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永康教授曾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意思是说,作文要有冲击力,以便瞬间吸引、打动阅卷者。善于为议论文造势,打造吸人眼球的亮点,就可能使文章走出“一般化”的低谷,迈上闪烁“创新”火花的台阶。那么,怎样为议论文造势呢?
一 借立意“新”悦人耳目
立意创新的思维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进一步想,即在原有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或纵向开掘,或横向开掘;二是换角度想,即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题目、同一题材,如果换个角度观察,往往就能翻出不同的新意;三是倒过来想,即我们常说的反弹琵琶。
如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优秀作文《我们都是读“书”人》,对材料中所言的“三本书”,当绝大多数同学简单地将“三本书”的关系视为并列关系时,该文作者则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文章开篇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三本书”并非并列关系,作为新时代的读书人,应当将“心灵之书”融入“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中。作者认为,“有字之书”是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无字之书”是文化的拓展与领悟,倘若不融入“心灵之书”,读书人只能成为无知的受众。作者紧密联系当下社会实际,直面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读书的价值,强调做一个“用心读书”的人,就要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突显阅读“心灵之书”的重要性。该文另辟蹊径,体现出对材料的深度思考。
二 让选材“鲜”引人入胜
用新鲜的材料为议论文造势,会令人耳目一新,是获得高分的一大法宝。“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强调文章选材应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出新。如今的作文命题越来越侧重生命成长考量或深思社会品质,面对这种类型的作文命题,不妨放眼现实生活,选取一些与观点相关的新闻事件,平时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多储备现实意义强的鲜活材料。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如此高考,休矣!——我看高考》,文中选取《重庆晨报》中揭露名校炒卖优质生源的黑幕,《北京青年报》有关高考前夕贴有“考试专用”标签的商品热卖的新闻,媒体报道的高考期间一考生英语考试因迟到一分钟被拒入场的新闻。通过这三则有关高考的新闻时事材料,作者抓住了与高考有关的“三方”——考生、商家、学校,在行文中以巧妙的话语自然引出三则新闻事件,接着对每则新闻事件从现象到本质加以剖析,不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无可辩驳地阐明了事理,体现出论证的力度。因此,作文时多關联新闻事件,不仅可以体现出材料的新颖性,而且会使论证更有力。
三 以形式“俏”卓然不群
说到议论文,我们都很熟悉三种结构形式:并列式,即文章主体由具有并列关系的段落组成,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层进式,即围绕观点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挖掘,从而形成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对照式,即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使对与错、是与非得以充分显现。我们不排斥行文的中规中矩,但都按传统模式行文,也就谈不上个性和创新了。立意新颖、材料鲜活的文章再配上新颖的形式,定会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注重表达技巧的运用,精于结构的安排,用新颖别致的形式行文,文章定会一鸣惊人。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勤奋矣,揣摩矣——我的高考》,文章开篇提出“勤奋+揣摩”是高考制胜的法宝,继而说自己放弃上网游戏等时间,“勤奋”研究考题,“揣摩”命题规律,而考试结果却并非尽如人意,最后以“勤奋矣,揣摩矣!我惶恐不安,之前的自信消失殆尽”作结。文章用自嘲的方式揭露那些投机取巧者企图通过捷径获得成绩的心态,表达了“侥幸者必败”“投机取巧者必败”的观点,反映了高考制度的严肃性与公平性。文中“勤奋”“揣摩”被赋予由褒到贬的特定含义,采用反弹琵琶的行文方式,将投机取巧者的丑陋暴露无遗,不仅让人感受到立意的深刻,也感受到行文方式的独特。
四 用底蕴“厚”彰显魅力
所谓文化底蕴是指文章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自然、艺术等的知识积淀。文化底蕴是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也是考量写作高下的重要指标。或嵌入诗文名句,或引用箴言警语,或对话中外名人,或展现人情风貌,或揭示世俗传统,这些都是增添文化意蕴的有效方式。用文化底蕴为议论文造势,以“文化”光芒照亮华章,让文章散发文化的芳香,这样就能够使写作走出庸俗的低谷。当然,无原则地插入或堆砌,自然达不到以“文化底蕴”亮人眼球、拨人心弦的目的。
五 使首尾“靓”锦上添花
议论文写作讲求开宗明义,开篇亮出观点或表明态度,有利于读者准确把握,不失为简明而有效的方式。但众人一面的“开门见山”,难免给人庸俗的感觉,而且缺乏“含金量”。怎样使议论文开篇就能为文章造势,需要多考虑开篇方法。
议论文开篇方式很多,设问开篇法、名言引入法、设喻说理法、排比起势法、情景渐入法等,都不失为打造“凤头”的好方式。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的开头:“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的万里长城;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又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排比中有意境,设问中显亲和,这样的开篇自然会吸引读者眼球。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亮丽的结尾自然能大增文章分量。结尾处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大大提升文章品质。感召呼告式、反问引思式、呼吁诫勉式、警句收拢式、抒情描摹式、留韵回味式等结尾方式,都能给人一见倾心之感,为文章增色三分。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浅浅中国行,悠悠文化香》的结尾:“法国著名诗人兰波在《深谷睡者》中写道:‘闪烁的太阳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犹如泡沫浮沉。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束缚,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引用法国著名诗人兰波的名言,言简意赅,凸显中心,颇有意趣。
