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村子里走出来那天清晨,天空下着雪。漫山遍野的雪,漫天遍地的雪,我背着自己的行李,像个逃荒或者要饭的人,沿着我家门前的路,一步步走到四五里路之外的客车站。汽车笛声响起,我离乡的路就此拉开序幕。我无法把它描绘得多么豪迈,更别说超凡出尘。这条路知道,我当时的心中,是多么悲伤与无奈。从此后,这世上就少了一个教师,从此后,这世上就少了一个文学青年,从此后,也许只有这条路,才能留住我的脚步。
十一年之后,我送一个老人的骨灰回乡,与他长眠此地的老伴儿合葬。夜里,人散后,一弯新月天如水。我在这条路上独自徘徊。村子里有两个巡夜的人从我身边走过。我们迎面走近,擦肩而过,又过了几十步,忽然厉声问我:谁?谁这么晚了跑这遛跶?我没回答。那人又问:站住,说你呢,你谁?我说:我是谁你也不知道,不然你早认出来了--------这么晚了,你跑这干啥?啊?这声音已经很不友好了。我说,干啥,走走吧,看看这条路。他们估计以为遇见鬼了,才能有幸听到我这样的鬼话。所以他们谁也没走近我,小跑着走远了。我的话他们没听明白,我的声音他们也已经不再熟悉,就连我的脸,他们也已经无法辨认。从此后,我就是個没有故乡的人了。我再也不是这个村子里大家曾经熟悉的阿猫阿狗了。我将被故乡遗忘,被这里的人和这片山水遗忘。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我送葬的老人,是我的父亲。
上个月末,我写过这样的几句话,抄在这里,算是一种解释吧——
已是异乡人,
又踏回乡路。
万水千山有尽时,
此恨无归处。
生死两茫茫,
爱恨从谁诉。
一杯愁绪祭寒阳,
不忍回眸顾。
其实这条路并不长,也不是古老到什么地步。只不过是我从小时候起,就看到它弯蜒盘旋,通向远方,所以就把它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而己。那时这条路安静的很。东西走向,道南是田地,春种秋收,生机无限,道北是松花江,江水向西流淌,日夜不息。为了拦住江水,这条道比平地高处十几米,其实,它是国堤,我们管它叫大壕、大坝。我家就紧挨着大坝,春夏秋冬,或早或晚,我经常拿着本书,在这条路上边走边读。如果放牛放鹅,经常弄丢了,就会遭到父母的责骂,于是慌了手脚,撇下书本,急忙去找。现在想想,也是一件趣事。这条路很静,平时没有人走过,就像没有人关注这个村庄一样。鸟雀随意飞降,牛马自在而行。我在这条路上走来走去,渐渐长大成人。然而我却终究押不住自己心中的一股冲动。我开始向往远方,向往路的尽头的生活。偶尔的过客,或是闯亲走友,或是借路而行,都让我羡慕不已。一声汽车的鸣笛,一件鲜艳的衣服,都能引发我无限的遐想。路的那头是什么呢?我不经意间问自己。
这条路就这样刻在我的心上,刻在我的脑海里。日升日落,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月明星淡,它静静地在那里。人来人往,人生人逝,路依然在,而人却有了不同的命运。我在这条路上,看出了很多东西。比方说是否有路可走的问题,比方说怎么走的问题。这条路躺在这里,静默无语。顺坡下,顺路走,只要顺命随缘,无一不是方向,无一不是风景,总之别撞树,别摔进沟里,遇到坑坑洼洼就绕一下,遇到车多人挤就停一下,保证没亏吃,也耽误不了年成,更谈不上无路可走。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我一直想的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路没有尽头。真的,只要你肯走,只要你能走,那路就没有尽头。我对这个问题考虑过很长时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这些都未必不可能。但是只要有人在,只要人肯走,那就有路。你我都不是科学家,不需要研究地球是圆是方。你我只需要琢磨好自己怎么活就行,因此,从人的角度看,路就没有尽头。这个问题最著名的一断--段公案,就是有那个叫阮籍的人,走在路上,走着走着,遇见歧路了,怎么走,他不知道了。最终,他大哭而返。阮籍是谁?他是魏晋风流中,竹林七贤之一。很多年后,白居易写过一首寄唐生的诗,第一句就是“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说的就是这个悲伤的人。有时候我想,他不是没路可走,而是无法选择怎么走路,才痛哭流涕。
其实引发我对路是否有尽头的问题的思考的,还和另外的几个人有关,他们是海子,食指,王国维。你知道的,几百年不过一瞬间而已,但这几个人是某个时代某个领域的精神象征。不幸得很,这几个精神领袖不是精神失常,就是自杀了。如果他们还在,如果他们有机缘,看看我家的路,或许会有另外一种选择。不过同样是自杀的人,同样是一代伟大的作家,我或许无法解释另外一个人,他叫海明威。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自杀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圆满!但我还是相信我自己,应该有勇气请他看我家看这条没有尽头的路。所谓的事到临头须放胆,既然不死,那就顺命而为,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到死路。你仔细看,中国近现代几乎很少有大师级别的文人,更别说思想家。