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方法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对国土空间规划带来显著性改变,不仅对于规划的编制以及评价过程产生影响,同时也改变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形式。本文主要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方法,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以及数据挖掘的有效性,给相关研究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总體规划;大数据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0.019
  1、前言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数据是基础性资料,能够有效展现国土空间的现状、表现出的问题以及优化方法,同时也是科学制定国土空间的最重要依据。借助于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相互结合,能够对国土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可视化表达。探究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的应用技术,有利于协调空间规划的应用形式,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方法。
  2、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的主要应用特点
  2.1数据来源多样化
  国土空间规划所依赖的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型的地理信息、遥感卫星信息、土地资源利用信息等;以各种不动产土地矿业空间开发管理形成的空间数据集合;以及互联网结构数据、手机性能数据等形成的新兴网络数据集合。这些数据不仅包括文本结构,同时也包含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地理结构化数据,因此对数据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据量化分析已难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拓展的需要,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凸显数据价值。
  2.2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
  在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中,更加注重人本主义。随着互联网中专系统的发展,基于移动手机实时位置以及定位所形成的购买交友以及体验数据极为丰富,为获取居民时空行为的特点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结合地理数据信息系统技术能够使国土空间规划更加具有透明性以及可控性,将国土空间规划转变为研究个体行为特点的社会空间规划。
  2.3具有多元融合性
  借助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大数据应用,大量高质量集合数据用于土地空间以及产业布局中,在精细尺度下实现对国土空间多学科融合以及公众的广泛参与性,能够表现会问题的大量隐含信息,客观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学科交叉融合,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中多元融合是其主要的特点。
  3、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的主要途径
  3.1打造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团队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大数据尖端技术,学科交叉性较为明显,因此业务技术门槛比较高。相较于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多数城市规划师对于各种数据以及信息还处在比较陌生的状态;对于地理信息来说,使用数据库的计算机工程师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方法理论以及体系也存在认识上的缺陷,因此无法完成国土空间大数据应用的深入。面对这些情况,应该集中学科力量多领域展开合作,打造一支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的高效率团队,从数据收集一直到数据的整理和规划的应用对接,有效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职能。
  3.2拓展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的应用成果领域
  目前国土空间大数据规划偏于学术层面,在城市规划分析中较为明显的定制性特点,缺少比较完整的规划范例。从横向角度上来看,国土空间大数据可以用于对于土地效益的研究以及土地流转功能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自然资源的监测变化的;在总体规划领域,国土空间大数据可以用于分于分析人口的规模,空间的结构以及总体规划的评价;在控制性规划可以分析空间性的表达以及业态的评价;在专项的规划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可以用于对教育商业以及产业等用地特点的分析;在城市交通规划领域,空间大数据可以对于站点选择、线路选择以及换乘等问题进行重点讨论城市公共空间的评价等等。
  从纵向角度上来看,应用传统的空间规划手段在后期监测以及评价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管力度,借助于空间规划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的捕获信息,并且对各个系统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递,能够精确反映目前国土空间行为要素的动态变化,抓住其主要的变化特征,同时对国土空间规划要素质量以及价值进行效益测算,能够有效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发利用程度。
  3.3生态空间的结构性规划
  在生态空间的结构性规划中,借助于矢量数据,对生态空间适应性进行评价,与传统的资源评价方法具有显著的区别,可以从活动的规模以及持续变化来构建相应的数据表达;借助于生态空间构建稳定的空间网络,利用各种生物资源情景分析仿真,构建生态网络,同时获取人类大数据活动轨迹,构建人类生态文明网络,这样才能够确定整个空间的生态网格系统。
  3.4对于空间规划大数据进行形式规范整理
  传统的空间规划管理模式呈现条块式,这种形式导致多部门数据门类标准不统一,一日之间相互交叉或者是呈现矛盾情形,数据库管理与建设呈现重复情况。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和整合。借助于公共空间大数据实现相互衔接,有效增强规划数据的格式以及内容的资源空间数据体系,从而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借助于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能够做好城市的战略定位,对于城市开发边界判定也能够借助于人口动态变化以及手机信令大数据,新居民的行动轨迹提取人口流动的变化规律来划定未来城镇的开发边界;对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也可以利用手机信令GPS等活动位置大数据,对城市居民活动力度进行分析,判断网络联系紧密程度,用于确定未来城市空间的结构;也可以借助于位置数据以及核密度分析方法对活动的时空模式进行判别,并与城市现状功能区进行叠合优化,确定未来城市的功能分区布局。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特点以及应用领域,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281-282.
  [2]刘希珍.浅谈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应用[J].居舍,2020,(30):145-146+148.
  [3]谭俊杰.浅谈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中的应用[J].冶金管理,2020,(19):193-194.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断完善的环境下,使得不动产登记范畴不断扩充,登记类型增加,登记信息结合产权特点进行细化处理,便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和共享。本文就结合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的意义,探究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制度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0.018  在2007年,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
【摘要】当前,房屋建筑尽管数量较多,但是房屋价格持续上升,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和住房困难家庭而言,房租压力持续上升,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积极性,也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和谐发展。为了保证务工人员和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权益,我国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该政策的实施使得低收入家庭住房得以保障,但是其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完事保障性住房管理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建设作用,其次对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完
【摘要】房地产行业兼具社会与经济属性,其价格波动,不仅是对其市场规律的一种直观反映,同时也是政府与市场间关系有更深层次的反映。本文以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并就土地财政、金融政策及行政政策等调控合理性与必要性展开分析,以使现阶段高房价、土地供需矛盾及调控目标的实现效果等问题得以可供参考建议提出。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经济形势  【DOI】10.12334/j.issn.1002-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供应越加紧张,需要严格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使用合理,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更多复杂的环境,需要深入了解土地资源利用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法开展节约与集约用地,使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简单分析,探究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与集约用地的开展方法,希望能为土地资源管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