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对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各方面的引导和管理。
关键词:高职 顶岗实习 引导 管理
1 做好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
1.1 顶岗实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
学生第一次走出校门走向企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首先,是容易产生焦虑心理。他们因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忧心忡忡,想着如何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获得实习单位的肯定和认可,并争取机会留下继续工作,从而表现为焦躁、忧虑、烦恼、困惑、恐慌等。其次,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随着学习工作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行为上的不适应。总是感觉被人管着,觉得劳动强度太大,工作节奏太快,还经常要加班,受不了。第三,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受到批评就受不了、闹情绪。第四,存在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许多顶岗实习的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有些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实习单位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1.2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正确认识
班主任和辅导员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明确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求学生在实习中不仅要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去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能因为自己是学生而对自己降低要求,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爱好或者心情而随意的变更岗位。班主任和辅导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顶岗实习的理念,认识到到企业顶岗实习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最好方式。
1.3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强化信心教育
建立信心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当学生经历一段实习后产生倦怠时,榜样教育为切入点,建立起学生的信心。可以通过往届优秀的学生及一些杰出的企业家的事例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领学生克服顶岗实习中的各种难题。
1.4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教授学生自我激励法,运用“我可以、我行”等指导性暗示来激励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采用适当的方法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当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承认并接受现实。
1.5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
顶岗实习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产学结合。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接触到很多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重要的知识与信息,而不再是一味的接受教师讲授。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要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完善学生自学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对于创新的学生要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从而,更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创新热情。
1.6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职业教育,纠正不良的择业观、开展多方位的就业指导
一些学生在择业前没有明确的目标,选择工作单位时又缺乏独立决策能力,毫无主见,总是随大流,觉得大多数人追求的,一定是好工作、好单位,于是,人云亦云,往往在不切实际的就业心理预期驱使下,盲目地跟着感觉走,忽视了自己的特长,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一些学生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際出发,而是与同学攀比,常常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于是将自己择业目标定位过高,其结果只能是高不能,低不就,在择业中处处碰壁,陷入苦恼之中。一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他们既不积极参加双选会,也不主动收集任何有关招聘的信息,完全寄希望别人,最终只能使自己在择业中时时处于劣势,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班主任和辅导员要指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立适当的择业目标。要教育学生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困难和机遇的关系,挫折和成功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要克服悲观急躁的情绪,正确把握自己,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教育学生克服怕苦心理,鼓励他们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就业。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对学生在礼仪和言谈举止等方面,简历的撰写等各方面作指导。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以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宏观政策和供需情况。
2 对高职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2.1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配合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老师管理学生
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常由校内专任教师作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带队,并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指导和监督。学生到达工作岗位就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岗位技能训练指导工作。企业指导教师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将协同根据学校和企业合作制订的实习计划,具体落实学生顶岗实习任务,指导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完成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行业规范的训练。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配合好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管理。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是最了解的,应经常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经常到顶岗实习企业,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最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待学生要因人而异,多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寻求学生最能接受的方法。对于个别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要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探讨研究,制定出可行的、合理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
2.2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网络化管理
学生顶岗实习在不同的企业,流动性和分散性较大;这就给学生思想教育和q管理增加了难度。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充分发挥网络覆盖面大、形式多样、便利及时的优势,通过建立QQ群、网上班级通讯录、电子信箱、博客等多种形式,为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搭建网上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面对面交流发现不了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也可以及时解决问题,发动更多的资源来解决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更方便地反映问题、寻求帮助;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布信息和进行“网上辅导”。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消除误解和矛盾,增进共识,密切校企关系和学生与企业的关系。
2.3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发挥顶岗实习学生中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学生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他们往往有很强的号召力。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思想道德素质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要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道德上的起表率作用,学习实践上起标兵作用。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同时,他们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班主任和辅导员应重点抓学生党员干部,定期召开会议,就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谈论。对于一般的学生也要不定期地进行访谈,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联系、团结、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高职 顶岗实习 引导 管理
