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迈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要创造更多高精尖技术产业,才能站得更高,这就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十年育树,百人育人,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从小抓起,从根本上下功夫。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在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尤为重要。笔者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行了以下探究。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用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先有知识的输入、糅合,形成新知识再输出,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一重任。我们要借助灵活的教学手段,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目标,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一、教学出现的问题分析
  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高效课堂为目标进行教育教学。但很多地方课堂采用“一言堂”灌输式教学,教与学脱节,缺乏师生互动,學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考过程。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扼杀学生创新思维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教师就要有课堂教学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潜移默化熏陶学生。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层次分明,着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思维逻辑推理而逐步形成的。所以,在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层层递进,一个问题既是结束又是开端。以人教版四年级小学数学为例,在《大数的认识》一课中,首先提到“数”,学生能想起哪些数字呢?有数字1,10,100,1000,10000等等,数不胜数。有的学生马上回答,这些数据之间的进率是“10”即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那10个10000是多少呢?既然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满10向前进一,可不可以按照十进制继续往下读呢?学生由十万到百万到千万再到万万,万万是亿。这样,由一个已知问题延伸出新知识点,学生在不断探索思考中完成了知识积累,温故而知新,在没有心理障碍的前提下轻松学习新知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提高了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丰富饱满,给予学生创新想象的空间
  小学生思维发散、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应丰富多样,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思考时间。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中,教师把教室临时布置成文具店,有学生提供的笔、本、文具盒等一系列学习用品,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购买活动。每支铅笔0.5元,购买3根,共需要多少元钱?每本笔记本2元,购买5本,共需要多少钱?由学生自行设计,并在黑板上写出正确答案,当各组都完成后,分析这个算式的等量关系,首先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购买数量,就能求出一共用了多少钱。在这里,每件商品的价钱定义是什么?购买量定义是什么?一共用的钱数定义是什么?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很快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关系式。这样,课堂教学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创新想象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三)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
  学数学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的思维锻炼过程。数学抽象而枯燥,许多学生学不透彻,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如,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以动画的形式剖析问题。在《观察物体》一课教学中,教师给出一个三层或四层的小正方体组成模型,要求学生数出有几个小正方体。很多学生会有空间死角,数数时总会有遗漏。如果借用多媒体教学,把模型一层一层分解平铺开来,形象直观,他们很容易就能数对,再把模型还原回去,还能把隐藏的小正方体找出来。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能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四)教学评价积极有效,鼓励学生思维创新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课本是知识的载体,而教师就是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教师要扎根课本,将知识融会贯通,要与学生密切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知识吸收情况,让学生做到课中学、学中练。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要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要持肯定态度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开拓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知识梳理归纳,完成自我思维创新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运用灵活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上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要给予学生创新想象的空间,认同学生的思维性创新理念,正确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创新,为今后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在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不断更迭的背景下,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广受人们关注。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摸索,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对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现高效课堂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目前,我国科学素养教育备受人们关注,科学
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很多教师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他们对于有效教学的追求更甚以往。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多人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研究和认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笔者也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并得出了几点结论,现简要归纳如下,以期共享。  一、精心设置问题,提升课堂提问质量  数学学习就应该多提问、多探究。就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科技强国背景下,我国对科学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提升科学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本文聚焦小学科学教学,分析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构建高品质小学科学课堂、提升科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一、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探究资源投入少,影响探究体验  小学科学新课标明确
小学科学学科的知识教育是围绕现实生活进行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至关重要。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角度来看,要想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关键作用,就必须做好生活化内容与科学知识的有效连接,保证科学知识能够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出现,从而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一、生活化教学的课前导入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做好课前导入环节的生活化设计,能够
在信息化时代,更多新型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工作有了灵活融合,为教学手段的升级、优质课堂的构建打下了基础。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发展下,智慧课堂进入了更多教师的视野,它一改以往的授课模式,更大程度地依靠信息技术和设备完成教学,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完成学情分析,给教师提供更专业真实的教学参考。信息技术是一类实用性较强的教学科目,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时代,掌握基础的信息化操作,为其学习及后续发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而言,其尚未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思维也没有发展成熟,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免会有难度。为此,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为例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优化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我们平常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数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并且最终还会回归生活,用其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在小学阶段,老师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需要逐渐引导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许多教师已将微课教学形式融入教学中。教师运用微课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无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有效掌握知识都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就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展开分析。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由于微课的特点比较多,便于在教学中运用,所以微课形式现在已在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导致素质教育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做好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不仅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措施,还是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对他们的学习困难状态予以转化,本文以此为核心点展开讨论。  一、学困生成因  (一)基础知识薄弱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看,学困生的出现与他
探究激励教学方法要留有余地,要追求启发思维实效,确保科学课始终有深刻问题供学生思考、探索。作为理解事物本质、掌握事物之间关系的基础课程,科学教育具有逻辑性、实践性、探索性的学习特征。为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想、知识技能、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根本,让探究与激励贯穿于教学始终,促使学生在与生活相联系的实践中,发展科学探索精神,提高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一、渗透自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还应当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因此,教师需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做好充足的合作学习准备,注重小组成员的合理划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提供不同类型的探究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多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