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很难去保护一个你并不知道的东西。在南极这个探险家眼中的‘最后荒野’,你所收获到的却不只是探险的刺激。除了赏景的愉悦、发现的惊喜、科学与艺术的熏陶,还将在此至纯之地读懂‘环保’的意义——你终会明白你所保护的,究竟是什么。” 曾经9次登陆南北极的“2014南极低碳之旅”的组织者,来自上海中旅的高杰如是说。
环保旅行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之所以关注南极,是因为南极的环境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得更加脆弱,南极的冰盖由于受到地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正不断地融化,南极这片地球上的最后净土正日益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而南极最后的命运则取决于我们人类对于它的态度,因此只带走记忆,什么也不留下是每一位前往南极探险或旅行的人士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自从2009年倡导并开展低碳之旅行动以来,高杰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社会知名人士、艺术家、企业家和热爱环保事业的人士参加了南北极的低碳之旅。“与其他的旅行方式不同,环保旅行是需要学习的,而且需要延伸到我们每个人的常态生活中。低碳之旅的宗旨就是让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学习到环保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将来自己的生活中,并逐步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我很高兴团友们不但在旅游中践行低碳承诺,更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到现实生活之中。”
元庐生态园的创办者黄庆元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6月,我和我太太一起参加了由高杰先生组织的北极低碳之旅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让人终生难忘的活动,除了领略北极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体验北极圈的极地生态之外,我们第一次接触并了解碳积分、碳排放、碳中和、碳交易的内涵和意义,第一次亲身观察冰盖百年来因气候变暖而加速融化的痕迹,我们也终于明白,平时一直认为遥不可及、与己无关的气候变化问题其实是和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的行为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也已经在我们身边发生!
“北极回来之后,我们快速行动,投资5000万,将位于浦东的公司边上的一个100亩的垃圾场亲自动手改造成绿化公园。我们还收集了上海市区老建筑拆除中剩下来的一些材料,结合环保理念,建成了一个小的活动中心,专门用于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展览和讲座等。到目前已有几千位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市民参加了我们的活动。”
作为2014南极低碳之旅的项目发起人之一,黄庆元组织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参与南极考察活动,希望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和考察来带动更多的人敬畏大自然、参与环境保护。
活动的另外一位发起人、华府艺术空间总裁倪建春更是直接邀请了包括中国当代顶级水墨艺术家:蔡广斌、陆春涛、王天德、魏青吉、黄致阳、刘子健、朱雅梅、张正民在内的20位艺术家参加南极低碳之旅,在令人震撼的南极冰雪环境中,进行艺术创作和展览,从环保角度思考人在当下文化环境中的困惑,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14年11月9日,筹备长达一年之久的南极低碳之旅起航仪式在散发着浓郁古典主义气息的上海和平饭店举行。而在此之前,所有的团员都签订了“南极低碳之旅”自律十戒:第一,不喝瓶装水,自带保温杯;第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筷子;第三,没有负重物品,不使用电梯;第四,陆地行程少吃牛羊肉;第五,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第六,不在邮轮上打麻将玩扑克;第七,不穿自己的鞋子登陆南极岛屿;第八,登陆岛屿不可偏离规定行走路线;第九,人与企鹅距离要保持在5米以上;第十,登陆南极,只能留下脚印,只能带回回忆。
