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月也”是侗音,意为“吃乡食”或“吃相思”,即集体游乡做客,是侗族的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侗族某一村寨的男女青年按约定到另一个侗寨做客,期间要举行赛芦笙、对歌等活动。“月也”规模不定,男女老幼均可參加。去做客时,每个人都要身着节日盛装,歌队、芦笙队和戏班子一同前往。主寨以酒肉来款待,宾主白天唱侗戏或赛芦笙,晚上对唱侗歌,共同欢度三至五日。离别时,主寨还要以猪羊馈赠。视收成情况,次年或若干年后,此寨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也”是侗音,意为“吃乡食”或“吃相思”,即集体游乡做客,是侗族的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侗族某一村寨的男女青年按约定到另一个侗寨做客,期间要举行赛芦笙、对歌等活动。“月也”规模不定,男女老幼均可參加。去做客时,每个人都要身着节日盛装,歌队、芦笙队和戏班子一同前往。主寨以酒肉来款待,宾主白天唱侗戏或赛芦笙,晚上对唱侗歌,共同欢度三至五日。离别时,主寨还要以猪羊馈赠。视收成情况,次年或若干年后,此寨再到彼寨回访。
“月也”其表面意思为集体做客,其实质是侗族人民以独特的方式展示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延续自己的历史。在侗族社会生活中,以歌会友,以歌交友,以歌促进民族间的感情,这种“月也”活动带动和促进了整个侗族文化的发展。她与各式各样的风俗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侗族社会发展的缩影。同时,“月也”加强了民族地区的团结,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侗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行走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喜欢在山野大川中找寻心底的宁静,喜欢走在荒漠时的那种苍凉,喜欢在古村落中找寻那种藏于心底的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肃然起敬。 带着这种心情,我和几位太极师友走进了宜州市屏南乡板纳村。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美丽村庄,青山绿水围绕的古村落旧地。它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古韵犹存,这里的一桥、一石、一景都在大山里诉说着悠远的故事。 古桥·瀑布 进入板纳古村落之前,我们先去村头
壮族霜降节是壮族的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广西的天等、大新、德保、靖西、那坡等地,尤其以天等县的壮族霜降节最为典型。天等县居住着壮、瑶、苗等少数民族,人口总数44.7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98.83%。 霜降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霜降节期间,广西天等县向都镇都举办舞龙等民族体育以及文艺晚会多项活动,吸引了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和参与。祈福大典是霜降节的重头戏,有祈福仪式、舞龙舞狮等活动。舞龙队员步履
大雁高飞靠头领,大海航行靠指针; 十九大来变化大,全靠主席习近平。 一带一路大手笔,领头就是习主席; 我国富路通世界,各国联动创奇迹。 好田种来出好米,好布裁来得好衣; 全靠党的政策好,精准扶贫富广西。 我国是个大花园,阳光普照百花鲜; 我国人才大发展,迈向强国走向前。 十九大来变化快,喜满神州情满怀; 雨露滋润肥沃地,幸福花儿遍地开。 “四个全面”齐抓紧,从严治党得民心;
范西姆 男,壮族,1939年11月出生,广西凭祥市人。著名壮族音乐家。先后进入湖北艺术学院音乐附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习,196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 范西姆从小生长在花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山村,那里的男女老少都极爱唱山歌,范西姆小时候随父母亲在田间劳动或者一起去赶歌圩时,经常听到父母亲唱山
乐业壮族卜隆古歌是产生于广西西北部部分壮族聚居地的一种叙事民歌载体,主要流行于乐业县新化镇磨里村、甘田镇、同乐镇以及邻近的凌云县加尤乡、玉洪乡,天峨县的更新乡、六排乡和凤山县的更沙乡、金牙乡等壮族村寨。其特点是以山歌的形式叙述大自然的形成、人类的存在、生活生产劳作过程、谈婚论嫁、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 卜隆古歌有“欢搂”和“欢对”之分,“欢搂”主要出现在人们办喜事的场合。“欢对”主要是青年男女对
清迈在泰国的地位相当于西安之于中国,这个只有17万人口的古城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在1296年成为古代兰那泰王国的首都,离南边的曼谷700多公里,靠近中国的云南,是名副其实的边城,7个世纪以来一直偏居一隅,自给自足。直到1932年最后一位国王辞世才归顺泰国中央政府。 如果说有200年历史的曼谷是一个漂亮热闹的万花筒,清迈则是盛开在泰北高原的一朵清丽的玫瑰。作为泰国版图上
田东县义圩镇民间称“七里山区”。 义圩镇地处田东县北部,全镇有11个行政村98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汉、瑶等民族群众。“七里香猪”是闻名区内外的珍贵香猪品种。 每年农历三月最后一个圩日,是七里歌圩。这天,田东、田阳、巴马、平果等县的歌手和民众会集中到义圩街唱排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義圩歌圩。义圩地处田东、田阳、巴马三县交界处,是旧时“七里”的中心地带,历来街市繁荣,经贸活跃。七里山区民众擅长唱歌
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家属院里,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位银白短发、精神矍铄而身材略显消瘦的老学者傍晚在散步;在校园里,学生们不时能偶遇他骑着自行车来参加座谈会和处理各类工作事务;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重要学术会议上,大家还能听到他精彩而有深度的发言。他鹤发童颜,看着好像才步入古稀之年,其实早在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就已为他举办过“从教50年座谈会”;在2016年11月6日召开的“骆越方国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他的学
花婆,又称“婆王”“花王圣母”等。传说花婆掌管着一座极大的花山,日日忙碌着料理花山上的花。人是花婆花山上的花,她把花的生魂送给谁家,谁家就生小孩。送红花是女孩,叫“金花”;送白花是男孩,叫“银花”。花山上的花长得茂盛,开得鲜艳,人间的小孩就平安成长,身体健壮。如果花山上的花生了虫,小孩就会生病,或有灾难。花婆给花除了虫,小孩的病就会好。花婆在花山上淋花,花湿了水,人间的小孩睡觉也跟着全身冒汗,甚至
虽然很久没有听到马儿在乡间小路上“嘚嘚”的马蹄声,很久没有看到马儿在山坡上悠闲吃草、打滚的身影,更难欣赏到马儿在田野上咴咴嘶鸣的震撼之音,但是,当“马到成功、车马盈门、金马玉堂、万马奔腾、一马平川、兵强马壮、千军万马”等一大堆抒马、写马、颂马的成语出现在我的眼前时,不免又勾起我对马的思念与柔情。 我生长在广西巴马一个偏僻的乡村,在过去,在“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的穷乡僻壤里,马儿不仅是人们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