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永康教授曾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意思是说,作文要有冲击力,以便瞬间吸引、打动阅卷者。善于为议论文造势,打造吸人眼球的亮点,就可能使文章走出“一般化”的低谷,迈上闪烁“创新”火花的台阶。那么,怎样为议论文造势呢?
  一 借立意“新”悦人耳目
  立意创新的思维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进一步想,即在原有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或纵向开掘,或横向开掘;二是换角度想,即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题目、同一题材,如果换个角度观察,往往就能翻出不同的新意;三是倒过来想,即我们常说的反弹琵琶。
  如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优秀作文《我们都是读“书”人》,对材料中所言的“三本书”,当绝大多数同学简单地将“三本书”的关系视为并列关系时,该文作者则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文章开篇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三本书”并非并列关系,作为新时代的读书人,应当将“心灵之书”融入“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中。作者认为,“有字之书”是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无字之书”是文化的拓展与领悟,倘若不融入“心灵之书”,读书人只能成为无知的受众。作者紧密联系当下社会实际,直面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读书的价值,强调做一个“用心读书”的人,就要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突显阅读“心灵之书”的重要性。该文另辟蹊径,体现出对材料的深度思考。
  二 让选材“鲜”引人入胜
  用新鲜的材料为议论文造势,会令人耳目一新,是获得高分的一大法宝。“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强调文章选材应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出新。如今的作文命题越来越侧重生命成长考量或深思社会品质,面对这种类型的作文命题,不妨放眼现实生活,选取一些与观点相关的新闻事件,平时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多储备现实意义强的鲜活材料。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如此高考,休矣!——我看高考》,文中选取《重庆晨报》中揭露名校炒卖优质生源的黑幕,《北京青年报》有关高考前夕贴有“考试专用”标签的商品热卖的新闻,媒体报道的高考期间一考生英语考试因迟到一分钟被拒入场的新闻。通过这三则有关高考的新闻时事材料,作者抓住了与高考有关的“三方”——考生、商家、学校,在行文中以巧妙的话语自然引出三则新闻事件,接着对每则新闻事件从现象到本质加以剖析,不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且无可辩驳地阐明了事理,体现出论证的力度。因此,作文时多關联新闻事件,不仅可以体现出材料的新颖性,而且会使论证更有力。
  三 以形式“俏”卓然不群
  说到议论文,我们都很熟悉三种结构形式:并列式,即文章主体由具有并列关系的段落组成,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层进式,即围绕观点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挖掘,从而形成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对照式,即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使对与错、是与非得以充分显现。我们不排斥行文的中规中矩,但都按传统模式行文,也就谈不上个性和创新了。立意新颖、材料鲜活的文章再配上新颖的形式,定会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注重表达技巧的运用,精于结构的安排,用新颖别致的形式行文,文章定会一鸣惊人。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勤奋矣,揣摩矣——我的高考》,文章开篇提出“勤奋+揣摩”是高考制胜的法宝,继而说自己放弃上网游戏等时间,“勤奋”研究考题,“揣摩”命题规律,而考试结果却并非尽如人意,最后以“勤奋矣,揣摩矣!我惶恐不安,之前的自信消失殆尽”作结。文章用自嘲的方式揭露那些投机取巧者企图通过捷径获得成绩的心态,表达了“侥幸者必败”“投机取巧者必败”的观点,反映了高考制度的严肃性与公平性。文中“勤奋”“揣摩”被赋予由褒到贬的特定含义,采用反弹琵琶的行文方式,将投机取巧者的丑陋暴露无遗,不仅让人感受到立意的深刻,也感受到行文方式的独特。
  四 用底蕴“厚”彰显魅力
  所谓文化底蕴是指文章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自然、艺术等的知识积淀。文化底蕴是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也是考量写作高下的重要指标。或嵌入诗文名句,或引用箴言警语,或对话中外名人,或展现人情风貌,或揭示世俗传统,这些都是增添文化意蕴的有效方式。用文化底蕴为议论文造势,以“文化”光芒照亮华章,让文章散发文化的芳香,这样就能够使写作走出庸俗的低谷。当然,无原则地插入或堆砌,自然达不到以“文化底蕴”亮人眼球、拨人心弦的目的。
  五 使首尾“靓”锦上添花
  议论文写作讲求开宗明义,开篇亮出观点或表明态度,有利于读者准确把握,不失为简明而有效的方式。但众人一面的“开门见山”,难免给人庸俗的感觉,而且缺乏“含金量”。怎样使议论文开篇就能为文章造势,需要多考虑开篇方法。
  议论文开篇方式很多,设问开篇法、名言引入法、设喻说理法、排比起势法、情景渐入法等,都不失为打造“凤头”的好方式。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的开头:“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的万里长城;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又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排比中有意境,设问中显亲和,这样的开篇自然会吸引读者眼球。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亮丽的结尾自然能大增文章分量。结尾处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大大提升文章品质。感召呼告式、反问引思式、呼吁诫勉式、警句收拢式、抒情描摹式、留韵回味式等结尾方式,都能给人一见倾心之感,为文章增色三分。
