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土木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专业基础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随着我国大兴土木,对土木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土木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怎能到现场去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本文就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的《建筑力学》进行了探讨,首先就建筑力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学生方面、老师方面以及力学教材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对现有教学进行革新,包括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等。本文重点分析了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他们以后从事与土木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记忆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32-02
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建筑力学》这门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在学习其它的专业课程时常会用到力学知识,同时,学好这门课能够为学生在工地上进行实际操作时提供基本的力学知识。由于建筑力学本身的内容很多,且比较的抽象等,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常常感到一定的吃力。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改善这一现象做了相应的分析,包括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团队的协作能力、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
1 建筑力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就建筑力学教学中的问题而言,有相关研究表明,可以其该问题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学生方面的问题、老师方面的问题以及教材方面的问题,以下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一分析。
1.1 学生方面的问题
(1)学生在力学常识方面的底子较差:在高中教育中,老师常常会忽略对学生力学常识的教育,再加上随着各种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的入学率在不断的增加等,导致学生在力学方面的基础普遍较差,且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
(2)没有将心思放到学习上:进入大学后,在各种诱惑下致使其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并且在学习建筑力学时,没有将重点放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公式的内涵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上,而是一味的乱套公式。
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重心放在了对教材的钻研上,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授课时总是按照死板的教材章节内容进行施教,对章节的内容不加取舍,教学的方法上也不够灵活等,正是由于这些,才让学生在学习建筑力学时感到十分的吃力。
1.3 教材方面的问题
就目前学校使用的建筑力学教材而言,通常是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编写的,在内容上确实比较系统且具有严密性,但是却忽略了这些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很多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力学知识之后,仍然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现场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综合职业能力上较弱。
2 如何对现有教学进行革新
2.1 力学教材的革新
《建筑力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物理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融合很多有关其它力学的知识点,包括《理论力学》《结构力学》以及《材料力学》,虽然教材的系统性强且全面,但是却忽略了与后续其它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等。鉴于此,对教材的革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点讲解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相关应用;(2)删除那些理论性强而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的内容;(3)鼓励学生学习那些涉及力学但属于后续课程的内容;(4)就计算分析部分的内容应进行适当的拓展。
2.2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革新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应该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革新,适当地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去探索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达到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启发式教学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比如,让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讲课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进行相应的课程总结等,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3 采用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
考虑到《建筑力学》的工程应用性较强,所以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一定的工程案例,让他们了解相应的实际工程问题。比如,在讲解有关力矩平衡方面的知识时,可以结合实际工程中阳臺的破坏事故等,让他们运用力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以及运用现有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2.4 运用实验教学法
在建筑力学教学的课下,应该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领悟更深层次的知识。实际操作中,应该保证力学实验室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当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实际数据时,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实验数据去得到想要的东西,即如何分析处理数据。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3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需要案例分析)
3.1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而言,其实可以采用如下的三种方法:
(1)采用实验记忆法: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进行缜密的思考,进而更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的概念以及相关定理。比如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来让学生理解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加深他们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采用对比学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比新旧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抓住这些知识的共性,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在对比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更好的分析、理解以及应用新旧知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比如:可以让学生分析实际工程中运用的空心板和实心板,各自的使用条件等。
(3)采用实际训练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精讲多练”的原则,“讲”时应抓住重点内容,以及内容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问题和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练”时应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建筑力学》课程时,如果能够利用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便能杜绝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3.2 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
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所以在《建筑力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取提问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应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当学生在思考时,可以提一些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的意见,比如: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梁的弯曲强度和刚度?同时,鼓励学生发问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热情以及灵感。
(2)采用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处于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去学习,在这样的实际情景中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比如:让学生自己去实际的操作螺栓的布置,让他们领悟怎样的布置才是比较合理的。
