供了应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和一个相应的Pebble Watch AppStore,用来吸引第三方开发者贡献出更多的应用。
  关于大环境,除了移动设备的高黏度以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是硬件创新的复兴。开放的软硬件系统、成熟的制造业、便捷的融资方式,都鼓励了更多小公司参与到这轮硬件创业中。
  深圳映趣科技的创始人王小彬在2010年看到许多国外爱好者为iWatch设计的概念图时,就在考虑是否能把它们变为现实。但当时许多智能硬件还面临元件太大,工艺太粗糙的问题。
  正式成立团队和立项已经是2011年8月,王小彬看到了意大利一家公司做出的I’m watch,它同样是一个类似于Pebble的产品。无论是在电池还是屏幕方面,这款产品都有了很大改进,主板的集成度也变得更高。再加上Android系统的进步,王小彬觉得是时机了,他将要做的产品命名为InWatch。
  与I’m watch或者Pebble不同,InWatch不仅仅想做成一个智能手机配件,“我们想做的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智能终端,它也有手机配件的功能,但插上SIM卡就可以打电话,它将是一个Second Phone。”王小彬这样向《第一财经周刊》描述自己的想法。
  它们最大的困难是产品体积始终没有办法做得更小,前后试做的5款产品,都因为屏幕太大无法完成想要的外观效果而放弃。它们也有过一个德国团队帮忙设计的足够漂亮的一款外形,但是放不下所有配件。
  它们最初想把手机技术全部累加到新产品上,觉得腕表的屏幕不应该太小;但如果屏幕变大,加上过渡结构、天线,再加上其他设备比如蓝牙、WiFi、话筒,整体体积就会更大,放在手上不合适。“对于亚洲人来说,手腕只能接受不超过60毫米的宽度。”王小彬说。
  因为做不出想要的产品,王小彬在2012年4月中止了这个项目,直到4个月后才重新开始。这时候他们调整了思路,先把这个东西当纯粹的腕表来设计。既然是腕表,就可以用语言输入甚至是手势控制来代替屏幕输入,而且用户不太可能用腕表来看新闻和玩游戏,所以屏幕越做越小,从最初的2.0寸改到后来的1.8寸,一直改到现有的1.6寸。
  映趣科技营销总监陈默总结这个开发过程时说:“就是结构要向外观妥协,外观要向空间妥协,空间向性能妥协,最终要找一个平衡点。”
  InWatch同样开放了SDK,自己也专门开发一些更适合于手表的应用,包括虚拟现实(AR)类应用。他们希望自己的产品在未来会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个助理,比如能开家里的门,也更便捷地帮你完成一些事。它能投影,能无线充电,2.0版的产品还会添加更多功能。
  虽然InWatch希望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智能终端,但实际上它与三星、LG在前两年推出的手表电话的差别,更像是智能机与功能机之间的差别一样。除了打电话,前者还希望人们可以自己定义这块小设备。而与InWatch正好相反,Eric Migicovsky说他未来对Pebble的计划就是“继续聚焦在和智能手机的连接上”。
  英国的科幻小说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经在1980年代那一轮“电子手表”热中评论它是一个可笑的东西,“在其他领域,人们在努力把纯粹的数字数据转化为图表,拼命想让电脑拥有图形化显示数字的能力;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手腕上却绑着全世界最优秀的饼图展示仪器。”
  与这种纯粹的功能性观点相对的是青蛙设计公司的想法,它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智能手表为什么会被重新关注。“多亏了硬件微型化、成本下降等方面的因素,我们越来越容易把技术放进小的物体中并且让它们保持在我们身边。”青蛙设计纽约工作室的创意总监Jonas Damon说。青蛙设计公司旗下的各工作室,现在正在设计各种相应产品。
  Jonas Damon希望能从文化或者行为的角度解释这件事。“我们已经习惯于在手腕上戴手表。所以,戴一个新的、一个更有能力的设备在手腕上不需要让消费者做出太大的习惯上的改变。”他说。另一方面,手腕也是人身体上一个最为方便系戴物件的位置,人类的眼睛也很容易关注到手腕。它还是可高度活动的,可以举过头顶,还可以把手伸向远方。
  与Pebble、InWatch,以及其他希望开发更多智能手表功能的公司相比,青蛙设计公司的产品会更加专一,比如一个叫做MTA Relay的腕带,它会与地铁网路同步,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和付款服务。