  如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浅浅中国行,悠悠文化香》的结尾:“法国著名诗人兰波在《深谷睡者》中写道:‘闪烁的太阳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犹如泡沫浮沉。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束缚,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引用法国著名诗人兰波的名言,言简意赅,凸显中心,颇有意趣。
  综上所述,好的议论文一定要在立意、选材、结构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于一般处见新解,于细微处显底蕴,这样的文章定会一鸣惊人。
其他文献
沧桑砥砺,二十年风雨兼程;百折不挠,数十载无悔初心。一位老人,一场历经久远的科研探索,一项轰动世界的科技成就,一颗永远赤诚的爱国之心——“时代楷模”南仁东老人为我们留下的,是难以磨灭的感动。  学术精英在讲台上走过了二十年,培养了无数莘莘学子,令人敬佩,的确是中国高等教育向精英化发展的范例;而南仁东老人在山坳与沟壑间踏过了二十年,则更加令我动容。南仁东老人用宁静之心、执着之行、科技动力,熔成令人感
期刊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中学生可以学着用短剧的形式来表现社会生活。  首先要熟悉剧本的格式和要素。戏剧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其次要设计巧妙的戏剧冲突。戏剧反映生活靠的就是戏剧冲突,它是
期刊
高中毕业了,我想去远行。带上爷爷,带上背包,带上我心爱的狗,走遍塞北江南,游遍长城内外。  这是一个新时代,我最想的,就是去北京。我要站在天安门前,扶着爷爷,迎接首都新一天的第一缕阳光。我要在七彩阳光的照射下,和爷爷一起,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相信,受尽苦难的爷爷,在国旗升起的那一刻,一定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一定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相信,等到那一天,我在长安大街上、天安门前,和无数瞻仰升旗的群众
期刊
浅谈轶事  1.名字趣谈  钱钟书先生一岁“抓周”时,抓到了一本书不放,家里人特别高兴,因此他的伯父给他起名为“钟书”,钟情于书,这个名字好像印证了钱钟书一生嗜书如命的脾性,也仿佛就是他“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的真实写照。  2.代父写序  钱钟书18岁时考入美国圣公会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他常为父亲钱基博代笔写信,由口授而代写,由代写信而代做文章。  一次钱钟书代父亲为乡下一家大户人家代作墓志铭。
期刊
入乎其内  要想写出见解深刻、立意高远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取法教材。下面结合示例,介绍四种实用技法:朝深处想,追根溯源,探究本质;朝远处想,预测影响,剖析利害;朝一处想,同类联想,以小见大;朝异处想,比较鉴别,质疑有据。  1.朝深处想,追根溯源,探究本质  本质往往是隐藏在芜杂的表象背后,写作时,只有能够对丰富多彩的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才能够拨云见日把握住本质。追根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
期刊
维克多·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人道主义代表人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力的人物。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十分辉
期刊
入乎其内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是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展现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两部戏一中一外,一别一聚,构成互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把握剧中主要矛盾冲突、品读戏剧台词这三个方面,将两部戏剧进行对比,掌握阅读鉴赏中外戏剧的基本方法。  一、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  在这两部戏剧中,作者都将艺术的触角伸至人物的心灵深处,尤其集中刻画了两位女主人公细腻
期刊
我家附近有家卖早点的。开店的是一对夫妻,他们年纪有点大了,听他们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子女都该成家了吧,只是我从没见到他们的子女来过。  夫妻俩为人友善,对所有人都是笑脸相迎,可能是这个缘故,每天买早点都要排队,即便是赶时间的我,也得在那里等。  冬天,他们提供热豆浆。我经常去,混了个眼熟,老板娘总记得留一份热豆浆给我。每一次见面,老板娘的第一句话都是:“小朋友来了啊。”长辈一样的亲切和蔼,我总是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吕氏春秋》载: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失之,得之”,
期刊
主题阐释  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内涵丰富,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影响,这些节日渐渐受到年轻人的冷落。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外国的节日在我国却越来越受追捧。对此,大家有何感想呢?  学生作文  打开的门  张 晨  过新年时,花甲之年的老奶奶会习惯性地摊开案板,准备亲手擀皮、剁馅、包饺子。儿子、媳妇推门进来,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