(3)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上的探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以充足的自我学习时间以及钻研的时间,让他们通过钻研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读土木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毕业时是选择从事设计、施工还是管理等工作,都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工作上做出成绩。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则可以通过建立实际模型来完成。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建模准则,在授课时有意的培养他们在建模方面的思想以及建模方法,并且结合实际的工程实例模拟建模过程,让他们学会在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如何建立计算模型,进而简化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边界条件时,可以让他们操作相关软件,利用现有的知识分析约束,建立工程模型来分析问题。
(2)让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在现场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建筑力学对实际工程的主要性,指引他们更加努力的学生建筑力学,为以后去工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解预应力钢筋时,如果只是从理论上讲解,不仅不能让学生明白钢筋的布置,同时,也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知道在现场是怎样加预应力的,但是到了专门生产预应力构件的施工场地,通过让现场的技术人员对应着实际的构件等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预应力构件的认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在施工现场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白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也能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动手机会,促使他们通过观看现场施工发现问题,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引下,教学他们如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力学知识,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教会学生领悟解决力学问题的技巧:对于力学题而言,其实质并不难,只是学生并没有找到解题的技巧,比如在遇到平面物体系的平衡问题时,做题的技巧则是先从未知力数最少的构件出发,求解出相应的未知力,再在这基础上,求解其它构件的力。
(2)教会学生运用类比和归纳法来分析实际问题:比如,在求解结构力学中有关弯矩图的问题时,则可以将复杂的结构分解成几个部分,单独分析,之后再利用“叠加法”求解整个结构的弯矩图。
4 具体教学案例
4.1 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由于建筑力学这门课中往往会有很多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时就可以将它们形象化。比如:在讲解荷载种类时,可以这样讲解均布的体、面、线及点(集中)荷载。其中的均布面荷载,可以理解为冬天时同宽度的公路上厚厚的那一层雪;均布线荷载,则是当清洁工人把雪均匀堆放在公路的中央时;点荷载,当利用机器将所有雪堆到一起时。
4.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自己去先分析问题,之后老师再讲解相关问题,比如:在讲解弯曲变形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变形中内力的名称、与拉压变形中的轴力的区别、以及相关内力计算公式等,并要求每组的学生代表提问,由别的组进行回答。在讨论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的具体操作:(1)让每组的代表分析并讲解相关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2)让所有学生都自己描述如何作扭矩图和弯矩图;(3)让学生之处其它同学不正确的地方,并进行改正;(4)最后由老师点评之后,再进行讲课。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互助,让他们自己去领会如何抓住每章的重点、难点,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目的。
5 结语
《建筑力学》是大学中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老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记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要努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和原理的被动学习现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为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立行.建筑力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7):115-116.
[2] 谭绍栋.《建筑力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134.
[3] 侯倩萍.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探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90-92.
[4] 张立行.建筑力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115-116.
[5] 贺兰萍.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96.
[6] 张士辉.建筑专业“一课一得”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吉林教育,2010(34):116.
[7] 徐红梅.关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河套大学学报,2007(4):88-90.
[8] 李彦强.中职学校工民建专业建筑力学教学改革探析[J].才智,2010(27):221.
[9] 徐春芳.在建筑力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Z2):164,188.
[10] 徐燕.提高建筑力学教学质量的点滴体会[J].职业技術,2006(8):65.
关键词:记忆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32-02
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建筑力学》这门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在学习其它的专业课程时常会用到力学知识,同时,学好这门课能够为学生在工地上进行实际操作时提供基本的力学知识。由于建筑力学本身的内容很多,且比较的抽象等,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常常感到一定的吃力。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改善这一现象做了相应的分析,包括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团队的协作能力、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
1 建筑力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就建筑力学教学中的问题而言,有相关研究表明,可以其该问题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学生方面的问题、老师方面的问题以及教材方面的问题,以下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一分析。
1.1 学生方面的问题
(1)学生在力学常识方面的底子较差:在高中教育中,老师常常会忽略对学生力学常识的教育,再加上随着各种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的入学率在不断的增加等,导致学生在力学方面的基础普遍较差,且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
(2)没有将心思放到学习上:进入大学后,在各种诱惑下致使其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并且在学习建筑力学时,没有将重点放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公式的内涵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上,而是一味的乱套公式。
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重心放在了对教材的钻研上,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授课时总是按照死板的教材章节内容进行施教,对章节的内容不加取舍,教学的方法上也不够灵活等,正是由于这些,才让学生在学习建筑力学时感到十分的吃力。
1.3 教材方面的问题
就目前学校使用的建筑力学教材而言,通常是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编写的,在内容上确实比较系统且具有严密性,但是却忽略了这些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很多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力学知识之后,仍然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现场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综合职业能力上较弱。
2 如何对现有教学进行革新
2.1 力学教材的革新
《建筑力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物理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融合很多有关其它力学的知识点,包括《理论力学》《结构力学》以及《材料力学》,虽然教材的系统性强且全面,但是却忽略了与后续其它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等。鉴于此,对教材的革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点讲解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相关应用;(2)删除那些理论性强而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的内容;(3)鼓励学生学习那些涉及力学但属于后续课程的内容;(4)就计算分析部分的内容应进行适当的拓展。
2.2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革新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应该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革新,适当地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去探索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达到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启发式教学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比如,让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讲课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进行相应的课程总结等,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3 采用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