  一些电子领域以外的大公司对此有相同的认识。耐克公司在过去两年内推出了两款类似的产品,其中一款叫做Sportwatch,它是耐克发现音乐在跑步这项运动中的独特地位后,与苹果合作的产物;另外一款叫做Fuelband,针对的是更广泛的群体,它可以衡量用户每天的运动量、消耗的卡路里以及步数。
  “把它划分在智能手表上并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不是为了做一个智能手表来做这个的,我们的方向是协助对跑步有兴趣的人,怎么样让他们在跑步的过程中更能享受跑步的乐趣,”耐克大中华区高级传播总监黄湘燕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而手表这个形式正好是适合的,比如它就没法运用在篮球上。”
  映趣科技现在还在对InWatch做加法,它们希望在第二代的产品中加上体感控制和语音控制,同时还要解决无线传输协议的问题,目的是做到多屏互动。
  这些计划看上去都很令人惊喜—如果它们能克服更多技术问题的话。就InWatch而言,电池就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体积所限,给到电池的空间已经不多。InWatch的解决方法是在表里放一块,在表带末端在用排线的方式多放一块。不过在它正式上市以前,没人知道这么做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现在我们还不能想象只戴一块手表出门的样子。智能手表在一段时间里,都还只是扮演一个“中间件”的角色,它还不可能完全取代手机、平板或者笔记本当中的任何一个东西。它所做的,只是弥补那些令人急促或者尴尬的手机使用场景。
  我们现在意识到,或许的确需要在手机、平板这类设备之间,拥有一个更“无缝”的设备,而手表提供了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的迫切性究竟有多少?如果仅仅只是方便接听电话或者查阅信息的话,最终会有多少人会为这样的产品掏出自己的钱包?
  这些都意味着市场份额的问题:如果忽然冒出的这么多智能手表的功能都大同小异的话,那么消费者选择自己产品的余地就变小了。除非有哪家公司足够大胆到让只有自己品牌的手机和手表才可以交换信息。
  正因为如此,在智能手表重新受到重视的这几年,人们对这种产品的理解也趋于多样化。大公司很多时候会成为潮流的一种风向标,它们有时能决定一个领域的发展,但往往也受限于本身的战略需求;而小公司、或者手机领域之外的公司的机会则在于,在此期间发现大公司所忽视,或无暇顾及的细分市场,做出独特的产品。而开放,永远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大公司都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但是还没有一家能够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智能手表的组件非常小,生态体系非常复杂,技术壁垒也是巨大的,比如电池问题,谁愿意每隔几天就给手表充次电呢?并且互动方法也尚不清楚。”Jonas Damon说。
  最后说的才是关键:所有试图进入智能手表领域的公司,它们都需要琢磨科技与时尚在这里的用武之地,为消费者提供它们从智能手机等其它设备中无法获得的价值—最好还有一些独一无二的技术。
  等到那时,我们才会越来越频繁地抬起自己的手腕,甚至不再从口袋中掏出手机。对了,这就是那个很时髦的词:可穿戴式设备。
其他文献
01你做过那么多节目,又说自己不爱抄,那么这些点子从哪里来?  所有的专业,都要不断涉猎相关行业的每个细节,看100部电影,跟看1万部片,你脑子里会想到的操作模式就会不太一样。我在台湾从无到有做过节目的量超过100个,短期内不太可能有人会超过我。当我有这样的基础的时候,而我的个性又是比较反骨的,就比较能做出“哗众取宠”的东西来。  02你早期的工作状态是很拼命的,为什么会那么拼?  会觉得不甘心,
期刊
不得不承认,遥控器是个伟大的发明,即使我们原地不动,也可以远距离地对一些东西发号施令。但从它诞生开始,另一个困扰就始终挥散不去—那就是找不到遥控器。现在,手势控制正变成一个很热的概念,在它们成为标配之前,你可以试着从这些小东西上抢个鲜。   Ubi-Camera  由日本高级媒体艺术和科学学院的科研团队研发Ubi-Camera手指相机非常小巧,使用时只要将手指插入到Ubi-Camera中,然后就想
