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是大地的动脉,世世代代滋润着大地,衍生着人类文明,所以许多河流又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母亲河”,简称“伊江”,如同黄河养育了华夏民族,泰晤士河汇集了英国文化之精华,伊洛瓦底江也催生了缅甸的文明,缅甸历史上的各王朝都城如蒲甘、卑谬、曼德勒等都沿着这条母亲河分布,不论贫贱富贵,伊江都在全心全意地哺育着自己的人民。
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的蒲甘,是缅甸的旅游胜地,是缅甸古老艺术的缩影,其宏伟历史已不需你我赘述,然而这座万塔之城的魅力,还有待你我仔细追寻。
神奇蒲甘,佛城的旧颜新貌
此话虽然老旧,却依旧十分适用于此时:“没有到过蒲甘,就等于没有到过缅甸。”不是因为蒲甘有着全缅甸最美的景致,也不是因为其旅游设施多么完善。而是因为它在历经900多年的沧桑岁月后,依旧保持着缅甸最初的信仰习俗,同时还能选择以另一种方式融入世界大环境中,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适应当地的节奏,这是蒲甘最为神奇的一面。
最开始,缅甸的佛教是在4世纪,由中国沿着川滇缅“南方丝绸之路”传入,缅语中的“南无”“喇嘛”“涅槃”等佛教词汇来源于汉语佛经译本,并非直接取自梵文。关于这一点,缅甸已故的考古学家曾表示:“在最早数世纪中,中国僧侣曾在太公(今缅甸德贡)、卑谬和蒲甘等地讲经布道。”
不可否认,缅甸应当是将小乘佛教吸收得很好的国家,手指之处皆是佛塔的环境已经说明了一切,虽然历经了几近上千年的历史动荡和自然灾害,却仍然保存着约2000多座佛塔和佛教遗迹。
为了保护这专属于缅甸的历史文化遺产,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历史资源开发旅游产业,1990年,缅甸政府决定将蒲甘的经济中心转移到旧城以北的良乌,也就是今天所称的“新蒲甘”,酒店、餐馆、民居都集中于此,去往蒲甘的游客大多居住在这片区域。留在伊洛瓦底江转角处的便是“旧蒲甘”,洁白素雅的佛塔、痕迹斑驳的遗迹、惟妙惟肖的浮雕壁画,与缅甸有关的历史也都留在了那里。
那些千辛万苦迁到新蒲甘的居民还是十分渴望回到老地方,毕竟他们以及之前的几代祖先,一直是蒲甘佛塔的守护者。
江上游人 ,江中蒲甘人
发源于中国西藏察隅县伯舒拉山南麓的独龙江,向东南方向奔去,流经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后,转折西南进入缅甸,始称恩梅开江,是伊洛瓦底江的河源之一。在缅甸密支那城北部与起源于缅甸北部山脉的迈立开江汇合,携手南去,最终流入印度洋安达曼海。
在2714千米的流程里,伊洛瓦底江闯出了一条中央纵谷,占缅甸国土总面积的1/3;闯出了土壤肥沃的下游三角洲、缅甸最重要的农业产区;闯出了缅甸内河运输的大动脉,1730千米河道皆可通航。
伊洛瓦底江作为缅甸繁忙的“高速通道”,无论是蒲甘本地人还是游人,或多或少都在与其建立联系。兴致颇高的游人大多数会选择从曼德勒乘坐游船前往蒲甘,全程大约10个小时,这一出行方式为缅甸之旅提供了新的视角:隔岸观察蒲甘人的生活。
河岸边花花绿绿的植物,是农民们种下的西红柿、茄子和葫芦等作物;江边集市上贩卖的一棵绿叶菜就需要满怀而抱;皮肤被晒得黑亮的渔民在江面上游走,偶尔用缅语向着船上的游客大喊着“mi ge la ba(你好)”;装载着许多工业货物的接驳船在嘟嘟嘟的机器声响中离去,十分担心数量巨大的货物会被江中暗流打翻。
在越接近蒲甘停靠码头的地方,蒲甘城市的面貌就越发清晰,远至山地,近至江岸,难以计数的佛塔在提醒着游人们:这里是蒲甘!