签约容易,执行难。要想让100位精英人士改变之前的习惯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国内高端旅游市场恨不得将客户保姆般伺候的大环境下,却要让大咖们再接受一次环保自律的生活方式,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当百位团友在冰雪皑皑的最后一块净土面前,似乎真的有了某种自觉的气场,人类天性中善的一面被彻底激发出来。
一位70岁的团友为了减少对电能的利用,居然直到行程的最后一天才使用电动剃须刀刮了一次胡子。而两位实在要喝冷水的姐妹因为在邮轮上深夜购买了一大瓶矿泉水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更多的团友深知清洗浴巾容易带来环境污染,自觉在南极低碳之旅13天的邮轮行程中只更换了3-4次浴巾,这让邮轮上的船长、酒店经理大感惊讶。大概国人不文明旅游的形象“声名远扬”,才让外国人不得不对如此自律的百人团竖起大拇指。为此,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特别颁发了“赴南极规模最大的民众低碳旅行团”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走过一百多个国家的高杰先生激动地表示:“这次南极低碳之旅是我人生的一个心愿,百名中国人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实践低碳旅行的理念,在途中表现出的文明举止让“前进”号的船长和众多各国游客赞叹不已,这就是我的心愿。中国不仅仅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中国人也是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用真心与大自然交流
2014南极低碳之旅100位团友11月16日分别从上海和北京出发,首站抵达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随后乘坐包机来到乌斯怀亚,并从这里搭乘挪威海达路德“前进”号邮轮,穿越德雷克海峡前往南极,约900公里的海上航程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但这已经是一条前往南极最近的海上航线了。
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同时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在德雷克海峡南北交汇。而气流的交汇,使得德雷克海峡被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穿越德勒克海峡时,遭遇了10级风浪,船身大幅摇晃,舷窗外的天际线上下幅度达70厘米,惊涛骇浪也让团员们经受了考验。大家表现各不相同,有30人晕船晕得特别厉害,三餐无法进食,呕吐到见识了自己胆汁的颜色;而另外30人则三餐顿顿不落,晚餐的三道式甜品还可多吃一份。
11月22日,对团员们来说意义重大,幸福似乎都在这一天涌来。大家不仅第一次登岛,参观了波兰南极科考站,见到了难得一见的海豹,还跨入了平常不对普通游客开放的长城科考站。看见长城站队员展开的五星红旗时,很多人都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是夜,在“前进”号邮轮上,华府艺术空间还举办了“极光墨海”水墨艺术展,8位水墨艺术大家在南极邮轮上展示了40幅水墨新作。当团员们身着唐装、旗袍穿梭在狭小的船舱空间里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水墨艺术的时候,时空似乎发生了某种奇妙的穿越。 11月24日,此次南极低碳之旅行程中难得一见的绝好天气,团友们登上了麦克森湾。这里阳光灿烂、波平如镜、宛若仙境。海面上漂浮着大小不一的冰块或冰山,空气异常地清冷,四周雪山连绵,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洁白的冰雪上,发出梦幻般的光泽。连绵起伏的雪峰夹在蓝色的天海之间,洁白纯净、一尘不染。南极的冰雪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洁白中透出几许的幽蓝,让你感受着无法想象的纯净。在这种环境下,对生命的敬畏、对大自然的膜拜是源自灵魂深处的顿悟。
在这个由冰雪构成的纯美世界,百位团友以8-10人一组的方式乘坐冲锋小艇陆续登陆,并完成了此次行程中特别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冰盖上的冥想。
