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的发展之中,其对配电网规划制度建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要积极贯彻落实新电改的指导理念,积极借鉴国内外配电网规划的相关经验,并有效融合其他各个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升规划水平。本文主要从新一轮电改对电网企业配电网规划的影响分析入手,在对基本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积极探索提升电力企业配电网规划水平的措施,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成长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电改;配电网规划;不确定性;对策
把科学化与合理化落实到新电改之下配电网规划的研究中来,主要是对负荷预测的准确性、规划评估的复杂性等建设进行系统的加强,充分研究配电网规划的一些影响性因素,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策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还要积极根据政策的变化,不断对配电网规划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在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促进配电网规划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新电改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一)更为多元化的主体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以及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将使得配电网规划的主体多元化。配电网规划原来是由电网企业的规划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在政府审核通过后,电网企业可对该区域配电网进行建设。新电改政策下,配电网建设和规划不再单一地由电网企业负责,而是由投资的多元主体共同负责,配电网规划目标函数的经济性选择和约束条件的确定需要体现各投资主体的利益,这对配电网规划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规划与分布式电源的规划是紧密联系的,需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同时,还要满足经济最优性。新电改下的配电网,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与电网企业一起竞争参与配电网相关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电网企业作为原有唯一的输电和配电的运营商,在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有很强的优势。但在新电改下,电网企业将只作为参与竞争配电网规划的企业之一,想要在与民营资本的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基于多样化内容的影响分析
新电力体制改革政策推行之后,可以看到其更加倾向于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样化的交易内容,对配电网规划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并积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对于其规划资源的有效丰富以及实施方案的多元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断制定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格,不断推动相关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售电互动资源的有效丰富以及运营成本的降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更高要求的灵活性
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准许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增加了配网网架结构的不确定性,对配电网规划的灵活性、坚强性提出更高要求,即对配电网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提出更高要求。配电网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影响,要在配电网规划中解决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问题。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是配电网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这关系到用电侧的用电安全和质量,也关系到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新电改政策下的配电网规划,要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全面细致的规划,使得配电网拥有更高的灵活性。
二、提升电网企业配电网规划水平的措施
(一)基于审核严格性的影响分析
经过新电改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其审核更加严格,积极主动的强化了政府对电力规划的统筹监管职能,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统筹管理作用,对电力企业的准入资格、规划评价的指标等进行系统的把握,可以更好的对电网规划的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等进行系统的考量,对于提升配电网规划评估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创新规划新方法
我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兴起了很多新型的发电方法。比如,新能源发电的方式,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广泛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对配电网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要不断立足规划自身的不确定性,积极探索规划的新方法。具体来讲,要积极从经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并有效探索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建设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等进行系统的考量,并在规划之前,有效调查当前电力能源输送和使用的情况,使其在对相关的配电网项目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
(三)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配电自动化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中,我国配电自动化研究起步晚,较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电网企业应当大力推广应用配电自动化新技术,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从可靠性的角度,配电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减少配电网故障的几率、减少因停电等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配电自动化的推广,还将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提升配电网运维的经济性。另外,配电网规划建设还应探索研究能源互联新技术,以智能电表为载体,构建智能互动服务体系,全面支撑智能家庭、智能楼宇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全社会生产生活智能化。同时,积极开展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应用,增强配电网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能力。
(四)完善经济政策,探索全新电价制度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积极完善经济优惠政策,不断探索新的电价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积极利用输配分离,大量民营资本介入等相关的方式对其新一轮电力改革之下的大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整,不断探索配电网,盈利的新方式。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制定并且收取合理的过网费,就可以更好的弥补额外的预算支出,推动企业相关区域配电网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电改政策的出台,使得电网企业在配电网规划建设领域面临着与民营企业的竞争,配电网投资的策略也加大了电网企业对经济效益的侧重。电网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探索考虑不确定性的规划方法,在配电网市场的多方博弈中占得先机,根据企业自身建设发展的需求,对新建配电网项目进行理性的规划、投资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关永宝,祝捷,等.电力改革对电网企业配电网规划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279(01):196.
[2]沈红宇,陈晋,归三荣,等.新一轮电力改革对电网企业配电网规划的影响与对策[J].电力建设,2016,37(3).
