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大洼县饮水安全调查现状为起点,结合大洼县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大洼县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洼县饮水安全工程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主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大洼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大辽河下游入海口末端,辽东湾东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是辽宁省15个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县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7′-122°20′,北纬40°39′-41°09′。东部和东南部边界为大辽河,与海城市、营口市隔河相邻;南部濒临渤海辽东湾;西部边界为辽河,与盘山县相邻;北部与盘锦市区接壤。
2008年饮水安全调查评估,大洼县由10个镇、5个乡、一个开发区、一个管委会组成。
大洼县总土地面积为252.5万亩,总人口391,517人,其中农村人口为343,342人,农业劳动力17.6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2.0亿元。(2003年现价),其中工业总产值106,320万元,农业总产值356,427万元。2004年粮食总产量4.30亿公斤,其中水稻总产值4.17亿公斤,年人均纯收入3981元。
到2004年底大洼县总人口为391,517人,农村总人口为343,342人,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为322,522人(其中供水到户人口为321,145人,集中供水点人口为1,377人),全县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3.3%。饮水安全及基本安全人数175,746人,不安全人口数167,596人,其中氟超标30,158人,苦咸水21,477人,其它饮用水超标25,754人,水量不达标59,462人,我县饮水安全普及率为60.1%。
大洼县农村自来水水源大部分来自地下1000多米以下深层地下水,大部分采用集中供水方式,由水泵提水进入储水池,在储水池中沉淀、放气后再加压集中输送给用户。在加压中对边远村屯进行二次加压。全县有集中供水方式的受益人口322,522人,其中供水到户人口为321,145人,集中供水点人口为1,377人。自来水普及率为93.9%。
二、饮水不安全分布与成因
2.1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1)饮用高氟水人数、危害、分布及其成因
饮用水质氟超标人口:30,158人。主要原因是水源水井水质及水源污染问题。其中田庄台1号井和2号井含氟超标,属于水源问题,另外氟超标还有西安、荣兴,都属于水源污染问题。长期饮用氟超标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
2)饮用苦咸水人数、危害、分布及其成因
饮用苦咸水人口:21,477人。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源井水质及浅层地下水井问题。其中东风镇水井中的水颜色发黄、浑浊,放置一段时间出现大量的沉淀物,口感苦涩,而二界沟深水井也是苦咸水难以饮用,其它苦咸水还有唐家。长期饮用导致喂肠功能紊乱造成免疫力低下、浑身无力,对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3)其他饮水水质问题人数、危害、分布及其成因
其他饮水水质问题人口:25,754人。主要是因为大洼县深水井提取的皆为上第三系水,有的井含铁量严重超标,其中东风镇的1号井(2号、3号井已报废)水质发黄,化验报告中铁为3.2mg/L,明显超标,还有新兴镇含铁竟高达5.6mg/L,铁锈附在水管内壁,水管内径变细,导致供水量不足,卫生化验部门已建议停止使用该井。
2.2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用水不方便的问题
大洼县农村饮水安全生活用水量不足的人数总计为59462人,在各乡镇都普遍存在,典型的农场还有王家、新开、唐家。
主要成因是由于大洼县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是在80年代修建,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大部分水源井出现了严重老化现象,导致新开、东风的四口井报废,其余的井出水量低,水质差。例如王家农场的深水井建于1974年,已运行了31年,属于超期服役的报废井。另外,大洼县属于沿海地区,浅层地下水为苦咸水,侵蚀管道,致使输水管道老化严重,许多地方已出现跑、冒、渗、漏现象,所以日供水量除工业用水外,未端供水严重不足,人均饮水达不到生活用水标准,有的半夜起来接水,有的用小水泵安在自家水管未端提水,有的实在没水只能到别的家去挑水,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是导致大洼县用水量不达标人口偏高的主要原因。更严重的是在供水间歇期间,造成脏水进入输水管线中,造成味咸、浑浊,氯化物和大肠肝菌严重超标,人饮用之后,出现身体不适,坏肚子、免疫力低下的普遍现象。
三、大洼县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要问题
3.1大洼县水源工程存在问题
大洼县缺水原因应归纳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