团员们静坐在洁白的冰盖上,围成弧形,眼望着这个心中的香格里拉,倾听着周围的自然之声,让自己沉浸于抛开万物的真空状态,感知生命在这一瞬间的静谧,让思绪跟随着内心真实的感受,慢慢地沉淀。那静默的五分钟变得那样的漫长,长得似乎能够听到来自天堂的声音。高杰说,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南极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而此次低碳之旅的团友中有9人是带着已故亲人的信物来到南极的,就在冰盖冥想的那一刻,他真的感受到了跟逝去的亲人的某种共鸣。
“为了安顿好100人冥想,先前坐在冰盖上的团员们屁股都冻僵了,但事后大家无一例外地感慨那是南极低碳之旅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刻。”寂静的场景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有的人甚至开始失声痛哭。
看着中国旅客百人冰盖冥想的场景,“前进”号探险队队员也被感动到流泪。长期服务于南北极邮轮的探险队员、德国人斯蒂芬说:“我们都知道南北极旅行,只要带上好的相机设备,遇上好的天气,就都能拍到自己叫好的照片。但要超出目力所及去发现南北极更深层次的内容,就非常难。你们的旅行做到了,用心灵去与大自然交流。”
对高杰而言,最艰难的选择是为了避免打搅企鹅的栖息地,真正落实环保的理念,现场没有播放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先生特别为这一活动创作的钢琴曲《The Way》。因为冥想地点与企鹅栖息地比较近,距离100米,高杰害怕钢琴曲的功放声音打扰企鹅,所以,在与探险队长商议后,临时决定不播放孔祥东的钢琴曲,而让钢琴曲流淌在大家在心里。
下午3点58分,在南纬64度、西经61度,8位当代中国杰出水墨艺术家,登上西耶瓦湾,在冰盖礁石上,选择好角度,背山面湾,铺展笔墨,或写意、或写生,在这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大地上,用心灵感触着世界的神奇与美妙,用笔墨渲染出在这一刻捕获到的画面。面对此情此景,“极光墨海”策展人鲁虹先生不禁感慨,相对于沉寂千万年的南极冰雪,人是何其渺小,人生又是何其短暂。仔细想想,文化何尝不是需要时间的砥砺,才能历久弥新;人生何尝不是需要时间的打磨,才能丰富精彩。2015年,北京今日美术馆将举办这些艺术家南极低碳之旅归来的创意群展。
传递负责任的中国声音
“他是我见过的旅游行业里对保护环境最坚持的人”,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中心主任任文伟博士这样评价高杰。WWF从2009年就开始见证并支持高杰倡导的低碳极地之旅事业。“我们希望业界能出现更多像高先生一样的人,倡导负责任的旅行,丰富“走出去”的内涵,履行国际责任,传递更积极的中国声音。”任博士表示。
高杰确实在积极传达这种声音。2013年10月份在冰岛举行的首届“北极圈”论坛,作为受邀的全球旅行社唯一嘉宾,他在大会上做了《一个中国旅行组织者眼中的北极》的主旨演讲。
在这个政要会集的国际大会上,高杰的出现无疑是个异数。作为组织和参与过5次北极旅行的他,直接以其最擅长的影像对比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见证了冰盖正在加速融化的残酷现实:2009年6月,他拍摄了一张在格陵兰岛冰盖上行走的照片。两年之后他重返原地,冰盖却消失了;另一个是与因纽特小姑娘的文化结缘。他认为,因纽特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保护,不能因为商业开发而毁了他们与蓝天、冰山、高山、大海融为一体的生活。最后,高杰指出,有一批中国人正致力于环保低碳的极地旅行。就在大会召开的前几个月,就在冰岛的码头,228位华人参加了由他和探索旅行同行们策划组织的“北极气候之旅”。在那次行程之后,团友们自愿购买了共计711.25吨来自中国贵州的水利发电项目志愿性碳积分,抵偿北极行程的碳排放。
演讲结束,冰岛总统、美国阿拉斯加州议长、芬兰外交官、波兰科学家等上前握手祝贺。西方记者也纷纷采访高杰。他们欣赏一个中国人会有这样的情怀去敬畏大自然,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并身体力行地进行环保低碳生活。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第二天,无一例采访见诸报端。几位记者纷纷抱歉,“主编们无法想象中国会有这样的声音发出,他们认为这应该是美国人或者欧洲人做的事情”。
尽管如此,让高杰觉得幸运的是,这些年通过极地低碳之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让他倍感欣慰,也增加了继续推动这一美好事业的动力。“低碳极地之旅将是一项持续的事业,它不仅能激发中国游客自觉履行在南北极的国际责任,还能让相关机构研究自发性环保行动对参与者意识行动带来的变化;同时还能在登岛过程中固定一些角度进行影像记录,见证气候和环境变化对极地带来的影响,支持中国的极地研究事业;当然,我更希望的是能够推动相关部门在南极旅游方面的立法,传达负责任的大国在极地事务的积极声音。”