期刊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持续调控政策的落实,住宅市场的起起落落使得许多的购房者观望情绪也渐浓。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商业地产,商业地产市场逐渐升温,一时间各种商业项目遍地开花争相斗艳,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趋势,消费者也纷纷将投资方向转移到商铺上。有调查显示,过半数的受访者也看好商业地产的投资。但业内专家提醒到:“商业地产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对资金的门槛,对开发商后期运营能力的要求都是非常
期刊
亚马逊要开始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了。  3月26日,亚马逊中国正式上线了收货自提业务。自提地点是上海市区内的上百家全家(FamilyMart)便利店,与常规的收货方式一样,除了可以事先在线支付外,也支持现金、POS机刷卡等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只是比起在家或在公司,在便利店取件还多了一道身份验证环节—在签收前,你需要向店员出示身份证,确认和订单收货人姓名一致。  亚马逊中国回复《第一财经周刊》称
期刊
美的将归还“特洛伊木马”。  4月8日,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肥三洋”)计划在安徽举行荣事达品牌回归经销商大会。“荣事达”兜兜转转了20多年,现在正打算重新开始。  荣事达品牌的新使用者合肥三洋董秘方斌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称:“品牌回归后,在一年内供应链、生产线与研发方面将共享合肥三洋已有的资源,销售渠道方面将独立新建,以维持公司旗下几个品牌的独立性。荣事达品牌的定位是高中
期刊
定期邀请顾客看电影、举办读书会以及通过邮件发送的Newsletter分享音乐节见闻,这些看上去应该是一家文艺俱乐部才会做的活动,实际举办者却是澳大利亚护肤品牌Aesop。  这是一家从来都不做广告的澳大利亚护肤品公司,甚至连店内的产品海报上也没有使用过模特,但1987年成立的Aesop被认为是护肤行业内最有前途的几个高价护肤品牌之一─Aesop的产品价格在200元至2000元不等。2011年,澳大
期刊
4年后,第一夫人还是选择了Jason Wu设计的礼服,但后者已经不知道他未来是否还能待在这件礼服诞生的地方:纽约曼哈顿35街西侧240号。  这里是纽约的Garment District(制衣区)—覆盖34街以北,42街以南,第五大道向西延伸至第九大道的整个区域。几公里之外的林肯中心,正迎来一年一度的纽约秋冬时装周。红毯和T型台的真正大本营,恰恰潜藏在这里。Garment District中的手艺
期刊
70个员工,来自2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这是总部位于北京的App数据分析公司App Annie看起来“奇怪”的团队组成。这一团队构成有助于理解App Annie的业务范围—向全球范围内的App开发者提供服 务。  创始人Bertrand Schmitt将App Annie定位成一个全球性的应用程序管家,向开发者提供App Store、Google Play和亚马逊Store全球范围内的每款应用程序的
期刊
12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讨论了那些聪颖、勤奋、愉快而谨慎的年轻人如何在精英大学中成才。有时会有人问我,从那以后学生们有什么变化。但是,我一直没有觉察到这种变化,因此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  今年我在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任教,一位名叫维多利亚·布勒的大四学生观察十分敏锐,她写了一篇论文,谈到了身处她这个年龄层的一些感触。  布勒指出,对12年前的美国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1990
期刊
如果你对疾病的判断有误,自然就开不出有效的药方—银监会就是这么想的,但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  3月27日,银监会发布公告,对中国银行业界正遍地开花的理财产品采取了整顿行动。这些理财被认为透明度极低,它们还是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告要求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并且要求公布理财产品的资金去向。  这些理财产品被设计得非常复杂,它们的宣传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