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职业教育升学一直在“严格限制”和“适当放开”之间摇摆,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提出再次引发了职业教育坚守就业导向还是兼顾升学的探讨.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升学的政策历程,发现:职业教育升学在20世纪80年代偶然起步,在90年代初露端倪,在新世纪前十年里曲折发展,2010年以来在类型化中进阶升级.制度逻辑上,在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就业政策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下,呈现出“内外部因素驱动下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双重变革”的特征;以就业为立场的初始选择、坚固的政策场域以及利益攸关方众多导致的改革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升学一直在“严格限制”和“适当放开”之间摇摆,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提出再次引发了职业教育坚守就业导向还是兼顾升学的探讨.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升学的政策历程,发现:职业教育升学在20世纪80年代偶然起步,在90年代初露端倪,在新世纪前十年里曲折发展,2010年以来在类型化中进阶升级.制度逻辑上,在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就业政策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下,呈现出“内外部因素驱动下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双重变革”的特征;以就业为立场的初始选择、坚固的政策场域以及利益攸关方众多导致的改革成本大、风险高等现实背景致使制度建构的路径依赖;1997年、2006年、2010年及2019年分别对应的“形成中职生升学的方法雏形”“严格限制中职生升学比例”“开始探索分类招生”“建立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是影响政策整体走向的四个关键节点.历史镜鉴为:职业教育被限制升学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应该超越就业与升学之间的对立;在更宽广的背景下认识职业教育升学通道;继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职业教育高考制度.
其他文献
为探明省域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和寻找推动开放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良策,从毕业生对教师满意度、教学过程满意度、形成性考核作业满意度和学业期待满意度进行了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运用SPSS等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毕业生在各建构层面上满意度均较高并在一些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且毕业生提出的改进建议主要聚焦在平台、教师、课程、考核和实践实训等方面。针对调查结果,学校应通过重视差异化和弥补薄弱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来进一步提升学生满意度。
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职业教育政校协同机制和校企协同机制的双重缺失则是制约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围绕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构地区、校区、园区、社区、战区“五区联动”和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居委会、参谋部“六位协同”的发展机制,集中各主体优势资源协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成功在于结合实际执行的制度创新,其主要经验可归结为: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对台工作先行先试、大力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用足多区叠加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当前,福建自贸区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有: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无法满足发展需要,非公有制经济与自贸区结合的制度创新不足,促进福建自贸区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偏少,自贸区金融创新存在体制机制的制约,针对中央提出的自贸区发展新战略的制度准备不足等.相应的对策建议是:进一步抓好自贸区内制度创新的集成改革,下功夫用好用足多区叠加政策,对台工作
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案例,探索信用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路径.特色小镇信用治理面临传统手段具有行政惯性、信用数据跨部门和层级共享存在障碍、新型治理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等现实困境,基于浙江特色小镇信用治理中信息经济型、乡村旅游型、特种装备型和贸易融通型四种典型经验模式,提出以自治、智治和共治原则,根据创新创业、金融创新、旅游休闲、历史文化和对外贸易等不同特色小镇特征,实施差异化信用治理举措.
9月10日,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浙江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葛慧君来我校调研学校建设发展情况,并向全体教师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帅燮琅,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思清,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主任王喜法,省教育厅副厅长于永明,省科技厅副厅长孟小军,以及我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陪同调研.
新时代,高校教师科研评价要突出质量导向,要注重评价成果的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及对人才培养的支撑情况。科研成果转化因而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重点。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面临评价指标有待完善、教师成果转化意识不强、成果资源不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完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培育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环境,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系统健全相关制度,为科研成果转化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撑。
独立学院转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2008年以来,我国独立学院转设一直比较缓慢,近年来呈加速推进态势,但部分地区在转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梗阻和挑战.深究独立学院转设困境的成因,“学而优则仕”和面子文化是其文化根源,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博弈是其病灶症结,制度环境和制度逻辑的制约是其深层原因,转设工作中的执行误区是其现实堵点.探索独立学院转设路径创新和制度设计,兼顾利益相关者诉求,协同各级各部门慎重筹备工作方案,有助于纾解当前独立学院转设困境,推进独立学院平稳有序转设,保障转设后高校可持续发展.
从重视资本积累到关注技术进步,再到强调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增长理论不断丰富着内容,试图解释驱动一个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特别强调人的质量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日益凸显,从事技术创新、知识传播、推动技术应用的人才日益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在整个人才金字塔结构中,居于中低端的产业工人是传播、扩散技术进步的媒介,其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技能水平不高是制约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瓶颈,因此,在技术进步中,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
1+X证书制度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要制度设计,需要通过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高职院校根据各自实际,建立多元参与、协同合作、适应型、制度化的1+X证书制度试点内部治理机制。目前,在试点内部治理中存在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备、激励保障机制较缺乏、质效评价机制不完善、弹性治理机制待构建等主要问题。基于此,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内部治理绩效为目标,高职院校可从六方面试点内部治理实践路径——建章立制、多方协同、质量督导、育训相融、弹性治理、成果导向。其中,重点突出加强内部弹性治理,对应专业群构建试点"
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教育新法新政对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政策作了细化规定.文章尝试从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政策演变历程出发,总结当前相关政策的不足,聚焦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制度体系亟待补强、变更决策程序亟须规范、变更清算程序有待优化、变更审批程序仍需强化等实践困境,有针对性地从完善变更规范体系、优化学校决策治理、规范财务清算程序、强化变更行为监督等角度,提出举办者变更政策的优化策略,以期助力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政策的完善,推动民办教育法治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