2014南极低碳之旅行为准则
登上南极大陆之前,邮轮会向每位游客统一派发冲锋衣和长筒雨鞋,然后按照8至10人一组,分批乘坐冲锋小艇登陆。为了不污染南极的自然环境、防止人禽交叉感染,在每次登陆结束返回邮轮时,都必须在自动刷鞋器上刷鞋底,并用特制药水仔细地冲刷,以确保南极的泥土不随邮轮带走。
计算碳足迹。在“2014南极低碳之旅”旅行过程中,每名团员记录自己每天食、住、行的具体内容,以便换算成碳排放量。主办方提供给每一位团员一份《南极低碳之旅团员碳足迹随身记录册》,上面详细罗列了团员每天要消耗的碳排放。如交通部分,团员需要填写每段行程“飞机起飞降落公里数”,“大巴燃料消耗量(升)或当天累计行驶里程(公里)”,“出租车车型或排量、乘客人数、搭乘里程”等,就连交通工具使用燃料的型号也要详细记录。此外,团员还需记录所使用的电器(如电吹风、电视机等)当天累计使用时间,用电功率等。在团员们回国后,将整理自己行程日志中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碳足迹记录,整理成册并综合所有碳排放量。
减少碳排放。“2014南极低碳之旅”旅行过程中,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减少旅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具体为:拒绝瓶装水、减少一次性物品的消耗。低牛羊肉食用量,尽量不吃反季节蔬菜。在邮轮上,由于不得不吃牛羊肉,因此每位团员要求详细记录每天早中晚餐牛羊肉的累计消耗量。减少电梯使用。在预订酒店的时候,主动选择楼层低的房间,并且除了在必要的时候(携带大件行李或是所住楼层较高),均不使用电梯,而改走楼梯。通过降低电梯的使用次数,从而减少由于使用电梯所引起的碳排放。
实现碳中和。“2014南极低碳之旅”旅行结束后,主办方将每一位团员的《南极低碳之旅团员碳足迹随身记录册》交专业的碳排放计量机构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汇总。通过计算,每人大概消耗了5吨二氧化碳,团友们通过向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自愿购买碳减排额的方式实现碳排放的抵消,每人20美元的款项被用于在国内购买绿色电力或植树,实现碳中性。
环保旅行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之所以关注南极,是因为南极的环境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得更加脆弱,南极的冰盖由于受到地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正不断地融化,南极这片地球上的最后净土正日益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而南极最后的命运则取决于我们人类对于它的态度,因此只带走记忆,什么也不留下是每一位前往南极探险或旅行的人士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自从2009年倡导并开展低碳之旅行动以来,高杰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社会知名人士、艺术家、企业家和热爱环保事业的人士参加了南北极的低碳之旅。“与其他的旅行方式不同,环保旅行是需要学习的,而且需要延伸到我们每个人的常态生活中。低碳之旅的宗旨就是让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学习到环保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将来自己的生活中,并逐步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我很高兴团友们不但在旅游中践行低碳承诺,更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到现实生活之中。”
元庐生态园的创办者黄庆元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6月,我和我太太一起参加了由高杰先生组织的北极低碳之旅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让人终生难忘的活动,除了领略北极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体验北极圈的极地生态之外,我们第一次接触并了解碳积分、碳排放、碳中和、碳交易的内涵和意义,第一次亲身观察冰盖百年来因气候变暖而加速融化的痕迹,我们也终于明白,平时一直认为遥不可及、与己无关的气候变化问题其实是和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的行为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也已经在我们身边发生!