1 做好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
1.1 顶岗实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
学生第一次走出校门走向企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首先,是容易产生焦虑心理。他们因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忧心忡忡,想着如何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获得实习单位的肯定和认可,并争取机会留下继续工作,从而表现为焦躁、忧虑、烦恼、困惑、恐慌等。其次,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随着学习工作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行为上的不适应。总是感觉被人管着,觉得劳动强度太大,工作节奏太快,还经常要加班,受不了。第三,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受到批评就受不了、闹情绪。第四,存在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许多顶岗实习的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有些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实习单位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1.2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正确认识
班主任和辅导员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明确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求学生在实习中不仅要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去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能因为自己是学生而对自己降低要求,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爱好或者心情而随意的变更岗位。班主任和辅导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顶岗实习的理念,认识到到企业顶岗实习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最好方式。
1.3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强化信心教育
建立信心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当学生经历一段实习后产生倦怠时,榜样教育为切入点,建立起学生的信心。可以通过往届优秀的学生及一些杰出的企业家的事例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领学生克服顶岗实习中的各种难题。
1.4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教授学生自我激励法,运用“我可以、我行”等指导性暗示来激励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采用适当的方法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当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承认并接受现实。
1.5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
顶岗实习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产学结合。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接触到很多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重要的知识与信息,而不再是一味的接受教师讲授。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要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完善学生自学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对于创新的学生要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从而,更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创新热情。
1.6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职业教育,纠正不良的择业观、开展多方位的就业指导
一些学生在择业前没有明确的目标,选择工作单位时又缺乏独立决策能力,毫无主见,总是随大流,觉得大多数人追求的,一定是好工作、好单位,于是,人云亦云,往往在不切实际的就业心理预期驱使下,盲目地跟着感觉走,忽视了自己的特长,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一些学生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際出发,而是与同学攀比,常常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于是将自己择业目标定位过高,其结果只能是高不能,低不就,在择业中处处碰壁,陷入苦恼之中。一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他们既不积极参加双选会,也不主动收集任何有关招聘的信息,完全寄希望别人,最终只能使自己在择业中时时处于劣势,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班主任和辅导员要指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立适当的择业目标。要教育学生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困难和机遇的关系,挫折和成功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要克服悲观急躁的情绪,正确把握自己,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教育学生克服怕苦心理,鼓励他们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就业。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对学生在礼仪和言谈举止等方面,简历的撰写等各方面作指导。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以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宏观政策和供需情况。
2 对高职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2.1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配合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老师管理学生
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常由校内专任教师作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带队,并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指导和监督。学生到达工作岗位就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岗位技能训练指导工作。企业指导教师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将协同根据学校和企业合作制订的实习计划,具体落实学生顶岗实习任务,指导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完成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行业规范的训练。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配合好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管理。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是最了解的,应经常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经常到顶岗实习企业,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最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待学生要因人而异,多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寻求学生最能接受的方法。对于个别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要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探讨研究,制定出可行的、合理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
2.2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网络化管理
学生顶岗实习在不同的企业,流动性和分散性较大;这就给学生思想教育和q管理增加了难度。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充分发挥网络覆盖面大、形式多样、便利及时的优势,通过建立QQ群、网上班级通讯录、电子信箱、博客等多种形式,为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搭建网上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面对面交流发现不了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也可以及时解决问题,发动更多的资源来解决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更方便地反映问题、寻求帮助;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布信息和进行“网上辅导”。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消除误解和矛盾,增进共识,密切校企关系和学生与企业的关系。
2.3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发挥顶岗实习学生中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学生中起到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他们往往有很强的号召力。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思想道德素质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要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道德上的起表率作用,学习实践上起标兵作用。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同时,他们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班主任和辅导员应重点抓学生党员干部,定期召开会议,就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谈论。对于一般的学生也要不定期地进行访谈,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联系、团结、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