1)资源性缺水是因为我县建成集中供水时间比较早,从1974年王家乡建立第一个集中供水开始,余下大部分乡镇的集中供水设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建成,至今已运行了二十余年,供水工程都已超出设计年限,水源井因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出水量不足。
2)工程性缺水是因为深水井超期服役,井壁断裂、漏砂等老化严重,出水量低;另外管网运行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同样也超出设计年限,老化现象严重,跑、冒、渗、漏等严重地浪费了水资源。
3.2大洼县供水管网工程存在问题
大洼县属于滨海地区,土壤属于盐渍土,对井及管网的腐蚀作用十分明显,加之大洼县地区地下水温高(出井水温为43℃),加快了井及管道的老化速度,致使早期修建的深水井井壁漏砂严重,出水量低。比如王家乡深水井74年建成,至今已运行了31年,属于超期服役的报废井。同样大部分管网至今已运行了二十余年,加之当时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今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乡镇规划不断完善,人口不断增加,原来的管网管径细,出水量低,满足不了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需求。另外经过这二十多年的腐蚀、氧化,大部分管网已严重老化,不抗水压,跑、冒、渗、漏现象十分严重,形成东边刚补西边又漏的现象,这在大洼县来说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因为管道渗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造成未端供水严重水足,有的只能到有水的人家去挑水,有的在自家水管未端用水泵抽水,有的只好在院内打口小井,重新饮用苦咸水。新开镇、唐家乡等地区的群众为此而多次上访,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在供水间歇期间,管内出现负压,造成管外的脏水进入输水管道,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人饮用之后出现身体不适、坏肚子、免疫力低下等普遍现象。例如:1993年唐家乡西张家一养鸡专业大户,因自来水供应不足,给鸡饮用浅层地下水,导致两万只种鸡和鸡雏全部死亡,使养鸡场倒闭;1998年4月初,由于管网老化,漏点较多,污染源进入管网,造成大洼镇的良种、西青两村共240人患甲肝,国家直接赔偿70多万元的严重后果; 2004年荣兴乡因管网多处崩漏,脏水进入管网,使自来水无法饮用,乡政府及时组织人员往各家各户送水,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2005年春节期间,田庄台镇管道崩漏,脏水进入管网,造成春节期间无水可用,人们为饮水而奔忙,无心过节,给人们在精神上和精力上造成很大的影响。
3.3大洼县饮水安全技术与管理存在问题
(1)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方面问题
水质监测方面缺少日常检验设备和监测人员,水质监测工作只能用肉眼观测可见物、浑浊度简单的物理指标,不能对PH值、细菌学指标提供科学的化验数据结果,同时,水质净化设施配套不全。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主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大洼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大辽河下游入海口末端,辽东湾东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是辽宁省15个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县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7′-122°20′,北纬40°39′-41°09′。东部和东南部边界为大辽河,与海城市、营口市隔河相邻;南部濒临渤海辽东湾;西部边界为辽河,与盘山县相邻;北部与盘锦市区接壤。
2008年饮水安全调查评估,大洼县由10个镇、5个乡、一个开发区、一个管委会组成。
大洼县总土地面积为252.5万亩,总人口391,517人,其中农村人口为343,342人,农业劳动力17.6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2.0亿元。(2003年现价),其中工业总产值106,320万元,农业总产值356,427万元。2004年粮食总产量4.30亿公斤,其中水稻总产值4.17亿公斤,年人均纯收入3981元。
到2004年底大洼县总人口为391,517人,农村总人口为343,342人,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为322,522人(其中供水到户人口为321,145人,集中供水点人口为1,377人),全县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3.3%。饮水安全及基本安全人数175,746人,不安全人口数167,596人,其中氟超标30,158人,苦咸水21,477人,其它饮用水超标25,754人,水量不达标59,462人,我县饮水安全普及率为60.1%。
大洼县农村自来水水源大部分来自地下1000多米以下深层地下水,大部分采用集中供水方式,由水泵提水进入储水池,在储水池中沉淀、放气后再加压集中输送给用户。在加压中对边远村屯进行二次加压。全县有集中供水方式的受益人口322,522人,其中供水到户人口为321,145人,集中供水点人口为1,377人。自来水普及率为93.9%。
二、饮水不安全分布与成因
2.1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1)饮用高氟水人数、危害、分布及其成因
饮用水质氟超标人口:30,158人。主要原因是水源水井水质及水源污染问题。其中田庄台1号井和2号井含氟超标,属于水源问题,另外氟超标还有西安、荣兴,都属于水源污染问题。长期饮用氟超标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