“北极回来之后,我们快速行动,投资5000万,将位于浦东的公司边上的一个100亩的垃圾场亲自动手改造成绿化公园。我们还收集了上海市区老建筑拆除中剩下来的一些材料,结合环保理念,建成了一个小的活动中心,专门用于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展览和讲座等。到目前已有几千位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市民参加了我们的活动。”
作为2014南极低碳之旅的项目发起人之一,黄庆元组织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参与南极考察活动,希望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和考察来带动更多的人敬畏大自然、参与环境保护。
活动的另外一位发起人、华府艺术空间总裁倪建春更是直接邀请了包括中国当代顶级水墨艺术家:蔡广斌、陆春涛、王天德、魏青吉、黄致阳、刘子健、朱雅梅、张正民在内的20位艺术家参加南极低碳之旅,在令人震撼的南极冰雪环境中,进行艺术创作和展览,从环保角度思考人在当下文化环境中的困惑,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14年11月9日,筹备长达一年之久的南极低碳之旅起航仪式在散发着浓郁古典主义气息的上海和平饭店举行。而在此之前,所有的团员都签订了“南极低碳之旅”自律十戒:第一,不喝瓶装水,自带保温杯;第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筷子;第三,没有负重物品,不使用电梯;第四,陆地行程少吃牛羊肉;第五,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第六,不在邮轮上打麻将玩扑克;第七,不穿自己的鞋子登陆南极岛屿;第八,登陆岛屿不可偏离规定行走路线;第九,人与企鹅距离要保持在5米以上;第十,登陆南极,只能留下脚印,只能带回回忆。
签约容易,执行难。要想让100位精英人士改变之前的习惯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国内高端旅游市场恨不得将客户保姆般伺候的大环境下,却要让大咖们再接受一次环保自律的生活方式,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当百位团友在冰雪皑皑的最后一块净土面前,似乎真的有了某种自觉的气场,人类天性中善的一面被彻底激发出来。
一位70岁的团友为了减少对电能的利用,居然直到行程的最后一天才使用电动剃须刀刮了一次胡子。而两位实在要喝冷水的姐妹因为在邮轮上深夜购买了一大瓶矿泉水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更多的团友深知清洗浴巾容易带来环境污染,自觉在南极低碳之旅13天的邮轮行程中只更换了3-4次浴巾,这让邮轮上的船长、酒店经理大感惊讶。大概国人不文明旅游的形象“声名远扬”,才让外国人不得不对如此自律的百人团竖起大拇指。为此,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特别颁发了“赴南极规模最大的民众低碳旅行团”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走过一百多个国家的高杰先生激动地表示:“这次南极低碳之旅是我人生的一个心愿,百名中国人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实践低碳旅行的理念,在途中表现出的文明举止让“前进”号的船长和众多各国游客赞叹不已,这就是我的心愿。中国不仅仅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中国人也是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用真心与大自然交流
2014南极低碳之旅100位团友11月16日分别从上海和北京出发,首站抵达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随后乘坐包机来到乌斯怀亚,并从这里搭乘挪威海达路德“前进”号邮轮,穿越德雷克海峡前往南极,约900公里的海上航程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但这已经是一条前往南极最近的海上航线了。
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同时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在德雷克海峡南北交汇。而气流的交汇,使得德雷克海峡被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穿越德勒克海峡时,遭遇了10级风浪,船身大幅摇晃,舷窗外的天际线上下幅度达70厘米,惊涛骇浪也让团员们经受了考验。大家表现各不相同,有30人晕船晕得特别厉害,三餐无法进食,呕吐到见识了自己胆汁的颜色;而另外30人则三餐顿顿不落,晚餐的三道式甜品还可多吃一份。