游客通常与伊江相伴的时间仅仅是在游船上的10个小时,江上的船夫早已以江为家。伊江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生,许多的沙岸与沟渠藏于水下,对于一名船夫而言,熟悉伊江要花费上好几年的时间,他们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江上,年纪稍长的人早已难适应都市的生活,江中才是他们的家。
以捕鱼为生的蒲甘人,每天都摇晃着小船在江中劳作,他们仅靠着一只竹竿来探清前方是否有沙岸或是沟渠,这从小习得的本领让他们在江面上如履平地。捕捞到的大鱼统统运往码头,再由搬运工将其装箱运往仰光鱼市,按照鱼的数量,渔夫会得到相应数量的棍子,搬运工会根据木棍的数量来确定支付给渔夫的工钱。
临近黄昏,摆渡船发出焦急的隆隆声,船夫要赶在夜幕降临之前,抓紧最后一些时间完成当天的渡航工作,游客们承包的船只才出发看落日,农民们在江边仔细地为耕牛洗澡,他们对自己的劳作伙伴大约是极其爱护的,从耕牛悠闲甩动的尾巴,以及微扬起的牛头可感觉到它应该是在享受的样子。
江面上停泊着已归航的船只,夕阳斜斜地撒在江面,映红江水一片,暮色渐暗,家家户户灯光亮起,伊洛瓦底江的夜拉开序幕。
晚霞笼罩着伊洛瓦底江
活泼的海鸥展翅飞翔
啊它们飞来飞去 尽情歌唱
啊它们自由自在多么欢畅
静静江水向东流
只有那歌声轻轻回荡
中国歌唱大师罗天婵
——《海鸥》
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的蒲甘,是缅甸的旅游胜地,是缅甸古老艺术的缩影,其宏伟历史已不需你我赘述,然而这座万塔之城的魅力,还有待你我仔细追寻。
神奇蒲甘,佛城的旧颜新貌
此话虽然老旧,却依旧十分适用于此时:“没有到过蒲甘,就等于没有到过缅甸。”不是因为蒲甘有着全缅甸最美的景致,也不是因为其旅游设施多么完善。而是因为它在历经900多年的沧桑岁月后,依旧保持着缅甸最初的信仰习俗,同时还能选择以另一种方式融入世界大环境中,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适应当地的节奏,这是蒲甘最为神奇的一面。
最开始,缅甸的佛教是在4世纪,由中国沿着川滇缅“南方丝绸之路”传入,缅语中的“南无”“喇嘛”“涅槃”等佛教词汇来源于汉语佛经译本,并非直接取自梵文。关于这一点,缅甸已故的考古学家曾表示:“在最早数世纪中,中国僧侣曾在太公(今缅甸德贡)、卑谬和蒲甘等地讲经布道。”
不可否认,缅甸应当是将小乘佛教吸收得很好的国家,手指之处皆是佛塔的环境已经说明了一切,虽然历经了几近上千年的历史动荡和自然灾害,却仍然保存着约2000多座佛塔和佛教遗迹。
为了保护这专属于缅甸的历史文化遺产,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历史资源开发旅游产业,1990年,缅甸政府决定将蒲甘的经济中心转移到旧城以北的良乌,也就是今天所称的“新蒲甘”,酒店、餐馆、民居都集中于此,去往蒲甘的游客大多居住在这片区域。留在伊洛瓦底江转角处的便是“旧蒲甘”,洁白素雅的佛塔、痕迹斑驳的遗迹、惟妙惟肖的浮雕壁画,与缅甸有关的历史也都留在了那里。
那些千辛万苦迁到新蒲甘的居民还是十分渴望回到老地方,毕竟他们以及之前的几代祖先,一直是蒲甘佛塔的守护者。
江上游人 ,江中蒲甘人
发源于中国西藏察隅县伯舒拉山南麓的独龙江,向东南方向奔去,流经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后,转折西南进入缅甸,始称恩梅开江,是伊洛瓦底江的河源之一。在缅甸密支那城北部与起源于缅甸北部山脉的迈立开江汇合,携手南去,最终流入印度洋安达曼海。
在2714千米的流程里,伊洛瓦底江闯出了一条中央纵谷,占缅甸国土总面积的1/3;闯出了土壤肥沃的下游三角洲、缅甸最重要的农业产区;闯出了缅甸内河运输的大动脉,1730千米河道皆可通航。
伊洛瓦底江作为缅甸繁忙的“高速通道”,无论是蒲甘本地人还是游人,或多或少都在与其建立联系。兴致颇高的游人大多数会选择从曼德勒乘坐游船前往蒲甘,全程大约10个小时,这一出行方式为缅甸之旅提供了新的视角:隔岸观察蒲甘人的生活。
河岸边花花绿绿的植物,是农民们种下的西红柿、茄子和葫芦等作物;江边集市上贩卖的一棵绿叶菜就需要满怀而抱;皮肤被晒得黑亮的渔民在江面上游走,偶尔用缅语向着船上的游客大喊着“mi ge la ba(你好)”;装载着许多工业货物的接驳船在嘟嘟嘟的机器声响中离去,十分担心数量巨大的货物会被江中暗流打翻。
在越接近蒲甘停靠码头的地方,蒲甘城市的面貌就越发清晰,远至山地,近至江岸,难以计数的佛塔在提醒着游人们:这里是蒲甘!
游客通常与伊江相伴的时间仅仅是在游船上的10个小时,江上的船夫早已以江为家。伊江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生,许多的沙岸与沟渠藏于水下,对于一名船夫而言,熟悉伊江要花费上好几年的时间,他们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江上,年纪稍长的人早已难适应都市的生活,江中才是他们的家。
以捕鱼为生的蒲甘人,每天都摇晃着小船在江中劳作,他们仅靠着一只竹竿来探清前方是否有沙岸或是沟渠,这从小习得的本领让他们在江面上如履平地。捕捞到的大鱼统统运往码头,再由搬运工将其装箱运往仰光鱼市,按照鱼的数量,渔夫会得到相应数量的棍子,搬运工会根据木棍的数量来确定支付给渔夫的工钱。
临近黄昏,摆渡船发出焦急的隆隆声,船夫要赶在夜幕降临之前,抓紧最后一些时间完成当天的渡航工作,游客们承包的船只才出发看落日,农民们在江边仔细地为耕牛洗澡,他们对自己的劳作伙伴大约是极其爱护的,从耕牛悠闲甩动的尾巴,以及微扬起的牛头可感觉到它应该是在享受的样子。
江面上停泊着已归航的船只,夕阳斜斜地撒在江面,映红江水一片,暮色渐暗,家家户户灯光亮起,伊洛瓦底江的夜拉开序幕。
晚霞笼罩着伊洛瓦底江
活泼的海鸥展翅飞翔
啊它们飞来飞去 尽情歌唱
啊它们自由自在多么欢畅
静静江水向东流
只有那歌声轻轻回荡
中国歌唱大师罗天婵
——《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