2)饮用苦咸水人数、危害、分布及其成因
饮用苦咸水人口:21,477人。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源井水质及浅层地下水井问题。其中东风镇水井中的水颜色发黄、浑浊,放置一段时间出现大量的沉淀物,口感苦涩,而二界沟深水井也是苦咸水难以饮用,其它苦咸水还有唐家。长期饮用导致喂肠功能紊乱造成免疫力低下、浑身无力,对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3)其他饮水水质问题人数、危害、分布及其成因
其他饮水水质问题人口:25,754人。主要是因为大洼县深水井提取的皆为上第三系水,有的井含铁量严重超标,其中东风镇的1号井(2号、3号井已报废)水质发黄,化验报告中铁为3.2mg/L,明显超标,还有新兴镇含铁竟高达5.6mg/L,铁锈附在水管内壁,水管内径变细,导致供水量不足,卫生化验部门已建议停止使用该井。
2.2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用水不方便的问题
大洼县农村饮水安全生活用水量不足的人数总计为59462人,在各乡镇都普遍存在,典型的农场还有王家、新开、唐家。
主要成因是由于大洼县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是在80年代修建,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大部分水源井出现了严重老化现象,导致新开、东风的四口井报废,其余的井出水量低,水质差。例如王家农场的深水井建于1974年,已运行了31年,属于超期服役的报废井。另外,大洼县属于沿海地区,浅层地下水为苦咸水,侵蚀管道,致使输水管道老化严重,许多地方已出现跑、冒、渗、漏现象,所以日供水量除工业用水外,未端供水严重不足,人均饮水达不到生活用水标准,有的半夜起来接水,有的用小水泵安在自家水管未端提水,有的实在没水只能到别的家去挑水,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是导致大洼县用水量不达标人口偏高的主要原因。更严重的是在供水间歇期间,造成脏水进入输水管线中,造成味咸、浑浊,氯化物和大肠肝菌严重超标,人饮用之后,出现身体不适,坏肚子、免疫力低下的普遍现象。
三、大洼县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要问题
3.1大洼县水源工程存在问题
大洼县缺水原因应归纳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
1)资源性缺水是因为我县建成集中供水时间比较早,从1974年王家乡建立第一个集中供水开始,余下大部分乡镇的集中供水设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建成,至今已运行了二十余年,供水工程都已超出设计年限,水源井因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出水量不足。
2)工程性缺水是因为深水井超期服役,井壁断裂、漏砂等老化严重,出水量低;另外管网运行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同样也超出设计年限,老化现象严重,跑、冒、渗、漏等严重地浪费了水资源。
3.2大洼县供水管网工程存在问题
大洼县属于滨海地区,土壤属于盐渍土,对井及管网的腐蚀作用十分明显,加之大洼县地区地下水温高(出井水温为43℃),加快了井及管道的老化速度,致使早期修建的深水井井壁漏砂严重,出水量低。比如王家乡深水井74年建成,至今已运行了31年,属于超期服役的报废井。同样大部分管网至今已运行了二十余年,加之当时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今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乡镇规划不断完善,人口不断增加,原来的管网管径细,出水量低,满足不了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需求。另外经过这二十多年的腐蚀、氧化,大部分管网已严重老化,不抗水压,跑、冒、渗、漏现象十分严重,形成东边刚补西边又漏的现象,这在大洼县来说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因为管道渗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造成未端供水严重水足,有的只能到有水的人家去挑水,有的在自家水管未端用水泵抽水,有的只好在院内打口小井,重新饮用苦咸水。新开镇、唐家乡等地区的群众为此而多次上访,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在供水间歇期间,管内出现负压,造成管外的脏水进入输水管道,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人饮用之后出现身体不适、坏肚子、免疫力低下等普遍现象。例如:1993年唐家乡西张家一养鸡专业大户,因自来水供应不足,给鸡饮用浅层地下水,导致两万只种鸡和鸡雏全部死亡,使养鸡场倒闭;1998年4月初,由于管网老化,漏点较多,污染源进入管网,造成大洼镇的良种、西青两村共240人患甲肝,国家直接赔偿70多万元的严重后果; 2004年荣兴乡因管网多处崩漏,脏水进入管网,使自来水无法饮用,乡政府及时组织人员往各家各户送水,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2005年春节期间,田庄台镇管道崩漏,脏水进入管网,造成春节期间无水可用,人们为饮水而奔忙,无心过节,给人们在精神上和精力上造成很大的影响。
3.3大洼县饮水安全技术与管理存在问题
(1)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方面问题
水质监测方面缺少日常检验设备和监测人员,水质监测工作只能用肉眼观测可见物、浑浊度简单的物理指标,不能对PH值、细菌学指标提供科学的化验数据结果,同时,水质净化设施配套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