11月22日,对团员们来说意义重大,幸福似乎都在这一天涌来。大家不仅第一次登岛,参观了波兰南极科考站,见到了难得一见的海豹,还跨入了平常不对普通游客开放的长城科考站。看见长城站队员展开的五星红旗时,很多人都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是夜,在“前进”号邮轮上,华府艺术空间还举办了“极光墨海”水墨艺术展,8位水墨艺术大家在南极邮轮上展示了40幅水墨新作。当团员们身着唐装、旗袍穿梭在狭小的船舱空间里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水墨艺术的时候,时空似乎发生了某种奇妙的穿越。 11月24日,此次南极低碳之旅行程中难得一见的绝好天气,团友们登上了麦克森湾。这里阳光灿烂、波平如镜、宛若仙境。海面上漂浮着大小不一的冰块或冰山,空气异常地清冷,四周雪山连绵,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洁白的冰雪上,发出梦幻般的光泽。连绵起伏的雪峰夹在蓝色的天海之间,洁白纯净、一尘不染。南极的冰雪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洁白中透出几许的幽蓝,让你感受着无法想象的纯净。在这种环境下,对生命的敬畏、对大自然的膜拜是源自灵魂深处的顿悟。
在这个由冰雪构成的纯美世界,百位团友以8-10人一组的方式乘坐冲锋小艇陆续登陆,并完成了此次行程中特别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冰盖上的冥想。
团员们静坐在洁白的冰盖上,围成弧形,眼望着这个心中的香格里拉,倾听着周围的自然之声,让自己沉浸于抛开万物的真空状态,感知生命在这一瞬间的静谧,让思绪跟随着内心真实的感受,慢慢地沉淀。那静默的五分钟变得那样的漫长,长得似乎能够听到来自天堂的声音。高杰说,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南极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而此次低碳之旅的团友中有9人是带着已故亲人的信物来到南极的,就在冰盖冥想的那一刻,他真的感受到了跟逝去的亲人的某种共鸣。
“为了安顿好100人冥想,先前坐在冰盖上的团员们屁股都冻僵了,但事后大家无一例外地感慨那是南极低碳之旅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刻。”寂静的场景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有的人甚至开始失声痛哭。
看着中国旅客百人冰盖冥想的场景,“前进”号探险队队员也被感动到流泪。长期服务于南北极邮轮的探险队员、德国人斯蒂芬说:“我们都知道南北极旅行,只要带上好的相机设备,遇上好的天气,就都能拍到自己叫好的照片。但要超出目力所及去发现南北极更深层次的内容,就非常难。你们的旅行做到了,用心灵去与大自然交流。”
对高杰而言,最艰难的选择是为了避免打搅企鹅的栖息地,真正落实环保的理念,现场没有播放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先生特别为这一活动创作的钢琴曲《The Way》。因为冥想地点与企鹅栖息地比较近,距离100米,高杰害怕钢琴曲的功放声音打扰企鹅,所以,在与探险队长商议后,临时决定不播放孔祥东的钢琴曲,而让钢琴曲流淌在大家在心里。
下午3点58分,在南纬64度、西经61度,8位当代中国杰出水墨艺术家,登上西耶瓦湾,在冰盖礁石上,选择好角度,背山面湾,铺展笔墨,或写意、或写生,在这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大地上,用心灵感触着世界的神奇与美妙,用笔墨渲染出在这一刻捕获到的画面。面对此情此景,“极光墨海”策展人鲁虹先生不禁感慨,相对于沉寂千万年的南极冰雪,人是何其渺小,人生又是何其短暂。仔细想想,文化何尝不是需要时间的砥砺,才能历久弥新;人生何尝不是需要时间的打磨,才能丰富精彩。2015年,北京今日美术馆将举办这些艺术家南极低碳之旅归来的创意群展。
传递负责任的中国声音
“他是我见过的旅游行业里对保护环境最坚持的人”,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中心主任任文伟博士这样评价高杰。WWF从2009年就开始见证并支持高杰倡导的低碳极地之旅事业。“我们希望业界能出现更多像高先生一样的人,倡导负责任的旅行,丰富“走出去”的内涵,履行国际责任,传递更积极的中国声音。”任博士表示。