[3]王俊,顾尧.电力市场改革对电网规划产生的影响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8(S2):213.
(作者单位:国网顺平县供电公司)
关键词:新电改;配电网规划;不确定性;对策
把科学化与合理化落实到新电改之下配电网规划的研究中来,主要是对负荷预测的准确性、规划评估的复杂性等建设进行系统的加强,充分研究配电网规划的一些影响性因素,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策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还要积极根据政策的变化,不断对配电网规划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在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促进配电网规划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新电改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一)更为多元化的主体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以及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将使得配电网规划的主体多元化。配电网规划原来是由电网企业的规划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在政府审核通过后,电网企业可对该区域配电网进行建设。新电改政策下,配电网建设和规划不再单一地由电网企业负责,而是由投资的多元主体共同负责,配电网规划目标函数的经济性选择和约束条件的确定需要体现各投资主体的利益,这对配电网规划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规划与分布式电源的规划是紧密联系的,需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同时,还要满足经济最优性。新电改下的配电网,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与电网企业一起竞争参与配电网相关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电网企业作为原有唯一的输电和配电的运营商,在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有很强的优势。但在新电改下,电网企业将只作为参与竞争配电网规划的企业之一,想要在与民营资本的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基于多样化内容的影响分析
新电力体制改革政策推行之后,可以看到其更加倾向于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样化的交易内容,对配电网规划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并积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对于其规划资源的有效丰富以及实施方案的多元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断制定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格,不断推动相关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售电互动资源的有效丰富以及运营成本的降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更高要求的灵活性
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准许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增加了配网网架结构的不确定性,对配电网规划的灵活性、坚强性提出更高要求,即对配电网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提出更高要求。配电网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影响,要在配电网规划中解决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问题。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是配电网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这关系到用电侧的用电安全和质量,也关系到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新电改政策下的配电网规划,要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全面细致的规划,使得配电网拥有更高的灵活性。
二、提升电网企业配电网规划水平的措施
(一)基于审核严格性的影响分析
经过新电改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其审核更加严格,积极主动的强化了政府对电力规划的统筹监管职能,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统筹管理作用,对电力企业的准入资格、规划评价的指标等进行系统的把握,可以更好的对电网规划的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等进行系统的考量,对于提升配电网规划评估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创新规划新方法
我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兴起了很多新型的发电方法。比如,新能源发电的方式,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广泛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对配电网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要不断立足规划自身的不确定性,积极探索规划的新方法。具体来讲,要积极从经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并有效探索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建设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等进行系统的考量,并在规划之前,有效调查当前电力能源输送和使用的情况,使其在对相关的配电网项目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
(三)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配电自动化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中,我国配电自动化研究起步晚,较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电网企业应当大力推广应用配电自动化新技术,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从可靠性的角度,配电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减少配电网故障的几率、减少因停电等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配电自动化的推广,还将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提升配电网运维的经济性。另外,配电网规划建设还应探索研究能源互联新技术,以智能电表为载体,构建智能互动服务体系,全面支撑智能家庭、智能楼宇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全社会生产生活智能化。同时,积极开展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应用,增强配电网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能力。
(四)完善经济政策,探索全新电价制度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积极完善经济优惠政策,不断探索新的电价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积极利用输配分离,大量民营资本介入等相关的方式对其新一轮电力改革之下的大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整,不断探索配电网,盈利的新方式。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制定并且收取合理的过网费,就可以更好的弥补额外的预算支出,推动企业相关区域配电网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电改政策的出台,使得电网企业在配电网规划建设领域面临着与民营企业的竞争,配电网投资的策略也加大了电网企业对经济效益的侧重。电网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探索考虑不确定性的规划方法,在配电网市场的多方博弈中占得先机,根据企业自身建设发展的需求,对新建配电网项目进行理性的规划、投资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关永宝,祝捷,等.电力改革对电网企业配电网规划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279(01):196.
[2]沈红宇,陈晋,归三荣,等.新一轮电力改革对电网企业配电网规划的影响与对策[J].电力建设,2016,37(3).
[3]王俊,顾尧.电力市场改革对电网规划产生的影响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8(S2):213.
(作者单位:国网顺平县供电公司)