其实这个问题的症结,和土壤有关不假,更主要的,是这些人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吉林省恒邦医药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十一年之后,我送一个老人的骨灰回乡,与他长眠此地的老伴儿合葬。夜里,人散后,一弯新月天如水。我在这条路上独自徘徊。村子里有两个巡夜的人从我身边走过。我们迎面走近,擦肩而过,又过了几十步,忽然厉声问我:谁?谁这么晚了跑这遛跶?我没回答。那人又问:站住,说你呢,你谁?我说:我是谁你也不知道,不然你早认出来了--------这么晚了,你跑这干啥?啊?这声音已经很不友好了。我说,干啥,走走吧,看看这条路。他们估计以为遇见鬼了,才能有幸听到我这样的鬼话。所以他们谁也没走近我,小跑着走远了。我的话他们没听明白,我的声音他们也已经不再熟悉,就连我的脸,他们也已经无法辨认。从此后,我就是個没有故乡的人了。我再也不是这个村子里大家曾经熟悉的阿猫阿狗了。我将被故乡遗忘,被这里的人和这片山水遗忘。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我送葬的老人,是我的父亲。
上个月末,我写过这样的几句话,抄在这里,算是一种解释吧——
已是异乡人,
又踏回乡路。
万水千山有尽时,
此恨无归处。
生死两茫茫,
爱恨从谁诉。
一杯愁绪祭寒阳,
不忍回眸顾。
其实这条路并不长,也不是古老到什么地步。只不过是我从小时候起,就看到它弯蜒盘旋,通向远方,所以就把它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而己。那时这条路安静的很。东西走向,道南是田地,春种秋收,生机无限,道北是松花江,江水向西流淌,日夜不息。为了拦住江水,这条道比平地高处十几米,其实,它是国堤,我们管它叫大壕、大坝。我家就紧挨着大坝,春夏秋冬,或早或晚,我经常拿着本书,在这条路上边走边读。如果放牛放鹅,经常弄丢了,就会遭到父母的责骂,于是慌了手脚,撇下书本,急忙去找。现在想想,也是一件趣事。这条路很静,平时没有人走过,就像没有人关注这个村庄一样。鸟雀随意飞降,牛马自在而行。我在这条路上走来走去,渐渐长大成人。然而我却终究押不住自己心中的一股冲动。我开始向往远方,向往路的尽头的生活。偶尔的过客,或是闯亲走友,或是借路而行,都让我羡慕不已。一声汽车的鸣笛,一件鲜艳的衣服,都能引发我无限的遐想。路的那头是什么呢?我不经意间问自己。
这条路就这样刻在我的心上,刻在我的脑海里。日升日落,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月明星淡,它静静地在那里。人来人往,人生人逝,路依然在,而人却有了不同的命运。我在这条路上,看出了很多东西。比方说是否有路可走的问题,比方说怎么走的问题。这条路躺在这里,静默无语。顺坡下,顺路走,只要顺命随缘,无一不是方向,无一不是风景,总之别撞树,别摔进沟里,遇到坑坑洼洼就绕一下,遇到车多人挤就停一下,保证没亏吃,也耽误不了年成,更谈不上无路可走。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我一直想的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路没有尽头。真的,只要你肯走,只要你能走,那路就没有尽头。我对这个问题考虑过很长时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这些都未必不可能。但是只要有人在,只要人肯走,那就有路。你我都不是科学家,不需要研究地球是圆是方。你我只需要琢磨好自己怎么活就行,因此,从人的角度看,路就没有尽头。这个问题最著名的一断--段公案,就是有那个叫阮籍的人,走在路上,走着走着,遇见歧路了,怎么走,他不知道了。最终,他大哭而返。阮籍是谁?他是魏晋风流中,竹林七贤之一。很多年后,白居易写过一首寄唐生的诗,第一句就是“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说的就是这个悲伤的人。有时候我想,他不是没路可走,而是无法选择怎么走路,才痛哭流涕。
其实引发我对路是否有尽头的问题的思考的,还和另外的几个人有关,他们是海子,食指,王国维。你知道的,几百年不过一瞬间而已,但这几个人是某个时代某个领域的精神象征。不幸得很,这几个精神领袖不是精神失常,就是自杀了。如果他们还在,如果他们有机缘,看看我家的路,或许会有另外一种选择。不过同样是自杀的人,同样是一代伟大的作家,我或许无法解释另外一个人,他叫海明威。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自杀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圆满!但我还是相信我自己,应该有勇气请他看我家看这条没有尽头的路。所谓的事到临头须放胆,既然不死,那就顺命而为,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到死路。你仔细看,中国近现代几乎很少有大师级别的文人,更别说思想家。其实这个问题的症结,和土壤有关不假,更主要的,是这些人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吉林省恒邦医药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