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堂上学生们常常不知如何表达,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怎样解决“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 这个难题呢?我在新课程口语交际教学中总结了几点做法,希望与教师们交流探讨: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交际
1.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交际情境,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才会很快地进入口语交际的情境当中。教材中“压岁钱怎样用”“怎样过六·一儿童节”“请教”“暑假怎么过”等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人人有话可说。
2.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交际兴趣
多样化的交际形式让整个交际过程丰富多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从而增强交际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时,我经常先分成四人小组,然后小组内分工,谁负责改编剧本、谁负责制作道具、谁负责演什么角色。准备好后,每小时演一演,然后评选出“最佳编剧”“最佳演员”“最佳道具”。“写一写、做一做、演一演、评一评”这些形式的综合运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享受交际的快乐。
二、灵活地组织教学,实现口语交际双向或多向互动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话题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根据教材中出现的口语交际话题来看,其话题类型大致可分为显性互动、隐性互动、再创设的互动。显性互动话题能明显体现互动关系。例如,教学时,我先让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请教的经过”,然后小组内互相请教、解答,全班交流总结“向别人请教应该注意什么”。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多向互动起来。对于隐性互动的话题,由于它的互动性不明显,很容易上成听说训练课。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互动起来。例如,教学“介绍校园”这个话题,很容易出现“一人说,大家听”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小导游现场介绍的方式,要求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小导游,然后由小导游带着大家游览并介绍校园,最后大家评选“最佳小导游”。对于那些需要重新设计的话题,教师要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实施,确保让所有的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例如,教学“推荐一本好书”这个话题,从提示内容看不出有双向互动的意思,但经过重新设计,采用模拟开书店,同学们扮演营业员向购书者推销书籍的形式,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而且教学形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三、开辟多种实践渠道,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融口语交际教学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阵地,为了能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一是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上好口语交际课,使学生通过典型的话题交际实践,熟练地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二是要坚持把口语交际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之中,因为很多课文中都设置了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的内容,这些本身就是口语交际的好材料;三是要把口语交际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写作过程始终都伴随着说的过程,从交流写作素材到讨论构思,从启发修改到习作讲评,都要落实交流互动的思想;四是要加强口语交际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无论哪门学科都离不开语言交流,所以口语交际教学“要”而且“能”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如教学“美丽的公鸡”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通过师生的对话,创设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口语交际与课堂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2.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教师不能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教室这个小天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实践、发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例如:针对我们长淮这一地区的水污染和白色污染比较严重,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围绕同学拖拉作业现象,举办“小小讨论会”,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使他们逐步 “具备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总之,我认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及表达的欲望。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从而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一机第二小学)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交际
1.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交际情境,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才会很快地进入口语交际的情境当中。教材中“压岁钱怎样用”“怎样过六·一儿童节”“请教”“暑假怎么过”等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人人有话可说。
2.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交际兴趣
多样化的交际形式让整个交际过程丰富多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从而增强交际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时,我经常先分成四人小组,然后小组内分工,谁负责改编剧本、谁负责制作道具、谁负责演什么角色。准备好后,每小时演一演,然后评选出“最佳编剧”“最佳演员”“最佳道具”。“写一写、做一做、演一演、评一评”这些形式的综合运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享受交际的快乐。
二、灵活地组织教学,实现口语交际双向或多向互动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话题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根据教材中出现的口语交际话题来看,其话题类型大致可分为显性互动、隐性互动、再创设的互动。显性互动话题能明显体现互动关系。例如,教学时,我先让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请教的经过”,然后小组内互相请教、解答,全班交流总结“向别人请教应该注意什么”。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多向互动起来。对于隐性互动的话题,由于它的互动性不明显,很容易上成听说训练课。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互动起来。例如,教学“介绍校园”这个话题,很容易出现“一人说,大家听”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小导游现场介绍的方式,要求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小导游,然后由小导游带着大家游览并介绍校园,最后大家评选“最佳小导游”。对于那些需要重新设计的话题,教师要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实施,确保让所有的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例如,教学“推荐一本好书”这个话题,从提示内容看不出有双向互动的意思,但经过重新设计,采用模拟开书店,同学们扮演营业员向购书者推销书籍的形式,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而且教学形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三、开辟多种实践渠道,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融口语交际教学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阵地,为了能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一是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上好口语交际课,使学生通过典型的话题交际实践,熟练地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二是要坚持把口语交际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之中,因为很多课文中都设置了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的内容,这些本身就是口语交际的好材料;三是要把口语交际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写作过程始终都伴随着说的过程,从交流写作素材到讨论构思,从启发修改到习作讲评,都要落实交流互动的思想;四是要加强口语交际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无论哪门学科都离不开语言交流,所以口语交际教学“要”而且“能”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如教学“美丽的公鸡”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通过师生的对话,创设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口语交际与课堂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2.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教师不能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教室这个小天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实践、发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例如:针对我们长淮这一地区的水污染和白色污染比较严重,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围绕同学拖拉作业现象,举办“小小讨论会”,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使他们逐步 “具备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总之,我认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及表达的欲望。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从而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一机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