综上所述,好的议论文一定要在立意、选材、结构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于一般处见新解,于细微处显底蕴,这样的文章定会一鸣惊人。
一 借立意“新”悦人耳目
立意创新的思维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进一步想,即在原有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或纵向开掘,或横向开掘;二是换角度想,即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题目、同一题材,如果换个角度观察,往往就能翻出不同的新意;三是倒过来想,即我们常说的反弹琵琶。
如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优秀作文《我们都是读“书”人》,对材料中所言的“三本书”,当绝大多数同学简单地将“三本书”的关系视为并列关系时,该文作者则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文章开篇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三本书”并非并列关系,作为新时代的读书人,应当将“心灵之书”融入“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中。作者认为,“有字之书”是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无字之书”是文化的拓展与领悟,倘若不融入“心灵之书”,读书人只能成为无知的受众。作者紧密联系当下社会实际,直面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读书的价值,强调做一个“用心读书”的人,就要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突显阅读“心灵之书”的重要性。该文另辟蹊径,体现出对材料的深度思考。
二 让选材“鲜”引人入胜
用新鲜的材料为议论文造势,会令人耳目一新,是获得高分的一大法宝。“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强调文章选材应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出新。如今的作文命题越来越侧重生命成长考量或深思社会品质,面对这种类型的作文命题,不妨放眼现实生活,选取一些与观点相关的新闻事件,平时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多储备现实意义强的鲜活材料。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如此高考,休矣!——我看高考》,文中选取《重庆晨报》中揭露名校炒卖优质生源的黑幕,《北京青年报》有关高考前夕贴有“考试专用”标签的商品热卖的新闻,媒体报道的高考期间一考生英语考试因迟到一分钟被拒入场的新闻。通过这三则有关高考的新闻时事材料,作者抓住了与高考有关的“三方”——考生、商家、学校,在行文中以巧妙的话语自然引出三则新闻事件,接着对每则新闻事件从现象到本质加以剖析,不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无可辩驳地阐明了事理,体现出论证的力度。因此,作文时多關联新闻事件,不仅可以体现出材料的新颖性,而且会使论证更有力。
三 以形式“俏”卓然不群
说到议论文,我们都很熟悉三种结构形式:并列式,即文章主体由具有并列关系的段落组成,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层进式,即围绕观点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挖掘,从而形成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对照式,即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使对与错、是与非得以充分显现。我们不排斥行文的中规中矩,但都按传统模式行文,也就谈不上个性和创新了。立意新颖、材料鲜活的文章再配上新颖的形式,定会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注重表达技巧的运用,精于结构的安排,用新颖别致的形式行文,文章定会一鸣惊人。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勤奋矣,揣摩矣——我的高考》,文章开篇提出“勤奋+揣摩”是高考制胜的法宝,继而说自己放弃上网游戏等时间,“勤奋”研究考题,“揣摩”命题规律,而考试结果却并非尽如人意,最后以“勤奋矣,揣摩矣!我惶恐不安,之前的自信消失殆尽”作结。文章用自嘲的方式揭露那些投机取巧者企图通过捷径获得成绩的心态,表达了“侥幸者必败”“投机取巧者必败”的观点,反映了高考制度的严肃性与公平性。文中“勤奋”“揣摩”被赋予由褒到贬的特定含义,采用反弹琵琶的行文方式,将投机取巧者的丑陋暴露无遗,不仅让人感受到立意的深刻,也感受到行文方式的独特。
四 用底蕴“厚”彰显魅力
所谓文化底蕴是指文章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自然、艺术等的知识积淀。文化底蕴是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也是考量写作高下的重要指标。或嵌入诗文名句,或引用箴言警语,或对话中外名人,或展现人情风貌,或揭示世俗传统,这些都是增添文化意蕴的有效方式。用文化底蕴为议论文造势,以“文化”光芒照亮华章,让文章散发文化的芳香,这样就能够使写作走出庸俗的低谷。当然,无原则地插入或堆砌,自然达不到以“文化底蕴”亮人眼球、拨人心弦的目的。
五 使首尾“靓”锦上添花
议论文写作讲求开宗明义,开篇亮出观点或表明态度,有利于读者准确把握,不失为简明而有效的方式。但众人一面的“开门见山”,难免给人庸俗的感觉,而且缺乏“含金量”。怎样使议论文开篇就能为文章造势,需要多考虑开篇方法。
议论文开篇方式很多,设问开篇法、名言引入法、设喻说理法、排比起势法、情景渐入法等,都不失为打造“凤头”的好方式。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的开头:“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的万里长城;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又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排比中有意境,设问中显亲和,这样的开篇自然会吸引读者眼球。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亮丽的结尾自然能大增文章分量。结尾处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大大提升文章品质。感召呼告式、反问引思式、呼吁诫勉式、警句收拢式、抒情描摹式、留韵回味式等结尾方式,都能给人一见倾心之感,为文章增色三分。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浅浅中国行,悠悠文化香》的结尾:“法国著名诗人兰波在《深谷睡者》中写道:‘闪烁的太阳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犹如泡沫浮沉。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束缚,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引用法国著名诗人兰波的名言,言简意赅,凸显中心,颇有意趣。
综上所述,好的议论文一定要在立意、选材、结构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于一般处见新解,于细微处显底蕴,这样的文章定会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