考虑到《建筑力学》的工程应用性较强,所以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一定的工程案例,让他们了解相应的实际工程问题。比如,在讲解有关力矩平衡方面的知识时,可以结合实际工程中阳臺的破坏事故等,让他们运用力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以及运用现有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2.4 运用实验教学法
在建筑力学教学的课下,应该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领悟更深层次的知识。实际操作中,应该保证力学实验室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当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实际数据时,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实验数据去得到想要的东西,即如何分析处理数据。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3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需要案例分析)
3.1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而言,其实可以采用如下的三种方法:
(1)采用实验记忆法: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进行缜密的思考,进而更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的概念以及相关定理。比如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来让学生理解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加深他们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采用对比学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比新旧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抓住这些知识的共性,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在对比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更好的分析、理解以及应用新旧知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比如:可以让学生分析实际工程中运用的空心板和实心板,各自的使用条件等。
(3)采用实际训练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精讲多练”的原则,“讲”时应抓住重点内容,以及内容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问题和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练”时应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建筑力学》课程时,如果能够利用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便能杜绝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3.2 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
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所以在《建筑力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取提问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应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当学生在思考时,可以提一些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的意见,比如: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梁的弯曲强度和刚度?同时,鼓励学生发问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热情以及灵感。
(2)采用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处于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去学习,在这样的实际情景中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比如:让学生自己去实际的操作螺栓的布置,让他们领悟怎样的布置才是比较合理的。
(3)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上的探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以充足的自我学习时间以及钻研的时间,让他们通过钻研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读土木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毕业时是选择从事设计、施工还是管理等工作,都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工作上做出成绩。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则可以通过建立实际模型来完成。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建模准则,在授课时有意的培养他们在建模方面的思想以及建模方法,并且结合实际的工程实例模拟建模过程,让他们学会在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如何建立计算模型,进而简化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边界条件时,可以让他们操作相关软件,利用现有的知识分析约束,建立工程模型来分析问题。
(2)让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在现场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建筑力学对实际工程的主要性,指引他们更加努力的学生建筑力学,为以后去工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解预应力钢筋时,如果只是从理论上讲解,不仅不能让学生明白钢筋的布置,同时,也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知道在现场是怎样加预应力的,但是到了专门生产预应力构件的施工场地,通过让现场的技术人员对应着实际的构件等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预应力构件的认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在施工现场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白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也能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动手机会,促使他们通过观看现场施工发现问题,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引下,教学他们如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力学知识,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教会学生领悟解决力学问题的技巧:对于力学题而言,其实质并不难,只是学生并没有找到解题的技巧,比如在遇到平面物体系的平衡问题时,做题的技巧则是先从未知力数最少的构件出发,求解出相应的未知力,再在这基础上,求解其它构件的力。
(2)教会学生运用类比和归纳法来分析实际问题:比如,在求解结构力学中有关弯矩图的问题时,则可以将复杂的结构分解成几个部分,单独分析,之后再利用“叠加法”求解整个结构的弯矩图。
4 具体教学案例
4.1 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由于建筑力学这门课中往往会有很多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时就可以将它们形象化。比如:在讲解荷载种类时,可以这样讲解均布的体、面、线及点(集中)荷载。其中的均布面荷载,可以理解为冬天时同宽度的公路上厚厚的那一层雪;均布线荷载,则是当清洁工人把雪均匀堆放在公路的中央时;点荷载,当利用机器将所有雪堆到一起时。
4.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自己去先分析问题,之后老师再讲解相关问题,比如:在讲解弯曲变形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变形中内力的名称、与拉压变形中的轴力的区别、以及相关内力计算公式等,并要求每组的学生代表提问,由别的组进行回答。在讨论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的具体操作:(1)让每组的代表分析并讲解相关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2)让所有学生都自己描述如何作扭矩图和弯矩图;(3)让学生之处其它同学不正确的地方,并进行改正;(4)最后由老师点评之后,再进行讲课。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互助,让他们自己去领会如何抓住每章的重点、难点,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目的。
5 结语
《建筑力学》是大学中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老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记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要努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和原理的被动学习现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为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立行.建筑力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7):115-116.
[2] 谭绍栋.《建筑力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134.
[3] 侯倩萍.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探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90-92.
[4] 张立行.建筑力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115-116.
[5] 贺兰萍.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96.
[6] 张士辉.建筑专业“一课一得”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吉林教育,2010(34):116.
[7] 徐红梅.关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河套大学学报,2007(4):88-90.
[8] 李彦强.中职学校工民建专业建筑力学教学改革探析[J].才智,2010(27):221.
[9] 徐春芳.在建筑力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Z2):164,188.
[10] 徐燕.提高建筑力学教学质量的点滴体会[J].职业技術,200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