高杰确实在积极传达这种声音。2013年10月份在冰岛举行的首届“北极圈”论坛,作为受邀的全球旅行社唯一嘉宾,他在大会上做了《一个中国旅行组织者眼中的北极》的主旨演讲。
在这个政要会集的国际大会上,高杰的出现无疑是个异数。作为组织和参与过5次北极旅行的他,直接以其最擅长的影像对比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见证了冰盖正在加速融化的残酷现实:2009年6月,他拍摄了一张在格陵兰岛冰盖上行走的照片。两年之后他重返原地,冰盖却消失了;另一个是与因纽特小姑娘的文化结缘。他认为,因纽特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保护,不能因为商业开发而毁了他们与蓝天、冰山、高山、大海融为一体的生活。最后,高杰指出,有一批中国人正致力于环保低碳的极地旅行。就在大会召开的前几个月,就在冰岛的码头,228位华人参加了由他和探索旅行同行们策划组织的“北极气候之旅”。在那次行程之后,团友们自愿购买了共计711.25吨来自中国贵州的水利发电项目志愿性碳积分,抵偿北极行程的碳排放。
演讲结束,冰岛总统、美国阿拉斯加州议长、芬兰外交官、波兰科学家等上前握手祝贺。西方记者也纷纷采访高杰。他们欣赏一个中国人会有这样的情怀去敬畏大自然,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并身体力行地进行环保低碳生活。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第二天,无一例采访见诸报端。几位记者纷纷抱歉,“主编们无法想象中国会有这样的声音发出,他们认为这应该是美国人或者欧洲人做的事情”。
尽管如此,让高杰觉得幸运的是,这些年通过极地低碳之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让他倍感欣慰,也增加了继续推动这一美好事业的动力。“低碳极地之旅将是一项持续的事业,它不仅能激发中国游客自觉履行在南北极的国际责任,还能让相关机构研究自发性环保行动对参与者意识行动带来的变化;同时还能在登岛过程中固定一些角度进行影像记录,见证气候和环境变化对极地带来的影响,支持中国的极地研究事业;当然,我更希望的是能够推动相关部门在南极旅游方面的立法,传达负责任的大国在极地事务的积极声音。”
2014南极低碳之旅行为准则
登上南极大陆之前,邮轮会向每位游客统一派发冲锋衣和长筒雨鞋,然后按照8至10人一组,分批乘坐冲锋小艇登陆。为了不污染南极的自然环境、防止人禽交叉感染,在每次登陆结束返回邮轮时,都必须在自动刷鞋器上刷鞋底,并用特制药水仔细地冲刷,以确保南极的泥土不随邮轮带走。
计算碳足迹。在“2014南极低碳之旅”旅行过程中,每名团员记录自己每天食、住、行的具体内容,以便换算成碳排放量。主办方提供给每一位团员一份《南极低碳之旅团员碳足迹随身记录册》,上面详细罗列了团员每天要消耗的碳排放。如交通部分,团员需要填写每段行程“飞机起飞降落公里数”,“大巴燃料消耗量(升)或当天累计行驶里程(公里)”,“出租车车型或排量、乘客人数、搭乘里程”等,就连交通工具使用燃料的型号也要详细记录。此外,团员还需记录所使用的电器(如电吹风、电视机等)当天累计使用时间,用电功率等。在团员们回国后,将整理自己行程日志中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碳足迹记录,整理成册并综合所有碳排放量。
减少碳排放。“2014南极低碳之旅”旅行过程中,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减少旅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具体为:拒绝瓶装水、减少一次性物品的消耗。低牛羊肉食用量,尽量不吃反季节蔬菜。在邮轮上,由于不得不吃牛羊肉,因此每位团员要求详细记录每天早中晚餐牛羊肉的累计消耗量。减少电梯使用。在预订酒店的时候,主动选择楼层低的房间,并且除了在必要的时候(携带大件行李或是所住楼层较高),均不使用电梯,而改走楼梯。通过降低电梯的使用次数,从而减少由于使用电梯所引起的碳排放。
实现碳中和。“2014南极低碳之旅”旅行结束后,主办方将每一位团员的《南极低碳之旅团员碳足迹随身记录册》交专业的碳排放计量机构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汇总。通过计算,每人大概消耗了5吨二氧化碳,团友们通过向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自愿购买碳减排额的方式实现碳排放的抵消,每人20美元的款项被用于在国内购买绿色电力或植树,实现碳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