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既有改变之处也有不变之处,对期刊编辑能力的要求也有改变和不变之处.通过对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能力培养要求中变与不变之处进行探讨,阐述了媒体融合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提供更加多样性的学术信息服务和对各种新媒体平台加以利用的能力;在工作中建立运用大数据的思维习惯,有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成为复合型、全媒体型或专家型的各类编辑.此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准和编辑职业素养是不变的传统要求,要有对稿件的筛选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机 构】
:
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重庆4011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既有改变之处也有不变之处,对期刊编辑能力的要求也有改变和不变之处.通过对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能力培养要求中变与不变之处进行探讨,阐述了媒体融合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提供更加多样性的学术信息服务和对各种新媒体平台加以利用的能力;在工作中建立运用大数据的思维习惯,有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成为复合型、全媒体型或专家型的各类编辑.此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准和编辑职业素养是不变的传统要求,要有对稿件的筛选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学术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科研诚信已经成为当前令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科研诚信的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3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专业化管理缺位、作者、第三方机构、科技期刊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一步提出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科技期刊要大力促进并推动科学普及,加强对科技期刊学术论文的科研诚信建设,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发挥好科研诚信“守门人”的作用,以增加学术交流的透明度,为科研创新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知识老化速度加快,更新周期急剧缩短,对编辑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关编辑修养的话题也有了更新的内容.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面对当前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提高编辑的修养与素质对做好编辑工作至关重要.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修养与素质,从培养耐心和探索精神、建立精益求精的编辑态度、勤于总结分析、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构建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5方面进行了阐述.
引文评价具备可量化、数据易得和衍生数据多样等优点,已在学术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年来,一些知名学者、科学组织和科技出版机构纷纷质疑引文评价的合理性,使其应用价值受到巨大挑战.为了从引用行为对引用结果的影响和文献相关性差异2方面阐述传统引文数据用于学术评价的不合理性,借鉴大数据研究的思路,提出因果性引文的概念并分析其特征,从引文目的、功能、原则和传播效应4个方面论证因果性引文应用于学术评价的合理性,并以学术搜索平台Sematic Scholar为例,阐述人工智能可以依据具体引文功能不同对传统引文评价进行
通过中国知网,对2019—2020年中文科技期刊中含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446份文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用于测定和评价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面团拉伸仪法、粉质仪法和混合试验仪法的17个参数存在名称、单位和精确度使用混乱问题,应该引起重视.科技期刊编辑应加强对与面团流变学特性有关的国家标准GB/T 14614—2019、GB/T 14615—2019和GB/T 37511—2019的学习,掌握其规定和要求,并通过网站、期刊补白等途径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读者和作者,以促进科技期刊中相关参数的规范化使用.
分类法是天文学中常用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恒星、星系等领域的研究中,但目前在行星领域尚无一个完善的分类体系.回顾了行星形成理论模型的构建历程及其不足;总结了系外行星的搜寻结果及其参数分布特点;介绍了目前在行星分类方面的研究背景、进展与局限;为涵盖更多的系外行星族群,提出结合对原行星盘的射电观测,扩充理论研究及分类框架构建的样本;最后介绍了最新一代及规划中的大型观测设备在系外行星方面的观测能力与科学目标.
本文在介绍量子计算机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学界围绕量子计算机是革命还是炒作呈现出积极的乐观派与理性的谨慎派两种不同的态度,并深入探讨了双方围绕量子计算机的激烈争论,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模拟实验设备是不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能否完全取代经典计算?量子计算机何时能实现?指出面对量子计算机,学界应该更加理性对待,谨慎避免炒作.
射电干涉仪通过获取同一天体的信号到达多台射电天线的时间延迟来实现信号相关,并由此组成高角分辨率的射电望远镜,在天体的精细成图以及高精度定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射电干涉仪观测中,大气中的湿性成分——水汽,造成与天体位置和结构无关的额外延迟,具有变化快、规律性低的特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模型,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校正.水汽辐射计是测量大气中水汽含量的重要观测设备,可用于校正水汽引起的时延,纠正射电干涉的相位波动.相比于其他水汽探测方法,水汽辐射计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介绍了水汽辐射计的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在国内外射电
宇宙黎明和再电离信号探测是目前运行以及即将建成的低频射电阵列(如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er array,SKA)的首要科学目标之一.红移z=6~27时期的HI超精细能级跃迁产生的21 cm辐射是进行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时期探测的最直接而有效的工具,通过探测HI的21 cm信号可以描绘出宇宙第一代发光天体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研究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主要介绍近年来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方向的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在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时期探测中关于前景去除、数据处理方法等相关问题,以及低频射
近期,引力波探测揭示了诸多超乎意料的双星并合事件,显然对于“双星演化”这个最基础的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解仍然有很大欠缺.弥补这个缺陷的努力不能仅局限于依赖双星并合这样的稀缺瞬时事件,必须同时寻找其他独立的、更适合长时间观测的线索和现象.Thorne-?ytkow Ob jects(简称T?O)作为假想的、在红巨星或红超巨星内部沉入一个衰退的中子核的奇妙天体,即是能够帮助理解双星演化的一个绝佳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上统述大质量T?O的结构与演化;然后主要介绍大质量T?O在观测上的相关发现,尤其是在小麦哲伦星云中的
作为年际尺度最强的气候变率,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发生对全球天气-气候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也与地球自转变化和大气角动量(AAM)的年际信号密切相关.基于1962年1月―2021年1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集(R1),进行大气角动量函数计算,并将其与同时段年际分量的日长变化(?LOD)数据以及表征ENSO的海洋尼诺指数(ONI)和南方涛动指数(SOI)资料相对比:通过互相关分析和小波变换等统计方法分析了ENSO,AAM,?LOD的关联性,并给出相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